中国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区

作者&投稿:堂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从矿床形成时代看,从太古宙直到现代。主要的分布地区有新疆阿尔泰、天山南缘、西昆仑、柴达木盆地、川西、滇西南、内蒙古北部、辽吉地区、秦岭南缘、鲁东南、南岭及其邻区、东南沿海地区。全国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布示于图10-3。

我国内生稀有稀土矿床形成的同位素地质年龄示于表10-9,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示于表10-10。从表10-9和表10-10列出的资料可知,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时空分布与矿床类型有关。第二节中对矿床类型作了详尽描述,其中重要的内生矿床类型是与碱性岩-碳酸岩有关的矿床和与酸性岩有关的矿床。在这两大类矿床中,碱性岩-碳酸岩型、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三类矿床在内生矿床中又为数最多、矿量最大、研究最详。下面有关矿床时、空分布特征的描述多以这三类矿床为例。

图10-3 稀有稀土金属矿分布图

表10-9 中国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同位素年龄

续表

续表

表10-10 中国内生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

续表

续表

表10-9列出的我国这几类矿床的形成时代从元古宙直到喜马拉雅期。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等地产出有太古宙花岗伟晶岩,但这些伟晶岩的稀有稀土矿化极其微弱,在矿产储量平衡表中几乎不占什么位置,表中没有将其列入。

由表10-9资料可知,碱性岩或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的成矿时代较多。内蒙古白云鄂博Nb-REE矿床有多组同位素年龄——中元古代、加里东期及海西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得知(Yuan Zhongxin,Bai Ge et al.,1992),矿床的主要成矿期是中元古代。以后几期矿化表现为原已定位的成矿物质在热动力作用下的再分配。另一知名矿床是四川冕宁牦牛坪REE矿床,具有喜马拉雅期的成矿年龄。这一类型矿床的多数具有海西—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如湖北庙垭,陕西黄龙铺和华阳川,辽宁赛马,四川路枯、茨达、太和等,成矿年龄介于181~283Ma之间。中元古代和海西—印支期是我国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最重要的两个成矿期。研究我国碱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得知,海西—印支期也是我国碱性侵入岩重要的成岩期(Yuan Zhongxin and Bai Ge,1988)。

花岗岩型矿床,包括赋存在花岗岩体内的矿化花岗岩、云英岩和石英脉,它们多见于南岭及其邻区,成矿年龄几乎全属燕山期,而且绝大多数介于103~174Ma之间。在华北、中南等地也有燕山期花岗岩型矿床产出。云南中甸麻花坪可能与花岗岩有关的绿柱石石英脉的成矿年龄为40Ma,属喜马拉雅期。麻花坪矿床大地构造上位于三江造山系,处于喜马拉雅期构造-岩浆活动带岩浆强烈活动地区。花岗岩常呈复式岩体产出,其中成矿作用也常是多期次的。成矿岩体常是一个大复式岩体的晚期成员。江西横峰灵山花岗岩为一面积约200km2的环状复式岩体。其中组成岩体主体的早期粗粒似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K-Ar年龄为140Ma。第二期位于岩体边缘的Nb矿化钠长石化黑鳞云母花岗岩,K-Ar年龄为136Ma。最后与晚期铁锂云母钠长石化花岗岩有关的含矿石英脉,K-Ar年龄为130Ma(袁忠信等,1988)。湖南茶陵邓阜仙复式岩体的主体岩石为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U-Pb年龄为230Ma。第二期中粒二云母花岗岩的Rb-Sr年龄为135Ma。第三期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K-Ar年龄为117Ma(张宏良等,1986)。第二、三期岩石有W和Nb-Ta矿化,而以第三期岩石的Nb-Ta矿化最强。

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有从太古宙到燕山期的成矿年龄。但经济意义大的矿床多具有海西—印支期的年龄,如新疆阿尔泰、川西北、福建南平、广东广宁等地矿床,它们的成矿年龄介于180~391Ma之间。

中元古代、海西—印支期、燕山期以及喜马拉雅期是我国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四大重要成矿时期。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的轻稀土矿占全国轻稀土矿储量的90%以上,Nb储量也极巨大,中元古代是我国REE及Nb的重要成矿时期。海西—印支期是我国内生Li、Be、Nb、Ta、Rb、Cs矿床成矿的最重要时期,尤其是花岗伟晶岩矿床的重要成矿时期。关于海西—印支期内生稀有稀土金属矿床成矿的重要意义,前人论证的不多,值得在今后找矿工作中注意。燕山期是花岗岩型Be、Ta、Nb矿的重要成矿时期。这类矿床数量大,但规模较小,由于有用矿物粒度小,采选成本高,其重要性较次。喜马拉雅期矿床主要见于我国西南地区。这一地区的稀有稀土地质找矿工作较弱,随着今后地区的开发,可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喜马拉雅期矿床。

由表10-10资料及未包括在表内的其他内生稀有稀土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可知,我国的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多分布在稳定地台区,常沿地台区边缘的深断裂或裂谷分布,主要产出REE、Nb矿。其中著名的白云鄂博RRE、Nb、Fe矿床见于内蒙古地轴北缘的裂谷带内,临近内蒙古地轴北缘深断裂。山东郗山REE矿床见于扬子地台鲁西断隆,位于著名的郯庐裂谷系内。四川牦牛坪、茨达、太和、路枯、大陆槽等REE、Nb矿床沿扬子地台康滇地轴攀西裂谷带内的安宁河深断裂分布。湖北庙垭REE、Nb矿床沿扬子地台北缘的安康-房县深断裂分布。新疆拜城碱性伟晶岩Zr矿化及瓦吉尔塔格碳酸岩REE矿化沿塔里木地台北缘深断裂分布等。

花岗岩型稀有稀土矿床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但多集中在华南,尤其是南岭及其邻区。大地构造上,这类矿床主要见于造山带内,多见于华南造山系赣湘桂粤造山带、华夏造山带及云开造山带。一条造山带内,相对隆起的背斜区及相对坳陷的向斜区或断陷盆地内皆有矿化产出,惟矿床出露仍常是该区相对隆起的地段。如湖南临武尖峰岭、癞子岭等Li、Be、Ta、Nb花岗岩型矿床出现在桂阳-临武南北向褶皱带内著名的通天庙穹窿四周,江西宜春雅山Ta、Nb、Li、Be矿床分布在武功山复背斜的次一级背斜构造内。

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绝大多数分布在造山带内。国外一些著名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多分布在稳定地台区,如加拿大的坦科伟晶岩、南非津巴布韦比基塔伟晶岩等。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花岗伟晶岩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是中朝地台内蒙古地轴。借鉴国外经验,以前对该区作过不少的找矿和科研工作,结论是稀有稀土金属矿化不强。国内矿化强的花岗伟晶岩常分布在造山带内相对隆起的复背斜区,矿床常赋存在其中单个背斜的轴部及倾没端。著名的例子有新疆阿尔泰科科托海3号脉分布在阿尔泰造山系富蕴地背斜的次级背斜倾没端。福建南平西坑伟晶岩赋存在闽西加里东造山带上村复背斜次级背斜的轴部及翼部。四川康定甲基卡伟晶岩赋存在松潘-甘孜造山系雅江造山带内甲基卡复背斜的轴部。

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多分布在地台之类的稳定地区,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矿床多分布在造山带之类的较活动地区。其中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的成矿主要在中元古代及海西—印支期,花岗岩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期,花岗伟晶岩型矿床的成矿时代主要为海西—印支期。成矿时代、大地构造位置以及矿床成因类型之间的这种关系,以及决定这些关系的整个地壳的构造-岩浆活动历史,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超大型矿床多独立产出,分布区内未有其他的类似矿床。绝大多数稀有稀土矿床常在一个地区内成群出现,且常以一种类型为主,如南岭花岗岩型矿床成矿区、新疆阿尔泰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矿区、川西北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矿区、川西碱性岩型成矿区等地区内所见。

在更小范围地区内,同一类型矿床常按一定方向展布,受制于一定的构造或岩浆活动。碱性岩型矿床的这种分布可以扬子地台西缘攀西裂谷带的矿床为例。该区沿安宁河深断裂带,从北向南分布着木落、牦牛坪、里庄、太和、大陆槽、茨达、路枯、攀枝花等碱性岩和碱性花岗岩REE、Nb矿床(图10-4)。南北走向的攀西裂谷带及其中的安宁河深断裂以及伴生的更次一级断裂是区内控制碱性岩类型矿床成矿的重要构造条件。

图10-4 攀西裂谷碱性岩型REE-Nb矿床分布略图

花岗岩型矿床通常环绕大岩体边缘分布,这已为大家所熟知。如广东东部七娘坛岩体四周分布着“521”、“522”、“523”、“524”等Nb矿床,江西横峰灵山岩体边缘分布着黄山、大岭、塘里、松树岗等Nb、Ta矿床等。这里介绍矿床在隐伏大岩体上部沿一定方向展布的另一种分布型式。在江西西华山至棕树坑北东向一线分布着西华山、荡坪、木梓园、大龙山、漂堂、棕树坑等以W为主,并盛产Be及HREE的矿床(图10-5)。沿这一方向,从南西到北东,各矿床大体呈等距出现。南西端的西华山、荡坪矿床属花岗岩型,北东端几个矿床属隐伏花岗岩体上部的石英脉或石英长石脉型。从南西向北东,花岗岩的隐伏深度愈来愈大,矿床类型随之变化,这对了解成矿作用及找矿有很大意义。

图10-5 江西西华山至棕树坑与花岗岩有关的W-BE-HREE矿床分布剖面

花岗伟晶岩型矿床也具沿一定方向排列的分布特征。花岗伟晶岩矿床常表现为若干伟晶岩脉聚集的密集区。新疆阿尔泰伟晶岩区现已知有伟晶岩脉10万余条,聚集在39个以上的密集区内,密集区大致沿北西西向展布。

福建南平地区的花岗伟晶岩分布在长约35km,宽约7km的一条北北东向带上。该带从北向南分布着石笋坑、溪源头、西坑、西芹、留墩、秋竹窝、金龙岩以及下柳园等伟晶岩密集区(图10-6),伟晶岩脉在500条以上。区内伟晶岩绝大多数分布在海西期西芹岩体和金龙岩岩体之间的震旦系变质岩内。由图10-6可知,该区震旦系呈北北东向延展。与伟晶岩脉关系密切的区域褶皱构造也呈北北东向。区域北北东向展布的混合花岗岩带及复背斜构造是控制伟晶岩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区域北端的溪源头、西坑伟晶岩密集区,Ta、Nb矿化最强,它们明显受上村复背斜及其次级褶皱构造的控制。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资源概况~

我国稀有稀土矿产品种齐全、资源丰富。已查明的293个矿床中属特大型的1个,大型62个,中型90个,小型134个。其中轻稀土矿床,特大型1个,大型22个,中型35个,小型31个;重稀土矿床大型9个,中型11个,小型8个;锂矿床大型9个,中型7个,小型8个;铷矿床大型1个,小型1个;铯矿床大型1个,中型1个,小型1个;铍矿床大型2个,中型6个,小型31个;铌矿床大型6个,中型12个,小型20个;钽矿床大型9个,中型8个,小型16个;锆矿床大型3个,中型10个,小型18个。
我国的稀有稀土矿产储量常集中在少数几种矿床类型,甚至几个矿床内。对于轻稀土矿床,稀土元素储量集中在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内,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的LRE2O3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92%。对重稀土矿床来说,储量主要集中在碱性花岗岩型及离子吸附型矿床内。仅一个内蒙古巴尔哲碱性花岗岩型矿床,其HRE2O3储量占全国储量的25%,占全国内生矿床HRE2O3储量的34%。离子吸附型矿床的HRE2O3储量占全国储量的26%。Li的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盐湖锂矿中,占全国Li矿储量的86%,大部分储积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内。在内生锂矿中四川甲基卡花岗伟晶岩矿床Li2O的储量占全国内生锂矿Li2O总储量的35%。对于铌矿,仅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的Nb2O5储量即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6%。对于锆矿,内蒙古巴尔哲内生矿床求得的ZrO2储量约占全国内生矿床ZrO2储量的95%。对于外生锆矿床,锆石储量绝大部分出在海南岛滨海砂矿。
我国稀有稀土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从表10-1我国与世界(除我国外)稀有稀土矿产储量对比中可以看出。表10-1中的国外资料除Be取自《矿产手册》(《Minerals Handbook》,1992~1993),Rb、Cs取自《矿产现状与问题》(《Mineral Facts and Problems》,1985)外,其余均取自美国矿业局汇编的《矿产品总结》(《U.S.Burean of Mine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1981~1994)。由表10-1数据可知,与国外相比,我国稀有稀土矿产储量相当大,除Zr储量小得多外,其他的RE、Li、Be、Nb、Ta、Zr、Rb、Cs都接近于国外有关矿产的储量。国内的储量级别由国家统一规定,上储量表的通常是A+B+C+D级储量的总和。稀有稀土金属上储量表的常是C+D级储量。表10-1中的国外储量同时列入储量和储量基础两项,前者又称为探明储量或可采储量,后者又称为次经济储量。由表10-1数据可看出,国内的储量(A+B+C+D)接近于国外储量和储量基础的总和。
表10-1 我国与国外稀有稀土矿产储量对比 单位:t


续表


前些年,国内传闻我国“稀有不稀”,近年来有报道说我国不缺这方面的矿产,稀有稀土金属足可保证国家建设需要。其根据多半就是上述储量数字。但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对储量数字需作进一步分析。
首先,表中一些矿种,如Be和Zr,储量仍很小,尤其是Zr,我国产出的锆石含放射性较高,质量稍次。另外,国内的储量资料是全国统一按系统呈报的,比较齐全。在国外,已发表的储量数据是由一个国家的某个单位甚至某个人收集统计的,容易漏掉矿床。
更为重要的是对比国内外储量时,应了解储量计算时根据的矿石的品位。下面列举我国与国外一些知名矿床的稀有稀土金属品位(表10-2,表10-3,表10-4,表10-5,表10-6,表10-7)以作比较,所列出的国内矿床,其稀有稀土金属品位在国内都是最高的。
表10-2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REE品位


表10-3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Li、Rb、Cs品位


表10-4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Be品位


表10-5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Nb品位


表10-6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Ta品位


表10-7 几个知名矿床矿石的Zr品位


由上列诸表资料得知,我国白云鄂博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矿石RE2O3品位低于国外的同类型矿床。同为花岗伟晶岩矿床,国外矿床矿石的Li、Rb、Cs品位较国内矿床要高许多,一般都在五倍以上。对于Be矿,除云南麻花坪热液脉矿床与国外矿床矿石BeO品位近似外,国内其他Be矿床的矿石品位也低得多。对于Nb-Ta矿,国外矿床的Nb2O5、Ta2O5品位普遍高于国内矿床。对于Zr矿也有类似情况。如果对国内矿床提高品位要求,则由此计算出的我国稀有稀土金属储量显然要小得多。大家知道,对相同类型矿床,矿石的品位愈高,矿石愈纯,愈易于选冶。相反,品位较低,选冶较难,成本增高。对品位较低矿石,开发利用价值相应要小。
已如前述,我国的稀有稀土金属储量常集中在少数几种矿床类型或几个矿床内,目前这些集中大量储量的矿床,有的因选冶成本高,经济效益较差,未能正规开发利用,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及湖北庙垭矿床的Nb、内蒙古巴尔哲矿床的HREE、Nb、Zr,四川甲基卡矿床的Li矿等。目前国内开发利用的,除白云鄂博矿床的REE及青海柴达木盆地的Li矿外,多是规模较小的矿床或是综合回收对象。对于REE,四川牦牛坪和山东微山矿,以其易采选,而经济效益较大。华南离子吸附型矿,遍地开花,成为地方小规模开采对象。新疆可可托海及柯鲁木特以前是开采Li矿的主要对象,规模都不大。江西宜春414和湖南尖峰岭等地也开发Li,是作为综合回收对象开发的。开采的Be矿更多是小型矿床。新疆可可托海矿床规模较大,但已开采多年,目前已没有多少保存储量。对于Nb,开发利用的是像江西黄山,广东台山、博罗,广西姑婆山等中小型矿床,开采对象多是风化壳矿。对于Ta矿,储量集中在广东、江西、福建、湖南等省,也多为中小型矿床。江西宜春414矿是我国最大的一个钽矿床,已得到开发利用,但其品位低,只有在综合回收Li、Be、Ta以及石英、长石等多种矿产情况下才有利可图。我国稀有稀土金属储量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矿床内,但这些大型矿床多未正规开发利用。白云鄂博矿床的稀土金属随铁矿开采,现在大量稀土矿石被保存在尾矿坝中,未得到充分利用。就国家发展情况看,白云鄂博矿床的稀土金属几百年也用不完,这是今后找矿评价工作值得注意的。国家以前执行的是计划经济,学习苏联经验,制定出一套矿石品位要求,按要求去进行找矿评价和求储量。人们也希望看到大型或特大型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矿床类型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不同,对资源的需要程度也不同。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问题将被充分地考虑。
需要指出,本文统计的矿床储量主要依据截至1997年底各省及自治区矿产储量表。对一些矿床来说该表所提供的数据并不确切。据笔者所知,有的矿床已开采多年,并无多少保有储量,但该表提供的储量数字仍相当大。
资源利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资源浪费以及随之而至的环境破坏。现在有一些稀有稀土矿山采前没有地质资料,也不作详细设计,采后缺乏检查总结。有的乡镇领导大笔一挥即可批条开采,以致屋前屋后随便乱挖,废石尾矿乱扔乱堆。笔者所住的帐篷就曾遭遇民工所放的炮的轰击。只顾眼前利益,采富弃贫随处可见,使资源损失很大。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望有关当局切实负起责任,做好这一关系子孙后代的工作,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知矿床的类型及规模、地质研究程度、成矿远景以及大地构造单元将我国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区划分出9个一级成矿区、6个二级成矿区和5个三级成矿区(表10-13)。列入一级成矿区的是稀有稀土金属矿化强,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并已证实有大型矿床产出的地区。列入二级成矿区的是稀有稀土金属成矿远景较好,已有中型矿床产出,地质工作较多的地区。第三级成矿区,一般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有的仅可作为综合利用对象。对于第三级成矿区,由于工作程度低,人们对它们了解少,需要开展找矿研究工作,有希望找到大矿富矿,如藏南成矿区的盐湖Li、Rb、Cs矿和西昆仑成矿区的Li、Be、Nb、Ta伟晶岩矿等。
1.一级成矿区(Ⅰ)
(1)阿尔泰成矿区(Ⅰ1)
本区是我国稀有金属重要基地之一,尤其是花岗伟晶岩的分布、含矿性及研究程度均居于我国前列。伟晶岩主要集中在阿尔泰造山系的中间隆起区——卡拉额尔齐斯复背斜及巴拉额尔齐斯背斜内,前人划分出30多个伟晶岩田,其中分布着10万条以上的伟晶岩脉。除稀有金属伟晶岩外,还有稀有金属花岗岩型,含稀土磷铁的火山沉积矿床及铍、铌钽砂矿。
阿尔泰地区岩石的Li、Ta、Cs背景值高,特别是Be更高。在区内次级背斜的倾没端和大断裂旁侧,分支断裂发育,有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及二云母花岗岩出露,围岩具角闪岩相中深变质程度的地段,是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的有利地段。著名的科科托海3号脉伟晶岩,围岩为变质辉长-闪长岩,具特征的容岩容矿裂隙,是找矿的有利标志。本区有利的找矿地段有巴拉额尔齐斯背斜东南倾没端、阿拉尔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外接触带及卡依尔特断裂带东侧;秋依尕特背斜东南倾没端;沙拉加克背斜南翼及西北倾没端;齐林姆塔尔背斜北翼及西北倾没端以及阿拉提克背斜、布鲁克特背斜的西北倾没端及两翼等。
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多为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小岩体,已知达20多个,具工业价值的有阿斯卡尔特铍矿床等。矿化花岗岩多分布在中生代大花岗岩体四周,该区沉积岩变质程度较弱。
火山沉积稀土磷铁矿床见于泥盆纪地层内,主要分布在卡拉额尔齐斯河两岸,沿蒙库和克孜勒塔斯断裂分布,如阿巴宫和蒙库矿床。沿深断裂有细碧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产出的地带有希望找到这类矿床。
已发现的绿柱石和铌钽铁矿砂矿点有10多处,均未进行评价工作。阿尔泰地区盛产砂金,近几年已找到具相当规模的金矿床。
(2)内蒙古北部成矿区(Ⅰ2)
本区位于内蒙古北部,地跨两个构造单元,分出两个成矿亚区。其中第一亚区——内蒙古西北成矿亚区处于中朝地台内蒙古地轴北缘,第二亚区——内蒙古东北成矿亚区处于内蒙古兴安造山系内蒙古造山带南缘或内蒙古-兴安造山系与吉黑造山系的过渡带。两个成矿亚区虽其同处于近东西向的一条带上,但处于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
表10-13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区


续表


第一亚区主要发育太古宙及元古宙地层。中元古代巨厚沉积构成白云鄂博裂谷带和渣尔泰裂谷带主体。岩浆活动除花岗岩侵入体外,见有基性-碱性岩-碳酸岩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活动。与前者有关形成吕梁期含Be、Nb、Ta的花岗伟晶岩,如巴盟三木代庙伟晶岩铍矿床。与后者有关形成元古宙富REE、Nb的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如著名的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金属矿床。第二亚区主要发育中生代地层,尤其是中生代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强烈发育。在火山岩发育地区,燕山期岩浆沿断裂侵入,形成众多的碱性和偏碱性花岗岩,呈岩株、岩瘤、岩墙等岩体产出,与之有关形成众多的Be、Nb、Zr、REE的碱性花岗岩或偏碱性花岗岩型矿床,如哲盟巴尔哲矿床、索伦大石寨矿床、齐齐哈尔碾子山矿床,以及西乌旗台彦花矿床等。
内蒙古北部成矿区,尤其是区域东西两端,居民稀少,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是找矿的有利地区。地区东部,燕山期碱性、偏碱性花岗岩很多,区域Be异常较高,尤有利于找铍。
(3)柴达木成矿区(Ⅰ3)
本区位于东昆仑褶皱系柴达木坳陷内。新生代以来,柴达木地区南北侧抬升,中心下降,形成一相对封闭的内陆盆地。盆地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次级断裂发育,内部不同地段相对抬升、下降,导致一系列近北西西向的串珠状小湖盆相继形成。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随河流进入盆地的成矿物质因蒸发而富集,形成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盐湖和干盐滩,蕴藏大量Li、Rb、Cs、K、Na等稀碱金属。著名的盐湖有一里坪、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达布逊、大小柴旦、别勒滩等。我国以前多从花岗伟晶岩及花岗岩开采Li、Rb、Cs矿,储量较小。盐湖锂矿,Li储量大,品位高,是今后提取Li的主要对象。
(4)川西北成矿区(Ⅰ4)
本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系。相应于两个次级构造带——石渠雅江造山带和巴颜喀拉造山带,本区又分出两个成矿亚区,即石渠-康定成矿亚区和阿坝-丹巴成矿亚区。前者位于西南,有康定甲基卡、乾宁容须卡、石渠扎乌龙等大、中型矿床,后者位于东北,有金川可尔因、马尔康、党坝及丹巴大水井等大、中型矿床。川西北成矿区内二叠系—三叠系发育,多为沙泥质碎屑岩,侵入体附近岩石常变质为红柱石十字石石英片岩、红柱石二云母石英片岩。区内岩浆活动以印支期酸性岩为主,与矿化有关的侵入岩常呈岩株、岩墙、岩瘤及岩脉等小岩体产出。本区除大量产出与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及白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外,二云母及白云母花岗岩本身也常构成稀有金属矿体。康定甲基卡地区即同时具有这两类矿化。矿体赋存在甲基卡穹窿背斜构造内,花岗伟晶岩脉受背斜构造内部次一级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因交通不便,本区稀有金属多未得到正规的开发利用。
(5)东秦岭成矿区(Ⅰ5)
本区位于秦岭造山系东段的南北两侧,相应地分出两个成矿亚区。北亚区位于北秦岭造山带或秦岭地轴北部,又可分出一条近南东东向的花岗伟晶岩带和一条同方向的碱性岩-碳酸岩成矿带。前一条成矿带经商南、卢氏、南召,向东南延至桐柏山。带内元古宙地层发育,著名矿床有河南卢氏官坡Li、Be、Nb、Ta伟晶岩,成矿时代属海西期。在花岗伟晶岩带北侧,蓝田—潼关—嵩县一线,分布着一条与碱性花岗岩-碱性岩-碳酸岩有关的Nb、REE矿化带,成矿时代属海西—印支期。已知矿床有华阴县华阳川“401”U-REE矿,洛南黄龙铺REE矿以及嵩县黄水庵REE矿等。两条成矿带的矿床类型和矿产种类不同,成矿时代相近,同归于北亚区成矿区。
南亚区位于秦岭造山系与扬子地台的过渡带上,为从四川南江经陕西平利到湖北竹山、随县呈近东西向的一条带。带内深断裂发育,有广泛而且强烈的基性-碱性岩浆活动,火山岩有大面积产出的碧玄岩、细碧角斑岩、角斑岩及粗面岩等,侵入岩有正长岩、正长斑岩、霞石正长岩及碳酸岩等。著名的稀有稀土金属矿床有湖北竹山县庙垭大型碱性岩-碳酸岩型Nb-REE矿床。
东秦岭地区地处我国腹地,具有较好的稀有稀土金属成矿条件,特别是寻找花岗伟晶岩型和碱性岩-碳酸岩型稀有稀土金属矿床,十分有利。
(6)湘赣北部成矿区(Ⅰ6)
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扬子地台江南古陆及其与华南造山系之间的过渡带,位于从湘东北到赣东北近东西向的一条带上。区内元古宙地层发育,由一套浅变质的含大量凝灰质的泥沙质岩石以及基性火山岩构成。区域东段,北东向褶皱和断裂发育,沿褶皱轴部和断裂有大量燕山期花岗岩浆侵入。与之有关形成花岗伟晶岩Be、Nb、Ta矿床及花岗岩型Be矿床,如湖北断峰山,江西九江星子、葛源黄山等矿床。区域西段属扬子地台江汉断坳,白垩纪以来由于长期隆起,岩石遭到强烈剥蚀,成矿物质由残积、冲积并带至湖盆四周沉积成矿。在洞庭湖盆地有为数众多且有的规模很大的独居石、锆石、金红石砂矿,如湖南新墙河大型独居石金红石砂矿、华容三郎堰大型磷钇矿独居石砂矿,以及临湘詹家桥大型独居石金红石砂矿等。砂矿易于开采,经济效益较大,惟忌乱采乱挖,破坏生态环境。
(7)滇西成矿区(Ⅰ7)
本区位于三江造山系澜沧江造山带,北起川滇边界,南达国境,呈一南北向延伸的长条带。区内发育古生代海相地层和中生代陆相地层。前者多为海相碳酸盐及泥质岩石,后者多为泥砂质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石,由于受多次强烈构造活动作用,岩石普遍变质。三江地区是著名的横断山区,怒江、澜沧江沿巨大深断裂通过,断裂活动导致形成断陷盆地。沿断裂有许多蛇绿岩产出和大型花岗岩基侵入。与花岗岩侵入活动有关形成许多中、小型铍矿床,如龙陵黄莲沟花岗伟晶岩铍矿、大坡二云母花岗岩型铍矿,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
在本区北端见有中甸麻花坪绿柱石石英脉矿床,W、Be品位较高,属大型矿,成矿时代喜马拉雅期。绿柱石石英脉产在泥盆系—石炭系大理岩与前泥盆系石英云母片岩的不整合面上。目前矿区内未见花岗岩出露,矿床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区南端,地处亚热带,风化壳发育,产出许多风化壳残坡积、冲积砂矿,以及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勐海勐往冲积砂矿是一大型独居石锆石钛铁矿矿床。陇川龙安离子吸附矿是一中型轻稀土元素矿床。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行路艰难,地质工作和矿床研究工作都不够。
(8)南岭成矿区(Ⅰ8)
南岭指我国华南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及大庾岭。南岭成矿区包括五岭及其邻近地区,是举世闻名的滨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金属矿产最集中产出的地区。地区交通方便、工农业发达,地质找矿和成矿规律研究程度都较高,是矿产开发最有利的地区。
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华南造山系,中生代以来区域有强烈而且广泛的花岗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稀有稀土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种多样。按地区构造位置、矿床类型和矿产种类的不同,本区又可分出如下五个成矿亚区:
1)湘东赣西成矿亚区:本区又可称为武功山成矿亚区,位于华南造山系赣湘桂粤造山带武功山复背斜一带。区内轻度变质的震旦系—寒武系砂泥质岩石以及晚古生代泥质及碳酸盐质岩石发育,自加里东期至燕山晚期岩浆侵入活动频繁。稀有稀土金属成矿主要与燕山期多期次花岗岩侵入体有关。成矿花岗岩体多呈岩株产出或为复式大岩体的晚期成员。江西宜春雅山岩体(414岩体)为富含Li、Be、Nb、Ta的锂云母花岗岩,湖南茶陵邓阜仙金竹垄岩体等为富含W、Sn、Nb、Ta的白云母花岗岩。它们都是我国知名的大型Ta矿床,矿床地质研究相当深入。
2)桂北湘南成矿亚区:本区位于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一带,大地构造属于华南造山系赣湘桂粤造山带的湘桂稳定区。区内除发育轻度变质的前震旦系砂页岩外,古生代碳酸盐岩石及砂泥质岩石发育,后者常构成含矿岩体的围岩。成矿岩体多为燕山期花岗岩,多为沿断裂侵入的岩株状小岩体,且常为大复式岩体的晚期成员。在区域西段,广西栗木老虎头、水溪庙白云母 锂云母花岗岩为富含Li、Ta的大型钽矿床。跨湘桂两省的姑婆山区产出富钇的含褐钇铌矿的花岗岩,以及由含矿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残积 冲积砂矿及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在区域东段及其邻近地区见有湖南临武尖峰岭及癞子岭铁锂云母花岗岩,富含Li、Be、Nb、Ta。其中尖峰岭为大型钽矿床,香花岭产出我国有名的条纹岩型铍矿床。此外,在湘桂交界处的越城岭、都庞岭已知有好些含Be、Nb、Ta的花岗伟晶岩产出,如广西资源茅安塘。
3)赣南粤北成矿亚区: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华南造山系赣湘桂粤造山带的赣粤过渡区。区内主要发育震旦系—志留系,由一套浅变质的变质砂岩、千枚岩组成。在中生代,区内发育一套由基性 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的火山 沉积岩系。中生代时期花岗岩浆大量侵入,呈大小不一的岩基、岩株、岩墙、岩脉产出,是本区多种稀有稀土元素,尤其是钨矿的母岩。著名的大庾西华山铍钨矿,成矿岩体呈岩株产出,研究得知其深部隐伏着花岗岩岩基,为复式大岩体的晚期成员。本区地处亚热带,温热多雨,花岗岩风化壳发育,有利于风化壳残坡积 冲积砂矿的形成。本区另一重要矿床类型是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区内见有江西寻乌河岭、南桥,广东新丰来石、平远仁居等大中型离子吸附型轻稀土元素矿床,更有江西龙南足洞(701矿)、广东乳源寨背顶等大中型重稀土元素矿床。
4)桂东粤西成矿亚区: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华南造山系云开造山带桂东 粤西隆起,呈近北东方向延展的一条带。区域发育震旦系—寒武系,产出堇青石云母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变粒岩、浅粒岩以及混合岩等。区域西段呈岩基状产出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发育,沿背斜及断裂分布,是稀有稀土元素的成矿母岩。区内产出富磷钇矿、独居石、锆石的残积 冲积砂矿床,矿石赋存在含粘土砂层、砂砾层中,如广西陆川白马、北流“520”等均属大型。区域东段的成矿母岩多为岩株状花岗岩,见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以及花岗斑岩等,受背斜构造及其中次级断裂控制。岩石形成时代为海西—印支期。该段产出众多花岗伟晶岩,赋存在接触带上及外接触带各类片岩中,富含铌钽铁矿及细晶石。知名矿床有广东郁南大方、广宁毕陇、村心、通坳及洞头南等。成矿时代海西—印支期。
5)闽西赣东成矿亚区:本区属于华南造山系华夏造山带武夷山背斜,矿区局限在武夷山东西两侧。区内元古宙及中生代地层发育,产出一套中—浅变质的斜长角闪岩、云母斜长片岩、斜长变粒岩、云母石英变粒岩,以及变质砂岩。伟晶岩型矿床的围岩多为前两种岩石,花岗岩型矿床的围岩多为后几种岩石。区内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呈岩株、岩瘤、岩脉产出。武夷山西侧产出花岗伟晶岩及花岗岩型两类矿床,成矿时代燕山期,知名矿床有石城大坝伟晶岩,石城姜坑里及海螺岭含铌钽铁矿、细晶石、锡石、磷钇矿的花岗岩型矿床。地区含矿花岗岩呈岩瘤、岩脉沿一组主断裂呈串珠状分布。武夷山东侧有著名的福建南平西坑伟晶岩矿床,成矿母岩为海西期片麻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及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产出,受控于背斜轴部的断裂构造。伟晶岩产岩体外接触带,富含铌钽铁矿、锡锰钽矿、细晶石、锂辉石、绿柱石等,为大型钽矿床。
(9)东南沿海成矿区(Ⅰ9)
本区大地构造上属东南沿海造山系及华南造山系赣湘桂粤造山带南缘,为一西南起自海南岛向北东延展直达福建的沿海地带。在这一长带上,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异常发育,是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母岩。按地域、矿床类型和矿产种类不同,该成矿区又可分出三个成矿亚区:粤中成矿亚区、粤东闽西成矿亚区和沿海成矿亚区。
1)粤中成矿亚区:本区指从鹤山、增城、惠阳到粤东的广东中部地区。区内花岗岩风化壳矿床,包括残 冲积铌、钽、锆砂矿及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分布广泛。区内主要发育古生代地层,多见变质砂岩及页岩。花岗岩体作为成矿母岩,呈岩基、岩株、岩脉等多种形式广泛产出。含矿花岗岩常为遭受岩浆晚期蚀变作用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岗岩。这些岩石受强烈风化作用,形成由砂质粘土、砂土、含土砂砾等构成的残积 冲积层,其中稀有稀土矿物相对富集,盛产铌铁矿、锆石、独居石和磷钇矿。广东博罗沿七娘坛岩体四周有521、522、523、524、525等风化壳残 冲积铌矿产出,台山玉环、增城白水标、龙门永汉、惠阳沙尾等地产出类似的铌锆矿床。区内另一矿床类型是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金属矿床,如新兴共和、陆丰人和店等。
2)粤东闽西成矿亚区:本区主要产出铍钨矿及稀土金属矿,矿床类型有花岗岩型、长石石英脉型、火山岩型以及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区内中生界,尤其是侏罗系发育,火山沉积岩广泛分布,常见岩石有石英砂岩、粉砂岩、页岩、石英斑岩、流纹英安岩以及中酸性凝灰岩等。成矿花岗岩属燕山期,包括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多呈岩株、岩脉产出。成矿火山岩有流纹英安岩及流纹岩。稀有稀土矿床见于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成矿时代燕山期。广东五华白石嶂产出含绿柱石石英脉。揭阳塘湖山产出含绿柱石黑钨矿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花岗岩及长石石英脉。丰顺樟树坪及潮安万峰山为云英岩型铍矿床。其中万峰山云英岩中产出大量日光榴石,并见有羟硅铍石、蓝柱石等稀有铍矿物。福建平和福里石为产于流纹英安岩及流纹岩中的细脉浸染状绿柱石辉钼矿矿床。在这些矿床上蚀变作用发育,常见的有钠长石化、云英岩化、硅化、绢云母化以及泥化等,是有利的找矿标志。区内另一重要矿床类型是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如广东揭阳五经富重稀土矿床等。
3)沿海成矿亚区:本区为从海南岛东南海岸向北东延至福建厦门一带的近海地带,主要发育海滨砂矿,其次冲积砂矿。锆石、独居石、磷钇矿是主要稀有稀土金属矿产,此外尚产出钛铁矿、金红石、磁铁矿、锡石等。海滨砂矿的赋矿地层属第四系更新统及全新统,为石英砂层、含泥砂层以及砂砾层,分布于滨海海堤及砂坝地带。稀有稀土矿物多来自沿岸基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正长岩、斜长花岗岩、混合花岗岩或混合岩、角闪黑云母花岗岩以及黑云母花岗岩,呈岩基、岩株状产出,时代多属燕山期。海南岛东海岸是我国锆石砂矿的主要产地,如文昌铺前、万宁保定等大型锆矿床。粤西海岸阳江南山海有丰产独居石的砂矿,吴川吴阳及电白电城等为丰产磷钇矿的砂矿。矿床中的磷钇矿多来自沿岸的混合岩及片麻状花岗岩。此外,粤东陆丰甲子锆矿、福建厦门黄厝独居石砂矿,都已开发利用多年。在福建黄厝,滨海砂矿及冲积砂矿同时产出。
2.二级成矿区(Ⅱ)
二级成矿区包括6个成矿区,即大青山成矿区(Ⅱ1);吉黑成矿区(Ⅱ2);北山成矿区(Ⅱ3);祁连成矿区(Ⅱ4);攀西成矿区(Ⅱ5);胶辽成矿区(Ⅱ6)。
大青山成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中朝地台内蒙古地轴,区内太古宇桑乾群发育,岩性主要为花岗片麻岩、硅线石榴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以及石英岩等。区内有花岗伟晶岩广泛分布,产出绿柱石、钽铌铁矿、独居石等稀有稀土矿物,规模一般不大,如大青山小西沟伟晶岩等。此外,在区内某些磷灰石透辉岩及磷灰石钾长石岩中产出独居石,矿床属基性-超基性岩型,矿石稀土品位较高但规模不大,如兴和三道沟。
吉黑成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于吉黑造山系佳木斯隆起。地区呈南北向延伸。区内太古宙及震旦-寒武系地层发育,矿区一带岩性主要见有片麻岩、片岩及大理岩。区内主要稀有稀土矿床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伟晶岩产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片麻岩及片岩中,成矿母岩为黑云母花岗岩或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呈岩株产出,时代不详。如黑龙江萝北“401”矿床,鸡西石场矿床,均为小型。在本区西缘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上见有黑龙江二股西山含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的夕卡岩矿床。
北山成矿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天山造山系,包括北天山造山带及北山造山带。区内古生代地层发育,见有变质砂岩、石英岩、大理岩及流纹岩等火山沉积岩。区域南部发育前寒武纪片岩、片麻岩及大理岩。与成矿有关的岩石见有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以及细晶岩,多呈岩株产出。稀有稀土矿体产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在甘肃红尖兵山及塔儿沟见有产于岩体内的云英岩型绿柱石黑钨矿矿床及岩体外接触带的绿柱石黑钨石英脉型及夕卡岩型矿床,两处矿床的铍矿均达中型规模。与花岗岩类岩石有关,在甘肃镜儿泉见有稀有矿化伟晶岩。此外,在古堡泉及庙庙井,产出含烧绿石、铌铁矿及褐钇铌矿、易解石等属碱性岩-碳酸岩型的矿床。
祁连成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于祁连造山系。区内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岩性主要为石英云母片岩、大理岩、混合岩及变质砂岩。在区域北部走廊过渡带见有沉积型稀有稀土矿床,如内蒙桃花拉山含铌铁矿、铌铁金红石、独居石、易解石的火山沉积碳酸岩型矿床及甘肃永昌马房子沟含稀土磷灰石的沉积变质型矿床。在区域南部见有青海大通沙柳泉花岗伟晶岩型钽铌铁矿、绿柱石、锂云母矿床。伟晶岩赋存在大理岩中,近伟晶岩处见有海西期角闪正长岩。后者与伟晶岩关系需进一步确定。
攀西成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台康滇地轴,区内稀有稀土矿床沿攀西裂谷带内的安宁河断裂带分布。区内元古宙及古生代地层发育,前者见有石英岩、变质砂岩及大理岩,后者见有变质砂岩、页岩及石灰岩。区内岩浆活动表现为燕山期花岗岩的大面积侵入,海西期碱性-基性岩的近地表喷溢或侵入,以及海西期碱性岩呈岩株、岩墙等的侵入。稀有稀土矿化主要与后者有关,已知有四川茨达、路枯、太和、攀枝花、牦牛坪等与碱性正长岩、碱性花岗岩及英碱正长岩等有关的铌、钽、锆及稀土矿床。矿床类型主要为碱性岩-碳酸岩型、与其有关的热液脉型,以及与其有关的风化壳残积-冲积型。稀有稀土矿物有氟碳铈矿、硅钛铈矿、烧绿石、褐钇铌矿及锆石等。冕宁牦牛坪英碱正长岩的形成时代为喜山期,与其有关的含氟碳铈矿的萤石方解石重晶石脉稀土矿床具有大型规模,现正开采。
胶辽成矿区沿中朝地台胶辽台隆郯庐断裂带分布。区内太古宙泰山群地层发育,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常构成矿体围岩。在区域南段见有碱性岩-碳酸岩型矿床。山东微山郗山矿为一具中型规模的稀土矿床。成矿母岩为呈岩瘤状产出的石英正长斑岩及霓辉正长斑岩。稀土矿化见于正长斑岩及石英重晶石脉、霓辉石脉中,产出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烧绿石等铌、稀土矿物。此外,在山东莱芜地区太古宙片麻岩中产出众多小型碳酸岩岩墙,在莱西见有富稀土的伟晶岩,均有稀土矿化。在区域北段,在辽宁赛马见有与云霞正长岩有关的稀土矿床。含矿岩体的围岩为震旦-寒武系大理岩、千枚岩及石灰岩。稀土矿物为绿层硅铈钛矿及烧绿石,呈浸染状赋存在碱性岩内及其接触带夕卡岩中。该矿为一大型规模铀矿床,伴生稀土金属矿。此外,在辽宁凤城翁泉沟、辽阳生铁岭等地也产出富稀土的与变粒岩和浅粒岩有关的铁-硼-稀土矿床。
3.三级成矿区(Ⅲ)
三级成矿区包括5个成矿区,即塔里木盆地北缘成矿区(Ⅲ1);西昆仑成矿区(Ⅲ2);藏南成矿区(Ⅲ3);滇黔成矿区(Ⅲ4);台湾西北海岸成矿区(Ⅲ5)。
塔里木盆地北缘,沿盆地北缘深断裂分布着一系列碱性岩和碳酸岩,是铌、稀土和锆成矿的有利地区。已知矿化点有黑英山、瓦吉尔塔格、依兰里克等。在西昆仑造山系西昆仑隆起区内,海西期花岗岩大面积产出。在塔什库尔干、木吉、大红柳滩一带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广泛分布。在大红柳滩已知有富锂辉石的花岗伟晶岩产出。在西藏中南部,从西向东分布着一系列盐湖。已知其中一些盐湖Li、Rb、Cs矿化度高,如斑戈错、扎布耶湖、榜于茶卡、昂仁塔格架等。与西藏中南部盐湖的地质气候情况类似,新疆境内也有好些盐湖,如北疆的托尔诺尔湖已知含高浓度的锂,南疆的罗布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钾盐矿盐湖,其中Li、Rb、Cs赋存情况值得进一步探索。贵州织金等地震旦系—寒武系磷矿层中的胶磷矿含高量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可作为开发磷时的综合利用对象。滇黔两省不乏寒武系底部磷矿层,有可能找到富稀土元素的磷矿。最后,台湾西北海岸长期以来就在开发锆石及独居石海滨砂矿。新竹附近的海滨独居石砂矿,独居石富Th,曾作为钍原料开发利用。
将上述五区列入三级成矿区,并不意味着其成矿地质条件差,找矿希望较小。人们对这些地区的认识较晚,地质矿产情况了解较少,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在这些地区很有可能蕴藏着大矿和富矿。除台湾西北海岸带外,其余四区均位于我国西北。党中央号召开发西北,西北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为配合国家工农业发展,在这些地区开展矿床地质研究和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已迫在眉睫。

铁矿时空分布
答:钾化强烈,并经常伴生有铜、铅、锌等多金属矿,或为铜、锌、钼等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顶部围岩顶垂体部位及阶梯状接触带中,常成群分布,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区内已发现矿产地27处,其中中型7处,小型20处。(六)新生代铁矿 该时期成矿作用较弱,仅形成少量风化淋滤型铁矿点。

稀土资源的世界分布和中国的分布
答:中国 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稀土资源大国。稀土资源极为丰富,分布也极其合理,这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稀土资源分布地区和矿产 主要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答:东准噶尔地区已经发现的矿床以金矿床为主,其次为铜矿,同时出现多金属矿床另外有零星分布的铜-镍矿、铁矿、铅锌矿、锡矿和铬铁矿等。金矿点主要分布在卡拉麦里深大断裂和库布苏断裂之间。以卡拉麦里缝合线为界,缝合线以北主要以铬、铜、锌、锡、钨、铁、锰等成矿作用为特征,缝合线南以金、铜成矿...

中国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区
答:根据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已知矿床的类型及规模、地质研究程度、成矿远景以及大地构造单元将我国稀有稀土金属成矿区划分出9个一级成矿区、6个二级成矿区和5个三级成矿区(表10-13)。列入一级成矿区的是稀有稀土金属矿化强,成矿条件极为有利,并已证实有大型矿床产出的地区。列入二级成矿区的是稀有稀土金属成矿远景...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图
答:中国稀土资源分布图如下:一、稀土资源分布饼图:二、稀土资源分布全图:中国稀土资源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床类型齐全、分布面广而有相对集中,目前,地质科学工作中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地。但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和山东微山等地...

矿床的时间分布
答:在冀北张北、沽源、康保、崇礼一带分布着产在古元古代红旗营子群中的蔡家营、兰阎、青羊沟、阿明代、牛家营、三百顷等一批铅锌(银)矿床、矿点,其中蔡家营属特大型铅锌矿床(锌金属储量144万吨、铅金属储量0.6万吨)。蔡家营铅锌矿床赋存在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大同营组。容矿围岩主要为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

岩金主要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
答:该类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台高级变质区和花岗岩-绿岩带组成的太古宙克拉通内,尤其是华北陆台的北缘,以及滨西太平洋构造域部分地槽区元古宙变质岩出露部分(如佳木斯地块),构成我国岩金矿床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成矿期的AA、AB、AC三个矿床成矿系列和中-新元古代成矿期的BB矿床成矿系列,主要代表性矿床有金厂峪、...

稀土矿分布在中国哪些地方
答:除此之外,其在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均有分布。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一个综合矿山,其富含多种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经济价值的元素种类很多,其中铁含量可高达34%,矿山铁矿储量超过14亿吨,因此白云鄂博稀土矿既是我国第一大稀土矿,也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矿。稀土是镧、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

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答:2020-02-01 矿床时空分布 2020-01-31 金属矿床时空分布特点 2020-01-31 岩金主要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规律 2020-01-29 铜金多金属矿床规模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对比 2020-01-29 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2020-02-03 我国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2020-01-30 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 7 2020-...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答:此类矿床成矿时代的确定,需要首先弄清热液来源,精确测定与其密切相关、有成因联系的侵入岩的年龄,从而对比推断成矿的大致时代,或者利用矿石矿物来进行同位素直接定年。 (2)胶东地区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成矿时代分布 成矿是成岩的一类特殊表现形式,其形成、演化和时空分布也总是与一定的构造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