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方言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中国各地的方言不同啊??

作者&投稿:蔡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在这七大方言内部,仍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区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指北方地区、湖北大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北京话、天津话、东北话、西安话以及南方的成都话等都是北方方言的代表。北方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使用这一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70%。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存在直接对应的方言,其中以闽南语最具影响。

闽南语(狭义的,即闽台片闽南话)共有“m,n,ng,p,t,k,?(问号代表‘入声弱化’)”七种辅音韵尾。闽南语是汉语中声调较复杂的方言之一,泉州音有8个声调(不含轻声),漳州音、厦门音、同安音、台湾音通常有七个声调(不含轻声)。同时,闽南语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泉州音和漳州音是其它支系的母语,闽(南)台片的闽南语内部较为一致。广义的闽南方言还包括海南话、潮州话、浙南闽语等,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4.2%。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省、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人中被使用。粤方言是汉语中声调最复杂的方言之一,通常有九到十个左右。同时也是保留中古汉语最完整的方言之一。粤方言包含了p,t,k,m,n,ng六种辅音韵尾。粤方言内部的分歧不大。使用粤方言的人口大约为总数的5%。

湘方言:在湖南使用。通常被分为老和新两类。新湘语更接近于北方话。湘方言以长沙话(新)及双峰话(老)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特点为方言舌音,后鼻音丢失,及ch/q不分、h/f不分、sh/x不分、ong/eng不分等。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州话,湘潭话等。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四县市,整体发音基本一致。

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用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使用人数约为2.4%。主要有:北部地区的南昌话、东部地区的鹰潭话、中部地区的抚州话、西部地区的宜春话、西南部地区的吉安话,江西其他地区有的为客家话,不属于赣方言。

下面的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现在尚有争议。

“晋语”,又叫“山西话”,指“山西及毗邻地区有入声的方言,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自治区等5省区的174个县市,使用总人数达到4500多万人。1985年, 著名语言学家李荣提出把“晋语 ”从“北方官话”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官话、吴话、粤语等大方言并列的一大方言区。”其实山西话一直是中国方言中的异类.身在北方,却保留了古汉语中的入声.虽然难懂,却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依照教科书,山西话依旧是北方方言的西北亚方言中的山西话. 语言学家根据汉语古四声在今音的演变,将晋语分为八片,分别是并州片(北海片)、五台片(阎督军片)、上党片(赵树理片)、大同包头片(听过阿宝的歌吗)、吕梁片、张呼片(张家口、呼和浩特)、邯新片(邯郸、新乡)、志延片(陕北四县)。晋语不仅仅山西人说。晋语区包括山西大部(不含晋南28个县、晋北广灵县)、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不含盂县)、内蒙古中西部黄河以北地区、河北北部及西部靠近山西地区、陕西省的北部地区。方言学家李荣先生曾经说过:“山西的方言,跟山西的煤炭一样”丰富。共分六片。   (1)中区方言:包括太原、清徐、榆次、太谷、文水、交城、祁县、平遥、孝义、介休、寿阳、榆社、娄烦、灵石、盂县、阳曲、阳泉、平定、昔阳、和顺、左权等县市的方言;   (2)西区方言:包括离石、汾阳、中阳、柳林、临县、方山、岚县、静乐、兴县、石 楼、隰县、大宁、永和、蒲县、汾西等县市方言;   (3)东南区方言:包括长治、潞城、黎城、平顺、壶关、屯留、长子、沁源、沁县、武乡、襄垣、晋城、阳城、陵川、高平等县市方言;   (4)北区方言包括:大同、阳高、天镇、怀仁、左云、右玉、应县、山阴、繁峙 、忻州、定襄、原平、五台、代县、朔州、平鲁、浑源、灵丘、神池、宁武、五寨、岢岚、保德、偏关、河曲等县市方言;   (5)南区方言:运城、芮城、永济、平陆、临猗、万荣、河津、乡宁、吉县、侯马、沁水、夏县、闻喜、垣曲、稷山、新绛、绛县、襄汾、临汾、翼城、浮山、古县、洪洞、霍州等县市方言。   (6)东北区方言:只有广灵一个县的方言。包括晋冀豫陕等省的174个县市,使用晋语的总人数约四千五百万人。其中山西省78个县市,1900万人;河北35个县市,900万人;河南17个县市,800万人;内蒙古28个县市,700多万人;陕西16个县市,200多万人。晋语,指的是以山西为中心、中国北方有入声的方言。什么叫入声?语言学家说:入声是古汉语调类之一,以辅音(p/t/k)结尾,发音比较短促,现代普通话和大部分北方方言没有入声,已将入声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有些方言(如吴语、粤语、晋语、闽语等)还保留着入声,韩语和日语也保留有入声(日语称“促音”)。但ptk三个辅音韵尾在各种方言里保留的情况不一样,有的方言完整保留(如广州话),有的只保留pt(梅县话)或者只保留t(南昌话),有的合并为一个喉塞音[?](晋语和吴语),有的方言只有入声调类,无辅音韵尾,入声字表现的只是调值的不同(长沙话)。从语音学上说,入声是:声门紧闭造成对气流的阻塞,在连续的语音中形成一瞬间声音的突然静止或突然爆发。音律感   有资料记载:山西话继承了汉语的古韵,“平水韵”就是出在临汾地区。因此,山西人学习古汉语比北京人容易,因为北京人只能发出四个声调湖南.东北,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字,而山西话里有。山西话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词汇,比如:两人一起走叫“厮跟上”;家里穷困叫“家寒”。由于地理和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山西方言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成分,是我国研究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活化石。 有关专家提出,要保护这一汉语言的“活化石”,“山西的方言就像山西地下的煤一样非常丰富,山西方言的开发也如同煤一样,还有好多没有发掘出来。” 形象性   听起来特别生动,这也是“山药蛋”特立中国文坛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那些民间的小调,生动感人,久唱不衰,一曲“走西口”更是在山、陕、蒙、冀广为流传。

中国方言总览:

总体描述为5+7,即5大北方方言,7大南方方言,依次为——

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

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闽北方言、客家方言

以上大类之下又有若干小类,且层次繁杂,数不胜数。

北方:东北官话、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南方:江浙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

为什么不同地区会有不同方言啊?~

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

扩展资料:
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不便书记的方言更不例外。况且,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某些方言更具只可意会的微妙,只有那一方水土的那一方人才明了。因此,将方言存档的保护举措显然不足以保全方言。
方言生于民间,它的格局自然也在民间。因此,想要保全方言,就要让方言从民间来、回民间去。只有口耳相传的方式,能让方言回响在山沟里、流淌在小镇上,再活千百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方言

各地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话?
--谈方言的形成
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时候不免会怀念起自己家乡来,互相谈论自己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祖国各地的风光。接着,也常常会谈论到各地的方言,并互相为一些特殊的方言词语及其奇异的发音而哄笑起来。笑声过后,也许有人会突然发问:为什么各地方会有这样不同的方言呢?方言的分歧是怎样造成的呢?

据说,在宗教故事里有过一个荒诞的解释,说:天下的语言本来都是一样的,后来,人类进化了,互相商量着把烧透了的砖当石头,把石漆当灰土,造起了一座城和一座塔,而塔顶高得一直通到了天上。耶和华上帝怕了,他说:“看呐,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所说的都是一样的言语,召集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了。”于是,他便下来变乱了人们的口音,使彼此之间语言不通,产生了分歧。

在澳大利亚,对这个问题还流传过一个神话,说:东方住着个很凶恶的老太婆布鲁利,在夜晚的时候,她带着粗棒沿着道路漫步,捣毁了周围睡着人们的篝火。后来凶恶的老太婆死了,人们都很高兴,派遣急使到所有一切种族那里,通知他们这件可喜的事。然后,纪念老太婆死亡的节日是从吞食尸体开始的,列明杰拉尔种族首先吃了凶老太婆的肉,忽然说起人们不懂的话来;以后来到的其他几个种族,尝了老太婆的肠子,也开始说起新的大家不懂的方言。一切后到的北方种族,吃了老妇尸体的残余部分,又开始说起不能令人明白的话来。据说,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分歧了。

这两个荒唐的故事,当然不能解决这样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的,谁都会对它置之一笑而判定其为无稽之谈。但是,这两个故事倒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即人们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在思索这个语言问题了,并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末,语言是怎样造成分歧、方言又是怎样产生的呢?也许有人会从地理环境上来寻找解释,说:苏南和苏北由于隔了一条长江,因此造成了方言的差别。但是,试想:同一条长江为什么没有把湖北话和四川话再分别成两种不同的方言呢?可见,自然条件不是造成语言分歧的根本原因。因此,方言的形成只能从社会历史条件中去寻找答案。从这方面看,我国众多的方言的形成,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这样说:第一,古代中国由于长期的封建主义统治,国家不是十分统一的,因而随着疆域的日益扩大、人口的日益增加、国家经常有封建割据等等原因,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样,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中的语言,也就各自相对独立地演变着,不易获得变化的一致性。于是,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使得各个地区的语言逐渐产生了差异,逐渐减少了共同性的因素,形成了各地区各有特点的方言。我国北方方言系统的各地方言,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东的一部分,大致就是这样造成的。第二,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动荡和战乱所迫而造成过多次的人口大迁移,也是方言形成的一个原因。例如东晋至隋唐、唐宋至宋、宋末至明初,我国中原一带的居民曾有三次向南大迁移,结果形成为现在分布于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方言。“因为客家先民南迁后,定居在闭塞的山地,一方面保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另一方面又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不容易受外来影响的渗透,而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保守思想,也增强了他们对外来影响的抵抗;客家住地不但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保存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而且在语言上也形成了独立的系统。”第三,在人口大迁移的情况下,如果迁入外族居住区域,则必然发生民族的融合和语言的相互影响,以至同化,这也是造成方言特点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例如两广地区是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但自从周秦以来,大批汉族人由北南下,逐渐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状况,在数量上超过了土著民族的人口,加上汉族在经济、文化各方面又比土著民族日益发达,历代统治者又实行了民族同化政策,结果使土著民族日益汉化。当然,在民族同化和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人的语言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外族语言的影响。因而,“粤方言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条件以及民族杂居等原因,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许多古汉语中本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非汉语的因素,从而构成它的方言特征。”

中国共有七大方言,你的家乡话属于哪一种方言?有必要保留方言吗?
答:剩下两个就不说了,都是以地区划分的。那么方言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现在大家都会讲普通话,但我觉得方言还是有必要存在的,就像是国际上大多讲英语,难道法语就该消亡?语言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我认为汉语并非是指普通话,而是不同地区方言的集合体。每当在外地听到家乡话都会很亲切,我觉得这就是方言存在...

中国八大方言有哪些?又分别分布在什么地方?
答: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汉语按地位分为两大类:北方话和其他六大南方汉语,北方话由于和通用语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十分接近,因此它们不是独立的语言,即现代汉语,英文称作Mandarin-Chinese。其他南方...

中国国内目前有多少种方言,他们用的方言不同会不会导致行为想法的差异...
答:中国国内目前有多少种方言,他们用的方言不同会不会导致行为想法的差异呢?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匿名用户 2011-10-03 展开全部 中国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旧称呼“北方方言”(该术语已经被学术界所抛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

中国有多少种方言?
答:中国方言可以分为7种,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1.官话方言 官话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定义的北方部分语言统称,即广义的北方话(晋语等除外)。在汉语各大方言中,官话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响。以洛阳为中心的北方话通行地区一直是中国政治的心脏地带,因而...

老乡之间都互相听不懂,中国哪个地方的方言最多最杂?
答:福建的方言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闽南、闽中、闽北和闽东。这四个区域的方言各有千秋。闽南语在泉州、厦门、漳州等地广为流传,而闽东语则在福州周边的城市流行。闽中语则主要在三明、沙县、永安等地使用,剩下的地区则以闽北话为主。即便在同一区域内,不同城市的方言也会有所差异,有时甚至“隔着...

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答:语音的差异我们不难理解,如果我们打开电视机,拨到广东,福建等地方台,我一句也听不懂。因为每个方言都有自身一套语音规律,比如我们讲普通话的人,是有4个声调,阴,阳,上,去,已经没有入声调了,可是在广东话里,还保留着入声。所以不同方言圈内的人,可以自由交流,圈外人是无法沟通的,另外...

中国各地方言有多大差异
答: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这个民族的共同语,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点。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总是在一个发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

中国八大方言是哪八种方言
答:7.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岛的一部份,以及台湾省的大部份。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左右。8.粤方言 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和广西省东南部。南洋及其他一些 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

中国的方言有哪四种?
答::覆盖山西、内蒙古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覆盖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湖南西北部、广西西北部等省、自治区、直辖市;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覆盖安徽省内长江两岸、江苏省的江北大部、九江、南京至镇江的两岸沿江地区。

网友用“百样中国话”表白祖国,都有哪些地方的方言?
答:我们作为他的一员,有哪有起身之地呢?所以我们与国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作为华夏的民族从没后悔过。以上就是对“网友用“百样中国话”表白祖国,都有哪些地方的方言?”的看法,或许你有什么其他不同的意见,欢迎写在下面的评论区,咱们大家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