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李世军贡献和荣誉 上海的历史

作者&投稿:查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世军(1901-1989),字汉三。自幼刚毅聪慧、勤学苦读。1947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11月当选为民革中央候补委员,1956年任民革中央委员,1984年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1989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此外还有党委总书记名为李世军。
 
 
  “三一八”惨案纪实(李世军)
 
  发生时,我也身在现场。这个惨案是段祺瑞及其帮凶蓄意策划的一场血腥大屠杀,绝不是如《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上楚溪春先生所写的那样,是什么偶然发生的"意外不幸事件"。下面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作一个证明。
  "三一八"惨案的直接导火线是三月十二日日本军舰炮击大沽口事件。但是,在大沽口事件发生以前,段祺瑞早就杀气腾腾地决心要向爱国青年学生开刀了。当一九二五年段政府教育部因禁止纪念"五四"遭到学生反对之后,段棋瑞在下令"整顿学风,严肃纪纲"的同时,曾在《甲寅杂志》(第一卷第十八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二感篇》的文章,其中有下面一段话,
  "最奇特者,人之所无,而我更有澎湃之学潮,可谓新之又新。·…¨倘不加制裁,胡可以安良善?郑子产曰:水懦民玩多死焉。故唐尧四凶之殛,孔子少正卯之诛……不得已而出此,是必有故。"
  这篇充满杀机的文章发表之后,接着公布了“决不姑贷”的整顿学风令:"倘有故酿风潮,蔑视政令,则火烈水懦之
  喻,孰杀谁嗣之谣,前例具存,所宜取则。本执政敢先父兄之教,不博宽大之名,依法从事,决不姑贷。"与此同时,段政府的国务总理贾德耀也致电西北边防督办张之江(此时冯玉祥已下野),要他对“受赤化之毒“的北京爱国青年学生"严加管束",实行镇压。三月六日,张之江致电段祺瑞,诬蔑学生爱国运动说:"学风日下,士习日偷。··…¨请执政设法抑制。"三月九日段政府复电"嘉许",电文中有"维持秩序,转移风化,亦为地方军警之责"等语。
  从三月初起,北京空气顿形紧张。公共娱乐场所及各大学所在地区,翠花胡同、南花园、东交民巷苏联公使馆前后,布满了头戴黑呢礼帽、身穿灰布大褂、鼻梁上架着墨镜的密探。马路上,不时有陌生的人在后面叫你的姓名。但是,爱国青年学生不但没有被段祺瑞的白色恐怖所吓倒,斗争情绪反而更为激昂。三月十二日,学生、工人及广大市民群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大会上,高呼"中山先生革命精神不死","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誓不买卖日货","打倒卖国军阀"等口号。段祺瑞的绳骑四出,如临大敌,当时虽末动手,但杀机毕露,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三月十二日,日舰炮击大沽口消息传出的当天,北京学生联合会已决定在三月十六日示威游行。迨十五日八国联合武
  装干涉中国内政的通谍提出后,更加激起京津及全国人民的愤怒。十六日请愿游行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政府严厉拒绝"八国联军"式的最后通牒。
  十六日凌晨,马神庙、沙滩、厂甸、石附马大街、清华园、南沟沿、顺城街、府右街、二龙坑、朝阳门大街一带大专学校所在地区,被大批荷枪实弹。手持铁包木棒的步骑警察包围。上午九时,各校学生按预定计划,手持"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支援大沽守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废除辛丑条约"等标语的小纸旗,列队向天安门出发。游行队伍在各校门前即遭到武装警察疯狂截击,师范大学、女师大、清华等校的同学,受重伤者四十余人,仅师范大学受重伤的就有黄道等十余人。相持到黄昏。警察撤走后,才将受伤同学送医院救治。
  当晚,学生联合会在翠花胡同八号召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北京执行部、国民党北京市党部及各校代表基层组织负责人共三十余人。会议决定三月十八日上午九时仍继续举行第二次请愿示威游行。
  十七日,段祺瑞为了进一步制造杀人的借口,曾在《顺天时报》等报纸上大肆诬蔑昨天学生的请愿游行是"赤化分子的暴民行为",诬蔑赤手空拳的学生 "手持铁皮包的木棒等武器打伤警察",等等。学生联合会为了预防敌人破坏游行,事先曾作了一些组织工作:接地区分别组织宣传小组;参加游行的人预先编定小组,在游行时手挽手地前进。
  十七日这一天,空气异常紧张,段祺瑞的狗腿子四出散布恐怖气氛,恫吓学生,说如果再游行,政府一定用武力制止。记得当天中午,我突然接到父亲的朋友打来电话,要我马上到他家有要事面谈。他见到我,带着惊慌的口气对我说:"刚才有个常到我家揩油抽大烟的侦缉队上的人,是外右二区的侦探长,对我露了几句话,我很替你着急。他说这几天很麻烦,上面有密令,要他们好好盯梢。明天如果学生游行时,要干掉一些捣乱分子,给那些整天胡闹的学生看看颜色。"他还特别提醒我说:"这话不假啊!昨天老段方面有个朋友也对我说,段老总这儿天火气很大,表示决心要杀一些'赤化捣乱分子'。你可千万要小心啊!"
  我马上到翠花胡同八号国民党北京市党部,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部里的人,大家决定仍按既定计划进行。
  十八日上午,我们在天安门前举行群众大会,记得到有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医科大学、交通大学、工业大学、清华学校、农业大学、法政大学、中国大学、朝阳大学、燕京大学、中法大学、美术专门学校、通才商业学校、志成申学、师大附中等校的学生,此外还有京绥铁路及财政部印刷局的一部分工人,共约二千余人。大会结束后,随即出发游行,经东长安街、东单牌楼、米市大街、东四牌楼,然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东口,在"执政府"门前广场列队请愿。
  游行队伍在行进中;刘清扬带头高呼口号,群众情绪异常激昂。沿途马路两旁,人山人海,纷纷脱帽鼓掌表示支持。
  十二时许,队伍到达"执政府"门前。这时,北新桥以南,交道口以东,铁狮子胡同东西两口,"执政府"东西辕门及大门口,早已密集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军队。游行队伍在"执政府"门前排列站定之后,派代表向带岗守卫的军官说明要求会见段祺瑞。等了半小时,一个军官出来凶狠狠地说,"执政有病休息,不在这里。"接着又用威胁的口吻说:"你们赶快走开吧。"代表们仍然心平气和,一再说明请愿只是反对帝国主义干涉内政。这个军官拒不答复。从他那副冷酷阴森的神情看来,好象他在等待着什么举动似的。
  当代表们继续要求会见贾德耀时,我跑到军队后边的石狮子上去拍照,发现军队所持的步枪里已经装上了子弹。我意识到情况很严重,要同学告诉代表们注意。当我刚刚拍了一张游行队伍的照片后,突然听到 "执政府"门楼的窗户里向外叭、叭、叭地放了三枪(手枪声),大屠杀的信号响了。大门口的军队立即行动,东西两辕门的卫兵也同时开枪,对准群众平射,枪声密如连珠。不到两百平方米的空场,刹那间变成了尸山血海。
  我和邓飞黄先冲向东辕门,可是辕门口的军队正在密集开枪,死伤的人堆起很高,冲不出去,只得转到广场南面的影壁背后躲避。这时影壁背后的马厩里,已经堆满了倒下去的人,有的还在挣扎,其中有我认识的几个北大、女师大同学倒在马槽下,只见一个军官还用驳壳枪继续对准他们射击。持长枪的士兵继续开枪,有的士兵大概因为人太挤了,回不过手来开枪,便用木棒对着受伤倒在地上的人狠狠地打。我看冲不出去了,只好伏倒在影壁下和一堆死伤者趴在一起。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把我拖了一把,说,"赶快从西辕门跑啊!"我被提醒了,便跟着向西挤去。子弹呼呼地从头顶乱飞。挤到西辕门□,看见死伤的人比东辕门口更多。正在犹豫间,看见离我大约五十米的海军部门前的士兵忽然卧倒了,准备继续射击。我连忙跳出西辕门,沿铁狮子胡同向西跑,子弹仍然不断掠空而过。
  我在路北一家大门口躲了片刻,只见人们象潮水般向西跑。不久,枪声渐渐稀了,跑的人也少了,只有一些受了份的人,鲜血直流,一拐一拐地向前挣扎。我看见师大的一个同学足部受伤,便扶他出了街口,找到一辆洋车让他乘上。他说:"我的伤不要紧,还有爬不动的,你进去看看。"我又折回向东走,在海军部门前被挡住了,只得绕道返回翠花胡同。那时已有许多同志到了,一个个愤慨万分。看看表,已经四点钟了,大家商量如何抢救受伤同学,我们拉下一块白布窗帘,用红墨水画了个大十字,挑在竹竿上,十几个人直奔铁狮子胡同。跑到东辕门口,仍被持枪的军队拦阻不许入内。此时,来抢救的人聚集很多,有人愤慨地喊道,"人打死了,还不准我们抬走啊!"于是接着就有人喊"冲进去啊!"军队立刻拉开枪栓,对着我们。
  正在相持不下时,有人提议找红十字会,我们便跑到北京红十字总会,请他们出面交涉。我们这才随着他们进去,救出奄奄待毙的七个人,分别送协和医院、同仁医院抢救。其余的死者堆在东墙根下,军队禁止我们去看。
  已经八点多钟了,我们决定先分头回到各校,清查死伤人数和姓名。我回到师范大学时,黄道、邵式平等,正在学生会办公室商量对策。当时,只有范士荣还没有消息。范士荣是和我同住一寝室的同学,等到深夜十二时仍不见回来。我约同杨春洲冒着风雪到宣武门外云南会馆及他平日可能去的地方去找,结果都没有找到。第二天(三月十九日),学校停课了。清晨,我和杨春洲杯着沉痛的心情去到铁狮子胡同。一进辕门,触目惊心的是一排一排的薄皮棺材摆在东墙根下,棺盖上覆着一层薄薄的雪。地面上的雪消了,一滩一滩的血迹,显得格外刺目痛心;影壁上的弹痕,密如蜂窝。有的棺材上标着姓名,有的没标。我们先查看标着姓名的棺材,都没有范士荣的名字。回头再把未标姓名的棺材,一个个揭开来看,仍然没有发现范士荣的尸体。最后发现一个标着姓张(名字记不得了)的棺材,有一角衣服露在棺盖外面,我们认出这是范士荣的衣服。打开一看,果然是他!
  当时被打死的共有四十七人,除范士荣外,其他四十六人的姓名,我所认识和记得的只有刘和珍(江西)、李兆珍 (湖南)、李敏学(甘肃)、杨德群(湖南),其余的现在记不清楚了。我还记得,有广东国民外交团的两个白发苍苍的团员,也死于非命。受重伤的一百五十七人,轻伤的一百余人。惨案发生后,刽子手段祺瑞为了开脱责任,掩饰其血腥罪行,竟然在大屠杀的当天发表了一遍颠倒黑白的公告,说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率领暴徒数百人,手持枪棍,闯袭国务院,泼火油,抛炸弹,手枪木棍冲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
  但是,谁能相信段棋瑞这种骗人的鬼话呢!这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墨写的谎话,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
  本段评价
  李世军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热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定的工作。他智勇双全,阅历较深,政治经验丰富,国共两党要人,特别是国民党的党、政、军重要领导人,都和他有过交往,和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等著名人士,关系更为密切,是近代以来我县出生的一位著名政治活动家,是位知名的爱国人士。在任何环境下,总是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正如夫人甘雨湘说的“是位打掉牙齿能吞血的好汉”。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十年改革以来的一派生机景象,更使他兴奋不已。晚年,先生已属耄耋之年,因病半身偏瘫,仍然努力尽职尽责,对政府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撰写文史资料及回忆录。他特别关心家乡建设,关怀家乡父老的生活,对到北京看望他的家乡人员,都一一热情接待,爱谈家常话,是位热爱家乡的老人。

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上海的历史: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是他封邑的一部分,上海的别称“申”就源出于此。
上海的另一个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1925年1月奉军进人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宣告成立。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租界收回。
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经过上海历届政府与人民长期不懈的改造和建设,上海成为新中国的重要的工商业基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

扩展资料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面积6340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上海市境内天然植被残剩不多,绝大部分是人工栽培作物和林木。天然的木本植物群落,仅分布于大金山岛和佘山等局部地区,天然草本植物群落分布在沙洲、滩地和港汊。栽培的农作物共有100多个种类,近万个品种。蔬菜多达400多种,居全国之冠,瓜果和观赏花卉品种也很多。
上海市地处长江入海口、太湖流域东缘。境内河道(湖泊)面积约500多平方公里,河面积率为9%~10%;上海市河道长度2万余公里,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公里~4公里。
上海市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相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
统计显示,2015年末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1433.62万人,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相比2014年末,外来常住人口减少14.77万人,同比降幅为1.5%。
参考资料:上海-百度百科

名人李世军贡献和荣誉
答:李世军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他热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定的工作。他智勇双全,阅历较深,政治经验丰富,国共两党要人,特别是国民党的党、政、军重要领导人,都和他有过交往,和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等著名人士,关系更为密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