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有哪些

作者&投稿:廖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篇一: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我也在思考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也常常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翻看对照自己的教学,看看是否有不对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平时常看《语文课程标准》,但总觉得自己了解的内容浅之又浅,只能看到表面的内容,并不能触及到深层次的内涵。


  十年发布一次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在2022年4月发行了。这一次新课标发布后,我迫不及待地下载进行浏览阅读,如获至宝。但是读后却有些迷茫,这次的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变化确实有些大,有些内容更是感觉理解不透彻。幸好,在x月x日上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发起了一场公益直播,由xx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xx主讲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主要内容和变化。


  在讲座中,xx教授不仅为我们梳理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新增加的内容,讲解了课程的有关知识,并对命题、质量检测、教师培训等内容都给出了建议,让我耳目一新,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的理念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学生作为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的熏陶作用,再也不只强调语文知识结构的完成性与系统性。比如xx教授所说的核心素养的内容指向变化,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转为重视学生的应然状态也就是学习成果,这个崭新的理念需要我们好好揣摩才能真正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实提高。


  xx教授的讲座时间很快就结束了,让我意犹未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还需要好好研究才能真正为我所用,用于学生。


  篇二: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本次学习了xx教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


  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


  二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


  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


  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


  今后我将继续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篇三: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x月x日下午,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网络观看的方式,认真学习了xx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xx教授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网络学习结束后,工作室成员在微信群里积极发言,分享着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下面我就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说说自己的一点点体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强调的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个方面属于一个整体,也就是缺一不可。简单来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希望孩子可以具备这样子的核心素养能力:


  1、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对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有信心。


  2、具备良好的语感,能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深厚情感。


  3、有好奇心、求知欲,思维灵活,积极思考。


  4、能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课程目标在过去三大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新增了“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此次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在总目标中尤为凸显。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全新理念,在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指导上,要多围绕这三大文化来拓展阅读、答题和写作。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新课程理念,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有的放矢。


  学而思、思而行、行则成。接下来,我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课程焕发出思维的活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构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篇四: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


  2022年版的新课标自颁布以来,我们不难发现较之2011版课标其中的诸多变化,笔者认为新课标学习不仅要学习其中的内容,更要弄懂这些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变化。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学段要求名称变化的几点思考。


  2022年版与2011年版学段要求名称对应关系与明显区别


  从名称的变化中不难发现,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明确的“鉴赏”“梳理”两大要求,这两大要求具体的指向是什么呢?


  一、指向高阶思维训练


  “鉴赏”是音乐学科中的常见要求,何谓“鉴赏”?它是在感受、欣赏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其既受到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人们的想象力,而这种想象力本身就具有创造的性质。由此可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指向高阶思维的训练,这也体现了新课标的修订原则之一“坚持创新导向”。


  其实细看每一学段“阅读与鉴赏”中的具体要求与原先相比并无多大改变,主要是将原来的几条合为一条,仅有一处是将原来的一条拆为两条,其次是三个学段都添加了有关整本书的阅读要求,除此之外仅有5处改变或新增要求。但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之前的阅读教学可能大都停留在感受、欣赏层级,而今后要结合相关语文学习,朝着鉴赏层级迈进,即朝着“创造”这一高阶思维迈进。


  二、指向关键能力的培养


  “梳理”一词看似简单,但其指向的却是“关键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梳理知识、信息之前得先储备知识、收集信息,这是基础;然后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化零乱为条理,这是关键;最后通过梳理达到对所知的全面深度理解,这样才能所学有所用,这是目的。


  全面复盘我们过往的教学,关于该关键能力的培养做的是非常之欠缺的,教师或是越俎代庖,或是降低要求,甚至是置若罔闻。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第一,不会做。教师教什么不明确,将学生学习重心放在了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上;怎么教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该能力;第二,不想做。梳理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教师因看不到现成的收益而不去做或是半途而废。


  



~

2022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解读
答:2022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都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他们积极接受新课程,感悟新课标,并将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新课堂及新课标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给一线广大教师带来了喜悦,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下面我把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解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
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是我国义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除了学习课程标准之外,也要解读课程方案,两者搭配起来共同指导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解读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解读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
答: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同时倡导跨学科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课标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更高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选择,包括文学名著、科普文章、历史传记...

2022语文课教学教师心得
答:(3)教学结构:课堂中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我在教学时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 2022语文课教学教师心得3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手段,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

2022年语文教师心得感悟
答:2022年语文教师心得感悟1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二1、2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 总结 经验 ,吸取教训,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1、精心备课,让学生学有所得 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学习好新课标,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做到学习别人的优点...

读语文课程标准之“课程理念”(1686字)
答:新版课程标准“变”在哪里呢? 我们不妨来比较一下2011年版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理念”的不同表述,由此,我们也可以十年来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2011年版的“课程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2022最新版
答:1. 2022年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教学要求。在基础字词教学中,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整理、积累和使用能力。2. 在表达方面,新标准要求学生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3. 课程标准...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答: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试图化繁为简,把厚读薄,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用好课标和教材,调整心态,不要认死理,要朝积极的方面理解,更要实事求是。现在的语文刷题太多,与考试的挂钩太紧密,但这不完全是我们教师的问题,而是跟整个教育的大环境有关。所以不能只要求教师来改。教师依据新课标教学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9~11页阅读
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九、十、十一页讲课程目标第三大点学段要求的第二学段(3~4年级)的四点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11~13页阅读
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文第11~13页讲课程目标第三大点学段要求的第三学段(5~6年级)的四点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