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新河县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刘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信国公属广洋卫指挥方鸿谦建新河所(属海门卫),修筑城墙,城高二丈三尺,周围五里。新河本是水名(又名迂江),当年建城浚河,引南监之水入西门出东门,所以此城也称新河。据清《嘉庆太平县志·叙水》载:“新河,亦名迂江。距南鉴里许,初为陶家村。明初建城,始浚河。”
明嘉靖十九年(1540)建五龙书院。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五月,戚继光率军在新河所歼灭倭寇千余人。
明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倭寇袭新河所,戚继光率军破之,至此倭寇再不敢骚扰。次年太平知事徐钺作《南塘戚公奏捷纪实》,后立碑于戚公祠。
清乾隆二十年(1755),新河士绅创龙山书院。
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寺前桥。嘉庆初重修之,改平为拱,是为金清大桥得名之始。
清光绪十年(1884)四月二十二日,黄岩场(设于现新河南鉴街)差役扰民生事,新河罢市。
清宣统元年(1909)设邮政代办所。
民国初年,新河设乡。
民国20年(1931)架设泽国新河长途电话。
民国24年架设新河至箬横、松门长途电话。
民国25年8月设新河区,下辖:新河镇、滨海、必胜、新西、凤尾、湖屿、永安、长寿、新场、塘下、大峰、洋河等镇乡。
民国34年12月,裁撤新河区公署。
民国36年9月,乡镇调整,新塘与塘下合并为新塘乡。
1940年4月16日,日军轰炸新河城。1941年4月23日,日军再度轰炸新河,并占领了周边的松门和淋川。
1949年6月3日,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从泽国挺进新河,在授智中学(今新河中学),接受黄岩场全体武装盐警和员工的起义,至此,新河和平解放。
1949年冬,新河区下辖:新河镇、永安、新塘、滨海、长寿、河洋、新西、必胜等镇乡。
1950年乡镇调整,温岭县共设9区,一直属镇,118乡镇。其中新河区下辖:新河镇、披云、高桥、渡首、上桥、万寿、长屿、蔡洋、塘前下张、塘下、必胜、雨伞、新街、镇靖、横河、镇海、横径、腰塘、三邵、肖家桥等镇乡。
1956年6月,裁撤新河区。新河镇调整为县直属镇;高桥、蔡洋、长屿、横河、塘下、镇海等乡调整为县直属乡。
1957年4月,恢复设置新河区;同年9月,新河镇划归新河区。
1958年10月,撤销区建制;1961年恢复相应建制。
1983年7月,设肖家桥公社;同年10月,取消公社建制。
1985年1月,新河披云大桥动工,是为当时温岭全县最长公路桥。
1986年3月6日,原新河区下属的长屿、新街2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原新河区下属的高桥、蔡洋二乡并入新河镇。塘下乡、肖家桥乡合并改为建制镇塘下镇。
2001年10月8日[1],长屿、塘下两镇并入新河镇。



新河镇的历史沿革~

1984年之前行政区划称公社,分别为新河人民公社和新民人民公社。基层设大队、生产队,分别有18个大队和20个大队。 1984年3月,实行政社分设。分别建立新河乡人民政府和新民乡人民政府。基层为行政村,设立村民委员会。新河乡设17个行政村,市镇大队改建为市镇居民委会。新民乡设20个行政村。公社管理委员会不再行使行政权力,只从事农、副、工生产的领导和管理。1986年6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新河乡建立新河镇成为崇明县第一个建制镇。1987年3月,全面撤销公社、大队建制,实行乡(镇)村建制。生产队改称为村民小组。1987年9月,新河镇撤销市镇居民委会,调整建立新东居委会、新港居委会、新中居委会。1993年又新设新南居委会,2004年又筹建新源居委会。1995年3月,撤销新民乡建立新民镇,1997年在新风镇设置1个居委会——新晟居委会。2000年12月,县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新河镇和新民镇,将二镇全并成为一个行政镇,建立新的新河镇。新河镇镇政府机关驻地设在新开河镇新开河路666号(原新河镇政府机关驻地),距县地13公里。

县名由来新河县在历代归属屡易,废置不常:汉至唐称堂阳县,以地处堂水之阳为名;后晋更名蒲泽县,以地近漳滏、低湿产蒲而得名;宋初并入南宫县。因新河镇滨临漳河之衡水新道,又取汉代“新市侯国”之“新’”,加境内多河,且取”众志成诚,心合则固“意,遂命名“新河” (一说因漳河几经更迭,俗有“新河”之称,新河镇即以濒临新漳河而得名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升新河镇为新河县,以镇名(治所)命名县名。建置演变禹贡属冀州,西周为邢国。春秋时期,新河县境为晋国地。战国时为赵国辖域。秦代属钜鹿郡。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堂阳县,治在今新河镇;景帝中元二年(前149年),析堂阳县地置新市侯国(新莽时称市乐,元光四年国废,元凤五年复封国),均属冀州钜鹿都。东汉时,新市侯国省入堂阳县,又析置经县(今广宗县)。堂阳县初属冀州钜鹿郡,永平十五年(72年)改隶冀州乐城国(延光元年改名安平国,中平元年改郡)。三国魏时,堂阳县属冀州安平郡。西晋时期,堂阳县属冀州安平国(太康五年改名长乐国)。北魏时,堂阳县属冀州长乐郡。太平真君三年(442年)省扶柳县(今冀县)并入堂阳县,景明元年复置。到北齐时废堂阳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设堂阳县,仍治今县城,初属冀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改属信都郡。唐代,堂阳县属河北道冀州(龙朔二年冀州改名魏州,咸亨三年复名冀州,天宝元年罢州为信都郡,至德二年废郡复为冀州)。五代后晋时堂阳县改名蒲泽县,属真定府(天福七年改为恒州);后汉时蒲泽县复名堂阳县,隶镇州(恒州改称,不久即改为真定府);后周时堂阳县还隶冀州。宋皇祐四年升南宫县之新河镇为新河县(故城在县西十五里),省南宫县并入新河县,同时堂阳县亦省入为镇(称堂阳镇,即今县城关),属河北东路冀州。熙宁六年(1073年)复设南宫县,而新河县省入。元太宗四年(1232年)析南宫县地复设新河县,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因水患故城冲毁,遂迁治于今城关,届真定路冀州。明代,新河县隶于真定府冀州。清时改属直隶省冀州。民国二年(1913年)新河县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划属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新河县为冀南区之十一专区。抗战胜利后,新河县改属冀南区四专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初,为纪念董振堂烈士,新河县更名为振堂县,仍属冀南区四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振堂县复名新河县,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1958年,撤销新河县并入宁晋县。1962年3月27日,复设新河县,还隶邢台专区。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继辖新河县。1993年7月,邢台地市合并,归邢台市管辖。

韩村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原韩村河镇历史沿革:1961年从长沟人民公社划出,成立赵各庄人民公社,1980年更名为东营乡,2000年更名为韩村河镇。全镇经济以粮食生产为主,多种经营。圣水峪、太湖的香椿在全区享有盛名。域内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与长沟镇接壤地带,矿种以白云石为主。各种产业并存,并已发展为多元化、...

石梁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该镇一带历史上曾隶属于赣榆县,抗日战争时期划入东海县,先后为磨山区、河南区、十一区、九区、七区、八区、五区、苘湖区所辖;1957年撤区并乡时建立树墩乡;1958年属黄圈人民公社;1960年从黄圈公社划出,成立树墩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驻地由树墩迁至石梁河水库南岸,改名为石梁河人民公社。1971年...

石梁河镇历史沿革
答:石梁河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北洋时期,那时其北部归属赣榆县的夹谷市(治所位于欢墩),南部则隶属于赣榆县的太和市(治所设在沙河)。在地理上,该镇西部原为南辰乡的一部分,这部分区域曾分属于郯城县和临沂县。抗日战争期间,石梁河镇被划入东海县管辖,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域的调整,包括磨山区、河南...

百尺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8年9月,百尺河、仁和2乡合并为胜利公社,1959年更名为百尺河公社,1984年4月改为百尺河镇和大仁和乡。1989年4月,撤销大仁和乡,并入百尺镇。1997年,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5万,辖百尺河、岳沟、东风台岭、石门亭、西屯、东屯、高家朱村、王家朱村、张戈庄、后大村、中大村、前大村、...

马家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0年建立马家河乡,隶属湘潭县一区;1953年置马家河镇;1956年复为乡。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属雷打石公社。1961 年建马家河公社,1965年划归株洲县,1984年改公社为马家河乡。1997年划归株洲市天元区;2000年撤乡建镇。2005年将马家河镇的凿石、南塘、王家坪、栗雨4个村和王家坪社区划入...

大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大河在清代以前名“青林嘴”,清肃亲王率官军追剿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至此改名为大河口沿用至今,1913年(民国二年)设立大河乡。1936年实行联保制,大河联保共辖八个保,1940年改联保为乡,乡公所设在老街文昌宫。解放后,1949年冬成立了大河乡解放委员会。1952年春,土地改革完成后建立乡人民政府,辖...

横现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横现河境古为羌族聚居地,后有汉、藏族人迁居于此,故名“混乡合”,后演变为“横现河”。清同治年间,建横现河牌,属正西路乡管辖,民国30年(1941)建横现河保,属武兴镇管辖。1949年12月建横现河乡。1961年成立横现河人民公社,属城关区管辖。1996年5月改为县辖镇。

琉璃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原¬属河北省良乡县。1958年良乡县与房山县合并为周口店区,并划归北京市,时属周口店区。1960年撤销周口店区,改为房山县,时属房山县。1987年1月房山县与燕山区合并建房山区后,又改属房山区。2002年东南召镇与窑上乡并入,形成今辖域范围。该镇地处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冲积平原¬,年...

小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以小河圩命名。解放前为小河乡。解放初属小河区。1958年成立小河公社。1984年改小河乡,1994年改小河镇。1997年,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3.9万。

小河镇的历史沿革
答:小河镇人杰地灵,有红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1932年12月9日)旧址,有待开发的天池山风景区,有著名的佛教圣地观音洞。1950年设小河乡、盘龙乡、石马乡。1958年改小河公社、盘龙公社、石马公社,1966年更名革命、先锋等公社,1972年复称原名。1982年,小河公社更名小河口公社,石马公社更名石槽河公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