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融合教育的实现 浅谈融合教育如何促进特殊幼儿发展

作者&投稿:勾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创造融合教育的环境条件
  融合教育更倾向于“儿童中心论”,即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学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及特点,设法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即学校适应学生。
  首先要消除认知偏见,强调多元价值,创造开放多元的学校环境,为融合教育创造条件,如资源教室、无障碍环境等。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平等、充分地参与所有学校活动,对学生的考核更多地从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自律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不要用一张试卷去衡量、考核她(他)们。例如当一个视力障碍学生进入普通班级,在教室环境、教材课程和教学方法方面需要改变,首先向他们介绍学校的布局、教室的布置,让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学校教室环境,他们的书桌靠近黑板,教室的光线适当,清除容易磕碰的障碍物;普通教师和资源教师协同合作,为视障学生准备盲文教材、课文录音、作业录音和测试录音,为弱视儿童提供放大的印刷物或者辅助器械,在课堂中多使用实物或可触摸的模型便于他们理解。在教学中多使用口头语言,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完成测验,可以采用口头或录音测验。同时资源教师为视力障碍儿童增设日常生活技能、动作训练、方位训练等技能的补偿教学。
  其次加强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确定专职或兼职资源教师,(简单介绍扬中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师资配备)让他们接受专业的理论培训(附小吴彩云老师已经参加了省里开展的首批资源教师考证培训,并获得了资格证书);邀请特教老师指导,例如怎样评估某个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在课堂上如何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内容、怎样对他们进行学科指导和缺陷补偿等。
  2.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个别化
个别化是融合教育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个别化就是根据学生的障碍类型为每个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制定的个别训练方案计划,是由学校与家长针对学生个别需要共同制订的一份书面教育协定,它应记载学生的评定结果,该年度需提供的教育安置,相关服务及教学目标等。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时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必须经家长或监护人同意后方能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表)个别教育计划内容包括学生目前的成果表现、课堂测试、作业表现、父母老师和相关服务的个别测试评估结果;学年学习目标可以分为多个短期目标,包括社会、行为等,目标必须可测量;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包括需要的辅助器材教具和服务,学校及有关专业任务为他们训练及发展对普通教育所做的修改和变动;普通学生的活动,如不参加可以在计划中加以解释;区域性的测试,如不适宜参加测试加以解释或何种测试可以代替;日期和时间,必须陈述训练开始到结束日期,训练的频率和地点。目前我们每个资源中心都在做这件事,为每个学生制定了单独课表,即“一人一课表”(课表图),他们有单独的训练内容。
影片中尼克老师针对伊桑的阅读障碍,利用伊桑优势能力,通过在沙子上画字母、用颜料、橡皮泥来画、做字母、在电脑上玩游戏等活动增强伊桑对字母的敏感性,弥补和发展伊桑阅读方面的弱势,让小男孩伊桑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同时发掘他在美术方面的才能,个别化就是要补偿缺陷,挖掘潜能。目前,在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实行“走班制”。(解释)当然,我们普通学校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可能无暇顾及这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关注他们。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1)备课时想到他,给他一个适合的学习内容。(举例何银娣的课)
(2)课堂上关注他,给他一些参与活动的机会。如提问时,给他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课堂训练时,给他做一些简单的、能够完成(或者稍作提示)的题目。(举例何的课)(学生表现)
(3)在教学方法上做到“讲解与形象示范相结合”、“语言表达与态势表情相结合”、“解释启发与主体获得成功相结合”。
(4)课后布置一些适合他的作业,用几分钟给他一点指导。
(5)伙伴助学。为其寻找一个小伙伴,课后经常去帮助他。这样不仅有利于特殊需要孩子的成长,也能培养普通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台湾融合教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融合班学习,普通孩子获得的成长,比他们在普通班更多——孩子们获得了一颗“美丽的心”,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学习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懂得以同理心替人着想,而这些,不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吗?
其实就是一句话:课前想到他们、课上关注他们、课后帮帮他们。长期这样训练,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他们。就像故事里的尼桑和何老师课堂上的董同学。我们千万不要放弃她们。台湾融合教育专家吴淑美认为,融合教育绝不是在为特殊孩子办学,“所有孩子在一起学习,民主才能发挥功能。只有和不同特质的人互动,才能学得更好。把特殊生和普通生合班教育的模式,其实是教给孩子对待一个真实完整的世界。”这句话道出了融合教育的真谛。
3.营造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
  据报道某个班级内大部分学生家长联名致信学校,为避免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要求学校拒收一名自闭症学生。这是家校合作不成功的典型例子,深刻说明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教育中接受教育、推广融合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鼎力支持,社会的尊重和接纳才能营造融合教育的良好氛围。所以作为学校首相要让教职员工的观念和教育态度发生变化,其次做好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另外有特殊学生班级的老师也要向普通学生家长做好融合教育的宣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和谐、生机勃勃的教育生态环境,推动融合教育的发展。

融合教育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社会能力受损,交往能力显著落后的主要特征,强调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要充分利用社会周边环境,强调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融合教育是让孩子能够进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感受社会性 ,除了进入融合课程,还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帮助家长干点力所能及的活,不是那个孩子生下来就会干活,都需要家长或者老师去教,所以我们上融合课也是为了让孩子融入社会,但是要让孩子走向社会,那就让他先学会社会里的一些小事情。慢慢地接受并且融入社会。有更多问题可关注“星桥融合园”

教师如何推动融合教育~

您好,融合教育﹝Inclusion﹞,则承继「回归主流」的基本理论,是分小组上课,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所以不管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小孩都因其不同特质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分数不是惟一的指针,配合家长,给到学生适当的帮助和很多的鼓励。教师职称论文发表,可上九品论文网`

融合教育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儿童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发展上。

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包括

1、促进儿童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2、促进儿童个体特征大发展;

3、促进儿童个体价值的实现。

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

1、促进儿童观念的社会化;

2、促进儿童行为的社会化;

3、促进儿童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4、培养儿童的儿童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融合教育具有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促进儿童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促进儿童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儿童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一、融合教育促进儿童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个体的主体意识可以看成是人对自我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无论是对于普通儿童还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融合教育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是激发并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

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都通过接受教育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智力水平、潜能限度,以便能适应客观世界变变革客观世界。

很多特殊儿童在刚开始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特殊性,认为自己与普通儿童是一样的,随着教育的深入与社会经验的丰富,特殊儿童逐渐接受自身的特殊性,并根据自己的特殊性来发展自己。




二、融合教育促进儿童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个体的特征就是个体的差异性,主要是指人的兴趣、爱好、智能结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融合教育促进儿童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主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教育形式来实现。融合教育过程可能要求对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进行变革以更好地适应所有具有个体特征的儿童的需求,所以在国外主要采取缩小班级规模、增加辅导教师等方式,改变过去仅仅从医学的角度来给儿童贴标签以让儿童到隔离的特殊教育场所接受教育的做法,尊重个体的差异,实现儿童个体特征的独特展现。

儿童的独特特征突出表现在专业或职业特征上,例如,听觉障碍儿童很多利用视觉上的优势从事服装设计,视觉障碍儿童很多利用触觉上的优势从事按摩,等等。

劳动教育中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发展
答:劳动教育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的方法:1、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通过加强与相关机构、企业等的合作,共同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加强学科支撑:积极构建学科坚实、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

融合教育的措施?
答:融合教育的措施如下:1、布好融合教育发展的五个“关键点”。 一是建设一批资源教室。芙蓉区先后设立了五个分区合理、设备齐全、互补性强的资源教室并投入使用,基本满足了区域内随班就读各类特殊儿童的功能训练需求。二是推出一个普特融合示范校。在育才东屯小学成立了长沙市首个普通学校特教班。截至目前...

高职院校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答:1. 高职院校与民办高校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实现校企间的协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以此高效推动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2. 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3. 产教融合的首要方向是学城联动。

融合教育的主要实施形式
答:在此理念的广泛宣传影响下,同年,我国发布了首部关于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性政策,继续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在之后印发实施的特殊教育政策法规中,都强调要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发展。此外,有相关报告再次指出,我国残疾人融合教育以随班就读为主要践行模式,推动融合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质量。且我国教育部公布...

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发展
答:五育该如何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内容如下:“五育”融合育人,是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型提出的重大命题。“五育”原本是整体,但在当下中小学教育中,“五育”常常被分隔开,“五育”过程条块分割,进而导致办学目标远离育人初衷。“五育”从分裂走向融合,应从树立“五育融合”观入手,多元协同家庭、学校、...

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答: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有利于学生走出“高分低能”的阴影,有利将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课改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然要求。而物理课堂是实现STS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如何在物理课堂中渗透STS教育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思考。

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答:(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手段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具体包括五项内容:⑴建设若干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⑵开展新技术教育应用的试验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信息化关键技术与装备...

教育热点㉓ | 五育融合
答:实现五育融合的过程策略尤为重要,从课程设计到实施,都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强调整体性而非简单叠加。整体评价是关键,它促使我们从整体视角出发,对教育效果进行全面考量。融合并非孤立操作,而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线上线下的双线混融教育,作为智能时代...

如何真正让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答:这就是《规划)》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倡导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的特定背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的问题。了解这一特定背景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深度融合”的观念和传统“整合”的提法有何...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答: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