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迎春花市的文化传承 迎春花市是岭南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请问发源地

作者&投稿:南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广州迎春花市
节目丰富,气氛欢乐,一场羊城人民的嘉年华
讲述人:潘剑明,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1966年出生,广州珠村人,少年时开始逛迎春花市,有将近三十年的“行花街”经历。
广州名片: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你认为迎春花市对市民生活有哪些重要性?
潘剑明:首先,迎春花市提醒人们春节将至,是时候为除旧迎新做准备了,例如置办年货、大扫除等,同时也通过搭建花市牌楼、摆卖年花等营造过年的欢乐气氛。年年有新花样,也开阔了市民的眼界。市民在花市上既能看到国内外的各色花卉,又能品尝到各种地方特色小食,观看文艺表演。
除此之外,花市也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进行社会实践和体验生活的机会。很多学生、白领租个档口摆卖年花或工艺品,凑热闹的同时也学习做生意。其实,以前迎春花市还是青年男女进行情感交流的好机会。那时候要到花市摆摊,常常会叫上老友去帮忙,大家都很乐意。遇到美女光临,摆摊的小伙子更是乐意与之倾谈一番,时能听到“见你长得漂亮,就便宜一点卖给你吧”这样的对话,十分有趣。
广州名片:几十年“行花市”的经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潘剑明: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花市,大家都是用桶装着花在街两边摆卖,没有搭棚架档口,即街两边卖花,中间行人。而现代则是中间搭棚卖花,两边行人了。后来有了广播,在迎春花市上就能听到一些本地民谣,还有香港的《好一朵迎春花》等迎春贺年歌曲。
广州名片:回忆一下小时候逛花市的情况?
潘剑明:以前由于场地狭窄,每年的花市都要占用很多街道、公共道路,只剩下一两条行车道给汽车行驶,交通十分不便。场地不大,人又多,完全是被人流推着走,让人想好好挑选一下年花都难。十几岁的时候,一听到要行花街就怕,因为行花街的人好多,担心自己和父母走散。那时候行花街很容易就会发生小孩走失的事情,而且又没有喇叭广播,一旦走散,很难找到。所以那时候行花街只顾着紧紧地跟着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周围的年花和灯饰。人流密集,扒手也容易得手,行花街还要时刻留神钱包,欢乐轻松的心情自然大打折扣。广州有句歇后语“大姑娘行花街———顾得上不顾得下”,从中就可以想象当时行花街“人贴人”的拥挤情景。
广州名片:这种状况什么时候得到改善?
潘剑明:大概在1986年后。首先是场地变大了,不再需要占用太多公共道路。如这些年天河区的花市主要都设在天河体育中心,黄埔区的则设在该区的体育馆里。场地大了,不影响交通之余,还让市民不用人贴着人行花街,不用老是担心会被“打荷包”。其次是交通便利,市民出行更方便。以前去行花街,很多人都是骑单车或坐公交车,而很多人即使是开车也不怕没地方停车,花市周围都有专门的停车场,还有地铁,更方便。以前很多人在花市上买了年花,挤公交车回到家,花都掉了一大半。
专业评估
花市体现了广州人求实重利的特性
广州名片:迎春花市体现了广州怎样的地域生态价值?越秀区文化馆: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还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这些广州独特的花卉语言具有求实、重利、善变的特征,与广东人讲求实际、重功利的传统心理相符。比如,标价的数码与发财致富有关,“3”、“8”、“9”与“生”、“发”、“久”谐音,寓意生生猛猛、发财大利、长长久久,而花卉的价格也很讲究。
其次,广州迎春花市广采博收,品种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广泛,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兼容性这一鲜明特点。花市一开始只限于素馨花,后来随着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发出不少品种,并不断吸收外国品种,如茉莉、水仙、昙花等。
花市传统韵味有淡化趋势,它应该是全民传承
广州名片:有人说迎春花市越来越大,但节日气氛却大不如前,是这样吗?
越秀区文化馆:与传统迎春花市相比,现代花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花卉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花市的传统韵味有淡化的趋势,在花市期间,有大量非花卉的摆卖摊档,虽然扩大了花市的规模,但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花市的传统气氛。此外,花市严格的时间性规定也给花卉经营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风险;每年花市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抽调一两万名人员参加营造和组织管理工作,对各方面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花市也面临着经济亏损的局面。
广州名片:迎春花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选,为什么?
越秀区文化馆:虽然广州迎春花市在2007年已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落选,具体原因很难说,或许传承人缺失是一个问题。但是花市本来只是一个卖花的市场,到后来人们才慢慢形成过年行花街这样一个有浓郁岭南特色的习俗,很难找到具体的传承人,它应该是“全民传承”,比如通常搭棚的就仅仅负责搭棚,不一定在花市上摆摊,而摆摊卖花的或是花农或是市民,很少有既搭棚又摆摊卖东西的,即使是年年都想到花市摆摊的也不一定能投得到摊位。可以说所有广州人都是花市的传承人。
民间语文
广州童谣《行花街》:“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
陈毅元帅1966年写《广州花市》“来年花更好,建设亦相同。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吴丽妮(广州人,90后女大学生):“过年在广州没地方可以去,所以花市年年都行,没开始的前几日都很兴奋,到来的时候就变得很闷。”



最近腾讯微视推出了迎春嘉年华活动,
打开微视点击右上方,进入迎春嘉年华活动页面,
点击立即参与,看视频,拍视频,为喜欢的视频点赞等都可以获得令牌,
获得令牌后可以兑换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皮肤,还可以参加2020万现金瓜分。

广州的春节各个时间的传统文化习俗~

广州春节民风民俗 :
1、 广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2、广州新年派发"利是"
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3、广州自腊月廿三“谢灶”那天开始,便进入了年关,每天活动都有严密的安排。即廿三谢灶、廿四开炸、廿五蒸糕、廿六扫尾、廿七洗嘢(嘢,广州方言,即东西),廿八包粽、廿九贴春联、卅团年。这是节前的安排。
4、这里要另外说一个传统的习俗,广州人叫“开门炮”。年三十晚守夜至深夜,迎侯良辰吉时,到了交子之际,便打开大门说“开门大吉”,或者贴上红底烫金的“开门大吉”单语,烧开门炮。此时各家各户,点燃鞭炮。有些人为了“抢炮头”,提起几分钟把炮烧响。其他人闻声接引,一时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持续几个时辰。两三点后才逐渐安静下来。四点多钟,鞭炮又一次响起来,到天亮方止。开门出去,家家门口,大街小巷,都铺满了一层星碎的炮竹红纸,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但是现在的广州,由于禁止了鞭炮的燃放,除夕夜已经没有这样的新年习惯了。虽然还是会有些“不怕死”的人会“开门炮”但是热闹的程度真是不及过去。少了这一活动,总是觉得,现在的过年与小时候相比,气氛没有这么的浓厚。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鲜花,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门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纪60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时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现在省财政厅一带,后迁到双门底,除卖鲜花外,还卖古董、杂架、年宵品等。
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更加开阔,游人更多,还扩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带。所卖花卉除素馨花外,还有水仙、吊钟、芍药、山茶、菊花等。许多商号、酒楼、茶居食肆,也都定购四时花卉。西关一带,还出现了花贩,专为大户、店铺送花。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花街更加繁荣了。

2020中山小榄迎春花市持续时间+竞标时间
答:小榄镇被誉为“中国菊花文化艺术之乡”,清嘉庆甲戌年(1814年)举办了第一届菊花大会。此后小榄镇每隔60年举办一届大型的菊花盛会,镇里也会举办菊花会景设计比赛,不断传承者菊花艺术和文化。在小榄镇还可以去游玩江滨公园、小榄水色匝和凤山。水色匝是船载客人来往的榄乡河涌,大小桥梁有40座,两岸...

茂名的车牌号是什么?
答:其中,南海观音文化旅游区、电白海滨旅游区、茂名市森林公园等景点是游客必去之地。其次,茂名还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明代的镇海楼、清代的东华塔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此外,茂名还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迎春花市”、“龙舟大赛”等,让游客感受到地道的广东文化。总之,广东...

行花街的目录
答:、“花渡头”(二)清代的双门底花市(三)民国时的浆栏路花市(四)新中国成立后迎春花市四、香飘四邻皆是春——穗外花市的区域特色(一)佛山迎春花市(二)东莞迎春花市五、三日璀璨不易得——十里花街的精搭细建六、花里乾坤意头足——千花百卉的吉祥寓意七、彩楼高叠庆新春——花街牌楼的文化意蕴八...

2022深圳春节有什么活动-活动时间及内容
答:深圳迎春购花点 开放时间:各临时购花点开办时间不晚于2021年2月4日,关闭时间不早于2021年2月11日,2月27日前原则上全部关闭 地点:全市各街道 门票说明:免费免预约入场,消费自付 今年深圳取消举办全市迎春花市主会场,大型集中迎春花市分会场调整为以街道为单元设置迎春购花点。2月4日,全市74个...

肖健的学术成就
答:在广州旧城的中轴线北京路一带,“迎春年宵花市”更是呈现出十里长街、繁花似锦,华灯璀璨、人海如潮的壮观场面!传承发展到今天,广州迎春花市和花卉盆栽文化名扬海内外。有着“中国第一花乡”美誉的广州芳村花地湾,数百年来,园林花圃星罗棋布,广州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闻名遐迩的花卉盆栽主产区和集散地。广州,从...

2019武汉春节文化旅游嘉年华精品活动菜单
答:武汉首届迎春花市 时间:1月20日—2月4日 地点:武汉林业集团花卉科技产业园、堤角花鸟宠物大世界、武汉花鸟市场、武汉双墩花鸟市场、东湖花木城、南湖花木城...内容:展出30多副老河口年画代表作,老河口年画非遗传承人将现场制作年画,与市民互动。 第25届迎春舞龙大赛暨第16届锣鼓比赛 时间:2月16日9:00 地点:汉口...

民风民俗作文 急用!!!
答:四、传承价值 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

春节的文化内涵
答: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