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图甲装置,回答问题(1)(2)(3):(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

作者&投稿:都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标号仪器分别是:长颈漏斗和水槽;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除去CO2中HCl,洗气瓶中盛装的液体既要吸收盐酸又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气体从长管进入,与溶液充分接触反应,然后不反应的二氧化碳通过短管排出;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3)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
  △  
.

请根据题中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

(1)试管和集气瓶也是比较常用的两种仪器,故答案为:①试管②集气瓶(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制氧气需选择加热装置,故选A,加热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A还可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或固体加热,要得到纯净的氧气就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 木炭还原氧化铜(或固体加热)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D 不溶于水(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因此可以用装置B制氧气.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和二氧化锰(4)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B C CaCO3+2HCl═CaCl2+H2O+CO2↑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为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选择B;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CO2↑+H2O;(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加热固体制气体时选A装置,高锰酸钾受热易形成纤细的粉末,随气流进入并堵塞导管,造成试管内气压过大,造成装置爆炸;选用D装置制取氧气,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内的冷水会倒流,试管破裂;(5)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不溶于水,不能用排气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可能极易与氧气反应;(6)将B装置改成I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样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7)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其符号表达式是;NH4HCO3 △ . NH3↑+H2O+CO2↑;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会产生CO2和NH3的混合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8)根据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反应来制取乙炔.可知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可选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又因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若用图3装置收集乙炔(瓶内预先装满水),乙炔应从B端进入.故答案为:(1)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B;CaCO3+2HCl=CaCl2+CO2↑+H2O;(3)D;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4)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从而堵塞导管.导管撤离水槽;熄灭酒精灯;(5)会与空气的某些成分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6)A(7)NH4HCO3 △ . NH3↑+H2O+CO2↑;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会产生CO2和NH3的混合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8)A;D或E;B.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若将甲装置用来探究CO2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1)在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探究的因素一般设为变量,其他的因素必须保持一致.在这里是否有CO2就是自变量,根据题目可知增加的一组实验装置中应该没有CO2.若探究元素x是否为必需矿质元素可以采用水培法,增加的装置中应将水槽中的完全培养液替换成等量的只缺少元素x的完全培养液,其他条件同甲装置.(2...

图甲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根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答:(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查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然后加入药品,固定到铁架台上,加热收集气体,收集完毕,先移导管后熄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即②⑥⑦③④⑤①;(2)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

(9分,每空3分)根据图甲装置在进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1)让小车...
答:增大后图像就会偏离直线,而与 成正比,相对于原来的直线,加速度a变小,如图D。(2)观察图像可以发现,当F等于0时加速度a不等于0,说明除拉力外还有别的力,所以问题出在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3)小车受到的合力其实是小车和沙桶的合力即 得 ,小车受到的拉力是 ...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甲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1)甲装置适合于用固体在加热条件产生气体,若用此装置制氧气,所用的原料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高锰酸钾,若用高锰酸钾,在加热时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反应后剩余的固体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经过加水溶解、过滤后得到的...

...运用图甲装置一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1)该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
答:I.(1)甲装置内置NaOH溶液,它能吸收容器内CO2,所以CO2的变化不对液滴移动产生影响,因此液滴的移动只能由氧气的变化所引起,液滴左移表示氧气消耗,右移则表示氧气增多,不动则表示无氧气变化.因此该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2)对照实验中用清水代替NaOH溶液,作为空白对照.装置...

图甲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请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要求...
答:(1)验证碰撞过程的动量守恒,为防止两个小球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与大于被碰球的质量;(2)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落点位置圈起来,该圆的圆心就是小球落地位置,由图乙所示可知:碰撞后A球的水平射程为sA=14.48cm.(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它们抛出点的高度相同,在空中的...

...箭头代表运动方向,请根据该图甲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
答:(1)A代表气管,气管内粘液和纤毛,纤毛不断地向上摆动,将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及粘液推向咽部,通过咳嗽以痰的形式可出.所以,气管也能清洁吸入的空气.(2)C代表胸廓,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前后经、左右径的扩张和收缩,膈肌的收缩引起胸廓上下径的扩张和收缩.(3)B...

图甲、图乙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的发生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答: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5)图丙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固液药品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固液药品分离,停止反应.用该装置制备 CO 2 可以起到随...

如图1中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针筒相当于___(填...
答:(1)图甲中针筒相当于分液漏斗;(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来确定.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是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甲或乙或丁都可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反应的...

图甲、乙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
答:(1)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2)由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可知,甲装置中,B是血红蛋白溶液,则A是磷酸缓冲液,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乙装置中,C溶液的作用是洗脱血红蛋白.(3)甲装置用于透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