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怎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作者&投稿:兴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一些特点设置一些能通过实践操作和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来激发幼儿的语言能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去获得新知识,新方法,让幼儿学会主动的学习,成为学习中的主人。

  幼儿园教师怎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一、营造阅读环境

  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积极引导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各班幼儿阅读兴趣和需要,我们创设了一个个舒适卫生温馨的语言区。

  如在语言区的地面上铺上塑胶地板,让孩子们可席地而坐,一起讲、一起看、一起说;或画一幅森林水彩画作为故事背景,贴在低矮的墙面上,让幼儿很自然地坐在那里取指偶或木偶进行故事表演;而在另一边我们设立了故事盘、排图讲述、识字摸箱等游戏。此外,把主墙面与语言区融为一体,扩大阅读活动范围,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感到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阅读是件很快乐、惬意的事情。

  二、丰富学生生活

  幼儿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获得发展。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的语言。

  语言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开学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绿色植物,让他们自己种植与照料,以便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增强责任心。有的幼儿非常负责,每天都给自己的花草浇水,边浇水还边观察,观察别人的同时观察自己。看到这一情景,我便灵机一动,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有的说,我看到了嫩绿的叶子,有的说,我看到了美丽的小花,像五角星一样的,有的说,我看到了吊兰的叶子是细细长长的,还从中间向两边垂下来呢……孩子们说得兴致勃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告诉大家。于是,我便趁势引导,让孩子们每天都去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一次,一位幼儿看到自己的花开了,就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的花开了,是红色的,真漂亮,闻起来还有淡淡的清香呢。”听到这,我不禁为他鼓起掌来:“你说的话和你种的花一样漂亮,再接再厉,好吗?”听了我的表扬,他那高兴劲就别提了。看来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使幼儿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还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变化,在幼儿直接感知中发展他们的语言。

  三、组织交往活动

  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课”。语言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媒介,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并提供适宜的指导与帮助,同时鼓励幼儿充分利用机会进行交往。

  日常生活中,其实幼儿有许多交往的机会,有时幼儿迫切地想得到同伴和成人的帮助,有时需要解决同伴之间的纠纷……现在,我们要善于把握各种机会,让幼儿成为主角,还要鼓励幼儿合作学习,互帮互学,以取得进步。幼儿园除了正规的教育活动,游戏、日常生活都可以为幼儿发展语言提供机会和空间,教师在幼儿语言规范性形成方面起着典范作用,教师应注意到除客观因素(如床位、座次)的影响外,要有意创造幼儿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扩展。比如,晨间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小朋友之间谈谈来自幼儿园之外的消息。不善言谈的陈馨带来一叠和妈妈去泰山公园的照片,我马上拿给大家看。小朋友争相观看,羡慕地向陈馨问这问那,她也滔滔不绝地向小朋友介绍起照片上的人和景物。

  四、利用游戏活动

  准确地感知语音是幼儿准确发音的先决条件。我们注重培养幼儿听音、辨音和准确发音的能力,为此自己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少语音游戏。如为了练习好zh、ch、sh等卷舌音,设计了教学游戏《小鸭吃食》,教幼儿通过听音、辩口型体会近似音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发出“这”、“是”、“吃”几个音。首先让幼儿从“玩具盒”中摸出小鱼、小虾、石头等教具。并学说句子“这是小鱼”、“这是小虾”等,然后老师和小朋友分别戴上“鸭妈妈”和“小鸭子”的头饰,引导幼儿说出:“老师是鸭妈妈,我们是小鸭子。”之后鸭妈妈带小鸭子找东西吃,鸭妈妈说:“小鸭子吃鱼。”小鸭子一起做动作并说:“吃吃吃,吃吃吃。”鸭妈妈若说:“小鸭子吃石头。”小鸭子则摇摇头说:“不吃不吃。”待小鸭子“吃”饱后,跟随鸭妈妈听音乐出去游水。这样通过富有情节的表演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了卷舌音,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五、进行仿说引导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简单为主,他们不会把话语说得很完整、很规范。幼儿有个很大的特点:善于模仿。因此在平日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孩子多模仿,仿说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鼓励孩子们多与成人交流,大胆表达,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大人的纠错中孩子们会明白自己表达的错误,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同时教材中的好多文章是幼儿们进行仿说的很好题材。

  如《拔萝卜》一课,教师引导孩子们往下续编故事,“小狗小狗快快来,拔呀拔呀拔萝卜”、“小猫小猫快快来,拔呀拔呀拔萝卜”……幼儿们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随时随地都可以对他们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六、应用现代媒体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推动力,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语言的,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利用现代化电化教学创设由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显示的动态情境,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当动画录像《三只小猪》播放后,幼儿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随着逼真的形象动物对话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故事情境中。看完动画片之后幼儿还兴致未尽,自己模仿动画片中角色语气边对话边表演。由此可见,幼儿语言表演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其中动态的信息因为更富有真实感,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不只是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理解,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实地把握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提高对故事的复述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培养
答:鼓励幼儿多进行自由交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练习发音提供幼儿练习发音的机会,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游戏学习利用游戏学习,增强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故事表演采用故事表演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多听多看多说教师运用多听、多看、多说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常规...

幼儿语言教育:抓住黄金时期,培养语言能力
答: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游戏方法,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造良好语言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鼓励幼儿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离园时向老师道别等,这些都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良好...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口语表达能力?
答:通过语言表述,幼儿可以想象出具体形象,还可以表演、游戏,这样的内容最容易被孩子接受。三、通过幼儿实际体验,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纲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纲要》精神,我经常在主题活动中给孩子们创...

如何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答:教师应当注意每天给幼儿看故事书的时间,养成阅读图书的习惯。同时让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故事,让幼儿扮演“讲故事人”的角色来编和讲自己的故事。在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图书之后,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思考的问题。他们在讲述、讨论的过程中,不同水平幼儿的语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

教师如何借助多元教育活动助力幼儿语言发展?
答:幼儿的语言能力,如同小树苗般,需要阳光和雨水的滋润才能茁壮成长。教师和家长是这棵小树苗的园丁,他们需要联手,共同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助力。本文将介绍教师如何借助多元教育活动,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师和家长都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自由交谈与幼儿的...

试述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答:(3)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幼儿园专门的语言活动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还应在日常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言语能力。(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坚持说普通话,尽量做到吐字清晰、正确,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5)注重个别教育。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和智力水平...

幼儿园教师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答:幼儿园教师怎样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篇1 1 语言能力范畴 语言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说话的能力,不仅仅是把话说出来,而是把话进行语言组织有序地、准确地说出来。将内心的想法通过语法将词、短语组成语句准确表达出来,让对方听懂接收,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完整的语言能力还应该包括语言理解能力,信息...

幼儿园教师怎么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答: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课”。四、利用游戏活动 准确地感知语音是幼儿准确发音的先决条件。五、进行仿说引导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简单为主,他们不会把话语说得很完整、很规范。六、应用现代媒体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具有动力作用。”也就是说,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发人们...

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答:1.启发性语言教学的实施 启发性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钥匙,幼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与幼儿进行充分互动,通过互动得到幼儿的积极回应,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师的语言应该尽量甜美,且要有丰富形象的表情,内容应具有启发性,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比如,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