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答应刘备借荆州的无理要求?

作者&投稿:务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活中,我们对于那些借人钱财,或者借人东西不还的人,经常会脱口而出一句歇后语,那就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在实际历史中,这还真有点冤枉了刘备。


刘备借荆州这件事,还要从赤壁之战说起。

曹操趁荆州刘表去世之际,发兵南下,准备夺取荆州。荆州新主刘琮随即降曹,刘备只得南逃,并派诸葛亮前往江东,游说孙权一起抗曹。当时,孙权派周瑜迎战曹操,两军对峙于赤壁。


刘备呢?趁机表奏刘表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打着刘琦的名义,攻取了荆州七郡中的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四郡。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描写的非常精彩,刘备方面,特别是诸葛亮,可谓是居功至伟,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被夸得神乎其神。而实际上,赤壁之战仅仅是周瑜对曹操的一场大战罢了。刘备当时正忙着抢荆州地盘呢,根本就没多少精力顾及赤壁的战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谋划,荆州是必取之地,然后再西取益州,即川汉之地。等天下有变之时,刘备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一起北伐,最后会师中原,统一天下。所以,刘备要建立大业,必须这么做。


208年的赤壁之战,刘备虽然没有全力参与抗曹,但是曹操还是被周瑜所败,退兵还师,留曹仁驻守南郡。第二年,周瑜又经过了将近一年的苦战,击退曹仁,夺取了南郡。周瑜随即建议孙权伺机软禁刘备,并将张飞、关羽等将为己所用。这绝对是一个高明的计策。而孙权却以曹操仍在北方,又以刘备难以控制为由,没有采纳周瑜的计策。


正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擒贼就应该先擒王,孙权同曹操一样,错失了软禁刘备的良机。


周瑜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英杰,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在210年,正式向孙权提出了天下二分之计,即攻讨西蜀刘璋,吞并汉中张鲁,结交西凉马超,然后再攻打襄阳,则可据江南之地,直指北方。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周瑜与诸葛亮的谋划颇为类似,只是诸葛亮留出了孙权的地盘,而周瑜却试图直接把刘备给灭了。

可是,造化弄人,周瑜原本打算借道先灭刘备,再取益州,可惜途中病发身故。如果周瑜不死,不要说一统天下,刘备想天下三分的愿望应该都很难实现。


周瑜得了南郡之后,刘备就曾经向孙权提出过“借荆州”的请求。实际上,刘备当时已经四郡在手,还据有江夏郡长江以南的部分,根本不需要借整个荆州。而曹操占有江夏郡长江以北的部分,还占据着南阳郡(后来南阳郡被曹操分为了南阳、襄阳和南乡三郡,所以荆襄七郡又有荆襄九郡之说)。荆州七郡中,东吴仅仅占有南郡。刘备所借,正是周瑜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曹仁手中所抢来的南郡。


周瑜自然不肯将南郡借给刘备。但是,周瑜去世,鲁肃接任后,劝说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据《汉晋春秋》所载,吕范跟周瑜持相同观点,希望孙权软禁刘备。但是,鲁肃却建议孙权:“将军(即孙权)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即曹操)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


鲁肃所言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曹操的实力雄厚,东吴单独抵御曹操有困难;二、孙权在荆州的威望,不如久居荆州的刘备,可以借助刘备安抚荆州;三、将南郡借给刘备,还可以多给曹操树立敌人,减轻东吴的抗曹压力。

孙权一听,觉得有道理,也就同意了鲁肃的建议。只是,孙权并没有直接将南郡给刘备,而是交换。刘备将江夏郡长江以南的部分给孙权,换得南郡。所以,实际上刘备只是跟孙权借了半个郡而已。


鲁肃在诸葛亮出山之前,跟孙权曾经有过榻上策对。当时,鲁肃建议孙权“鼎足江东”,划长江为己有,然后再谋图天下。这跟周瑜的谋划也颇有相似之处。只是,鲁肃的实际做法导致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此时,荆州的势力是这样划分的。刘备占据的地盘最大,据有荆州七郡中的五郡,即南郡、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曹操占有南阳郡和江夏郡长江以北部分。而孙权则是出力不讨好,打了赤壁之战,又折损了周瑜,最终,才只得了江夏郡长江以南的部分。很明显,这场战争的利益分配很不合理。


原本,孙权准备与刘备联合,共取益州。结果,刘备却借刘璋请他抗击张鲁之际,攻占了益州。孙权闻之,大怒,要求刘备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给他。刘备自然不同意。孙权立刻派吕蒙攻取了三郡。


刘备得知消息后,从益州返回屯住公安,并派关羽出兵准备夺回三郡。这才有了鲁肃“单刀赴会”,痛斥关羽的故事。《三国演义》中,为了突显关公,将单刀赴会给安到了关羽身上,其实是鲁肃才对。


当时,恰逢曹操打算攻打汉中张鲁,刘备担心益州有失,不得已向孙权求和。最后,双方以湘水为界,以东的长沙、江夏、桂阳给孙权,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属刘备。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刘备以两个半郡,换了孙权的一个南郡,根本就谈不上“借荆州”一说。


最后,孙权又趁关羽北伐之际,与曹操结盟,袭取了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并擒斩了关羽。整个荆州在长江以南的部分,皆为东吴所得。


从整件事来看,刘备借荆州到底是不是有借无还,其实并不重要。在这场荆州之争中,其实更多的是在比拼谋略和实力。至于承诺与协议,都是可以随时翻脸不认账的。而且,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给刻画的淋漓尽致。也许,这才是真正不可回避的现实。



孙权只是借给了刘备荆州一部分,且孙权也需要一个人给他挡住曹操,如果孙权要拿下荆州,必须分兵去占据这个地方,而刚刚经历过赤壁之战,孙权的军力需要恢复。

因为孙权想借刘备作北方曹魏的屏障,让刘备直面曹操威胁,以观其变。

因为孙权有自己的打算,而且想借此机会,让刘备和曹操打起来,自己坐山观虎斗,所以孙权答应刘备借荆州的无理要求。

1.刘备得了荆州后,可以为东吴分担曹魏的压力。
2.如果不借荆州,那刘备的势力就得不到扩张,最后会和东吴产生摩擦。
3.借的不是整个荆州,只是南郡,并且南郡也在刘备掌控之中。

~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为何还要借荆州?目的是什么
答:因此,这个时候的刘备,应该来到了他人生最顺风的阶段,不仅夺取了荆南四郡,也即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还获得了荆州牧的头衔。不过,刘备并不满足,而是多次向孙权借南郡之地,这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典故——“刘备借荆州”。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给世人的印象是...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揭刘备借荆州不还的原因
答:刘备去西川要是没有根据地是很危险的,如果兵败,还可以逃回荆州,但是没有根据地就四海无路。刘备夺了西蜀,鼎盛时期的地盘从荆州,益州到交州的西北。可是关羽欺下傲上,要是答应了孙权的求婚,荆州不就如磐石之安吗?况且刘备不还荆州还有另一个原因,刘备亲统大军出汉中,关羽的荆州兵出洛阳,俩...

借荆州就是借南郡,刘备明明借了孙权一个郡,为何孙权要刘备还三个郡?
答:一、刘备借了荆州之后,就不再控制江夏郡了。很显然,刘备控制的江夏郡被让给了孙权,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江夏郡,被刘备借南郡的同时让给了孙权,这应该是刘备借南郡的条款之一。二、当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向刘备讨要的不是南郡,而是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三国志 鲁肃传》:备既定益州,权求...

鲁肃劝孙权借荆州有什么目的?刘备野心之大鲁肃失算
答:那么,鲁肃为什么要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呢?鲁肃其实是很看重荆州的。他由好友周瑜向孙权推荐,初次见面的交谈中,就向孙权提出了控制荆州以鼎足江东、最终夺取天下的建议: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答:刘备借荆州的故事很有名,以至于使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家喻户晓,这当然是《三国演义》和三国戏曲的功劳。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有没有过借荆州这回事吗?是值得探讨的。一,孙权不可能把荆州借给刘备,因为荆州本来就不是他的。当时的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重庆市东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西北部。全州分...

刘备当初向孙权借南郡,后来是怎么演变成借荆州的?
答:之后还有了和曹操叫板的能力,如果任凭刘备击溃曹操,那么下一个就轮到孙权了。第三,诸葛亮在隆中对里面有过明确指出,引两路兵马一路出自益州,一路出自荆州,所以孙权派人来讨要荆州的时候,刘备自然不会答应,因为哪怕把南郡交还给东吴,他们都会失去一些战略要地陷入被动。。

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刘备借荆州
答:关于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刘备借荆州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有借无还!民间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1]”,给世人的印象是,刘备在耍赖,借东西不还。2、人们错认为他借的是整个荆州,事实并非如此。3、东汉末年,刘表占据荆州。...

夷陵之战未开打孙权为何就赶紧求和退还土地?刘备为何还不答应?
答:刘备为什么不答应?因为刘备发动对孙权的战争,有几个原因:1、为了荆州。荆州是被孙权偷袭夺去,刘备失了地盘又失了面子,不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刘备没有荆州,一生的梦想都会破灭,如何无论要把荆州夺回来,这是刘备发动战争的最主要原因。2、为了内部稳定。刘备集团内部多是荆襄士人,丢了家乡,连祖坟...

借取孙权南郡之后,刘备为何会拒不归还?
答:二、如果将南荆的地区归还的话,文官集团会出现分歧在刘备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刘备身边营集了一批文臣武将,而这些帮助刘备打下江山的重臣中,不少人都是荆州人,所以对他们来说,荆州有一种特殊的情节,然而刘备曾经只是借南郡,但是孙权却要求他归还包括荆州在内的多个地方,所以...

吕蒙为什么会奇袭荆州?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答:在这个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候,曹操却无意给两家解了围,要不然孙刘两家的大火拼就提前开始了。那么曹操是怎么无意中解围了呢?曹操这时候拿下了汉中张鲁,直接威胁刘备益州了。刘备一听说这个消息,秒怂了,赶紧求和,带人回益州(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