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人饮食方面的改变 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饮食

作者&投稿:慕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饮食的起源

一.食物的来源
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迹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属于早期直立人的元谋人、晚期直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化石等。这些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在100多万年至1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他们是一群群、一代代饥饿的猎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类要与形体和力量上远远超出自己之上的许多动物搏斗,庞大的犀牛、凶猛的剑齿虎、残暴的鬣狗,都曾经是人类的腹中之物。其他温顺柔弱的禽兽,还有江河湖沼的游鱼虾蚌,就更是逃脱不了这些原始的猎人和渔人的搜寻了。
除动物而外,古人类更可靠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是长在枝头、结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类果实和野蔬。在连这些果蔬一时也寻觅不到的时候,人类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转向植物茎杆花叶,选择品尝那些适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不知通过多少世代的尝试,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才筛选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实。
, 在距今1万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明和制陶术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到考古学家所说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以千计,如星罗棋布,其中尤以黄河两岸分布最为密集。黄土地带和黄土冲积地带,在距今1万至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的农耕部落,创造了粟作农业文明。这些农耕部落赖以生存的就是黄土与黄河,他们创造的文化被考古学家们分别命名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们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这些早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是以粟类种植作为获得食物来源的主要生产手段。长江流域的开发史也与黄河流域一样古老,在距今近1万年前,也有了原始农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样的旱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中国古代将栽培谷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主要包括稷(粟)、黍、麦、椒(豆)、麻、稻等,除麦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以上的栽培史。原始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变,变索取为创造,变山林湖海养育为黄土大河养育,饮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原始农耕的发展,同时还使得另一个辅助性的食物生产部门——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家畜中较早驯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驯化而来。中国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狗的遗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农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猪,驯化成功的年代与家狗基本同时。中国传统家畜的“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在新石器时代均已驯育成功,我们当今享用的肉食品种的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已经形成了。

二.火的利用
人类最初的饮食方式,自然同一般动物并无多大区别,还不知烹饪为何物,获得食物时,生吞活剥而已,古人谓之“茹毛饮血”。《礼记·礼运》说:“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又见《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蛖之内,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人类也并不甘愿长久生食,当他们认识了火以后,就跨入了一个新的饮食文化饮食时代,这便是火食时代。掌握了用火技能的人类,接着又发明了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方法,这样就有了光明,有了温暖,也有了熟食。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包括火山熔岩火、枯木自然火、闪电雷击和陨石落地所燃之火等。"
中国史前时代最早用火的确凿证据还没有找到,所以开始用火的年代尚不能知晓。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发现过用火遗迹,考古发掘见到厚达4——6米的灰烬层,中间夹杂着一些烧裂的石块和烧焦的兽骨,还有烧过的朴树籽,这是确定不移的疱厨垃圾,也是明确的用火证据,年代在距今50万年以上。
在火成了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后,人类又发明了一些人工取火的方法,可以创造出火种来。在中国文化传说中,流传最广的人工取火故事便是“钻木取火”了:上古之间人们因生食而伤胃生疾,于是便“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有了火以后,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火熟的方式也由简单向复杂演进,烹饪技艺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这时的烹饪方式主要还是烧烤,将食物在火中直接烤熟,这方法流传使用到现代,仍可制出美味佳肴。当初还进一步发明了“炮”法,是用粘泥包住食物后隔火烤熟,这方法现代也还在使用。
火的使用,首先使腥臊难咽的鱼、肉类变成了可食之物,扩大了食物来源。如从考古发现看,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就经常猎获鹿类、野猪、野牛、羚羊、狗獾、狐狸、刺猥、野兔、鼠类和鸵鸟等,同时还可在水中捕获一公尺长的青鱼,并常常捞取厚壳河蚌和捡取蜗牛及鸵鸟蛋。火的使用,也改变了食物的内部结构,使其更有利于人体吸收,而火又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这就使熟食比生食更卫生,从而减少了肠胃疾病,从而增强了人类的体质。

三.陶器的使用
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谷物烹饪发明的,是原始农耕部落的创造。农耕部落有比较稳固的生活来源,不再频繁迁徙,开始有了定居生活,陶器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人类世界的。最初的陶器多炊器,也有食器,证实它确实是饮食生活发展到高一级阶段的产物。制炊器的陶土羼和有砂粒或谷壳、蚌壳末等,具有耐火、不易烧裂和传热快等优点。制食器的陶土经过淘洗,由于不直接接触火源,所以一般不羼砂粒,表面较为光滑。
中国陶器大约创始于距今1万年前,南方和北方都发现了将近有一万年历史的破碎陶器,而且多是所谓夹砂陶器。早期的夹砂陶器多为敞口圜底的样式,都可以称为釜。陶釜的发明在烹饪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后来的釜不论质料和造型产生过多少次的变化,它们煮食的原理却没有改变。更重要的是,许多其它类型的炊器几乎都是在釜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成的。例如陶甑,是有了釜才会有的蒸器。
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居民都用甑蒸食,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则发现了迄今所知的年代最早的陶甑,其年代为公元前4000年上下。从目前的发现看,新石器时代的陶甑出土地点多集中在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这似乎表明华中地区史前居民的饭食对粥食的比重,可能要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值得提到的是,蒸法是东方烹饪术所特有的技法,它的创立已有不下6000年的历史。西方古时烹饪无蒸法,直到当今,欧洲人也极少使用蒸法。
在史前时代火食普及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陶器,不只是釜甑之类,还有陶鼎,又是一种兼作食器的重要炊具。黄河中下游地区7000年前,原始陶鼎使用已相当普遍,几个最早的农耕文化共同体都以鼎类器为饮食器,鼎的造型和制法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鼎是一种三足器,使用比较方便,比起圜底的釜更为实用。
新石器时代的炊具,还有炉与灶。炉以陶土塑成,与陶器一样入窑烧成。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居民比较喜爱用陶炉烹饪。陶炉是活动的灶,机动性较大。火灶为固定建筑,其重要性远在陶炉之上。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居民,已经有了稳固的定居传统,一座座简陋的房屋聚合成村落,人们按一定的社会和家族规范生活其间。这些或大或小的住所,既是卧室兼餐厅,同时又是厨房,没有更多的设备,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一座灶坑,再就是不多的几件陶器。
新石器时代的火灶多为凹下地面的灶坑,或者称为火塘。火塘在中原地区沿用了青铜时代,不过那时高台火灶已经出现,烹饪设备又有了改进。高台火灶的使用至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燃料有柴草、煤块、天燃气这些品种的改变,灶台变化却并不很大,而且至今使用最广的仍然还是柴灶。

饮食的发展食物的发展
随着原始时代饮食的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饮食到了先秦两汉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食物原料方面,便是丰富多样,五彩缤纷。首先表现为粮食作物已作为日常食源,三代时作为粮食作物的五谷已备,除了此前已得到广泛种植的黍、稷、粟外,麦、梁、稻、菽、菰已在人们日常食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最早的农书《夏小正》中,已记载种植有麦、黍(黄米)、菽(大豆)糜。
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的丰富。《诗经》和《尔雅》、《山海经》中记载最多的陆生蔬菜有瓜、韭菜、苦瓜、蔓青、萝卜、苦菜、荠菜、豌豆苗、竹笋、枸杞等,水生蔬菜有蒲、莲藕、水匠、水藻、莼菜、苹(凉菜)、水葵、荸荠、菱角,调味蔬菜有韭、葱、荞头、蒜头、紫苏及秦椒、姜(姜)等,此外还有采集的各种野生菌类、木耳、石耳等。关于水果的丰富,《山海经》记有海棠、沙果、梨(棠)、桃、李、杏、梅、枣、柤(山楂)、板栗、橘、柚,《诗经》中除以上水果外,还有桑葚、木瓜、枳。西汉时张骞通使西域,从西方传入了蒲桃(葡萄)、胡桃(核桃)、无花果、石榴、西瓜、哈蜜瓜等。而江南还有甘蔗、荔枝、龙眼、槟榔、橄榄、香蕉、椰子等。可见后代一些常见的水果,此时已初具种类。
第三是动物性食物在饮食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这些食物主要靠畜牧和狩猎获得。在甲骨文记载中,就有马厩,而殷代对畜养的马、牛、犬等分类很细,并有役使、祭祀和食用的各种区别。商代后期的妇好墓出土的玉雕动物中有马、牛、羊、狗、猴、兔、龟、鹅、鸭、鸽等逼真造型的家养畜禽,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家畜家禽就已定向驯养了。《周礼》中记载中原贵族驯养食用的禽畜有野猪、野兔、麋鹿、麝及雁、宴鸟鹑、野鹅等。到了汉代,汉族地区畜养牛羊数目达一二百头的农家大量出现,而一般百姓逢年过节都要烹牛宰羊,大摆宴席。
三代捕鱼业也有很大发展,据专家鉴定,殷墟出土的就有鲻鱼、黄颡鱼、鲤鱼、青鱼、草鱼、赤眼鳟等。而池塘养鱼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肉类的食物,动物脂膏也被食用。先秦时人们食用动用脂肪,到周秦两汉时油脂已被广泛食物。两汉时,已普遍开始使用和食物植物油,当时除麻籽油、菜籽油,还有胡麻油、大豆油等。各种调料的发现和利用,为烹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的自然调味品有盐、梅子、蜜、姜。人工调料有醯、酒、酱、醢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物原料,主要记载于《齐民要术》中。这一时期,一是粮食作物品种的极大丰富,如当时小米就有三十八种,大米有十三种,糯米有十一种,芋艿有十四种,并培植出了甘薯。蔬菜有地芝(冬瓜)、瓠瓜、莲藕、芡实、菱角、荸荠、连子、茄子、豆角、萝卜、蔓青、豌豆苗、芸豆苔、芥菜、芹菜、苦麦菜、蒿菜、苋菜、鹿角菜(龙须菜)、泽蒜(蒜台)大蒜、葱、胡荽、韭菜、紫苏、姜、竹荀、筱(竹荪)、蘧蔬(草菇)、木耳、石菭(石耳)、花椒、胡椒、橘皮等,水果有桃、李、杏、梅、枣、栗、柰、柿、梨、沙果、桑椹、木瓜、石榴、葡萄、(樱桃)、杨梅、草莓、枸椽(佛手)、豆蔻、蕉等。
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一书中记录了唐代当时南方的饮食原料,其中以水产类最为丰富,有鲻鱼、嘉鱼、鲎鱼、黄腊鱼、竹鱼、鱼舀鱼、鲩鱼、章鱼、鲵鱼、乌贼鱼、石头鱼、比目鱼、鸡子鱼、鹿子鱼、狗瞌睡鱼、蚝、水母、海镜、瓦屋子及各种蛤类、蚌类、蟹类、虾类等数十种。禽鸟类则有鸮、孔雀、鹧鸪等。果类食物有偏核桃、石栗、龙眼、枸橼子、椰子、山姜等。
两宋一直到元明清,可以说是中国饮食原料结构的较大变化期,这种变化,首先主要表现为主要原料的不断增减更替,比如延续了近两千年、在人们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菰米,在宋代时逐渐减少,明清已完全淘汰,而小麦、小米、高粱的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麻籽逐渐由全食变成了油料,大豆、绿豆、扁豆、莞豆等豆类作物,随着豆制品的发展,成为了主副兼用的粮食。其次是人工培育蔬菜瓜果的日渐增多,而食用野菜日渐绝迹。同时数百年来陆续从域外引进的甘蓝、苴蓝、菜花、丝瓜、黄瓜、苦瓜、南瓜、辣椒等,大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的原料和味道。此外肉类原料中,此前的野禽野兽已逐渐被家禽所代替。第四,花卉类原料进入饮食原料的行列,参与了饮食的制作,各种花卉可以入茶、酿酒,如茉莉、玫瑰、芍药、蔷薇、茱萸、玉兰、菊花、金银花、桂花、腊梅花、百合花、桃花等。花卉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类糕饼饭粥,美味佳肴、制酱,甚至可以直接食用。
总之,中国饮食的广采博纳精神,使得历代人们不辞劳苦地去探求各种食物原料,使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而食物原料的丰富和扩展,又为中国饮食的五彩纷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食器的发展
中国饮食的器具,可以说在新石器时代已基本齐备,后来所有的食具和炊器,除了所用原材料和造型的变化外,其功用方面鲜有超出其用途者。
夏代尧时,饮食器具还是“饭于土簋,饮于土铏”,停留于土质陶的烧制阶段。到了商周时代,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和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食器有了较大发展。从现存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看,约有以下各种:
|烧烤器:
烹煮器:鼎、鬲、甗、甑、釜、鼎井、鼎于
黍稷器:簋、簠、敦、彝、盨、盂.
酒器:尊、罍、壶、卣、觥、盉、爵、觚、觯、角、斝、勺、钫、枓。
脯醢器:豆、笾、锜
载鼎食器:匕:
切肉器:刀、俎
盛酒器:案、禁
盛冰器:鉴、匜,
盥洗器:盘、匜、缶
至于金、玉、陶、瓷、漆、木、骨、角、象牙、竹等饮食器具,更是品种繁多,应有尽有。所有这些青铜器,其器形纹饰或雕琢,或刻镂,纹样精制、形制端庄。到了西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还被统治阶段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统治者至高无上地位和权威的象征,也成为区别社会尊卑贵贱的具象表征,此即所谓“藏礼于器”。如按照礼制组合而成的所谓列鼎制度,对不同地位的人使用器具的数目有严格规定,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美食日盛,旧有的食器改制或隐退,新的食器不断出现。如三忠鼎、鬲、簋、方彝、卣、觥、爵、觚、觯等饮食器已完全消失,而另一些器具却大为兴盛,如壶,春秋时的莲鹤方壶,形体高大,壶盖四周有莲瓣两层,中央立一振翼长鸣之鹤。壶身上饰有蟠曲龙纹,旁有两镂孔龙形大耳。圈足下双兽匍匐。此壶构思精美巧妙,一改商周以来庄重、静态的器具风格,体现了社会处于巨变中的风貌。灶具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注意通风、排烟的台式土灶,并有铜炉出现。周代的一系礼器这时已逐渐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礼器的体量也逐渐减少,所以这一时期的食器体量比较适宜,更加接近实用,以实用为其首先考虑的功用。此外,由于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铜器、漆器的大量使用,所以这时器具制作的技术更加先进,器具工艺更加精细,各种图案纹饰更加形象逼真,这就使其具有了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到了汉代,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在融合了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所以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品种齐全。中国饮食的器具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大为增加,而且在花色品种上更加丰富多样,一方面是各种饮食器具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全部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食具有了比较固定而专门的用途,并且每一套餐具,都讲求完整搭配。
其次是分工精细。各种食器定型完备,杯盘碗碟、锅盆盂瓮,品种齐全,功用完备,如饮器,就有盛汤之勺和匙、盂,饮器以大小功用的不同,有盏、杯、盅之别,可见其各司其责、分工明确。
再次是轻巧精致。在春秋战国时代体量适宜的基础上向着更进一步,向前轻巧精致的方向发展,使其更加生活化,具有更高的实用性。不仅如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的食器变得更加精致,从史书记载看,当时的食器非常讲究“雕文雕漆”。
此外,这一时期的食器还表现为其制作材料完备。一方面是青铜器逐渐减少,而被漆器、瓷器所取代。到了东汉,瓷器不断成熟,玻璃质的盘、碗大量出现;另一方面,随着青铜器的逐渐隐退,战国时出现的铁已被较为广泛地运用到了饮食器具的制作,铁釜、铁刀等炊具已普遍使用。除此之外,汉代陶、铜、玻璃等器具以及镂银错金的各种食具被广泛使用,不仅如此,还出现了玉石、象牙、骨头、漆木等各种食具。
唐代经济上的强大,必然使饮食极为丰富,饮食的丰富,又使食器品种多样。而宋代市井文化的兴起,更是促进了饮食的繁荣和昌盛。所有这种社会形态,都促使美妙的食器与之相配,这样,唐宋时代食器的主要特点,便是食与器的搭配和谐自然,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绝妙境地。
首先,随着美食品种的不断增加,烧制各种瓷具的窑遍布全国各地。至今仍然有重要艺术价值的“唐三彩”,在当时就已是各类高级筵席上的名贵食器。当时的瓷质五彩纷呈、各有千秋,邢瓷如银类雪,白瓷若玉似冰,龙泉瓷色彩葱翠,钧州瓷红若胭脂,而最著名的青瓷,则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质地,受到中外青睐。除了瓷器之外,南宋宫廷的食器皆“金、银、錂、漆盌木枼也。”
其次,这时在食与器的结合上,已十分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形制的和谐。如在杜甫古今传唱的佳作《丽人行》中“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的描写,就将人们的日常饮食行为,带入了色彩和谐的艺术审美的境界。
再次,当时不仅注重食、器在形与色上的和谐搭配,而且在整个一席菜肴的搭配上,十分讲求构图的整体美。
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的繁荣,饮食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瓷器烧制工艺在技术上也有很大进步,所以这一时期瓷餐具式样丰富,品种繁多,而纹饰上多“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当时著名的瓷器,如按其烧制年代,就有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正德窑和嘉靖窑等,所有这些窑烧制的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者又次。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可见当时不仅器形多样,而且烧制技术极高,色彩丰富艳丽,纹饰五彩缤纷,质地光泽细润。单就纹饰来看,各种花卉果实形象逼真,虫鱼鸟兽呼之欲出,人物举止惟妙惟肖,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意境。而这些饮食器具与当时品种繁多的各类肴馔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的内涵。
清朝初年,因兵火未停、战乱连年,故当时瓷器的烧制技术亦日渐衰落,以至窑无美器。这时“富者用铜锡,贫者用竹木为制。然而我盛馔肴,不堪经宿,洗涤亦不能洁,远不如瓷器之便。”到了康熙初年,“窑器忽然精美,佳者直胜清窑。”从工艺上看,这一时期宫廷的食器开始出现了珐琅彩,并且还饰有“五福”、“万寿无疆”等吉祥祝福之语,此外还针对某一种菜肴,在食器上绘饰与菜肴内容相关的图纹,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清宫御膳房所做的巧果,要放在绘有“鹊桥仙渡”图案的珐琅彩瓷碗中,其图案取材于喜鹊搭桥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神话传说,这种菜肴与食器在内容上一致、色彩上和谐的结合,可以说在食与器的配合上,从内容到形式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总之,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史中,器具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饮食器具本身就参予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创造,如果没有历代工匠在食具上的苦心经营和革新创造,中国饮食文化将会大为逊色。

中国30年来人们饮食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资源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报告显示,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随之而来。
肉食抢占了蔬菜份额。在我国的传统饮食中,动物性食物偏少。但上述研究显示,在过去几十年间,这一饮食结构已发生明显改变。1982年到2012年,中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蔬菜摄入量从316.1克下降到269.4克;
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却不断增加,尤其是猪肉,从37.1克增加到64.3克,增长了73%;49.9%的国人畜禽类食物摄入量超过推荐量,水产品摄入量却从平均每人每天27.5克降到了23.7克。

扩展资料:
30年来,我国居民主食摄入量明显下降。1982年到2012年,平均每人每天谷类摄入量从509.7克下降到337.3克。很多年轻人因为担心长胖不敢吃主食。可事实上,不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都会长胖。
通过缩减主食来减肥还容易反弹,带来疲劳、月经不调、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保持适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仅能保证膳食平衡,还有助于将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克,注意粗细搭配,多吃各种杂粮杂豆。
蛋奶摄入增加。近些年,国人补充优质蛋白的意识提高,鸡蛋人均摄入量从每天7.3克增加到24.3克,奶制品从8.1克增加到24.7克,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健康,还需加强。鸡蛋的营养价值毋庸置疑,但很多人会因为蛋黄中的胆固醇高而将其舍弃。
参考资料:人民网——这四十年,中国人的饮食变化大

我国茶叶的品饮和食用大体经历了五次变迁:

一是"煎" 我国古代,最初是把茶叶当作药物用以解毒治病的。传说,神农氏遍尝百草时"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便感其救命之恩,在人间广播植之法。就如同今天煎中药一样,煎其汁进行服用。《茶经》也指出:"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等症,均可饮茶治疗。

二是"煮" 大约在两汉之后,我国的饮茶方式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时,茶叶已从药发展为人们普遍饮用的饮料了。晋代的郭濮在《尔雅注》中即称"可煮作羹饮"。这里"煮"和"羹"两字表明了当时饮茶的特点。据《茶经》引《广雅》的记载: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以米膏出之。欲煮敬饮,先炙令赤迹,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即拌合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样煮出来的东西是粥状的羹,所以又称"茶粥"。唐代以后还普遍放食盐。类似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奶茶和藏族中盛行的酥油茶。

三是"淹" 就是将茶饼捣成茶末,加上佐料之后用沸水冲泡。这种方法唐代就已流行;宋代以后不再加佐料,但与今天饮茶仍然大不相同,即必须把茶搞成粉末,在饮用方法上与今天饮用砖茶颇为相似。

四是"泡" 到了明代,饮茶才进入了像如今一样的泡茶阶段"。据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1319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摆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唯取初荫之精者,汲泉置鼐 ,一泡便啜,遂开千古敬饮之宗。"这里写得很清楚,全取茶芽制作,不加辅料,用沸水冲泡而饮的这种方法,是从明初开始的,不过煮茶之风仍长久地与泡茶的方法并存。

五是"烹" 如今,泡茶仍饮用茶是社会茶叶消费的主要方式,但也不乏茶叶的烹调入馔。进入90年代以来,台湾省茶叶改良场的食品科技工作者,根据科学分析和鉴定,创造了"茶叶宴"这种美食新品种,既丰富了茶叶文化,也是茶叶饮用史上的变革。这种"茶叶宴"共有11道菜,均用国内著名的茶叶参制而成。它们是绿茶沙拉、冻茶酿豆腐、红茶虾仁、祁门红茶鸡丁、香片蒸鳕鱼、铁观音炖鸡、茶叶小笼包、白毫乌龙茶炖牛肉、红茶熏鸡、茶香排骨、竹筒肉丸。使中国菜与"茶道"完美地融为一体,真可谓相得益彰。可喜的是,近年来一种可供食用的茶叶新品"天然超微绿粉茶"已在江苏金坛市问世。将给人们带来饮茶传统方式上的一次大改革。

近3 0到40年间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答:但是中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该客观地、科学地看待并进行改进与完善,来提高国民体质整体健康水平。1 与世界其它膳食结构模式的比较 全世界著名的膳食结构模式共有三种,它们是西方、东方和地中海膳食结构模式。这三种膳食结构所摄取的各种食物见表1。1.1 西方膳食结构...

近3 0到40年间中国人膳食结构的变化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答: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最新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他每天主食摄入量生重也应该在250克到400克之间,如果折算成米饭应该每天吃到550克到880克。随着近三十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正在向...

中国人的饮食存在哪些缺陷
答:动物内脏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与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5.中国人烹调多采用煎、炒、烹、炸等方法,喜欢吃炒菜和油炸食品,这增加了患癌症的机会。 6.中国人喜欢吃含脂肪较高的红肉(猪、牛、羊肉),吃白肉(鱼和鸡等)的比例较小。近年来中国人吃白肉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是好...

饮食文化的改变
答: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鲜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食物从古至今的变化
答: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从这些菜肴中人们依稀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上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的来临 从这个时代初期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

从努力追求果腹到追求健康,中国人七十年饮食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_百度...
答:曾经我们国家的粮食不足,几乎没有什么吃的,但是后来我们可以拥有充分的食材食物来吃,所以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不一样的做法。以前我们对于食物只要是熟的就可以食用,但是我们中国人现在却总可以利用炒、爆炸、煎、烧,焖、杂烩等等方式把它们做熟,当然这样的味道当然不一样的美味。还有一个特别...

如何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现状
答:当前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城乡之间的膳食构成存在较大差异,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差别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向富裕型膳食结构的方向转变。我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

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饮食
答:据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记载:"至洪武二十四年(1319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摆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今人唯取初荫之精者,汲泉置鼐 ,一泡便啜,遂开千古敬饮之宗。"这里写得很清楚,全取茶芽制作,不加辅料,用沸水冲泡而饮的这种方法,...

从古至今衣食住行的变化
答:直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对西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认为“西人饮食最不苟,常以养身为主”,一些西餐馆也出现了“华人兼亦往食焉”)的现象。该书成于1876年,可见,在当时抑或之前,就已经陆续有华人去西餐馆就餐了。及至...

中国人在饮食内容和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答: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3、讲究美感 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