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文言文和译文

作者&投稿:宜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敝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敝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

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没有庄稼,如何养活人民?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现在,人们用“舍本逐末”来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2.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

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

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

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

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3.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也。”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二、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

然而这个人比较健忘,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肯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直接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了,不跟这个人是一样的吗?

4.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注释】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 《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例子】 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

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酒曲,再加二斗水,把这些掺和在一起,酿造七天,就成了酒。”这个人很健忘,回家后用二斗水、一两酒曲掺和在一起,七天之后取出来尝,(味道)仍然像水一样。于是他去责问酒家,说酒家不传授给他真正的酿酒方法。酒家说:“你只是不按我的方法做罢了。”那人说:“我按照你说的,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问:“可有米么?”那个人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唉,连酿酒的原料都忘了,还想得到酒,等到得不到酒,反而去埋怨别人教他的不对。世上求学的人,忘记根本而去追求枝节,导致学业难成,跟这个人有什么不同呢!

谢谢被采纳!!!!!

5. 文言文买椟还珠的几个问题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译文:楚国有一个(商)人把他的珍珠卖给郑国的人,(珍珠)是用木兰树的木制的盒子装,用桂椒来熏盒子,用(精美的)珠玉点缀其上,用玫瑰点饰,(“辑以羽翠”这句不是很明白不过应该也是和点缀盒子装饰有关)用羽状的翠玉装饰(盒子).郑国的人买这个盒子却还给商人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盒子了,却不能说善于卖珍珠.1.不好.郑人的眼睛只盯着那只精美的盒子,结果却丢掉了真正有价值的宝珠.2.启发:做什么事情都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象这位“买椟还珠”的郑人那样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当的傻事来.这个故事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

6. 造酒忘米翻译等

简介 《造酒忘米》 拼音:zào jiǔ wàng mǐ 选自明 江盈科《江盈科集》编辑本段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编辑本段译文 一个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对他说:“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酿制七天,就变成酒了.” 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发酵剂,相互掺和,七天后尝一尝,还是与水差不多,于是就去责备酒家,认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只是因为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这个人说:“我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发酵剂.”酒家问他:“有米吗?”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 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的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而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跟这个人有什么不一样呢?编辑本段注释 于:向,从 曲:酒曲,酿酒所用的发酵剂. 归:回家之后 尝:品尝. 诮(qiao第四声):责备,讽刺. 尔:你 第:只是 循:按照,遵循 第:只是,一定. 下:状语做动词,放下,放进 及:到了……的时候 于:在. 犹:还是. 并:连. 欲:想要. 于:相比. 往:前去 何异于是:跟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 是:这,这件事. 寓意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 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 ,认真学 , 不可一步登天.编辑本段隐含成语 舍本逐末(或 本末倒置) 成语含义:抛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形容轻重倒置.编辑本段文言知识 释“第” 上文“尔第不循我法耳”中的“第”,相当于“只是”,句意为你只是因为没按照我的方法去做.又,“第一莽汉耳,何惧之”,意为只不过是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有什么可怕他的!又,“吾买之,第十钱”,意为我买了它,仅仅十个铜钱.“第”又指“名次”,如“落第”,意为不在名次之内,即落榜.。



~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答:文言文《舍本逐末》翻译: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使者带来的)书信还没有打开,赵威后对使者说:“今年的收成还好吧?百姓没有忧患吧?(你们的)大王身体还好吧?”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放在前头,而...

忘本逐末的文言文翻译 急啊~~好心人帮帮忙
答:”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译文 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

舍本逐末:“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此句中 故 是什么意思?
答:二、译文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

舍本逐末的文言文注释
答: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

舍本逐末文言文和译文
答:1. 翻译文言文《舍本逐末》,带注释 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 赵威后收下了信,并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贵国的庄稼长的好吗?”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

舍本逐末原文翻译
答:【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为的是无名指不如别人。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读解】儒者的确是心灵美的呼唤...

舍本逐末文言文阅读
答:舍本逐末 古以农耕为本,工商为末。谓舍弃农耕,从事工商。抛弃事物的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枝末节。2. 文言文 舍本逐末的原文 一、原文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

舍本逐末的古文
答: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 酒家曰:"可有米乎?" 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译文:有一个人向酿酒的人家询问酿酒的方法。酒家说:“用一斗米,一两...

舍本逐末文言文翻译
答:舍本逐末出自于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下面我为你分享一下舍本逐末文言文翻译吧!“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提要】...

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就六下语文课本上的那个。
答:“舍本逐末”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中的原句为: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农民舍弃耕种的农活而去从事商业,之后没有命令就不会守卫,不能够开战)“舍本逐末”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