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已经战败,为何德国还要在投降谈判时羞辱法国

作者&投稿:赖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德法停战专约》签订现场 1940年6月22日,法国代表亨茨格和德国代表威廉·凯特尔在《德法停战专约》上签字,标志着法国正式投降。 为了此次法国的投降谈判,德国人下足了功夫:他们将签字仪式定在了法国的贡比涅森林,并且将1918年德国失败后同法国签订停战协定的福煦车厢从博物馆里拉出来,放在22年前的位置——车站中央的轨道上,德国代表坐的位置,正是当年战胜国代表坐的位置。 而法国人此前并不知道谈判会在这样的地方进行。 德国的行为就是在 *** 裸的羞辱法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德国已经打败了法国,为什么还要在投降谈判时选择这样的方式羞辱法国呢? 查理曼帝国分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德法的矛盾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843年,查理帝国皇帝路易一世去世3年后,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三方签订《凡尔登条约》,查理曼帝国分裂为东、西、中法兰克三个部分。 870年,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签署《墨尔森条约》,瓜分中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试图占领整个中法兰克王国,但在日耳曼人路易阻挠下没有成功,双方结下仇怨。 9世纪末,西法兰克的波索公爵自立为王。为换取东法兰克中立好腾出手对付波索,东、西法兰克于880年初签订《利贝蒙条约》,割让洛林给东法兰克。从此德、法两国为了洛林展开了长期争夺。 三国形成 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驾崩,东法兰克王国的公爵推选康拉德为国王,此举被德国历史学家视为法兰克帝国的彻底崩溃和德意志史的开端。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987年,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终由法兰西王国所取代。 国王被取代,恩怨却流传了下来。德法两国登上历史舞台,为了争夺欧洲霸权开始了长达千年的恩怨情仇。 神圣罗马帝国疆域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后,为了霸权大肆扩张,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中央权利衰落剩下一副空壳,皇帝由七大选帝侯推举,国内邦国林立,可争夺霸权的心一点没减。 而在1453年,法国获得英法百年战争的胜利,民族获得统一,成为当时欧洲强国。 1494年,法国入侵意大利,与神圣罗马帝国为争夺欧洲霸权爆发大规模战争,持续65年,双方在意大利本土大打出手,最终法国霸权梦想落空。 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神圣罗马帝国几乎遭到了以法国为首的整个欧洲的反对。 战争结束后,日耳曼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25-40%的人口:维滕贝格3/4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65%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1/4的人口阵亡;柏林以北的鲁平地区人口几乎灭绝,只剩下4个村子;纽伦堡只剩下原有人口的2%,柏林只剩下7500人;普法尔茨从原来的10万人减少到2000人; 帝国1300万的人口只剩下不到2/3,大约有400万以上的德国人在战争中丧生,德国失去了将近一半的男人,12000个城镇村庄遭到破坏。 邦国林立的神圣罗马帝国 已经邦国林立的神圣罗马帝国原有390个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三十年战争结束后诞生了314个邦国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地,总计1789个独立政权。如威斯特伐利亚地区面积仅1200平方英里,却存在着52个邦国,简直稀碎。 恩格斯指出: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使德国有200年不见于政治积极的欧洲国家之列。” 神圣罗马帝国被再次削弱,所有战争带来的痛苦都由德意志人所承担,这极大 *** 了德意志民族建立统一强大国家的渴求。法国借此获得欧洲霸主的地位,并且得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阿尔萨斯和洛林 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人战争爆发,这一回波旁王朝得到西班牙王位,但是法国损兵折将,法国统一法国、西班牙和尼德兰(荷兰和西属尼德兰)的计划被摧毁,普鲁士建国。 1733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西班牙以及两西西里王国爆发大战,法国重建巅峰时期的欧洲霸权,神圣罗马帝国再度削弱,普鲁士开始崛起。 1754年,七年战争爆发,法国力图吞并汉诺威,以阻止普鲁士崛起,结果法国大败,声望一落千丈,而普鲁士稳住了自己第五列强的席位。 拿破仑加冕 拿破仑时代 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欧洲各国为了对抗新兴的资产阶级法国而结成同盟,前后总共7次,每次都能见到德国(神圣罗马帝国与普鲁士)的身影。 第一次反法同盟,神圣罗马帝国与普鲁士战败,1795年法国兼并莱茵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 1800年,神圣罗马帝国再次战败,1803年,德意志内部邦国召开了一个全帝国代表会议,取消了112个邦国,使邦国数减少到30几个,德意志在统一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1806年8月1日,再次被拿破仑打败后,神圣罗马帝国议会宣布自行解散,8月6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根据拿破仑的要求,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始建于公元96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普鲁士开始直接与法国争霸。 耶拿战役后拿破仑进入柏林 1806年10月,耶拿-奥厄施泰特战役爆发,拿破仑大胜,普鲁士和萨克森几乎全军覆没:伤亡2.5万人,被俘者10万人,其余兵力完全瓦解。 10月27日,拿破仑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柏林,普鲁士投降。恩格斯说:「 ”拿破仑吹了一口气就把普鲁士给吹翻。” 1807年7月9日,法普签订《提尔西特和约》。普鲁士只留下了「 ”旧普鲁士”、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和西里西亚四个省,其余领土全部丢失,军队裁减到4万人,赔款1.5亿法郎,在赔款没缴清前,法军驻扎普鲁士境内。 普鲁士失去了一半以上的土地和人口,领土支离破碎,不再是欧洲强国,沦为德意志一个小邦,拿破仑踏着德意志的尸骨登上了欧洲独裁者的宝座。 普鲁士军队 但是对普鲁士而言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普鲁士痛定思痛,推行了大规模改革,终于在第六次和第七次反法联盟中打败了法国,普鲁士走上真正的强国之路,为了获得霸权,与法国的矛盾也不断激化,向法国复仇的情绪开始不断弥漫。 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击败法国,莱比锡战役促使德意志民族不断觉醒。 1815年,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击败法国,普鲁士疆域扩大到自默麦尔河延至莱茵河,成为德意志邦联内德语居民占优势的唯一强国,以及欧洲列强之一,奠定了统一德意志的基础,法国再次遭到削弱。 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 1862年9月22日,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着手策划德意志统一大业。 1866年普奥七星期战争,普鲁士以快而惊人的胜利搅乱了欧洲均势,确定了其在德意志联邦中的领导地位。 此时法国竭力恢复欧陆霸权,维持一个分裂的德意志,普鲁士统一将会严重威胁法国利益。 1870年,法国要求普鲁士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法国,并要求普鲁士不准染指西班牙王位,但被普鲁士拒绝,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宫加冕 最终普鲁士大获全胜,割占阿尔萨斯和洛林,获得赔款50亿法郎,排除法国对普鲁士统一的干扰。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国 *** 缔结联合和约,南德四国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 ”德意志帝国”。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正式登基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完成统一,一跃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这改变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的欧洲格局,使德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上升,踩着法国成为强大的「 ”中欧帝国”。 而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则直接暴露在德军面前,如果德国继续入侵,法国几乎无险可守。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在敌国皇宫内登基称帝,这种 *** 裸的羞辱令德法矛盾愈演愈烈,德国担心法国报复,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1879年与奥匈帝国结为盟友,1881年与法国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的意大利主动寻求与德国结盟,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建立。 法国卯足了劲要报仇雪恨,但是也意识到光靠法国的力量很吃力,1892年,法国与俄国缔结军事同盟,1904年法国与英国缔结协约,1907年英俄又缔结协议,以法国为核心的协约国集团成立。 最终围绕德法两国的矛盾冲突,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形成。 《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署现场 法国在凡尔赛的复仇 一战时期,德法两国在西线爆发大战,法国人拼死作战,德国大败。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一辆停在贡比涅森林内的火车上签署投降书,向协约国投降。在投降书中,法国便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德国几乎难以办到的条件。而这节车厢也被称为福煦车厢,并且在战后停入博物馆收藏展览,展示法国的伟大。 根据当时的主流媒体报道称,在停战条约签署过程中,福煦不但拒绝与德国军官握手,还用法语说到:「 ”好了,先生们,这结束了,走吧。” 为了羞辱德国,法国特地将巴黎和会的开幕式选在了1919年1月18日,谈判地点在凡尔赛宫镜厅,也就是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登基为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日子和地点。 《凡尔赛条约》签订现场,就在凡尔赛宫镜厅 同时作为东道主的法国总统庞加莱在当天的开幕式上说了这样一句话:「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在这个大厅里诞生,由于他生于不义,必将死于耻辱!” 在停战协议中法国便制定了苛刻的条款。在《凡尔赛条约》谈判中,法国不仅提出割地赔款,彻底削弱德国军力,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控制德国的进出口,甚至处死德国皇帝等更加苛刻的条件,还将德国排除在外,直到签约时才通知。 在德国拒绝签字的时候,法国强势地称如果德国不同意签订和约,那么盟军的部队将进入德国本土。 甚至在条约签署后,法国人认为这对德国的惩罚还太轻了。 苛刻的条件,各种侮辱性的言行,从上到下的羞辱令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每一个德国人的心中,德国成为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温床,欧洲大陆深埋战争危机。 英国骑兵 英国搅混水 由于英国在欧洲大陆争霸的接连失利,开始将争霸的目光投向海外。同时为了防止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权,对英国的利益造成威胁,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开始出台。 简单来说,「 ”只有当某一国过于强盛,或是威胁英国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或是威胁他的海上霸权,英国才积极地坚决地干涉欧洲政治。”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信仰新教的部分德意志诸侯国与丹麦等国得到了英国支持,最终导致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衰落,神圣罗马帝国分裂愈加严重。 但是三十年战争导致了法国、瑞典的崛起,而荷兰的海上力量也日渐壮大。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英国陆军 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英国联合普鲁士、葡萄牙、荷兰等国结成反法同盟。 最终荷兰因为战争衰落;法国海军几乎全灭,陆军遭受重大打击,尽管勉强维持住霸主地位,但是无法独霸欧洲;西班牙亦因此战开始跌出一等强国地位。 同时为了避免过分削弱法国,导致他国得利,英国又背着同盟提前与法国议和;而普鲁士也借此机会在欧洲崛起。 七年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 1754年,七年战争爆发,英国扶持普鲁士在欧洲与奥地利等国为敌,牵制欧洲的力量,自己则在海外与法国等国作战。 1757年1月,英国与普鲁士签订第二次盟约,并答应给予他援款,并派军队保卫汉诺威。但是由于一直主张联合普鲁士的英国国务大臣老皮特被免职,导致普鲁士在欧洲孤军奋战,面临亡国的危险。 幸而俄国临阵变卦,与普鲁士结盟。七年战争最终导致了法国与普鲁士的衰落,英国独赢的局面。 法国大革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英国出钱出力,接连七次组成反法同盟,终于击败拿破仑,打破了拿破仑帝国的美梦,不过神圣罗马帝国也在拿破仑的打击下覆灭,普鲁士遭到法国毁灭性打击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重新在欧洲崛起。 在战后举办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获得了名正言顺插手德意志事务的机会,为了防止俄国、普鲁士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在欧洲建立霸权,阻止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英国又同法国和奥地利于1815年1月3日缔结了一个秘密条约。 同时由于维也纳会议,最终德意志地区分成了39个邦国组成了一个松散的德意志邦联,英国同时又为了防止奥地利彻底掌控、统一德意志邦联,开始扶持普鲁士。 一战漫画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意志,在1866年七星期战争的时候吞并了与英国共主邦联的汉诺威王国,并于随后的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国,真正成为欧洲大陆的强国。 英国意识到德国的崛起势不可挡,转而再次寻求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结盟,加入协约国集团。 一战后的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再次在欧洲大陆崛起,又开始搅混水,导致德国既没有彻底惩罚也没有足够安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英国这种搅混水的行为确实让英国得利,也致使德法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爱丽舍条约》签订现场 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德法两国之间矛盾丛生,战争不断,恩怨纠缠千年,相互想着报仇雪耻,羞辱对方,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不过二战后,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转变,千年的恩怨在现实威胁下,在欧洲经济开始复苏、渴望脱离美国掌控、建立经济政治共同体的愿望不断加强下,1963年1月12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与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签订了《爱丽舍条约》,正式宣布了德法两国全面和解,千年恩怨至此终结。 从世仇到和解,不断引发世人对「 ”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的同时,也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只要达到一个特定的时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化不开的仇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已经战败,为何德国还要在投降谈判时羞辱法国
答:一战后的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再次在欧洲大陆崛起,又开始搅混水,导致德国既没有彻底惩罚也没有足够安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英国这种搅混水的行为确实让英国得利,也致使德法矛盾愈演愈烈,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爱丽舍条约》签订现场 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德法两国之间矛盾丛生,战争...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答: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何如此迅速战败?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第如此迅速战败的原因如下:1.法国人盲目建设马其诺防线,一厢情愿地认为德国人永远无法逾越。2.联军的作战意识很是消极,是既不想打又不敢打。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一战的阴影、波德战争的震撼,自身军队模糊的战争定位影响。以至于开战前夕很多法军因为喝高了而住院、支援物资里明确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为何败得如此迅速呢?
答:当我们探究法国在二战初期败北直至投降的原因时,除了法国工业与军备上的落后、统帅的战略失误以及对手的蓄谋已久这些物质层面的原因之外,法国在二战初期差强人意的表现也离不开一些精神层面的影响。战前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 30年代是一段法国不堪回首的历史,经济上遭受到更为持久的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为什么会战败?
答: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 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什么投降
答:这一段防线,法国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修筑工事,而且法国参谋部认为他们的盟国比利时本身对法国来说就是一处很好的缓冲区,可争取八天时间来组织防御力量。然而这一结论是按步兵行进速度得出的,可当时德国人已经实现了摩托化和机械化。所以,德国军队就是从此处进行突破,抓住了这堪称阿克琉斯之踵的破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为什么那么失败?唉!
答:德军装甲集群的速度优势,法国情报与战略思想的落后,以及对德军战略的误判。其实关键一点就是没有料到德军会集中三个装甲军打阿登。阿登一破,默兹河一过,色当一占,英法联军的防线就相当于被从中间撕开了一个口子,北面比利时的英法部队主力和南面马其诺防线的法军被分隔了,然后德军马不停蹄冲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什么投降?
答:不少的维希政府官员与成员在战后受到法国政府的通缉与囚禁,赖伐尔战后被处死刑,贝当原本判处死刑,后因为一战战功之故被戴高乐特赦,改判无期徒刑,被囚禁在大西洋中岛屿的一个要塞中至病故。 戴高乐则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核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快速投降,它到底怎么了?
答:对于迅速战败亡国的原因,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法国战略上的失误,他们死守马奇诺防线,等着德国人来打,而德国的装甲坦克出其不意的走了号称魔鬼森林的阿登山区,打了个法国措手不及。还有人会说,法国不比苏联国土面积大,有着战略纵深,有大后方。德法战争中,德国只要越过马奇诺进入法国后就是一望...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什么投降德国?
答: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1943年自由法国总部从伦敦移到阿尔及尔,就任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主席。1943年5月,共产党等16个政党团体在法国国内共同组建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戴高乐派往国内的代表让穆旦担任第一届主席。到44年3月,法国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装力量联合为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