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作者&投稿:仲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摘要: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
力。在〈〈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形成自信、健康、向上的品格。
关键词: 传授知识 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非是要去刻意追求,而是在控制整个课堂纪律,完成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用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关系、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适用,要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学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这个总目标开展工作,利用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尝试:一、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总体规划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决不能脱离课本,去空洞的说教。
一 、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英语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选择教学内容和进行各项基本训练时,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特别在语言学习的入门阶段,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规律,如果我们不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或片面地强调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例如,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涉及许多难学难记的政治词汇和复杂的语言现象,不但英语教学的目的达不到,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而且会大大损害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思想教育的目的也会落空。另一方面,又必须注意思想内
容的健康,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英语教学规律,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所接受到的思想教育是多方面的。如小学英语教材中学到表示颜色单词时很自然联想到国旗的颜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结合英美概况,使学生增长知识,扩大眼界,使学生受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教材中的问候对话、介绍对话、道歉对话,购物对话等等,包含了许多礼貌用语,这就在教学中灌输了文明礼貌的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家庭成员单词时,教育学生尊重长辈,爱护幼小。结合搞卫生的图片对学生进行爱卫生、爱劳动的行为规范教育等。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就能使学生既学到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二、坚持思想道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明确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特别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思想认识。英语知识的学习是从感知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可以通过看图说话、问答、对话、按指定情景写作,自由作文,改写故事结局等,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它是一个长期、反复、艰难的过程。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育他们要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的行为习惯。例如要发音准确,就要进行反复模仿;要书写规范,就要经过刻苦磨练;要语法过关,必须反复练习;要口语自然,表达流利,必须勤于开口,必须经过长期不懈、有的甚至是口干舌燥的操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思想品质、学习作风态度、行为习惯都会受到积极的锻炼。
三、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选择者
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的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强。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其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是关键。如刚开学我第一节的英语课,会播放一首旋律、歌词简单,易于上口的英语歌曲“Hello”这样,既可以礼貌地跟同学们打招呼,渗透思想教育,又可以轻松的学会“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句型,一举两得。跟着又问:“今年亚洲艺术节在哪里举行?”同学们会大声回答:“我们佛山,顺德是主要的场地。”我说:“你能你愿意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去迎接外宾吗?”有的同学会说:“愿意!”有的同学说:“我的英语还不是很好。“我又说:“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首都北京举行,离现在还有三年左右,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学好英语。那时候会有更多的外宾,你愿意用流利的英语迎接外宾吗?绝大部分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喊:“愿意!”我跟着说:“So we should study hard.” 当我举起拳头解释“Study hard!”的时候,他们也跟着举起小拳头说“Study hard!”这时候,我知道他们已经自觉地选择了道德教育。
四、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实践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所谓自主性道德教育是指道德教育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注重创设情景和氛围以促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自动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对特定的德育目标的实现或内容的输出,强调有一定的具体接受情境或情感氛围,由于学生接触英语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应给学生设置一个适宜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自己亲身感受到从事各项任务的必要性,达到深有感触,自己主动到、积极地去完成。如在教PEP BOOK1 UNIT4 WE LOVE ANIMAL时,他们认识了很多动物:panda, elephant, bird等等,告诉他们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有些还特别珍稀,好像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要好好珍惜,保护生态环境。在教Let’s eat时,有
很多关于食物的单词和句型。从对话中,渗透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饮食要均衡。又如:PEP BOOK3,第一单元渗透西方国家一些最基本的文明用语,教育他们要有礼貌;第二单元介绍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造纸术,教育他们要有民族自豪感;还有在短文涉及传统故事“拔萝卜”和向希望学校捐赠文具等等,向孩子们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做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
五、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收获者
学习最大的乐趣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对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应给予认同和赞赏,这样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让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给予
道德行为应给予认同和赞赏,这样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心,确认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外部世界的肯定,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在正确的道德行为中寻找积极的一面,最终让学生在他的道德探索中得到真理。因此,教师在对任何一位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评价中,老师应给予深情的赞许和热情的鼓励。如孩子有了精彩的表演时,让学生和老师举起大拇指一起喊:“Good, Good, Very good!”这样,表演的同学得到肯定,其他的同学也学会赞赏他人。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演好的同学,我会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有勇气再
次尝试。或者根据回答问题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指出他们的优点,如“Your pronunciation is good. You are very confident.”总之,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多个角度,使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动力,努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坚持让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的驾驭者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向生活,在实践练习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班的学生见到老师或同学会主动地打招呼“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Hello! How are you?” 向别人借东西会用礼貌用语 “Can I use your„? May I have„?”等等。打扰了别人会说“Excuse me. I’m sorry.” 接受帮助后会说“Thank you. ”礼让用语“After you.”还有“You are welcome. That’s all right.”等。这些跟循序渐进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得到鼓励,自发地在正确的道德规范下积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的同时,随着他越来越多地被外界所肯定,他就会自发地从道德的履行者和实践者变为道德的驾驭者。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英语学习者。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提起学校的德育教育,很多人认为这是辅导员的事情,似乎与其他任课老师关系不大。实际上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关键看是否能抓住有利的时机,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给教师们提出了更深和更难的目标。
一、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传统的英语教育割裂了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联系,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无法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人才的目标。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应该如何利用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在我八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与大家一起分享。
1、结合最常用的英语礼貌用语,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从最简单、最常用的口语入手。我校中级工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通常在课堂上会讲到一些最简单的英语口语。如讲到“Thank
you!”这一最常见的礼貌用语时,教师可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时刻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2、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活动,始终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有计划的加以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年的母亲节,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了一次名为“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活动课,并请家长来参加。本次活动课的目的是在练习英语口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敢于大声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众所周知,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非常含蓄甚至是羞于表达,就算是母子之间也很难说出“我爱你!”这类字眼,借这次活动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的表达他平时想说却不敢或不好意思对自己妈妈说的话。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想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理解,希望自己的看法能得到成年人的认同。不少学生家长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后也意识到作为父母有些时候也应该扮演孩子的朋友这个角色的重要性。而作为老师,这个时候我就会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及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和对方沟通。
3、巧用课文经典语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印象比较深的是在高级工使用的实用英语第一册的一篇课文中介绍到,在美国有一位老妇人(ROSE),年轻时一直梦想着要接受并完成大学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在他87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老妇人像其他的年轻学生一样每天努力地学习,因为年事已高她甚至要花费比正常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她终于通过各项考试顺利毕业,但是在他毕业后一个星期她却在睡梦中安详地死去。有将近2000名大学生参加了她的葬礼,在他的葬礼上很多人都回想起ROSE在一次聚会上的演讲。
“We do not stop playing because we are old; we grow old because
we stop playing. There are four secrets to staying young, being happy
and achieving success.”
“You have to laugh and find humor each and every day.”
“You’ve got to have a dream. When you lose your dreams, you die.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growing older and growing up.”
“Have no regrets. We elderly people usually don’t
have regrets for what we did, but rather for things we
didn’t do.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afraid of death are those
with regrets.”
结束了这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展开了一场热烈了谈论。有的学生为自己的碌碌无为而后悔,有的学生为自己一直都有梦想而感到骄傲,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这样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选择人生目的,在实践中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寓德于教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要坚持几条原则:(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践结合起来。特别是针对一些有下厂实习经验的技校学生来说,这种德育教育更有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效果才能收到成效。(2)疏导原则。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从提高学生的知识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勤奋刻苦、积极向上、自觉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学识水平。(3)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德育教育,要求教师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用希望和激励等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学生们英语语言运用技能,也应注重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只有学习英语与提高思想素质有机的结合,学生们才能树立并发展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围绕特定的教学和语言任务而设立的师生互动的例子。
任务型教学方法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是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

英语学科的思想和方法
答:两者相辅相成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离不开思想内容 这种语言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英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言.而且还要接受正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但是.这种思想教育不靠“灌输”而是靠“渗透” 思想教育是活的教育。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答: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摘要: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引下,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形成自信、健康、向上的...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答:华盛顿少年时的故事,女护士南丁格尔的优秀事迹。这些课文都渗透着思想品德的因素,关注学生的情感,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有较强的感染作用。教材的另一鲜明特点是文化教学,由课堂、家庭逐渐向社会各方面展开,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答: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 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答:为了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细心深入发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找到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有意识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英语知识的传授中。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行德育渗透。我们作为教语言的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

英语教学中有哪些可挖掘的德育
答: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一)在字母单词教学中渗透教育。字母、单词的思想教育易被教师忽略,殊不知其间大有文章可作。比如:给初一学生教字母:“I”,可说“I”就是“我”...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
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教学纳入德育轨道,才能真正实现其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以下是由我收集整理的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欢迎阅读!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一) 一、 教育 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目前我校英语课使用的教材是专为中等职业学校编写的《 实用英语 》,其章节的安排是以...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答: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注意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把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英语教学...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答:而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给教师们提出了更深和更难的目标。一、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

开题报告 如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渗透德育
答:一、依据教材的德育因素,确定每篇对话的德育目标,渗透 品德教育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 提。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 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在英语 教学中,我根据课文中不同话题,创设不同的情景,针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