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作者&投稿:良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开展各种专业培训与教育,帮助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补充、拓宽、深化和更新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做到以事业、待遇、情感留人与有效的约束限制相结合。

  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1)增加检查监测的频次。

  在新常态下,客户经理应适当增加贷后检查的次数,可在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频次上,额外增加1-2次。管理行要加大对经营行贷后管理的检查,明确专人利用在线监测检查经营行分层管理是否到位、频次是否按时落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2)落实贷后管理“三亲自”。

  管理行的行长、分管信贷前后台的行要带头包片管户,每个季度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管理行客户部门的负责人要按照客户分层管理的要求,每个月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经营行的行领导至少牵头管理1-3户,每个季度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提升贷后管理检查层级。

  (3)强化贷后管理“四落实”。

  一是按户落实贷后管理团队,坚持“一户一团队”,“一户一方案”,明确信贷客户的管理行和管理人员。

  二是落实贷后管理检查频率,各层级的人员要按照规定的频率开展好贷后管理。

  三是落实贷后管理检查质量,主要通过”八看、一方案”来进行落实。一看贷款调查审查时存在的问题是否已解决;二看资金账户监测情况;三看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各种生产许可证件是否有效;四看原材料、产品市场变化情况;五看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变化;六看企业的投、融资担保变化情况,是否出现过度融资或过度担保等现象;七看担保抵押品;八看企业的“三品”、“三表”、“三流”。一方案是指每季都要制定详细的上户检查方案,事先对企业的行业政策、信贷政策、融资担保和现金流等情况进行非现场分析,带着问题去开展现场贷后管理检查。

  四是落实贷后管理例会制度。按规定召开好贷后管理例会,认真审议辖内行业、客户以及产品等风险。经营行要将贷后管理例会召开的时间及议题报至管理行信用管理部,管理行分管信贷行领导、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应参加经营行的贷后管理例会,对经营行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提示和督导,确保贷后管理例会在经营行得到落实。

  (4)加大贷后管理考核力度。

  要按季对经营行贷后管理进行考核,将贷后管理与经营行的综合绩效考核挂钩,提升贷后管理在经营行的综合绩效考核中的占比,通过综合绩效考核来引导经营行重视和做好贷后管理。

  如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坚持科学发展 完善组织构架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稳增长和控风险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稳”是推进业务转型的基础,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进”是“稳”的终极目标和基本保障。因此,必须坚持全面、平衡、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把稳健、创新的风险偏好落实到各个业务经营层面。

  调整业务结构 促进经营转型

  发展要以资本为边界,调结构、促转型是应对资本刚性约束的根本之策。牢牢把握“稳增长、优结构、守底线、升价值”的信贷政策基本取向,突出结构调整,深化基础管理,全力提升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严守风险底线 增强管控能力

  在风险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始终要把基础管理和风险管控作为各级行的第一责任,始终坚持稳健的风险管理战略,严守风险底线:

  一是持续倡导“稳健经营、内控优先、全员参与、过程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文化,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内控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培育合规风险文化,构建“制度执行、检查执行、监督执行”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夯实稳健发展的根基。

  二是以“精准管理”为重点,夯实风险管理基础。积极开展风险、信贷、处置、法律等多项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三化三无”支行创建活动,推行重点行业限额管理和客户名单制管理,建立健全逾期贷款问责制度、信贷授权暂停制度、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管控责任,全面落实贷后管理,严格执行贷后管理制度,加强信贷风险预警,完善预警相应机制,严格受托支付、资金监管和用信审核,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完善风险水平评价、贷款分类、停复牌管理、贷后管理等制度办法和操作细则,提升制度的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执行性。

  三是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按主要信贷业务品种设置风险控制目标,对于不良率、到期收回率、结构优化率、价值创造率、操作合规率超过设定目标或发生重大案件的基层行取消其转授权;对风险状况持续恶化的信贷产品,按问题严重程度和时间持续长短实施停牌管理。完善信贷责任追究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有错必问,无为必究,增强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创新不良资产经营机制。对自营不良贷款实行“属地管理、分层处置”,明确经营管理责任,真正做到“小额不良有人管、大额不良管得好”。建立法律风险事件预警机制。实时关注监管政策、法律新规,强化对各类法律风险信号梳理、分析和研究,疏通法律风险预警传导路径,及时主动揭示隐性法律风险。

  四是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扎实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建立起内控合规部门、审计部门、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四位一体”的内控防线。健全案防管理体系,完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加强业务连续性及应急管理。



~

如何管控风险经验分享
答:2.3.2预防风险: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基金,损...

项目管理中如何如何进行风险控制
答:识别风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是与你的团队、同事或干系人进行头脑风暴。找到有相关经验的人,安排采访,这样你就能收集到识别和解决风险所需的信息。想想很多可能出错的事情,留意它们。从中确保风险植根于问题的根源,对过去项目的历史数据做同样的处理。3、随时更新项目中出现的风险 使用风险登记册...

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控
答:企业若想做好风险管控,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_努力1.扩展企业战略的空间首先表现在层次上的竞争,从原来单纯产品的竞争到今夫人力资源的竞争、战略的竞争、竞争优势的竞争。其次表现在领域方面的竞争。竞争战略的谋划更多的是在无边界的不同的联盟之间、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之间对商业机会的竞争。2.加强领导...

如何做好风险投资管理经验分享
答:第三,自己要清晰地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若管理者自身没有秩序,东一头西一头乱撞,上上下下都将乱成一团,不但不能控制风险,还会降低效率、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2 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风控工作清晰的前提。3 制度管理细则 上述制度都有了,并不代表就能做好风控工作,要把制度体系有效的管...

企业风险管理该如何做?
答:6、 设置完善的风险学习机制 风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企业获得和保持风险管理能力的一项重要途径。学习机制可以在公司内营造一种平等竞争、激发智慧的环境,弥补个人与团队的能力差距。风险学习应成为风险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学习过程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而不是与特定风险管理项目相联系的暂时性工作。持续的学习...

怎样做好风险管理
答:1.树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警惕,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危害性,培养他们在面对风险的时的应变能力。2.明确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一定要和企业的技术及战略管理相结合,而且要在全企业范围内明确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将其与企业业务、战略及...

收入低的时候,怎么提升抗风险能力?
答:而对风险的认知,也就是了解投资风险具体有什么,可以怎么应对。“知己知彼”,对于提高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尝试去改变影响承受能力的因素 随着收入、年龄等因素的变化,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在发生改变。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的行动去改变影响因素,来提高风险承受能力。比方说,...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管控优化怎么做好?
答:第三步:优化管控措施 ● 最低合理可行(ALARP)● 经济可靠有效 第四步:建立风险档案 ● 分级建档 ● 分级管控 第五步:引入系统 ● 风险管理信息化 ● 风险管控移动化 第六步:动态管控/预警 ● 实时监控 ● 动态预警 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安全眼,是基于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与方法研究、开发的在线...

班组的重大安全风险及主要管控措施
答:主要管控措施:1.定期对管辖的岗位进行巡回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做到生产无事故;2.机关检查人员每发现班组长未按照要求检查或整改,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3、机关部门随机抽查交接班记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班组长进行整改。4、检查班组长职责是否落实在现场。班组长风险管理标准 1、班组长在入井前...

项目施工管理中如何进行合同风险管控
答:这就要求承包方的谈判人员既懂工程技术,又懂法律,既懂经营管理,又懂造价、财务,才能保证合同双方在合同谈判中处于一种智力均衡、信息对称的状态,增加谈判的力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笔者建议承包商组建工程合约部,成立高效的合同谈判班子,这是降低合同风险的人才保证。4、承包商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