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由是怎么定义的? 大学生应该怎么认识自由

作者&投稿:弘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学生的自由是有双面性的,没有了束缚和管制可以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也会让一些学生养成懒散的坏毛病。想无束缚的提高自己就自律。


       不要懒散,养成并保持好习惯,别挂科,好好学习,多去教室学习,少在宿舍摆烂,大学里每一天都是随心所欲的,但是每一天都是赛跑,要多考证书,没有什么比证书重要,技多不压身,多一个证书多条路。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最好和导员和老师们搞好关系,如果不擅长,至少不要把关系弄僵,大学里很多事都是导员决定的,如果和导员搞好关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好处。多交朋友,一定要认识几个自己,本专业,大一届,或者两届的学长学姐,他们的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选个班委当,如果怕累,就当闲职,不嫌累就选班长和团支书。最好是班长。不管是评优还是奖学金,贫困金什么的拿到手软,也会让自己多很多机会。同时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广度,学几个特长,比如,拍照片,做ppt,剪视频,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社团多发展自己,比如街舞社,音乐社,多锻炼自己,多结交一些正能量的小伙伴,多个朋友多条路。

       学会拒绝。之前我很顾及别人的感受,其实心里很不愿意,但是还是答应了。但后面发现,我他喵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了,我还要做你的事情,让自己陷入一种没必要的精神消耗中,后来觉得实在没必要为了别人的感受让自己过得这么难受,管他们怎么去想我,我就活成我自己的模样就好,勇敢的去拒绝。不要做免费劳动力,不要总是帮别人忙!你不欠任何人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不要过度分享自己的私事和自己的学习资料,重要信息,不是所有人都是朋友,室友不一定是朋友。



对于大学生自由的定义,我认为主要表现在,时间分配的自由,恋爱自由,生活费自由,以及选择自由等。

(一)时间分配自由

相比于大学以前,大学生的业余时间是很充足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业余时间去完成自己想干的事情。除去上课时间以及社员活动时间,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自由支配。想去兼职的,可以去大学附近找一些家教兼职等等,想要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去搞搞自己的小爱好。把初高中以前的兴趣爱好重新捡起来,不要让大学生活留下遗憾。想要去旅游的,也可以利用假期看看外面的风景,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放松身心。

(二)恋爱自由

在大学是没有人干涉你的恋爱情况下,大学期间也可以谈一场甜甜的校园恋爱,争取不让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手牵手在校园里散步,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三)生活费自由

父母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生活费,而这些生活费的花费是完全由我们自己所支配的。合理的利用我们的生活费,不能大手大脚的去花销,在生活费有限的范围内,合理的支配它们。

(四)选择自由

大学生一般都已经成年,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不管是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面,还是一些大事情方面,我们都可以理智的做出我们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去接受。在大学之前,我一直听我父母的话,就是那种言听计从,虽然有时父母的选择我并不赞成,但是我并没有权利和自由去为我自己做选择,大学之后,我有权利去支配自己的选择权,在脱离父母的管控下,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大学自由指的是在一切合法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和选择,这种自由并不包括随意逃课,自由违法犯罪自由,违规自由等等。希望我们都能够在大学有一个愉快的生活。



作为一名即将大三的大学生,我很高兴能与你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这个“自由”是由你,我,及我们广大大学生来定义的。有的人认为不用做作业、可以天天打游戏做自己想做的事,远离父母不受他们管教就是自由;也有的人认为自由就意味着要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所有事物,再没有老师家人会催你学习,叫你起床,和你吃饭等等....  大学里的一切都与小学、初中高中完全不一样,在这里你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的个体,没有人会干涉你的所有。大学与以前相比是更轻松自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摆烂不学习,自甘堕落,美名其曰享受自由。

                                     

在大学生活中,“自由”变成一把双刃剑。不能把握好自由的这个度的大学生就会渐渐地丧失自己的才能,过着看似“自由”实则放纵的大学生活,结果到最后连毕业都成问题,进入社会后只能任凭风吹雨打。而那些能使用好这把双刃剑的大学生,她们则穿梭在图书馆、自习室,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也能在聚会中与同学、社团朋友或老师一起谈笑风生,大学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也同样自由。但在这过程中她们不仅提升了自我能力和人际关系,而且还逐渐挖掘出其他隐藏着的才能,这才是大学生自由的意义。

                                     

最后我想说,树立一个正确的自由观非常重要,作为大学生应该要清楚自由的界限是什么,做到不逾矩。以及清楚自己想要的、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大学不过是以一种更自由的环境氛围去学习,要记住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拼搏,同时也不忘要劳逸结合、适当放松。希望大家都能在大学里实现“大学自由”,也期待我们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首先,作为一个大学生,肤浅和现实一点来说,就是有钱花,有事干,可以不去顾虑自己喜欢做的事之外的事情,不被任何人任何东西所束缚。

大学作为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首要任务是提升自己,明确方向。

一,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是行为和生活方式自由,其实进入大学之后,这点基本上是满足了,大学没有高中那样规定好的事情和父母在身边的督促,满足了身体上的自由。在大学里会形成自己独有的舒服的生活方式和对待事情的态度。

二,提到大学,毕竟还是在校园,身份是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那么第二自由便是学习自由,大学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有选择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科目,有选择地培养和精进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自身学习模式的培养会终身受益。而且关于兴趣爱好,真正大学毕业之后可能就真的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最高层次的自由是心灵上的自由,思想境界上的自由,这不光在大学是这样,人生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如此,能真正达到这点的不光在大学生里少之又少,有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达到。俗话说,大学已经是个小社会了,在这种纷纷扰扰的环境下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会对原有的价值观,消费观产生一定的冲击,大多时候人云亦云,失去自己对本身情况和未来的思考和选择。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大学里,很大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盲目的参加了一些社团组织,最后却因不愿意做组织分配的任务和要进行许多没必要的社交而身心俱疲。

最后,我想说,自由没有定义,大学生的自由更没有定义,最适合自己,能真正让自己愉快地舒服的生活就是最自由的!



                               大学生的自由是怎么定义的?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

  • 我认为大学生的自由并不是自己为所欲为,随心所欲。而更多的自由应该是在时间上的自由。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时候我在想

  • 自由好像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像这一刻的我拥有了自由。在这个假期里,我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没有过多的烦恼。可是当我有一天,看我自己喜欢的小说,从早上看到晚上,从太阳升起看到太阳落下。我还记得那天夕阳从我手里,一点一点消失,整个房间,变得漆黑一片。我在想,这真的是自由吗?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自由吗?

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

  • 你的自我压抑太多了,在过去十几年的生命当中,你的自我境遇太多了。所以当很多大学生把自由理解为所欲为的时候,我很多时候解读到的是那样的一种信息,觉得是同学们十几年禁欲之后想要纵欲一下。十几年受苦压抑之后想要放纵一下,所以这个时候你自然而然,你总要给自己的行为举止一种合理性的解释。

学习自由

  • 大学生,因为基本上都是成人了。智力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所以,大学学习是真正做到了自我学习的一种状态。就是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不学什么。不像中小学那种灌输教育,反正老师安排什么就做什么,考试考什么就写什么。大学学习有非常大的自由度。所以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当然很多人,也会去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死读书,他们去音乐呀,舞蹈啊,尽情的释放他们自己。

活动自由

  • 大学是个体价值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方。各类社团活动等着你去参加,各种竞赛等着你去挑战,各种书籍等着你去浏览。在这里,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展示我们的才能,也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学到新的技能,幸运的话,我们还能收获一段美丽的爱情。

  • 也有的人说,大学有做不完的任务:举办一个活动,自己要有事先精细的策划;参加一个比赛,也得做好充足的准备;计划一次旅游,自己首先得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因为在大学,奖学金和各项荣誉都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

兼职自由

  • 走进大学的校园,我们不仅仅可以学习,去活动,还有更多的时间去兼职。兼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平时的零花钱,更多的情况下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拥有社会上不同的能力。

  • 我的大学就是这样的,兼职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在线下的时间除了上课学习外就可以去兼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一些,同时可以拉近我们和其他人的关系。

在大学的生活中

  • 自由他并不是说一个人的为所欲为。你的自由就是时间自由了,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去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了目标,有了兴趣,然后才更加有动力。



大学生所谓的自由是什么~

大学生的自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的自主权,学习的选择权和思维人格的独立性。(一)所谓生活自主权,是指大学生不仅有了独立自主地生活的能力而且也有权在很大的程度上自主地选择生活的方式,模式等。也就是说,在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上,对父母,学校,社会等的依赖程度相对于小学和中学生来说,要小的多,所受到的影响也较小。(二)学习的选择权,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独立地选择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比如,大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对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对课程重视程度的选择等。(三)思维人格的独立性,是指人格的独立自主、个性化,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辩意识,带着批判的精神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大学生有权而且应该批判地继承老师的观点,不能全部生硬地照搬照抄教师和书本的观点和主张。

本人对大学生的自由这个话题很有发言权。大学生由于其受约束较少的特点,在大学生活中时间、空间自由度很高。在完成学校安排的课程要求外,你可以尽情享用你的空闲时间。
已经在大学“混”了两年的我,对于各类型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对“自由”的认识更加多面,这种自由不限于大学生较大的时间自由度和空间自由度。大学生的自由主要包括几方面:


PART 01 | 生活方式自由化生活方式自由化是与中学相比较而言。进了大学,在完成学校的学业要求外,你:
可以早睡早起,也可以日夜颠倒;
可以只待学校,也可以到处跑;
可以勤工俭学,也可以奢侈攀比;
可以逃避现实,也可以独立上进。
从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基本上能够看出一个大学生的精神及追求:
对于萎靡不振的大学生,基本上天天躺平;
对于有所追求的大学生,基本上天天很忙。
所以就出现了长辈不解的问题“大学生到底忙不忙”。其实大学生忙不忙、累不累大多都是自己选的,除了像医学类这类难度高、要求高的专业,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节奏。
另外,大学包容多样化,每个人的思想和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大学是不同思想碰撞、成长的舞台,拥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更彰显自由度。

介绍一下我身边的同学的生活方式:
a同学更愿意学习,上课独自坐前排,认真听讲记笔记,会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也经常在没课的时候和周末在自习室和图书馆看到这个同学的身影。
b同学更愿意佛系生活,没有需要早起的课绝对不会早起,熬夜也是常事。喜欢在宿舍使用电子产品。
c同学更喜欢往外面走,实习、校园大使、演讲、兼职均不误,不给自己喘息的时间。
d同学带领很多比赛团队,外出吃喝玩乐是兴趣,成绩优异。
e同学做各种兼职,赚了很多,同时人脉很广,看样子是要创业。
f同学哪没去过都想去,没看过的美景都想看,不是在吃饭的路上就是正在吃饭。

看完是不是感觉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学在日常生活中抱团取暖很没意思,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才是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PART 02 | 学习方式自由化学习方式自由化,大学生最基础的学习任务就是完成专业课程的要求。
你可以平时就努力学习,也可以留到期末拼命学习;
你可以浅尝辄止,也可以精益求精;
你可以只学习专业知识,也可以开拓知识面。
只要是你感兴趣的,都可以花时间去学。在我的大学里,很多师兄师姐学习更多外语、学习计算机知识、绘画设计等,这都不在少数,并且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PART 03 | 人生规划自由化人生规划自由化。大学生可以本科毕业就业,也可以:
考公
考研
创业
继承家业
每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人生轨迹,而大学更像是寻找和靠近自己的发展方向的平台。

那在大学什么才算是真正的自由呢?
其实在大学里选择躺平、通过娱乐消磨时光的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这部分同学迟早要面对现实的压力。沉迷玩乐、逃避现实看似自由,其实却是受过度娱乐和消极心态禁锢而产生的心态。

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有所追求并能够付诸努力,有目标并一步步实现,有热情而不甘堕落。向内有强大的内驱力,向外有强大的行动力,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进发,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肆意消耗自己的生命,而是掌控生命,发挥生命应有的价值。


PART 04 | 总结大学因为课程较少(除了部分专业),空闲时间不受约束,虽然少了约束,很多学生却陷入迷茫和怠倦的状态。其实,只要你找到你的目标,对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会更加上心,用心去感受自由的空气,感受时间塑造一个人的魔力,避免空想和过度追求娱乐,你会感受到自由无处不在。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自由的定义是什么?
答:自由意味着自己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12岁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个人房间,在这里孩子可以尽情玩乐,可以睡觉,看书,唱歌。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除,如果遇到什么危险情况,被伤害,被绑架,被欺骗,这些事情经常发生,父母可以报警第一时间去解救自己的孩子。

学生的自由性是指什么?
答:学生的自由性: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探究愿望;队联系没有兴趣,只趋向舒适和有趣味的活动;不需求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需求相互的自由交流;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2、行为方式 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练习、讨论、探究、回答问题、思索问题等。学生的自由性:自由活动、玩耍、扎堆聊天...

学生身份:制度与自由学习
答: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学生被框定在“教授-学习”的模式中,受到各种纪律和规范的束缚,仿佛监狱中的犯人。他们有序、规范、集体,这是福柯规训理论下的学生形象。自由学生如果“学生”只是指那些热爱学习、不断领悟和提升的人,那么学习的界限将变得无限宽广。无论是谁,只要他们在知识或技能上有所收获,都可以被称为...

大学生应该怎么认识自由
答: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有所追求并能够付诸努力,有目标并一步步实现,有热情而不甘堕落。向内有强大的内驱力,向外有强大的行动力,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进发,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肆意消耗自己的生命,而是掌控生命,发挥生命应有的价值。PART 04 | 总结大学因为课程较少(除了部分专业)...

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影响学生的自由度,自由度指的是什么?
答: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自由度,自由度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和控制程度。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单向传授,那么学生的自由度就会受到限制,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而没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或控制;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注重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那么学生的自由...

年轻人的自由是如何定义?
答:我年轻时候对自由的定义就是,不必付出爱自己所爱的人,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没有被父母离婚没有被哦,逼着生孩子也没有为父母逼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可以养喜欢的宠物,我也可以无所顾忌的,干着任何事情也没有人管我,这就是我想要的自由,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

学生该不该有绝对的自由权辩论赛?
答:自由的含义就是说我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不去做什么。因为绝对是自由,一定会觉得妨碍他别人的自由。

作为大学生你对自由有什么看法?
答:自由从不被定义——当我们热爱的事物不被定义,那就是自由的 ——自由是孩童时期的无忧无虑:从幼儿园跨越到小学。变得受拘束守规矩,要写作业要上课。没了无拘无束,没了无忧无虑。开始为 “上课困倦怎么办?”“作业太多不会写怎么办?”“爸爸妈妈和老师太严厉怎么办?”而感到烦恼。于是我们便...

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性有什么区别
答:学生的自由性:自由活动、玩耍、扎堆聊天等。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 (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是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2)学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主体.是个性社会化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独特性、整体性等主体性品质;(3)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主体化的客体...

“自由”的定义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答:绝大部分人都向往着自由的生活,当然每个人对自由都有不一样的定义,一般来说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画圈定义。在学校的学生,不上课不考试家长不管;996的工薪阶层,不加班还能提前下班;在家的宝妈,旅游逛街不带娃就是自由。所谓自由,并没有定义。能够跟着自己的心生活,就已经很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