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学诠释

作者&投稿:脂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电视剧《父母爱情》里,当两个迷信的农村妇女江德华和邻家嫂子,在鬼节给死去的父母烧纸的时候,梅婷饰演的安杰老师是不以为然的。但是,在小姑子信誓旦旦地说“你爱信不信,反正我的父母在阴间那边有钱花,吃香的喝辣的;你的父母因为缺钱,可就惨了。”不迷信的安老师竟然也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第二天,还是趁着月黑风高,一起到路边去给父母烧纸送钱去了。

现在每到清明节、鬼节,即使在城市里,城乡结合部,晚上路边也偶尔见到有烧纸送钱的。

有的小孩,生病多日不好,多方求治无效。然后请神婆上门,给孩子叫魂。晚上拿着孩子的衣服,走到某个路边,抖抖衣服,叫几声孩子的名字。有的传说,第二天孩子就痊愈了。一直到今天,不光在农村,甚至在城市里,也有给孩子叫魂的。

在这里,有两个心理学效应,一个是帕斯卡赌注效应,另一个就是求证偏好(confirmation bias)。

你猜的没错,这位帕斯卡就是科学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帕斯卡,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在生命的最后10年,投入神学的怀抱,关于人们对于是否信仰上帝,提出了帕斯卡赌注效应。

他认为,人对于心向上帝是否存在的信息是一个赌注。对于任何人H来说,如果有两个选择,选择信任上帝是Y,选择不信任上帝是N。如果选择信任上帝Y,对于人H 有更大的好处,H就应该选择Y。

帕斯卡推论上帝的存在与否各有一半的可能性,而相信上帝存在带来的好处就会更大。假设上天堂的好处是无穷大∞,而不能上天堂的好处是零0;上帝即使存在的机会再小,乘上无穷大,也会得出无穷大∞;上帝不存在的机会再大,与0相乘也等于0。

所以帕斯卡的结论是,你应该信仰上帝。

帕斯卡赌注效应还有其它的例子。比如亲人病重,医生开出的药方治愈的概率是30%,你是否愿意负担高昂的医疗费?如果你拒绝,则等于放弃治疗,一点机会也没有;如果你接受,大多数的情况是在花冤枉钱。比如癌症晚期患者,医生提供一个全新而高昂的试验医疗方案,你用不用?大多数人,采取的措施是不惜代价,结果钱花光了,人也没了。

你的房子着火了,有人告诉你,你的孩子在里面,你现在一点没有孩子的其它信息,你信不信呢?恐怕大多数家长的选择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冲入火海,找找孩子是唯一的选项。

鲁滨逊在一座荒岛上,画上SOS求救信号,希望天上飞过的飞机中的飞行员能够看到,把自己救出去。飞机瞬间飞过,飞行员正好探头看见荒岛上求救信号的概率非常渺小。你作为荒岛求生者,做不做许多看似徒劳的努力呢?大多数人的抉择是,只要有力气做,就一直做下去!

看历史书籍和电影故事,总是对那些中反间计的主角不以为然。以为是他们决策失误才导致让谣言得逞。实际上这里面也可以用帕斯卡赌注效应去进行分析。当谣言来临的时候,作为主要决策者是要分析信谣言还是不信,如果选择置之不理,一旦谣言是真的,对于己方的损失不可承受。作为一个对己方控制力不强的领导者,很可能选择信任谣言。“物必先腐,然后虫生之;人必先疑,然后馋信之”。

这种心理学效应,就是当人们心里面已经相信什么东西,或者自己有什么倾向的时候,然后再在现实中寻找符合自己偏好和倾向的证据。这种偏好的求证,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

比如,人们相信听到喜鹊叫会有喜事报,所以听到喜鹊叫就高兴。一旦遇到,正好生活中有件好事敲门,然后就印证了自己的感觉。下次,听到喜鹊叫,就会更加相信“喜鹊叫,好事到”的说法。

再比如“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当左眼跳个不停的时候,有人就感觉会有好事。如果正好能够寻找到生活中的好事,就印证了这种预言。然后下一次左眼跳的时候,就更加相信了。

~

如何评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一观点?
答:一定要严格的看待这件事,只要有一点点可能都不要放过,也充份说明了,这件事给当事人的重要性。那次两个领导在谈话,说老板有可能会过来检查工作,但消息不确定,也不知道哪天会来,其中一个领导说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不被批评,这段时间一定要打起120分精神做事。”接着两领导把...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答:心理因素 有些人对疾病和医疗过程感到恐惧和焦虑,他们害怕面对医生和医疗设备,担心得到不好的消息或遭受疼痛。这种心理上的抵触使他们选择回避医院,而寻求他们认为更安慰的方式。三、解决办法 提高医学知识普及率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加强科学医学知识的普及,告诉人们正确...

为什么有的人说,有些事情是信其则有,不信则无的呢?
答:因为我国的唯物主义教育极其彻底,所以每个人都会用一种僵死唯物主义看法的去理解东西,所以这句话就被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理解了,还好在唯物主义立场上也能解释的通,那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一见钟情”,有很多人说我一看到她,不用说话就觉得我们上辈子就认识,其实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我们...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宁愿相信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的,是存在有的,也不愿意相信这没有。出处:明代·佚名《增广贤文·上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意思是,宁愿相信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的,是存在有的,也不愿意相信这没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祸福旦夕。每个人的一生...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什么意思?
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意思是宁可相信某事确实发生,或某物确实存在,也不愿意相信没有;劝诫世人对无法断定的事物,不可武断否认,早做准备为上。一、出处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6回:“这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不提防他!”二、译文 这个宁愿相信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的,是存在有的,也不可以不...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后来多用于表达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不要过于钻牛角尖。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原文选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译文:宁愿相信它有,不可...

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的成语
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的意思是:宁愿相信这件事情确实发生过的,是存在有的,也不愿意相信这没有。【成语解释】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指做事要有充分的准备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前 【典故出处】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应用举例】巴金《谈<秋>》:“高家...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答:阿弥陀佛。隔世的因果有很多人不相信。人们就是因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有来生,所以才敢造恶业。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什么意思?
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出自《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释义:宁可相信有某事某话,不可相信没有。命里面要来的挡都挡不住,命里面没有的强求也是无济于事,什么都要随其自然。道观迎接...

为什么说迷信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答:对于迷信一词,并非人云亦云,大多数人说是迷信的东西也并不见得就是迷信,只是自己要多一些理智的思考,愚昧无知的人就很容易迷信,因此博学之,审思之,明辩之就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