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作者&投稿:歹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衣其羽皮 衣:
(2)以火德王 以:
(3)民人大说 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3.远古人类是怎样发明火的?
4.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
* Copyright (c) 2015 Baidu, All rights reseved.
* @fileoverview PC端QB模块最佳答案
* @author qinmudi | qinmudi@baidu.com
* @version 1.0 | 2015-03-17 | qinmudi // 初始版本
-->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衣其羽皮 衣:意动用法,以……为衣服.
(2)以火德王 以:因为.
(3)民人大说 说:通“悦”,高兴.
二、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译:居住在山野,则以鸟兽为食,以兽皮为衣,
三、远古人类是怎样发明火的?
答:因为吃了未经火烤的有腥臊的鱼鳖螺蛤,导致人们因肠胃受损而生病,所以出现了圣人,教人们钻燧取火,制作熟食.
四、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
①人类从“茹毛饮血”进步到吃熟食,食物的种类和范围扩大了营养丰富了,进而促进了人体(特别是大脑)的发育.
②人类可以用火防止野兽的侵袭,又能用火围攻猎取野兽,还可以用火取暖、照明,从而扩大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
③人类渐渐学会用火烧制器皿,冶炼金属,并在火的利用过程中积累化学知识.
④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没有或就不可能有文明世界的出现.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衣其羽皮 衣:
(2)以火德王 以:
(3)民人大说 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3.远古人类是怎样发明火的?
4.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

解释带点的字:
然所蓄茶有数等(蓄)
蓄:储藏。
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惑)
惑:迷惑不解。
每有会意(会)
会:心得、领会。
亲旧知其如此(旧)
旧:旧交,老友。
翻译句子:
手自烹进,冀得称誉。翻译:(和尚)亲自动手烹煮进献(给高官),希望得到(他的)夸奖。
曾不吝情去留。翻译: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曾(cēng)不:竟然不;吝情:顾念,舍不得的意思;去留:继续留下还是离开,此处偏离开。
至于灵隐寺僧和五柳先生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你本人谈自己的看法。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1 钓饵同而得失异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日:“旨哉!意成乎道也。” 2、甲、乙钓鱼是相同的条件有哪些?---- 钓饵同  结果不同 ---(甲)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乙)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3、文末“旨哉!意成乎道也”这句话的作用是卒章显志(凸显主题)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甲、乙两老汉画像。甲老汉:钓鱼时,心中坦然眼睛微闭神色安然,使鱼看不清老汉的用意,因而上钩。 乙老汉:一心取鱼,双目盯着鱼,神色在意鱼,使鱼有所察觉。所以鱼跑了。、5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悟出的道理:办事欲成功,不要急功近利。要轻松安然。

赵简子爱士文言文答案
答:1. 赵简子爱士文言文阅读答案 概述 又称:赵简子杀白骡 杀畜活人。本文写的是赵简子为了给一个不起眼的家臣治病,不惜杀掉了心爱的白骡的故事,反映了他的仁爱之心。和谐社会需要仁爱之心。 原文 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②处广门之官③,夜款④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得...

古者谏无官文言文答案
答:梁军的主将徐玄明斩杀其青、冀二州刺史张稷的脑袋,率郁州归附朝廷,朝廷商议派兵赴援,游肇上表认为不应使军队劳累去争夺海岛之地,皇帝不采纳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文言文阅读答案 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孝文初.等到大将军高肇征讨蜀地时,游肇又陈辞请求等待以后...

驱蚊文言文答案
答:1. 驱蚊文言文阅读答案 驱蚊 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撇得好驱蚊符。或请得以贴室中,至夜蚊虫愈多。往咎道士,道士曰:"吾试往观之。"见所贴符 曰:"原来用得不如法耳。"问:"如何用法?"曰:"每夜赶好 蚊虫,须贴在帐子里面。"译文:有个道士说自己法术高强,写的一手好驱蚊符(就是和...

文言文汉王高煦答案
答:2. 秦仪,长七尺五寸,文言文阅读答案 (北京卷)200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文言文(带翻译) 二、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1)叔孙通者,薛人也。 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 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

亦步亦趋文言文答案
答:2. 亦步亦趋文言文阅读答案 古文《亦步亦趋》一、原文:或人命1其子曰:“尔一言一动皆当效2师所为。” 子领3命,侍4食于师。师食亦食,师饮亦饮;师侧身亦侧身。 师暗视不觉失笑,搁箸而喷嚏。生不能强为,乃揖5而谢6曰:“吾师此等妙处,其实难学也!”二、注释:1,命:吩咐,嘱咐2,效:模仿,照着做...

文言文周维城传阅读答案
答:1. 文言文 周维城传的原文及翻译 周维城传(清) 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侯: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

争雁文言文答案
答:1. 争雁文言文阅读答案 兄弟争雁 【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宜燔。”竟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注释】1睹:看见。2援:引;拉。3烹:烧煮。4舒雁:栖息的大雁。5宜:合适。6燔(...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文言文答案
答:2. 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阅读答案 题目??? 说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鸟巢既倾覆,其卵当皆破。用来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据《魏氏春秋》记载:“(孔)融对孙权使有汕谤之言,坐弃市。”临事,他的子女无动于衷。原来二人预料必被株连,故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为喻。后也泛指事之整体...

贡师泰文言文答案
答: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④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很高兴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6. 燕昭王求贤1文言文阅读答案 1.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①.”君遣之②.——两个“之”各指代什么? ①之:代千里马...

士别三日文言文阅读
答:1. 士别三日 文言文阅读答案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呢!只不过应当刎览一些书籍,了解过去的历史。你说事多,比我如何?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补益。”吕蒙从此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