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光线基础知识

作者&投稿:沙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所谓“摄影”,就是对一些景物的局部或者全部进行拍摄,以被摄物体的独有特征之美来吸引观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摄影光线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顺光,亦称“正面光”。

  光线投射方向跟摄影机拍摄方向一直的照明。顺光时,被摄体受到均匀的照明,景物的阴影被自身遮挡,影调比较柔和,能隐没被摄体表面凹凸及褶皱,但处理不当会会比较平淡。顺光照明不利于在画面中表现大气透视效果,表现空间立体效果也较差。在色调对比和反差上也不如侧光侧逆光丰富。顺光的优势不但影调柔和,同时还能很好的很好的体现景物固有的色彩效果,在进行光线处理时候,往往把较暗的顺光用作副光或者造型光。

  2、侧顺光(斜侧光)。

  光线投射水平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成45度角左右时的摄影照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常用作主要的塑形光。这种光线照明能使被摄体产生明暗变化。很好的表现出被摄体的产生的立体感。表面质感和轮廓,并能丰富画面的阴暗层次,起到很好的造型塑型作用。

  3、侧光。

  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成90度左右照明,受侧光照明的物体,有明显的阴暗面和投影,对景物的立体形状和质感有较强的表现力。缺点是,往往形成一半明一半暗的过于折中的影调和层次,在大场面的景色中往往形成不均衡。这就要求在构图上考虑受光面景物和阴影在构图上的比例关系。

  4、侧逆光。

  亦称反侧光、后侧光。光线投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大约称水平135度时的照明。侧逆光照明的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景物被照明的一侧往往有一条亮轮廓,能较好的表现景物的轮廓形式和立体感。在外景摄影中这种照明能较好的表现大气透视效果。利用侧逆光进行人物近景和特写时,一般要对人物做辅助照明,以免脸部太暗,但对辅助照明光线的亮度要加以控制,使之不影响侧逆光自然照明效果。

  5、逆光:亦称“背面光”。

  来自被摄体后面的光线光线照明,由于从背面照明,只能照亮被摄体的轮廓,所以又称作轮廓光。逆光有正逆光、侧逆光、顶逆光三种形式。在逆光照明条件下,景物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只有被照明的景物景物轮廓,使这一景物区别于另一种景物,因此层次分明,能很好的表现大气透视效果,在拍摄全景和远景中,往往采用这种光线,使画面获得丰富的层次。

  6、顶光。

  来自被摄体上方的光线照明。在顶光照明下,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景物的亮度间距大,缺乏中间层次。在顶光下拍摄人物,会产生反常的、奇特的效果,如前额发亮,眼窝发黑、鼻影下垂,颧骨显得突出,两腮有阴影,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美感。如果用辅助光提高阴影亮度形成小光比,也可获得较好的造型。在风光摄影中,拍摄位置恰当也可获得较好的影调效果。顶光有包括顺顶光、顶光、顶逆光,前两者照明效果相似,后者与逆光效果相似。

  7、脚光。

  由下方向上照明人物或景物的光线。在前方的称为前脚光,这种造型光线形成自下而上的投影,产生非正常的造型。常被用作表现画面中的光源如油灯、台灯、篝火等自然照明效果。或者用作刻画特殊人物形象、特殊情绪、渲染特殊气氛的造型手段。也可做面部的.修饰光使用,在景物背后的脚光称为后脚光,这种光线照射人物的头发尤其是女人的长发或者景物的细节有修饰和美化的作用,在摄影棚的拍摄中常作为一种效果光使用。

  什么是光?

  光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如果没有光,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但没有光,肯定不会有摄影,因为,摄影玩的就是曝光。

  我们所说的光,其实只是电磁射线谱中的一小段。射线这玩意太高深,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还无法穷尽。射线谱中有红外线、无线电波、紫外线、γ射线等等,这些射线我们的肉眼无法看得到。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那么一小段,就是我们说的光。

  电磁射线并不是一动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振动着。波长——就是一个波峰到下一个波峰之间的距离,它决定射线的分类。

  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我们用毫微米nm来计量,它不仅决定了我们能不能看见这些射线,而且还决定了射线的颜色。比如,短波长的光(400nm左右)是蓝紫色的,而波长较长的光线(700nm)是红色的。这两者之间所有的颜色就是彩虹的颜色。

  原来,彩虹的颜色是根据波长排列的,好神奇呀!

  更神奇的还多呢。如果你把这些彩虹中所有的色彩,包括中间色,混合起来,那会出现什么结果?便成为了白色。(注意,这里说的是光,不是说的彩色颜料哦。)

  光谱通常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这三个宽广的区域即是所谓的红、绿、蓝原色光。将它们等量混合,就形成白色光。如果不是等量混合,加起来就不是白色光。

  那么,既然混合能达到某种效果,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一点,对光的颜色进行一个过滤?

  当然可以,比如我们在光的前面加上一个滤镜,只让红原色光通过,而吸收了蓝色和绿色,那么,蓝色和绿色混合起来就成了红的补色。一个透明的物质,能够透过它自己那个颜色的光线,吸收它的补色光。不透明的表面反射其自身的颜色而吸收其补色光。

  哈哈,太深奥,不好记?好吧,记住下面这些也行: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我们称为原色光。

  而任何两种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种色光就称为补色光。比如:红+绿=黄,绿+蓝=青,蓝+红=品。

  光线的这种吸收、通过、反射,在摄影中非常重要。当然,我们初学者也可以考虑的不那么复杂,可以一律把它当成白光来处理。但对光线的这些基本原理,还是应当把握,只有把握了,才能知道光的作用以及它的颜色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从而拍出非常漂亮的光感照片来。

  光的作用

  黑夜看不见东西,白天看东西清楚,这个道理不用说大家也明白。

  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东西,因为有光。物体本身并没有光,是因为光线打在物体上,我们才能看得见。所以,物体的亮度由两个因素决定,照明光的强弱和它反射光线的能力。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比如,我们用灯光打在一个物体上,当这个灯光较暗时,我们也许只看到物体的轮廓。而当这个灯光较亮时,我们或许就能看清物体的细节。另一方面,同样亮度的光线,打在不同的物体上,一个黑色物体,一个白色物体,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因为黑色吸收光,白色反射光。

  所以,光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会出现三种情况:吸收、反射、透过。表面越暗,吸收光越多。表面越亮,吸收越少。比如我们在拍会场的时候,如果背景是那种颜色非常深的绒布,那么,对光线的吸收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正常情况下用5.6光圈就够了,而这时可能就得放到2.8光圈,才能保证光线够用。

  在拍摄的时候,你就会注意到,如果你拍摄的对象跟背景的色调相接近,拍出来的照片主体就不突出。所以,我们为了突出主体,就要考虑,如果背景色很深,就用比较亮的主体来增加对比。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拍高调的照片。

  光的反射,也就是光打到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上面说过,深暗色的物体吸收光比较多,比较亮的物体吸收光少,会把大部分光反射掉。不同物体,反射效果也不同。比较平整的物体,反射是有规则的,怎么来的怎么反射回去。而不规则的物体,反射效果就完全不同,会打破原来的角度,向各个方向散射。表面越粗糙,散射的越厉害。

  透射,也就是光线穿过物体。比如用玻璃杯装半杯酒,光线打过去,会出现以下一些情况,有些光反射回去了,因为玻璃会反射光;有一部分直接穿过玻璃,透射过去了;而有一部分可能打在酒上,则无法透射。当然,光还会折射,光线从一定密度的介质中斜向射入另一介质,就会改变方向。比如我们把筷子放进水里,就会感觉筷子变弯了似的。

  A反射:光线照射在一个光滑的表面上,它以射入角相同的角度进行反射。

  B落在一个粗糙表面上的光线发生不规则的散射。

  C透射:光线以一定的角度透过一个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时会在表面上产生折射。

  D透光的材料会吸收一部分光线而让另一部分光线通过。

  A光线透过一个散射体后就变成了散射光。

  B使用镜头或聚光镜能使光线聚焦。

  C镜子和反光板可以使光线曲折。比如我们在拍人像的时候,就会用反光板往人的脸上打光,光线经反光板曲折后形成散射光。

  D碗形灯罩可以集中和控制光线。

  E不透明的物体阻挡光线通过。比如夕阳下拍人的剪影,就是利用人不透明阻挡光线通过这一原理。

  F不透明的物体把光线分割成图案形状。比如古代建筑的窗户,窗隔挡住了光线,形成了图案。

  扩展资料:

  一、光线的分类

  摄影中光线的分类有很多,从不同角度理解光线,光线就会有不同的分类:

  1、从光线本身上理解:分为硬光和柔光

  硬光,也称为直射光,是指直接照射的光线,其特点是光线强烈。

  软光,也称为非直射光,是指经过折射、反射及散射后形成的光线,其特点是光线柔和。

  直射光和反射光不单指太阳光,也包括灯光设备模拟下的光线。

  2、从光线的作用上理解:分为主光和辅光

  主光,在拍摄画面中起主要作用的光线称为主光,特点是其光线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

  辅光,在拍摄画面中起辅助、次要作用的光线称为辅光,特点是其光线占据画面较小部分,但却起到重要作用。

  主光和辅光之间强度的比例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比,也即画面中被摄体主要受光面部位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光比对照片的反差起着重要作用。

  3、从光线与被摄体及镜头之间的位置理解:顺光和逆光

  顺光:镜头位于光源与被摄体之间时的光线称为顺光,其特点是主体被摄面画面明亮,光线充足。

  逆光:被摄体位于光源与镜头之间时的光线称为逆光,其特点是主体被摄面画面较暗,光线不足。

  当然,顺光和逆光只是这个分类的两个极端代表,细分的话还有侧光、顶光等。

  4、从光的来源理解:自然光和人造光

  自然光: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光源称为自然光,一般情况下指太阳光。其特点是光源单一,有其自身特点可寻。

  人造光:由人工照明设备形成的光源称为人造光,例如灯管、蜡烛、手电筒等。其特点是光源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5、闪光与持续光

  闪光:拍摄时持续时间较短的光线称为闪光,例如手机上的闪光灯等。其特点是光线间断闪烁,影响手机的测光,很容易造成曝光不准。

  持续光:拍摄时持续不断提供的光线称为持续光,例如太阳光等我们平时看到的大部分光源。

  二、光线的三大特性

  我们都知道光线具有三大特性或者说属性:光强、光质、方向。属性的不同决定了光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摄影效果的不同。下面奕言老师带你详细了解一下光线的三大特性。

  1、光的强度

  光强就是光的照射强度,光线的强度越高,被摄主体就越明亮,其表面的色彩、纹理等细节就越清晰。

  光的强度与光源的能量成正比,光源的能量越高,光的强度也越高,被摄体越明亮;

  光的强度与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光源越远,光的强度越低,被摄体也越阴暗。

  例如,当拍摄时光源的亮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相应光的强度也就变为原来的2倍,即增亮了1EV;而当拍摄镜头与光源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时,光线的强度就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即减暗了2EV。

  在大自然中,光线的强度会随着季节、时间等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一年中春夏季节的光线就比较强,而秋冬季节的光线就比较弱;一天中中午时分光线会比较强,而早上和晚上,光线就比较暗。

  而在手机摄影过程中,光线过于强烈会造成过曝,光线不够又会造成欠曝的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摄影过程中尽量避免的。具体解决办法可查看我专栏里的文章“「进阶篇三」强光及弱光环境下的摄影技巧”。

  2、光的色温

  我们把与光源的色温相等或相近的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来描述光源的色温,简单理解就是光线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来的光线颜色,用绝对温度K来表示。

  不同色温的光线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也会造成人情绪上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按此将光线简单分为三种,一种是暖色光,一种是冷色光,及中间的暖白光,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摄影中用到的术语。

  暖色光,暖色光的色温在3300k以下,这时光线中红橙光较多,会给人以温暖、舒适、慵懒的感觉,因此也被称为暖色光,拍摄出来的画面被称为暖色调。

  冷色光,冷色光的色温在5300k以上,这时光线中蓝色光较多,会给人以清冷、安静的感觉,因此也被称为冷色光,拍摄出来的画面被称为冷色调。

  暖白光,暖白的色温在3300k—5300k之间,这时的光线纯洁明亮,会给人以愉快、积极的感觉。

  在一天中不同时刻光线的特点及运用中,我们已经讲过在一天中不同时刻,光线色温的不同及应用。例如日出前、日落后的冷光;日出时、日落时的暖光;及白日时的暖白光。学会观察并利用色温也是摄影技术中的一门必修课。

  3、光的方向

  光线的方向,即光源的照射方向,在摄影上即光源、镜头及拍摄主体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三者不同的位置关系会形成顺光、侧光、逆光及顶光等不同的拍摄光线。顺光拍摄的照片画面明亮,细节清晰;逆光拍摄的照片会比较梦幻、唯美;而侧光拍摄出来的主体会更有层次感。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想要拍摄的效果来选择不同的光线方向。

  光线是千变万化的,有光才有影,记录光线便是摄影。掌握了解光线的基本概念,并在实际的拍摄中多观察、多拍摄,灵活运用光线,此乃摄影创作的基础。



~

电影光线名词解释
答: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传递的就是一组连续的活动影像信息,而这一信息的传递过程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光线传递给人的视觉感官神经系统的过程。基本介绍 1、电影光线 电影用光的方法有多种。按光位分,可分为顺光、侧光、顶光、底光等。按光质分,可分为聚光、散光、软光、硬光等。按光的方...

摄影基础知识|必会的8_种光线
答:光的方向:(顺光、逆光、侧逆光、散射光)。光的质量:(硬光、柔光、强光、弱光)光的颜色:(暖色、冷色)。光源的种类:自然光:自然光,是泛指所有大自然的光源种类,比如说太阳光、月光、极光,星光等。是日常生活中拍摄最常用的光线种类啦。人造光:人造光是泛指通过人工制造出来的仪器或者设备...

摄影光线基础知识
答:我们把与光源的色温相等或相近的完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来描述光源的色温,简单理解就是光线不同温度下表现出来的光线颜色,用绝对温度K来表示。 不同色温的光线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也会造成人情绪上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按此将光线简单分为三种,一种是暖色光,一种是冷色光,及中间的暖白光,这也是我们经常在摄影中用到...

摄影干货?学摄影必须了解的光线知识
答:摄影光线基础知识 光线:光源:自然光:太阳直射到地面的光线,环境光:场景中产生的所有光线,人造光:人造仪器产生的光线 光的方向:顺光:光线均匀,适合拍摄人物特写,逆光适合拍摄剪影,侧逆光:画面层次感丰富,空间感强烈,散射光:光线柔和,适合拍摄室内人像。光的颜色:冷色光色温在5300k以上,更...

新手必学的基础用光技巧
答:新手必学的基础用光技巧 一、光源 光源指的是供摄影用的光线来源,主要分为自然光、环境光和人造光三种。1、自然光 自然光又称为“天然光”,是太阳照射至地球上的光线,以及月光和星光。自然光的强度和方向是不能由摄影者任意调节和控制的,只能选择改变被摄体的角度和等待时机,因此...

摄影必会的人像基础打光技法:基础光线知识
答:摄影必会的人像基础打光技法:基础光线知识 打光就像练武功,当中藏有很多心法和基本功,虽然我们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那样的武侠世界存在,但至少我们知道在很多专业工作的背后,必须以基础训练当底子,在从基础中来做不同的变化。打光会随着工作性质而不同,像专业商摄要求的是每一支灯在独力操作下的精准和...

人像摄影光线基础知识
答:1 光源越阔,光线越柔和。反而然之。广阔的光源可以柔化阴影、降低对比度和柔化被摄物的纹理,较窄的光源则相反。背后的原理是当光源越广,射在物体上的光线扩散的方向就愈多,这样会令场景整体更明亮,并减轻阴影的强度。小提示:好好利用自然光,可将人像主体安排在一扇不受阳光直射,又大又明亮的...

摄影怎么用光?
答:光是摄影的生命,摄影是用光线来作画,没有光线摄影师是做不好画的,所以说利用好光线是一个摄影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根据照射角度的不同,光线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等,根据光线的强度可以分为散射光和直射光。一、侧光增强面部立体感 侧光是指太阳光线从侧面照射到人物的身上,在...

单反摄影入门基础知识点
答:一、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答: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生活中很多人都对摄影有兴趣,有些人会用手机拍照,有些人会买相机,而两者拍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想学摄影就要从基础知识学起,下面是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1 1、光圈 光圈越大(数字越小),进入的光线更多,照片会越亮;另一方面,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