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并不是万能的,为什么有些人有钱也不快乐?

作者&投稿:答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人一生要赚多少钱,要积累多少财富,这是很难确定的,因为我们无法给愿望划出一条界限。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对于每个人来说,富足感乃是取决于他所期望的财产和已经实际拥有的财产之间的比例。如果他期望有一百万在账户,而实际已赚足了九十九万,这样他会感到富足。可是,如果他期望身家千亿,那么即使一天一个亿,也会觉得怏怏不乐。期望好比分母,实际则为分子,如果仅盯着分子而忽略分母,你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腰缠万贯却犹恐不足,另一些人才过温饱便感激不已。

人都有哪些需要?

《名哲言行录》说,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

第一类属于人的天然和迫切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它们相对比较容易满足,但如果一旦出现匮乏,就会带来极大的痛苦;

第二类属于天然的但不迫切的需要,如食欲、情欲、性欲等,它们同样出自天然的生理需要,但不是那么迫切,也不是非得满足不可;

第三类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需要,如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它们不属于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要,很大部分还是受虚荣心的支配,这些需要没有止境,而且永远也无法完全满足。

把这三层需要放入叔本华的哲学中,我们就发现它们全由意欲引起。第一类需要受生存意欲的支配,第二类需要受情欲的支配,生存意欲要求人活着,情欲要求人不仅活着而且还要繁衍后代,因而它们是属于人的本质需要,这两类需要的匮乏会使人感到痛苦

最后一类需要则是人的非本质需要,它更多是受到他人影响的结果。我们因在意他人的眼光,才会去讲究排场、追求奢华,每天穿着华丽、披金戴银的在人前显摆。假如没有他人的存在,我们也就不会去锦衣夜行、沐猴而冠了。显然,如果第三类需要如果无法满足,就会把我们引向另一个痛苦的极端——无聊

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

为什么人人都爱财?

金钱乃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抗拒的东西,对于人类这样一个贫乏不堪、充满需要的物种来说,金钱比任何其他物质更能满足人的需要。有时候,权力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金钱,名誉也只是为了用来聚敛财富。最富有智慧的哲学家也难免遭受讥笑,庸众指责他们的思想毫无用处,无助于发财致富,为此就连泰勒斯也不得不以行动来做辩护。在庸人的眼中,发财是检验一切理论的标准,无益于发财理论被视为大而无用的空谈。

人们热爱金钱,这是自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物品只能满足一个愿望、一种需要,例如食物之于乞丐、美酒之于醉汉、药品之于病人等等。唯有钱才具有绝对的好处,它并不只是满足于一种需要,而是服务于所有需要。金钱本身既是财富,也是所有财富的代表。故而马克思说:

“货币不仅是致富欲望的对象,同时也是致富欲望的源泉。”

渴望发财致富,就是渴望拥有更多的钱;同时,钱本身又是致富欲的源泉。金钱总是引诱我们去占有它,而且为了能够把它保存下来,我们甘愿牺牲掉其他特殊的需要,宁肯节衣缩食、避免社交,也要紧盯着钱袋,不让其流失一分一毫。这使得致富欲演变成了贪欲,它对金钱充满渴望,对生存意欲和情欲却非常吝啬,使人变成了守财奴。故而叔本华说:

“财富犹如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

《人生智慧》的作者叔本华

为什么金钱不足以让人感觉到快乐?

伏尔泰曾说:“只有真正的需求,才会有真正的快乐。”拜金是一种贪欲,而且是片面的需要,它固然可以给人带来某些快感,但也会产生许多烦恼。为什么亿万富翁还乐意像上班族一样享受996呢?因为他们能切身感受到无聊的可怕。叔本华说:

我们这个世界乏善可陈,到处充斥着匮乏和痛苦,对那些侥幸逃过匮乏和痛苦的人们来说,无聊却正在每个角落等待着他们。

试想,当一个人精力旺盛的时候,如果给予他很长的闲暇时间,他该如何进行打发、如何使自己的精神不至于因迟钝而陷入空虚呢?大部分人要么选择穷奢极欲的狂欢,要么选择虚幻的棋牌游戏。当狂欢结束、游戏通关之后,无聊再次侵袭过来,日久天长,甚至会因抑郁而厌世。

人们感受到了另一种不同于物质匮乏的心理痛苦。因此,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里说:

人生的荣华不过是一场疯狂的胡闹,正像这种奢侈的景象在一个嚼着淡菜根的人看来一样。我们寻欢作乐,全然是傻子的行为。我们所谄媚的、我们所举杯祝饮的那些人,也就是在年老时被我们痛骂的那些人。

为了不使自己在狂欢中幻灭,于是,人们只得树立各种幻想的、虚假的目标,以便使自己有事情可做,能够消除闲暇所带来的空虚。富家子弟们渴望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找到平衡,逃脱它们的困扰。他们在腰缠万贯之后,也会像上班族一样勤劳工作,不过这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消遣。

因此,片面的追求金钱,在不满足的时候,会使人感到匮乏与痛苦;而在满足的时候,也会使人觉得空虚与无聊,所以说金钱还不足以让人感觉到快乐。

叔本华认为底层人民受痛苦所扰,上流社会被无聊所困

金钱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将金钱比做德行的累赘再恰当不过了。”金钱对于人生这场旅程而言,犹如远行必备的行李包袱,少了它,人生就不能走得太远,可是如果它太过沉重,又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不同的人拥有各自不同的人生,他们之间的区别正如“适莽苍者”、“适百里者”和“适千里者”一般,因而人们对财富的积累也因个人的人生目标而异。大部分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与匮乏,是因为目标订得不切实际。所以,叔本华说:

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根源就在于我们不断试图推高我们的期望,但同时,其他妨碍我们达成期望的条件因素却保持不变。

人在生活中不断的修正自己发财致富的目标,不断加大分母的数值。欲望的增长不受环境的限制,实际所得却并非如此,分子不能随着我们的期望而随意改变,所以我们总会觉得自己赚得远远不够,永远觉得不满足。

一个人一生究竟想要赚多少钱,不仅跟他的人生目标息息相关,而且还要考虑自己寿命的长短。最可悲的莫过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生目标得估量不足,导致一生都过得很窘迫。有些人以蔑视财富为高尚,从而失去了享受人生以及用财富来行善、帮助他人的乐趣;另一种则忽视了寿命的长短,这些人为金钱而毕生奔波,当他们还没有准备花销掉所积累的财富时,却偏偏死掉了。

由此看来,我们把金钱比做人生的行李大致是没错的。它的特点就像军事上的辎重,既不可或缺又有可能成为累赘。我们当然要赚钱,可是有时候我们也要暂时把金钱抛开以便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就像兵法里讲的要抛弃辎重才能千里袭敌,出奇制胜。如果我们能够明白人生就是一场旅途,而财富不过是肩上的包袱,就不会甘于清贫追求暴富了。所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只要财富能够满足我们的人生目标,符合我们的寿命预期,那么我们就不要让它因过多而变成累赘,从而阻扰我们的行程。

对于超过人生目标之外的财富,我们可以把它们馈赠给社会,而且最好趁我们还活着的时候送出去,因为活着赠人礼物是恩惠,而死后留给别人的东西往往是自己享用不了的二手货,无助于德性和声誉。对于死后消费不完的钱,则应当留给亲属,而且数量要适当。不要把自己的遗产视为是对亲属的馈赠,而是看成废品的处理,不要在自己到达终点后就把包袱全部扔给了后人,加重他们的负担。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但万万不能。钱和快乐不能划等号。有些很有钱,住别墅,开豪车,但是往往这些人睁开眼睛就是银行利息,公司都随时都会有破产、倒闭的危险。有好多人等着他发工资呢。你说这样的日子会快乐吗?还有些人有钱,每天都在外面打拼,一个月几天不回家,看不到最亲的人,虽然有钱,但最后家业散了,这样的人会快乐吗?

首先快乐不快乐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像穿鞋子一样,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有钱并不和快乐划等号。快乐是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有些人有钱了也许压力会更大,面临的挑战会更多,就会出现有钱也不快乐的情况。有钱不能买来一切,也许有钱了,但是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等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快乐。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快乐也不是以有没有钱为标准的,没钱人快乐,有钱人照样不快乐,比比皆是。

因为这些有钱人,虽然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是他们在精神上很空虚,很多人与他们结交,都是为了他们的钱,没有人对他们真心实意的好,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享受不到爱的他们自然就不会快乐。

因为快乐是用钱买不到的,一些珍贵的东西根本就无法用钱来衡量。

~

钱并不是万能的,为什么有些人有钱也不快乐?
答:第三类既不是天然的也不是迫切的需要,如对奢侈、排场、铺张和辉煌的追求,它们不属于生理需要,而是心理需要,很大部分还是受虚荣心的支配,这些需要没有止境,而且永远也无法完全满足。 把这三层需要放入叔本华的哲学中,我们就发现它们全由意欲引起。第一类需要受生存意欲的支配,第二类需要受情欲的支配,生存意欲要求人活着...

钱不是万能的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为了钱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答:金钱是把双刃剑,即毁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而主宰这一切的就是心态,道德。 拥有金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却不仅仅为了金钱。否则,那种利欲熏心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毫无价的人生,没有意义的人生。 没钱的确有太多的无奈。数以万计的人民食不裹腹,无数儿童远离校园,医院门口的悲哀,民工向韩国老板...

钱是万能的吗?为什么有的人说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答:因为钱是我们生活物质的基础,只有满足了这些物质基础,我们才可能有精力去工作,去创大业,这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就好比一个人有了斗志,有了信心,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金钱,有时看来是神秘的,也是很敏感的,钱在善良人的手里,它是善的,因为钱可...

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那为什么还有人说金钱是万恶之源?
答: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金钱无所不能,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所以很多人被逼上绝路了,就会动歪心思,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很多人老老实实打工,根本赚不到几个钱,生活的窘迫让他们不得不向金钱低头,人们总是会为了金钱做出无下限的行为,违背伦理和道德。最后,人有七情六欲...

为什么有金钱不一定万能的说法?
答:第二年再投人80多万美元,重点转为产品设计当地化和广告宣传。这样,到2000年年底的时候,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已经累计达到500多万美元了。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市场,同样多的投入,效果截然不同。这清楚地表明,把进入一个市场这样的事情办好,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光大把撒钱也是不够的,...

人为什么要有钱才好?
答:世人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今天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几乎任何事物都与钱有关,没有钱的确很多的事情都难以解决。 但这个问题要辨证的来看,既不能高抬金钱万能论,也不能否认金钱的作用。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这个...

对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
答:钱是维持生活的基本,但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世间俗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括孝顺与养育都离不开钱这东西,钱的重要显然可见,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从某个角度,某个个案来说,钱可以买到一个人,却买不到这个人的心,这时,钱就不是万能的。有句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为什么有些有钱人比没钱的人活的更痛苦呢?
答:一个人如果没有钱,那么他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钱,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由于钱有这个作用,所以它就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钱,是许多人向往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一切,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必然会有幸福。 但金钱真的是万能的...

你觉得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爱钱?
答:钱存在的意义最简单的道理:没钱一粒米都买不起,有钱大到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决定他人的生命!那只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当今物质第一的社会,人难免会向往有钱人的生活,但反过来说,有钱人也有自己的烦恼,谁都是那么的开心,以我看来,爱钱没错,不爱钱也没错,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就OK...

对于“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
答:一个人如果精神世界非常空虚,那么即使再多的钱,也可能无法带来快乐,因为钱并不是万能的。马克思与金钱观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和历史作用,认为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人类应当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获取财产、金钱,是光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