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兵家必争之地的古人,能不能选择绕路而行?

作者&投稿:羿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战争中,敌我双方常常会争夺一些地处要冲的关键位置,这些被反复争夺的地盘,就是古人所说的“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争夺这些位置的土地,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么,古人为何还要反复争夺这些地方,而不是绕过去继续行军呢?

一,必争之地

绕过不好攻打的地方继续行军的办法,古人不是没想过。

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战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常常位于大山大河之中,这让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军队很难绕开。



根据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不同,局部战场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都是著名的关隘和城池,比如函谷关、剑门关、山海关、襄阳、徐州、荆州等。

拿函谷关来说,它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自古就是关中的门户。

这样险峻的地势下,如果敌军来犯,想要绕开函谷关进入关中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困难程度丝毫不比拿下函谷关小。

剑门关和山海关也是同样的道理,李白的《蜀道难》中说剑门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畿辅通志》则形容山海关是“长城之枕护燕蓟,为京师屏翰,拥雄关为辽左咽喉”。



可见,面对这样的雄关,即便绕道而行,也绝非轻轻松松就可以绕开的。

如果长距离劳师远征,那么山路难行,粮草辎重不便运输,军队的后勤和补给都是不小的问题。

此外,这些关隘所处的地势都十分险峻,想要绕开也需要付出的巨大的代价。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偷渡阴平,绕开剑门关入蜀,虽然侥幸成功,也付出了阵亡70%的巨大牺牲。

如果说关隘不容易绕开,那么襄阳、徐州等地处要冲的城池更是难以通过绕路解决问题。

襄阳城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它位于三江交汇之上,掌握水陆要塞,易守难攻。



同样的情况还有徐州,徐州号称“五省通衢”,自古就是四战之地,又东临黄海,西连中原,北倚鲁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将士们无法绕行。

二,收获颇多

古代军队攻打兵家必争之地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攻下这些地方可以有巨大的收益。

古代战争,打得是人马粮草,而这些战争必备的资源往往被大量囤积在必争之地中。如果能够拿下这样的关隘或者城池,所得到的收益比攻打一座普通的城市要大得多。



而且,军队作战讲究兵贵神速,这一切都依赖高效的交通。

兵家必争之地不仅可以提高行军作战的效率,还可以减少军队粮草的运输时间。这些现实的红利,使古代的军队有充分的动力打下它们来获取这些城池所拥有的优质资源。

此外,古代军队攻城略地并不是挨家挨户的占领,而是先拿下这些兵家必争之地,然后造成局部的敌我力量巨大差距,从而逐渐蚕食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兵家必争之地的巨大红利促进了战争的持续。

三,后顾之忧

古代军队攻打兵家必争之地的第三个原因,是这些地方所占据的地理位置足以对己方将来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干扰。

明末李自成起义时,采取的策略就是不强求兵家必争之地,主要占领一些农村和小城市,结果虽然大顺军一路打到了北京,却依然如无根的浮萍一般风雨飘摇。



更倒霉的是,当李自成兵败时,当初那些不敢掠李自成锋芒的守将,现在却靠着兵家必争之地的山川之险,打得李自成如流寇般乱窜。

李自成一夜之间兵败如山倒,最终只能躲在深山里暂避锋芒。

如果李自成手中有几处兵家必争之地的话,就算他免不了失败的结局,至少也可以延缓失败的到来吧。

可见,兵家必争之地之所以被称作“必争”,一方面是它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是它拥有强大物资,这些都是古代军事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因此,绕路无法解决兵家必争之地的问题,对待这类地域,唯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不能绕道而行,因为不好过,这些必争之地一般都有江河,绕过去要费的功夫很大,所以一般遇到这种必争之地是不能绕路而行的。

不能。因为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话,就只能这一条路可以走,所以只能直面交锋,不能绕路而行。

有的可以,和平年代不需要绕路,直着走更近,战乱时还是避一避比较好,免得受伤。

不能选择绕路而行,因为古代由于自身生产力的限制,如果要绕路的话,往往会耽搁很长的时间,这样很容易贻误战机。

~

遇到兵家必争之地的古人,能不能选择绕路而行?
答:一,必争之地绕过不好攻打的地方继续行军的办法,古人不是没想过。然而,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战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常常位于大山大河之中,这让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军队很难绕开。根据战争发生的地理位置不同,局部战场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都是著名的关隘和城池,比如函谷关、剑门关、...

古代战争中,面对“必争之地”可以选择绕路吗
答:不可以,因为古代争的地盘大多是绕不开的地方,所以只有迎刃而上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有胜利的希望。在古代的时候,双方打仗好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重要的关地引发战争,有的关地就反反复复争来争去没完没了的,这就是古人时常说到的兵家必争之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战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常常位于大山...

古代战争中,面对“必争之地”可以选择绕路吗?
答: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这些关卡位置他其实就是你一定会通过的的位置,如果说你不从这走的话,你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路线可以选择,所以说才会出现这样的必争之地。而这样的必争之地是你根本就没有办法能够通过绕路将它排斥在你去选择的范围之内的,所以说在面对这样的必争之地时,你能够选择的方式就...

选出对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为此景所动,“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踌躇”,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

古代战争中,面对“必争之地”可以选择绕路吗?
答:古代战争中面对必争之地,选择绕路的风险很大,绝大多数都会选择正面进攻,这也是冷兵器战争的特色,这出于保障后勤方面的考虑,现代战争中有所改观,但是仍然不能避开这一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对于决定战争胜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资的运输受到极大限制,这也导致战争模式...

吕蒙被问到夺徐州和荆州哪个好时,因何会选荆州?
答:在东汉末年,徐州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徐州一开始被陶谦所占据,在此期间,曹操曾率军攻打徐州。陶谦临终之际,将徐州让给了刘备。不过,刘备并没有在徐州站稳脚跟,不久之后就被吕布窃取了。当然,曹操、刘备联合之后,将割据在徐州的吕布彻底消灭。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东汉末年,徐州成为诸侯反复...

为何古人遇到攻不下的城池,还要硬上呢?
答:二来是战略价值,往往最有战略价值的地理位置越难打,因为在我方手里可以居高临下、一夫当关,扼制交通要道的雄关,在敌方手里一样是,所以碰到这种兵家必争之地,是没办法退缩的,这牵扯着整个未来战略计划的实施,能不能干掉对方,就全看这一仗能不能赢,那就不能退缩了。能劝降就劝降,能用计就...

古代打仗,为何总是强调兵家必争之地?
答:褒斜道 因此,对于秦国来说,河西之地、太行山都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当然还有连接巴蜀粮仓的褒斜道。褒斜道到了楚汉争霸、三国鼎立之时,就成为绝对的兵家必争之地,谁能想到,这条栈道竟是由秦惠王一手打造呢?可见,秦国统一天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秦国管理层的战略眼光要远远高于其他各国啊。其实,...

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是哪儿?它在三国中有多风光?
答:荆州的最大贡献,大概就是在三国时期了吧!作为古老的城市,荆州在后世的发展中,一直不断的被人重视。虽然说在历朝历代中划分的地方并不是非常的相似,但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朝代对荆州的看重。我们如今讨论这种兵家的必争之地,如果错过了荆州,那估计三国的每一位枭雄都是不能忍的吧!

古代这四个地方,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之可得天下,有你家乡吗?
答:《汉中志》记载:“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号令中原,必基于此。”三国时期,刘备得到了汉中,却没能复制汉高祖的成功,未能完成匡扶汉室之心愿。两千多年来,在汉中发生过太多的战役,更留下了韩信、诸葛亮等人的足迹。甚至有人说,不得到汉中者,就不算得到天下。兵家必争之地二:襄阳 襄阳,因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