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接近古语言还是客家话? 晋语,赣语,吴语,闽语(闽南,闽北),粤语,客家话,哪一个更...

作者&投稿:贺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粤语、闽语、客家话和北方话
  作者 gdzzsw

  对粤语来说,唐、五代到北宋对粤语的影响更大。
  南宋之后南迁的基本都是客家话了,客家人也和当地畲族融合,吸收
  畲语成分,他们南迁于南宋,南宋的时候就有文天祥在当地征客籍兵
  的记载,但在明清之前大多还没有进入广东,而是游离在闽/粤/赣边界,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被认为是外来者的原因。

  闽南语更像是南朝音演化来的(日语在唐朝时到中国学习汉语的吴音
  部分),从五胡乱华后就随晋室南迁了,所以南朝音更加古老(但也
  融入了三国时东吴的口音,到了闽南/潮汕/雷州/台湾/海南之后也吸收当
  地少数民族的少量语言成分),但闽南民系同样不可能是在东晋时就
  直接进入广东的,那时可能还在吴越一带,直到唐朝时才有陈元光入
  闽南,五代十国的时候漳州有个开闽王王审知建立了闽国,我怀疑闽
  人大概是在南宋到元的时候才进入广东,注意闽语民系是东晋时南迁
  南宋时进入广东,而客家民系是南宋时南迁但还没有进入广东。
  粤语更像是北朝音演化来的,不过北朝人当然不可能南迁,否则
  南朝早被北朝兼并了,北朝音南迁是在唐之后的事,所以我们当然不会
  说是北朝音,我们说他是唐音(日语在唐朝时到中国学习汉语的汉音部分),
  其实唐是从隋来的,而隋是从北周来的,北周是从北魏来的隋朝陆法言
  (鲜卑人)的《切韵》就已经指出南北音异,有人说《切韵》是北朝音
  和南朝音的大杂烩,可见那时南北音就已经分开了,但不要把现在的
  北方话当作北朝音,不是的,现在的北方话是金元音演化而来的,这是
  后话

  清代广州出了个音韵学家叫陈澧,他写过一本《切韵考》他在一篇
  叫《广州音说》的文章里论证过粤语最切合隋唐音韵。
  那有人说唐之前早在东汉苍梧等地就有士燮、陈元等人活动,甚至
  早在秦末西汉就有赵佗建立南越国,我说北京在战国时还说的是燕国语,
  元朝时元大都里的忽必烈还说蒙古语,清朝时皇宫里的贵族还说满语
  呢,古代时的四川还说古蜀语呢,在南北朝的时候还有史载大量獠人进入
  西南,今四川、陕西汉中一帝当时全是獠人的天下呢,莫非就是现在
  的四川话。个别不能代表全部,过去不代表现在,而是要看他们之间
  的联系到哪个程度。

  再说宋代音,也是从隋唐音(其实是从北朝音演化来的,但我们
  不喜欢这么叫)来的,但经过五代十国肯定有点变化,但变化没有
  南北朝时汉语分裂成南音和北音那么大,这就是为什么客家话和粤语
  相差没有那么大,而粤语和闽南语却相差比较大的原因,但有人说
  客家话有些字音词汇却近闽南语不近粤语,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
  “客家本部”和“闽南语本部”所在的地方都比较接近,像梅州和潮州
  都在粤东,长汀和漳州部在闽南,但我们发现客家话和粤语的近似点
  更多,像“花”,恐旧只有粤语和客家话用f作声母(fa),其余f声母
  的字同理;像“会”,粤语是wui,客家话是vi,闽南语是ei,普通话是
  hui,听感上粤语和客家话最接近,其余粤语w声母的字同理。还有
  o类声母的,客家话也和粤语同,像“堂”,粤客都读tong,全国方
  言只有粤客赣这类清况最多,所以有人分类汉语的时候北方话一组,
  南方话里粤客赣一组,闽吴湘一组(闽吴湘这一组相差更大,我怀疑
  闽语是正宗南朝音演化来的,湘语可能是从古楚语演化来的,吴语的
  情况比较复杂,受历代北音的影响,但南吴语和闽语的接近更坚定了
  我认为闽南语继承南朝音的想法)

  所以粤语和闽语是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改大分裂时期(南北朝)
  分野的,那时上古汉语迁入南方融合了少量三国时东吴口音(东吴口音
  也不完全等于古时吴越人的语言,也是有发展历史的)形成了南朝音,
  北方汉语融入胡语成分变成的北朝音(即后来的所谓中古汉语)闽
  南语就是南朝音(金陵音)演化来的,虽然随着历史有变化,但中古、
  近古直到现在都不能改变她的底子。回头说北朝音,经过隋、唐,到
  唐代的时候广东有了大发展,广州更是成为当时第一大港,加上后来
  唐末北方又爆发了战乱,唐音就随着移民传入广东,唐结束后刘氏兄弟
  在广东更是建立南汉国,与此同时在福建建立的就是闽人王审知建立
  了闽国。

  而粤语和客家话的分野是就是在小分裂时期(五代十国)形成的,
  之所以说是小分裂时期,是因为大约只有一百年不到,而第一改大分裂
  时期长达几百年但就是这小分裂时期也足够变化,你看1949年到现
  在几年变化多大。何况在古代而且第一改大分裂时期有五胡,小分
  裂时期也是有少数民族的,最主要的就是沙陀族,像唐末的李光弼、
  哥舒翰、安禄山,五代时建立后唐国的李克用,五代时儿皇帝石敬塘
  。所以可以想象,到了宋代音肯定和唐代音有差异,但差异没那么大而
  已,这就是为什么研究《切韵》(陆朗)的陈澧说广州音最切合隋唐
  音韵,而一般认为客家话和《广韵》(宋代)最像,当然粤语和《广
  韵》也像,因为唐音和宋音差别不大(但不是没有差别)

  再说北方话,和宋代音的分野是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改大分裂时期
  (宋金对峙)远在北宋,就有辽、西夏,但影响还不是那么大,到
  了金,已经和南宋划长江而治了(原文如此,有误)而历史记载南宋音
  和金国音(女真化汉语)也是不同的直到元朝,虽然统治者操的是蒙古语
  ,但北方汉人操的还金国音汉语,北方各地的方言当然也有点不同,
  但都属于金国音范畴,元朝初有个叫周德清写了本《中原音韵》,已经
  和现代的官话比校近了,但却和宋代的《广韵》相差巨大,虽然名为
  中原音韵,但那时的中原早已在金国统治之下,所以辛亥时的国学大师
  章太炎才会说北方话是金元虏语,到明朝时,朱元璋的江淮方言也属于
  金国音范畴,清朝时本来想用满语,但行不通,最后还是用了金国音,
  这个统治者也可以接受,因为满族就是女真族演化来的,但他们又不
  是完全照搬明朝音,而是经过满族统治者改造的,这就是为什么你听
  到的北京话(普通话)的音调只和东北话那么像,而像附近天津等地的
  冀鲁官话却都和北京话都不一样,同在东北的辽东的胶辽官话和东北话
  也不一样,因为辽东半岛的居民多来自山东胶东半岛移民

  从《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的差别和联系你就能看出粤语
  、客家话、北方话的来源,闽南语没有对应的南朝音韵,那是因为南
  北朝时还没有形成音韵学,但我们从闽南语没有f声母等语言现象可以
  知道,因为像f音读b音这是很古老的,直到魏晋南朝汉语还是这种格
  局。

  从存古程度上来说,闽南语大于粤语,粤语大于客家话,客家话
  大于北方话。上面说的不一定就是古代的官话,像粤语不一定就是唐朝
  音官话,但一定是唐朝音的方言,就像东北话和北京话,基本相差不大
  而且每一种当代的方言都会变化的,但不能就因此否认他的源头的存在。
  我认为闽南语是晋音方言(注意这个晋音不是指现在山西的晋语,是指
  西晋东晋的那个晋,不过奇怪的是闽南人自称来自河东,河东在哪
  里?今山西是也,源自第一改大分裂时期一一南北朝划江而治的南朝
  音)。粤语是唐音方言(源自第一改大分裂时期一一南北朝划江而治的
  北朝音)。客家话是宋音方言(源自第一改大分裂时期一一南北朗划江而
  治的北朝音,并经过一改小分裂时期一一五代十国后有所变化)。北
  方话是金元音方言(源自第二改大分裂时期一一宋金划江而治的金国
  音)。
  。

粤语接近客家话和客家语支中古汉语片(古语言),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所有方言都是由客家话语支演变而来,不信看严实教授的中古汉语朗读将进酒的复原视频,看文章为虚,耳听视频为实,眼看古语言复原视频为实

客家语支包括:客家语系中古汉语,客家语系客家话,客家语系闽南话文读,客家语系其他闽语文读等

白话人(粤语人)族谱为南宋末年江西和闽西等福建地区移民经珠玑巷进入两广,粤语发源地为广西梧州(古之广信)

南宋末年经珠玑巷进入两广的赣闽(粤语为客家语支的简化音,江西说客语语支中古汉语,客语语支江西客家话,赣语语支,闽西说客家话)人的后代有客家人和白话人,

白话人祖先是南宋末年江西福建移民(江西福建闽西是说赣语支和客家语支)
例如珠玑巷陈氏客家人和珠玑巷陈氏白话人有共同祖先,客家语支的中古汉语或客家话为陈氏祖语,
珠玑巷系的客家人(还保持说祖言客家话)和珠玑巷系的珠玑巷曾经同姓结党,汇集族谱,共用祠堂(合族祠),例如陈氏恳亲大会里很多陈氏珠玑巷客家人和陈氏珠玑巷白话人

粤语是最接近古汉语的。专家介绍粤语共有八个音节,跟古汉语十分相似,而今天的普通话只有四个音节。

我说得是客家话,而且我家诶着广东,其实只有在广东南边大部分说白话,我不感觉客家话和粤语很相近,而且读古书籍得时候也不感觉它们两者有很多得想象,这是中国典型得方言,各自之间各成不同风格,基本都听不太懂不熟悉得方言~~~

大体上对比一下:
1、声母韵母声调数量不同:客家话声母19个,韵母74,声调6个;粤语综合音声母20个,韵母50个,声调9个。客家话实际音节多于粤语,发音更丰富。
2、粤语有一些声母是中古汉语所没有的,而客家话的声母全部包含在中古汉语的声母内。
3、客家话在内的汉语中常见的三等介音【i】,在粤语中没有继承,仅出现在极少字中。
4、客家话的声调是最接近中古汉语声调的,只比中古汉语多一个声调。
中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阴入、阳入”。
客家话声调为“阴平、阳平、上、去、阴入、阳入”,只是平声分化出阴平和阳平两声。
粤语的声调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多达九个声调,与中古汉语区别巨大。
5、客家话继承了中古汉语和“疑母”和“日母”,保留了大量疑母字和一些日母字(均为鼻音);粤语有少量疑母字,但没有日母字,大多疑母字和日母字在粤语中对应的辅音是喉音“j”、零声母“y”和“n”。
6、粤语喉音和圆唇音非常多,给人感觉粤语是靠喉咙和嘴唇发音为主,而客家话感觉靠口腔和发鼻音的。
7、用岳飞的《满江红•写怀》九个句末入声字进行韵脚对比(前客家后粤语):
歇:hiet,hit
烈:liet,lit
月:ngiet,jyut
切:ciet,cit
雪:siet,syut
灭:met,mit
缺:kiet,kyut
血:hiet,hyut
阙:kiet,kyut
在中古汉语《广韵》音系里,上述字的韵脚全部为“et”,与客家话完全相符,与粤语的韵脚“it”和“ut”完全不符。

客家话和粤语哪个更接近古汉语?~

分音近与文近。客家,顾名思义:客属人家。由宋朝从中原迁入之族群。南粤族群则由秦官赵陀将正朝文化在秦未汉初带入南粤,自立为王,统制南粤。严格严格意义上讲,我个人偏向粤语更接近古汉语。

晋语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晋语最接近古汉语

粤语接近古语言还是客家话?
答:粤语接近客家话和客家语支中古汉语片(古语言),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所有方言都是由客家话语支演变而来,不信看严实教授的中古汉语朗读将进酒的复原视频,看文章为虚,耳听视频为实,眼看古语言复原视频为实客家语支包括:客家语系中古汉语,客家语系客家话,客家语系闽南话文读,客家语系其他闽语文读等白话人(粤语人)...

晋语,赣语,吴语,闽语(闽南,闽北),粤语,客家话,哪一个更接近古汉语
答:晋语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晋语最接近古汉语

什么语言与古话接近
答:两种语言都是接近古语的。 闽粤两地的语言是保留古语最多的。粤语是最接近古汉语的。专家介绍粤语共有八个音节,跟古汉语十分相似,而今天的普通话只有四个音节。南宋之后南迁的基本都是客家话了 闽南语更像是南朝音演化来的清代广州出了个音韵学家叫陈澧 他写过一本《切韵考》他在一篇 叫《广州音说...

在众多方言之中,哪一种语言最接近古汉语?
答:客家话接近中古汉语。魏晋时期,发生战乱,老百姓的生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的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于是开始了南下逃亡的生活,那一次的人口迁移被称为衣冠南渡。而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逃到了江左地区,这里实际上也在晋朝朝廷的控制之下,但是因为远离中原,远在他乡,因此后来就被称为是“...

客家话和中原方言哪个更接近古汉语的发音?
答: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

粤语为什么会更接近古汉语?
答:在对语言的不断了解中我们发现在南方地区还有另一种语言比粤语更加地贴近于古汉语,那就是客家语。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使用的一种客话或者说是客家话等。在台湾还被认为是官方语言中的一种。通常被认为其初步形成是在南宋时期,而被定名是客语却是在二十世纪。其继承了比较多的古汉语的一些特性,有...

客家话和粤语哪个更接近古汉语?
答:分音近与文近。客家,顾名思义:客属人家。由宋朝从中原迁入之族群。南粤族群则由秦官赵陀将正朝文化在秦未汉初带入南粤,自立为王,统制南粤。严格严格意义上讲,我个人偏向粤语更接近古汉语。

古汉语到底和谁更亲?粤语闽南语客家语吴语晋语
答:日语吴音、汉音跟闽语、吴语等汉语方言的发音最为接近。我用一些个数字来举例:一 i tsi 或 i tsu,闽南语和客家话发音为 it 二 ni 或 ji,吴语和闽东语为 ni,闽南语为 zi 三 sa 带鼻音,闽南语口语音与此同音,吴语为 se 带鼻音 四 si,闽南语和客家话为 si 五 go,闽南语为 go 六 lo ...

粤语和普通话,哪个更接近古汉语
答:魏晋以后,某些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文字,例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古白话(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古白话的正式形成。这些古白话是现在汉语的源头。此外,吴语、闽南语以及粤语、客家话素有语言化石之称。甚至现今都保留着...

客家话是古代中原地区传统语言吗?
答:客家话是非常接近中古时期的中原语言的。和广东附近的一些话一样,都很接近……具体有多接近,我不是专业研究语言学的人。但是据专业人员说,应该是现存的中国方言中最接近中古音的语言了。北京话,包括现在的中原地区的官话,胡音都非常重。不过,语言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中古音和上古音还不同。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