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诸葛亮 如何看待诸葛亮

作者&投稿:崔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

王芸生写《诸葛亮新论》一文的起因是,三年前(当为1942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养才与用才》的社论,内中有段文字说:“诸葛亮志虑忠纯,贞亮冠世,当然是第一流的政治家,但是,他于养才与用才,皆嫌不足。”过后,他觉得话没有说清楚,对孔明这位千古名相,评之为不善于养才和用才,而又未举例证,不足以说服人,才又写了这篇长文,申明己意。文章一开头,他便说明自己不是在作翻案文章,他承认诸葛亮到了“褒之不足以加荣”的地位,只是想于“大纯中指出小疵”,以使效仿诸葛亮之人“效贤者之长”,不要“误效贤者之短”。

王文有以下几个论点:

1、诸葛亮的学养,并非前人所说的“内儒外法”,而是“法道合抱”。理由有三:一、诸葛亮教子“淡泊足以明志,宁静足以致远”的话,就是老子“致虚守静,知白守黑”的意思。二、刘备给阿斗的遗诏中提到,诸葛亮给他写的几种书中,有“六韬”一书,而太公六韬乃道家之言。三、一个“道法合抱”的人必是深有机心而又深鹜实际的人,诸葛亮裁抑魏延,荣宠李严,临终遗令魏延与杨仪水火,说明他最会用机心。少年时娶丑妻,说明他重实际。后人认为他是儒家,乃因《后出师表》中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但《后表》系伪作。

2、陈寿评论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话是正确的。诸葛亮的军略大有问题:《隆中对》中出兵北伐以川为主以荆为辅,错了。当时要复兴汉室,非打倒曹操不可,要打倒曹操,应以荆州出兵为主。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就指出了这本末倒置的错误。借箸代谋应以四川为生聚教训的根本,以荆襄为军事的大重镇。具体地说,其军政中心应该置于重庆,其军略应该是沿江东下,以接荆襄,而北向宛许,由成都汉中北伐,只能作辅助的行军。

3、诸葛亮的养才与用才均嫌不足。在学养上他染有道术,所以怀有机心,对人多猜防,不轻信人,害才不能养才。诸葛亮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掌国十二年,而身后无人,实在凄凉”。彭羕、廖立都是才士,彭因诸葛亮猜防,不得志,才鼓动马超造反,被杀头。马超也被猜防,郁郁不得志而埋骨四川。廖立被诸葛亮表奏为“坐自贵大……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终身被废。马谡因对诸葛亮殷勤亲近而被重用,导致街亭之败,杀了马谡,还连累了向朗、李邈两个人才。诸葛亮对魏延猜防,又不能开诚布公,临死时布署退兵,使魏延杨仪两败俱伤。

4、诸葛亮察察为明,事必躬亲。察察为明“就不能放心用人,越不放心,就越把自己钻入细碎的事务当中,于是乎劳矣,而事无成”。

5、诸葛亮的相业,使由先主托孤、后主嗣位开始……诸葛亮至极尊荣,阿斗为皇帝,俨如虚君制。“阿斗简直作皇帝不以为荣,当降虏不以为辱,就因为他不能问政,一切取决于相府。诸葛亮还把他当顽劣的孩子看待,有《出师表》为证。这样的皇帝实在当得无趣……到洛阳为安乐县公,解除了徒有虚名的皇帝,却可以随便娱乐了,所以他说‘此间乐’,而不以为辱”。对待阿斗,诸葛亮似失之于严峻。

6、但有两件事,甚见诸葛亮之高明:一、民族政策高明,对孟获七擒七纵,以服其心。南中既平,皆使其渠率而用之。二、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为亮所拒绝,“尤其令人佩服”。

(二)

参与论争者,大都不同意王芸生的看法。《诸葛亮新论》一书,除去王文之外,还收录了蒋君章《从三国的大势看诸葛亮的用人》;易君左《诸葛亮论》;祝秀侠《读论诸葛亮以后》;徐德嶙《论诸葛亮之学养及其苦衷》;祝秀侠《诸葛亮新论》等五篇论文。文中论点及所引资料相重复者不少,这里避其重复,综合予以叙述:

1、有两篇论文,涉及方法论问题,这倒见出作者目光的锐利,盖立论的方法不科学,不对头,所论内容就不免偏颇或错误。先探讨研究方法,倒是知本探源之举。祝秀侠认为“论衡古人,自然须有新意……如果就古论古……那就变成我们以前在私塾里所做的汉高祖论、秦始皇论一样的课艺……不过此中却有一个限度,就是,我们可以从现代人的眼光去论衡古人,却不能抹煞古人的处境,不能忽视古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环境情形和事业措施上的客观背景”。徐德璘以为:“王(芸生)先生所言养才与用才之道,及开诚布公、集思广益诸论,皆有至理,深足敬佩。惟以诸葛亮之一生,皆置此论旨之下,加以责难,似为不仅过苛,且有与事实不甚相符之处”。徐先生当时在大学执教,是位史学家,他的文章所引的资料较全面,对问题的考察也较深入,所以婉转而心平气和地说了上述一段话。实际上他认为倘若从全面(他称之为诸葛亮的一生)论诸葛亮,王芸生的观点不仅过苛,而且不符合事实。

2、关于诸葛亮学术思想是“法道合抱”的问题,易君左说:“孔明的本色决不是道,道在诸葛亮只是戏台上的、《三国演义》上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虽可以牵扯道道家,倒不如说是儒家的怀抱还妥切些。我们从历史上看……内儒外法的观察却有至理”。祝秀侠的意见大体与之相同。祝说:“真实淡泊宁静,凡是一个志在匡时救世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他都会有这种态度……去个人私欲,宁静以求理智,正是古今人进德修业的一种规范,儒家尤其致力于此”。徐德璘以为汉代的道家与先秦的老子是有区别的。汉初之所谓道家,为治术,与老子纯自然主义者有极明显之分别。诸葛亮身必躬亲,察察为明之作风,亦与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相反,且与司马谈“以虚为本,以因循为用”之道家学说亦相反。徐的结论是“诸葛亮的学养多本乎法家”。

3、关于诸葛亮的军略非其所长的问题,差不多都论及《隆中对》两路出兵孰主孰次、出祁山爬秦岭与魏延出子午谷孰得孰失两个方面。蒋君章认为,王芸生以由荆襄北伐中原应是主力,故认为刘备留关羽守荆州,自己却去经营四川,及诸葛亮个人数出祁山的做法不对,乃是“看来似乎有理,可惜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一、刘备号召力强,欲取四川非他亲往不可。而且他在川“兵不满万”,诸葛亮与关、张、赵等主力都留在荆州,故他仍是重视荆州。二、宛洛之师与秦川之师也不是截然的两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既定汉中,便遣刘封袭取上庸、新城,与关羽围襄阳之师相距百余公里,二者是“犄角之势”,两路已经并成一路。三、荆州是吴的必争之地,襄樊是魏的必争之地。当汉中为刘备所有,与荆州会师襄阳的大攻势已经形成时,使曹操孙权同时感到威胁,联合攻羽,这乃时势使然,不能证明《隆中对》献策之误。至于魏延出子午谷之策,诸葛亮称之为“悬危”,当时的“谷”好比盆底,由汉中经子午谷到长安,好比先下到盆底,然后翻山而上,难进难退,故历史上用兵,从无以子午谷为正道的。祝、易、徐的意见,大体与此类似。易君左多了一点看法:“孔明得于取荆州而失于用荆州(隆中对不错,用关羽守荆州错了),意谓不该恃关羽之勇,使举其众以侵魏之襄阳”。祝秀侠说王芸生的“大军应该沿江东下以接荆襄,而北向宛许”,现在说来容易,当时的形势环境却未必如此简单,假如曹操避实就虚,出大军直下汉中攻蜀,又将如何?至于不用魏延之计,则因为诸葛亮用兵稳扎稳打。蜀当时局热能胜不能败,诸葛亮不是才智不如魏延,只是求稳而已。徐德璘以为,自古兵家,皆先争关中。王芸生采王船山之说,以宛洛为正兵,以秦川为奇兵,未可视为定论。他又分析,诸葛亮北上用兵共六次,除了一次魏军三路出兵攻汉中,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取守势外,其余五次,三次出祁山,两次出斜谷,均为争取农产地区。最后一次,已屯田渭滨,司马懿不敢攻,可惜亮病死,才“出师未捷”。而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魏军曾欲取道于此以攻汉中,华歆曾有“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之论。魏在长安驻有重兵,魏延不可能打到由子午谷直捣长安之目的。出子午谷之计,难以成功。

4、关于诸葛亮不能养才用才的问题,这是王文主旨之所在,他把诸葛亮说得几乎一无是处,而反驳之文亦多注目于此。一、习凿齿认为“才少蜀国”,大家都认为这是事实,但刘备手下并非无人。蒋君章以为,刘备所得人才有四个来源:即初起事时所得关羽、张飞、简雍等人;领徐州牧时所得糜竺、糜芳、孙乾等人;依附刘表时所得诸葛亮、庞统、徐庶、马良兄弟、陈震、伊籍、蒋琬、廖立等人;在巴蜀所得法正、黄权、李严、邓芝、刘巴、费袆、彭羕、秦宓、董和、董允、霍峻、向朗、向宠等人。总之,这些人才以外来的为主,汉末天下大乱,才能之士多有避难于荆襄及巴蜀者,不少被刘备罗致为部下。三国的局面既定,名士不再避难,年代既久,蜀方人才死一个少一个。易君左以为,当时人才已被魏吴两国收尽,故蜀得人才较少,这不仅不是诸葛亮的责任,甚至也不是刘备的责任。二、关于诸葛亮建议处分彭羕等人,蒋、易、祝、徐都作了具体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彭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就形色嚣然,又挑拨马超造反,廖立“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暗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均有该死该废之罪。魏延粗暴,与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只因此二人均有才,故诸葛亮始终保全他们。死时遗令魏延断后,并非不当,他二人一死一废,诸葛亮并无责任。李严两面三刀,妨碍了北伐,亮出示证据之后,严亦不能不谢罪,结果只是废之为民,其子李丰仍官至朱提太守。至于马谡之当处死,自不必说了。总的来说,这些人罪有应得。至于马超,刘备为汉中王时,拜为左将军,假节。即帝位后,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应该说是重要的,可惜他第二年就死了,怎能说不用他呢?三、关于诸葛亮用人,王芸生说他一多猜防,二多机心。大家都不同意这个论断。蒋君章认为,诸葛亮的用人是非常坦白的,他集众思,广忠益。叫人勤攻己过。他看重姜维、蒋琬、费袆、杜微、五梁。《杨洪传》说:“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易君左指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上说,曹操以权术相驭用人,刘备以性情相契用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用人,而能兼此三长者为孔明。不能否认孔明有机心,但他的机心史从诚发出来的。总的来说,诸葛亮的人际关系是开诚布公,集思广益。祝秀侠认为,诸葛亮待才能之士是宽大与谦让,如他宽恕刘琰的小过,自认为智术不如刘巴。四、关于养才,徐德璘指出,诸葛亮曾尽力罗致蜀中学者,尹默、李撰、秦宓等人皆得尽其用。至若蜀汉之养士制度,亦有可考者。《来敏传》载:“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尹默传》载:“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谯周传》载:“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是蜀汉之于养士,亦非全无计划者。

5、关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察察为劳。本非缺点,反见其鞠躬尽瘁之精神,故无人论及。

6、关于诸葛亮之对待后主,王芸生的论点是,好像他把后主管得太严,使后主没有生活乐趣。故后主降后,司马昭命蜀故伎作乐,他觉得可以随便娱乐了,所以说“此间乐”。可是他为帝时,这些“伎”是可以随时奏乐的,那时并非不可娱乐,作了降虏,人家用其故伎作乐给他看,他真的快乐吗?易君左说,方苞作《蜀汉后主论》,认为后主完全信任孔明,孔明劝用蒋琬、费袆、董允,后主能从之,是后主之贤,贤在信用孔明。杨鉴则认为后主是个中材之主,然与孔明间互信互谅尚超过先主之上。至于“此间乐”之说,是后主怕被怀疑思念故土,而“聊以应昭”罢了。

(三)

时隔50年,回顾与思考一下这次论争,并评估它在诸葛亮研究史上的意义,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并非无益之举。笔者愿意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之前。

1、据当时传闻,王芸生撰写这篇文章以及一石激起千层浪,招来众多反对之声,是有其背景的。王氏自己就说,他是为《养才与用才》中一段话作注脚而写《论诸葛亮》一文的,可见他很重视那篇社论。《大公报》由于其决策人的立场,以及当时正际抗日战争紧张时期,对重庆当局的大政方针是拥护的。但它既标榜“大公”,有时也能仗义执言,针贬时弊。例如,就在1942年河南大旱灾时,《大公报》发表了灾区采访的长篇报道,并发表了《望重庆,念中原》的社论,其中有“望重庆花天酒地,念中原哀鸿遍野”的警句,反响极为强烈,该报因此被停刊三天。王芸生于纷繁的时政当中,提出养才与用才的问题,分明是对当局钳制言论与用人唯亲表示不满,只是当时他不敢直白地说出,所以借评论诸葛亮“取瑟而歌”,微露其意。到了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王芸生觉得可以说出心里话了,就撰写了这篇文章,他其实仍是“借古以讽今”。参与论争之人,有人是从事学术上的讨论,但也有人站在当政者的立场,对王文予以驳斥。如易君左就说:“假如先立定一个成见,借题发挥,勉强傅会,那就不是论古人,索性来一个《故事新编》还好。”他道出了王芸生是“借题发挥”。不难看出,这次学术讨论,实际上带有政治性质。

2、王芸生写的毕竟是学术论文,文中有论点,有论据,有说明论点的资料,而且一下子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从隆中对策起,到死后魏延杨仪交哄止,对诸葛亮全面加以评说。他虽然举出了陈寿、王船山的某些说法以为佐证,但主要观点却是自己的。这就使对手方的驳论,不得不一条一条的跟着他走。《三国志·蜀书》就那么薄薄的一本,大家都在其中找证据,自然研究得就细致,从而也深入了。可以说,从新的角度全面地研究诸葛亮,是从这一次论争开始的,虽然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3、王芸生的论文,虽说是以探讨养才用才为主,一写起来,却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他一反历史上论诸葛亮以褒为主的传统,写了诸葛亮许多缺点。他在文章开头虽然说诸葛亮是一个大政治家,自己不是在作翻案文章。但看下去,“一对足千秋”的《隆中对》,出现了战略的错误;“两表酬三顾”的两表,《后出师表》是假的,《前出师表》像教训小孩子一样教训皇帝;用人一片机心,有才能的大臣都被他摧抑了;出祁山、爬秦岭,劳而无功;察察为明,注意小事,“大政治家”的形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王芸生写这篇文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直至今天,所以贬抑诸葛亮的文章中的论点,大都未出王文的范围。使人不免感觉到,学术研究有时也会兜圈子。今天重新检讨这次论战,是不是也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东西呢?学术研究不宜浪费精力于重复前人说过的话,即便回到旧题目,也应该在已有的水平上提高一步,而不应该在原地转圈子。

4、王芸生的研究方法,也不无可议之处。例如对“法道合抱”的道,他就远不如徐德璘研究的深入。对马超的不重用,对刘禅的“此间乐”的理解,都不够全面。特别在一些方面(如关羽的攻襄阳、不养才等),把本应由刘备负的责任安到诸葛亮头上了。刘备是有自己主张的人,例如他去东吴招亲,大起兵马为关羽复仇,都不听诸葛亮的劝阻。即便是蜀国不用才、不养才,很大一部分责任,也应该由刘备来负。刘、诸不分,至今尚有此种现象,其始作俑者,大约是王芸生先生吧。由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王文的观点新则新矣,然而很多地方不足以说服人。这是笔者读了王文后总的感觉。

六十年前一场诸葛亮争论评介

文章是1995年的,所以原题是“五十年前”。)

五十年前一场诸葛亮争论评介
王九令

1945年春,在重庆的《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发表了一篇《论诸葛亮》,由此在史学界引发了一场争论,不少人撰文参与讨论。笔者当时在重庆上学,对这场争论比较注意,虽然时隔多年,至今仍有印象。现在手头有本《诸葛亮新论》,该书收了当时参与讨论的六篇文章,篇数虽不多,但颇具代表性。现就这几篇论文,撰文介绍一番,供今之学者专家参考。

(一)

王芸生写《诸葛亮新论》一文的起因是,三年前(当为1942年),他写了一篇题为《养才与用才》的社论,内中有段文字说:“诸葛亮志虑忠纯,贞亮冠世,当然是第一流的政治家,但是,他于养才与用才,皆嫌不足。”过后,他觉得话没有说清楚,对孔明这位千古名相,评之为不善于养才和用才,而又未举例证,不足以说服人,才又写了这篇长文,申明己意。文章一开头,他便说明自己不是在作翻案文章,他承认诸葛亮到了“褒之不足以加荣”的地位,只是想于“大纯中指出小疵”,以使效仿诸葛亮之人“效贤者之长”,不要“误效贤者之短”。

王文有以下几个论点:

1、诸葛亮的学养,并非前人所说的“内儒外法”,而是“法道合抱”。理由有三:一、诸葛亮教子“淡泊足以明志,宁静足以致远”的话,就是老子“致虚守静,知白守黑”的意思。二、刘备给阿斗的遗诏中提到,诸葛亮给他写的几种书中,有“六韬”一书,而太公六韬乃道家之言。三、一个“道法合抱”的人必是深有机心而又深鹜实际的人,诸葛亮裁抑魏延,荣宠李严,临终遗令魏延与杨仪水火,说明他最会用机心。少年时娶丑妻,说明他重实际。后人认为他是儒家,乃因《后出师表》中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但《后表》系伪作。

2、陈寿评论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话是正确的。诸葛亮的军略大有问题:《隆中对》中出兵北伐以川为主以荆为辅,错了。当时要复兴汉室,非打倒曹操不可,要打倒曹操,应以荆州出兵为主。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就指出了这本末倒置的错误。借箸代谋应以四川为生聚教训的根本,以荆襄为军事的大重镇。具体地说,其军政中心应该置于重庆,其军略应该是沿江东下,以接荆襄,而北向宛许,由成都汉中北伐,只能作辅助的行军。

3、诸葛亮的养才与用才均嫌不足。在学养上他染有道术,所以怀有机心,对人多猜防,不轻信人,害才不能养才。诸葛亮没有做到自己所说的“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掌国十二年,而身后无人,实在凄凉”。彭羕、廖立都是才士,彭因诸葛亮猜防,不得志,才鼓动马超造反,被杀头。马超也被猜防,郁郁不得志而埋骨四川。廖立被诸葛亮表奏为“坐自贵大……诽谤先帝,疵毁众臣”,终身被废。马谡因对诸葛亮殷勤亲近而被重用,导致街亭之败,杀了马谡,还连累了向朗、李邈两个人才。诸葛亮对魏延猜防,又不能开诚布公,临死时布署退兵,使魏延杨仪两败俱伤。

4、诸葛亮察察为明,事必躬亲。察察为明“就不能放心用人,越不放心,就越把自己钻入细碎的事务当中,于是乎劳矣,而事无成”。

5、诸葛亮的相业,使由先主托孤、后主嗣位开始……诸葛亮至极尊荣,阿斗为皇帝,俨如虚君制。“阿斗简直作皇帝不以为荣,当降虏不以为辱,就因为他不能问政,一切取决于相府。诸葛亮还把他当顽劣的孩子看待,有《出师表》为证。这样的皇帝实在当得无趣……到洛阳为安乐县公,解除了徒有虚名的皇帝,却可以随便娱乐了,所以他说‘此间乐’,而不以为辱”。对待阿斗,诸葛亮似失之于严峻。

6、但有两件事,甚见诸葛亮之高明:一、民族政策高明,对孟获七擒七纵,以服其心。南中既平,皆使其渠率而用之。二、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为亮所拒绝,“尤其令人佩服”。

(二)

参与论争者,大都不同意王芸生的看法。《诸葛亮新论》一书,除去王文之外,还收录了蒋君章《从三国的大势看诸葛亮的用人》;易君左《诸葛亮论》;祝秀侠《读论诸葛亮以后》;徐德嶙《论诸葛亮之学养及其苦衷》;祝秀侠《诸葛亮新论》等五篇论文。文中论点及所引资料相重复者不少,这里避其重复,综合予以叙述:

1、有两篇论文,涉及方法论问题,这倒见出作者目光的锐利,盖立论的方法不科学,不对头,所论内容就不免偏颇或错误。先探讨研究方法,倒是知本探源之举。祝秀侠认为“论衡古人,自然须有新意……如果就古论古……那就变成我们以前在私塾里所做的汉高祖论、秦始皇论一样的课艺……不过此中却有一个限度,就是,我们可以从现代人的眼光去论衡古人,却不能抹煞古人的处境,不能忽视古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环境情形和事业措施上的客观背景”。徐德璘以为:“王(芸生)先生所言养才与用才之道,及开诚布公、集思广益诸论,皆有至理,深足敬佩。惟以诸葛亮之一生,皆置此论旨之下,加以责难,似为不仅过苛,且有与事实不甚相符之处”。徐先生当时在大学执教,是位史学家,他的文章所引的资料较全面,对问题的考察也较深入,所以婉转而心平气和地说了上述一段话。实际上他认为倘若从全面(他称之为诸葛亮的一生)论诸葛亮,王芸生的观点不仅过苛,而且不符合事实。

2、关于诸葛亮学术思想是“法道合抱”的问题,易君左说:“孔明的本色决不是道,道在诸葛亮只是戏台上的、《三国演义》上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虽可以牵扯道道家,倒不如说是儒家的怀抱还妥切些。我们从历史上看……内儒外法的观察却有至理”。祝秀侠的意见大体与之相同。祝说:“真实淡泊宁静,凡是一个志在匡时救世不是自私自利的人,他都会有这种态度……去个人私欲,宁静以求理智,正是古今人进德修业的一种规范,儒家尤其致力于此”。徐德璘以为汉代的道家与先秦的老子是有区别的。汉初之所谓道家,为治术,与老子纯自然主义者有极明显之分别。诸葛亮身必躬亲,察察为明之作风,亦与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相反,且与司马谈“以虚为本,以因循为用”之道家学说亦相反。徐的结论是“诸葛亮的学养多本乎法家”。

3、关于诸葛亮的军略非其所长的问题,差不多都论及《隆中对》两路出兵孰主孰次、出祁山爬秦岭与魏延出子午谷孰得孰失两个方面。蒋君章认为,王芸生以由荆襄北伐中原应是主力,故认为刘备留关羽守荆州,自己却去经营四川,及诸葛亮个人数出祁山的做法不对,乃是“看来似乎有理,可惜与历史事实不符”。因为:一、刘备号召力强,欲取四川非他亲往不可。而且他在川“兵不满万”,诸葛亮与关、张、赵等主力都留在荆州,故他仍是重视荆州。二、宛洛之师与秦川之师也不是截然的两路,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既定汉中,便遣刘封袭取上庸、新城,与关羽围襄阳之师相距百余公里,二者是“犄角之势”,两路已经并成一路。三、荆州是吴的必争之地,襄樊是魏的必争之地。当汉中为刘备所有,与荆州会师襄阳的大攻势已经形成时,使曹操孙权同时感到威胁,联合攻羽,这乃时势使然,不能证明《隆中对》献策之误。至于魏延出子午谷之策,诸葛亮称之为“悬危”,当时的“谷”好比盆底,由汉中经子午谷到长安,好比先下到盆底,然后翻山而上,难进难退,故历史上用兵,从无以子午谷为正道的。祝、易、徐的意见,大体与此类似。易君左多了一点看法:“孔明得于取荆州而失于用荆州(隆中对不错,用关羽守荆州错了),意谓不该恃关羽之勇,使举其众以侵魏之襄阳”。祝秀侠说王芸生的“大军应该沿江东下以接荆襄,而北向宛许”,现在说来容易,当时的形势环境却未必如此简单,假如曹操避实就虚,出大军直下汉中攻蜀,又将如何?至于不用魏延之计,则因为诸葛亮用兵稳扎稳打。蜀当时局热能胜不能败,诸葛亮不是才智不如魏延,只是求稳而已。徐德璘以为,自古兵家,皆先争关中。王芸生采王船山之说,以宛洛为正兵,以秦川为奇兵,未可视为定论。他又分析,诸葛亮北上用兵共六次,除了一次魏军三路出兵攻汉中,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取守势外,其余五次,三次出祁山,两次出斜谷,均为争取农产地区。最后一次,已屯田渭滨,司马懿不敢攻,可惜亮病死,才“出师未捷”。而子午谷长六百六十里,魏军曾欲取道于此以攻汉中,华歆曾有“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之论。魏在长安驻有重兵,魏延不可能打到由子午谷直捣长安之目的。出子午谷之计,难以成功。

4、关于诸葛亮不能养才用才的问题,这是王文主旨之所在,他把诸葛亮说得几乎一无是处,而反驳之文亦多注目于此。一、习凿齿认为“才少蜀国”,大家都认为这是事实,但刘备手下并非无人。蒋君章以为,刘备所得人才有四个来源:即初起事时所得关羽、张飞、简雍等人;领徐州牧时所得糜竺、糜芳、孙乾等人;依附刘表时所得诸葛亮、庞统、徐庶、马良兄弟、陈震、伊籍、蒋琬、廖立等人;在巴蜀所得法正、黄权、李严、邓芝、刘巴、费袆、彭羕、秦宓、董和、董允、霍峻、向朗、向宠等人。总之,这些人才以外来的为主,汉末天下大乱,才能之士多有避难于荆襄及巴蜀者,不少被刘备罗致为部下。三国的局面既定,名士不再避难,年代既久,蜀方人才死一个少一个。易君左以为,当时人才已被魏吴两国收尽,故蜀得人才较少,这不仅不是诸葛亮的责任,甚至也不是刘备的责任。二、关于诸葛亮建议处分彭羕等人,蒋、易、祝、徐都作了具体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彭羕起徒步,一朝处州人之上,就形色嚣然,又挑拨马超造反,廖立“守长沙则开门就敌,领巴郡则有暗昧闟茸其事,随大将军则诽谤讥诃,侍梓宫则挟刃断人头於梓宫之侧”,均有该死该废之罪。魏延粗暴,与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只因此二人均有才,故诸葛亮始终保全他们。死时遗令魏延断后,并非不当,他二人一死一废,诸葛亮并无责任。李严两面三刀,妨碍了北伐,亮出示证据之后,严亦不能不谢罪,结果只是废之为民,其子李丰仍官至朱提太守。至于马谡之当处死,自不必说了。总的来说,这些人罪有应得。至于马超,刘备为汉中王时,拜为左将军,假节。即帝位后,领凉州牧,封斄乡侯,应该说是重要的,可惜他第二年就死了,怎能说不用他呢?三、关于诸葛亮用人,王芸生说他一多猜防,二多机心。大家都不同意这个论断。蒋君章认为,诸葛亮的用人是非常坦白的,他集众思,广忠益。叫人勤攻己过。他看重姜维、蒋琬、费袆、杜微、五梁。《杨洪传》说:“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易君左指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上说,曹操以权术相驭用人,刘备以性情相契用人,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用人,而能兼此三长者为孔明。不能否认孔明有机心,但他的机心史从诚发出来的。总的来说,诸葛亮的人际关系是开诚布公,集思广益。祝秀侠认为,诸葛亮待才能之士是宽大与谦让,如他宽恕刘琰的小过,自认为智术不如刘巴。四、关于养才,徐德璘指出,诸葛亮曾尽力罗致蜀中学者,尹默、李撰、秦宓等人皆得尽其用。至若蜀汉之养士制度,亦有可考者。《来敏传》载:“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尹默传》载:“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谯周传》载:“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命周为劝学从事”。是蜀汉之于养士,亦非全无计划者。

5、关于诸葛亮事必躬亲,察察为劳。本非缺点,反见其鞠躬尽瘁之精神,故无人论及。

6、关于诸葛亮之对待后主,王芸生的论点是,好像他把后主管得太严,使后主没有生活乐趣。故后主降后,司马昭命蜀故伎作乐,他觉得可以随便娱乐了,所以说“此间乐”。可是他为帝时,这些“伎”是可以随时奏乐的,那时并非不可娱乐,作了降虏,人家用其故伎作乐给他看,他真的快乐吗?易君左说,方苞作《蜀汉后主论》,认为后主完全信任孔明,孔明劝用蒋琬、费袆、董允,后主能从之,是后主之贤,贤在信用孔明。杨鉴则认为后主是个中材之主,然与孔明间互信互谅尚超过先主之上。至于“此间乐”之说,是后主怕被怀疑思念故土,而“聊以应昭”罢了。

(三)

时隔50年,回顾与思考一下这次论争,并评估它在诸葛亮研究史上的意义,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并非无益之举。笔者愿意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之前。

1、据当时传闻,王芸生撰写这篇文章以及一石激起千层浪,招来众多反对之声,是有其背景的。王氏自己就说,他是为《养才与用才》中一段话作注脚而写《论诸葛亮》一文的,可见他很重视那篇社论。《大公报》由于其决策人的立场,以及当时正际抗日战争紧张时期,对重庆当局的大政方针是拥护的。但它既标榜“大公”,有时也能仗义执言,针贬时弊。例如,就在1942年河南大旱灾时,《大公报》发表了灾区采访的长篇报道,并发表了《望重庆,念中原》的社论,其中有“望重庆花天酒地,念中原哀鸿遍野”的警句,反响极为强烈,该报因此被停刊三天。王芸生于纷繁的时政当中,提出养才与用才的问题,分明是对当局钳制言论与用人唯亲表示不满,只是当时他不敢直白地说出,所以借评论诸葛亮“取瑟而歌”,微露其意。到了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王芸生觉得可以说出心里话了,就撰写了这篇文章,他其实仍是“借古以讽今”。参与论争之人,有人是从事学术上的讨论,但也有人站在当政者的立场,对王文予以驳斥。如易君左就说:“假如先立定一个成见,借题发挥,勉强傅会,那就不是论古人,索性来一个《故事新编》还好。”他道出了王芸生是“借题发挥”。不难看出,这次学术讨论,实际上带有政治性质。

2、王芸生写的毕竟是学术论文,文中有论点,有论据,有说明论点的资料,而且一下子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从隆中对策起,到死后魏延杨仪交哄止,对诸葛亮全面加以评说。他虽然举出了陈寿、王船山的某些说法以为佐证,但主要观点却是自己的。这就使对手方的驳论,不得不一条一条的跟着他走。《三国志·蜀书》就那么薄薄的一本,大家都在其中找证据,自然研究得就细致,从而也深入了。可以说,从新的角度全面地研究诸葛亮,是从这一次论争开始的,虽然研究的深度还不够。

3、王芸生的论文,虽说是以探讨养才用才为主,一写起来,却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他一反历史上论诸葛亮以褒为主的传统,写了诸葛亮许多缺点。他在文章开头虽然说诸葛亮是一个大政治家,自己不是在作翻案文章。但看下去,“一对足千秋”的《隆中对》,出现了战略的错误;“两表酬三顾”的两表,《后出师表》是假的,《前出师表》像教训小孩子一样教训皇帝;用人一片机心,有才能的大臣都被他摧抑了;出祁山、爬秦岭,劳而无功;察察为明,注意小事,“大政治家”的形象,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王芸生写这篇文章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直至今天,所以贬抑诸葛亮的文章中的论点,大都未出王文的范围。使人不免感觉到,学术研究有时也会兜圈子。今天重新检讨这次论战,是不是也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东西呢?学术研究不宜浪费精力于重复前人说过的话,即便回到旧题目,也应该在已有的水平上提高一步,而不应该在原地转圈子。

4、王芸生的研究方法,也不无可议之处。例如对“法道合抱”的道,他就远不如徐德璘研究的深入。对马超的不重用,对刘禅的“此间乐”的理解,都不够全面。特别在一些方面(如关羽的攻襄阳、不养才等),把本应由刘备负的责任安到诸葛亮头上了。刘备是有自己主张的人,例如他去东吴招亲,大起兵马为关羽复仇,都不听诸葛亮的劝阻。即便是蜀国不用才、不养才,很大一部分责任,也应该由刘备来负。刘、诸不分,至今尚有此种现象,其始作俑者,大约是王芸生先生吧。由于研究方法上的问题,王文的观点新则新矣,然而很多地方不足以说服人。这是笔者读了王文后总的感觉。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贾�惺椋�挑碇�勇远�牛�芄��痉扯�ぁ:卧颍烤挑碛胨础⒂砉蔡福�芄�肴合率甘墓室病A了�胙裕�≈谌朔彩浚�势湮闹覆坏眉霸兑病H黄渖�桃叛裕�跃�伦畚铮��现�模�斡谖哪��阋灾�淙酥�饫恚��胁轨兜笔馈?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对于诸葛亮的争议一直很多
我要说的是,不管诸葛亮的才能是大是小,也不管他是不是愚忠。
至少近1800年我们这个民族对他推崇备至,从民间到作家的文学作品,都对他景仰有加,以至于后来到神话的地步。为什么会这样?至少说明他的确有让人佩服的地方,而且还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要不然罗贯中为什么不神话曹操,民间百姓为什么不崇拜司马懿?
既然他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很幸运被选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崇拜对象,有如法国的贞德、美国的华盛顿,我们又何必在通俗的世界里处处打击他在人民心目中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光辉形象呢。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要研究历史,不要处处太苛求讲究真实性。
你有见过法国的历史学家没事就说贞德在历史上是如何如何没用,美国历史学家没事就打击他们的国父有什么什么缺点吗?
现在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以为自己看了几本良史,就觉得自己很了解事实,非要没事往历史名人脸上抹黑。研究历史的责任,不单单是要搞清真相,有时候为了一种民族特性,宁可埋没事实。
让神话了的诸葛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有什么不好吗?没有嘛,他被神话而拥有的优点、能力,反而让每一个崇拜他的中国人有了一个优秀的榜样。
想一想,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当诸葛的光辉形象在人们心中垮台的时候,那会是个什么景象,我觉得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恐怖!
答案补充
见到我的观点的朋友,如果你支持我的观点,希望你能同样加入到为诸葛丞相辩护的行列,我们不反对历史学家研究真实的诸葛亮,也不盲目说诸葛亮他就是如何如何地厉害。
我们只希望,在通俗的民间,能保留住诸葛丞相光辉的形象,毕竟,他是5000多年中国历史,唯一一个一直被崇拜而不被谩骂的人(连孔子这位圣人都免不了被批斗)。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有一个自己崇拜的对象,也算是一定意义上的精神支柱,希望诸葛亮这根极富中国传统道义文化的精神支柱不会在某些人的“讨伐”中倒下!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点精神力量。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
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
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
(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
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
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
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
,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你如何看待诸葛亮~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聪明 狡猾 善于分析 赤壁之战反映了他的能言,冷静,祁山之战表明了他的机智,执着,忠心.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诸葛亮是位优秀杰出的政治家,可以看到,诸葛亮许许多多次留守成都,治理得很周到,有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尤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以法治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所以在蜀国,小偷强盗几乎没有,百姓们都能平平安安过日子。诸葛亮看事情很周到,所以蜀国出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2、诸葛亮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为官清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是常人所不及也呀!诸葛亮对自己要求非常之严格,而且,对自己的部下一样要求严格,可谓是像包青天,狄仁杰那样的清官一样。
3、诸葛亮在战略战术上,却犯了极大的错误,至少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却不能说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多次的北伐,多次失败。兵士不停的出征,劳民伤财,而诸葛亮却又没有一个大计划,只有“北定中原”况且这也违背了诸葛亮自己在隆中对里所说的几个条件,现在天下无变,蜀国也没有荆州。本身蜀国最弱小,被诸葛亮这样一折腾,更弱小了(幸好是刘禅停止了北伐,不然蜀国会死得更早),可以看得出他不是战略家。他也同时不是战术家,因为诸葛亮也仅仅只会按兵书上所说,而不懂得随机应变,因此被司马懿,曹真,张郃等曹魏大将多次击败(不要相信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多次打败司马懿,其实是司马懿多次打败诸葛亮),说得不好听点,刘备出征全军覆没,诸葛北伐积年无成,为蜀国灭亡埋下了伏笔

怎样看待诸葛亮
答:文章一开头,他便说明自己不是在作翻案文章,他承认诸葛亮到了“褒之不足以加荣”的地位,只是想于“大纯中指出小疵”,以使效仿诸葛亮之人“效贤者之长”,不要“误效贤者之短”。 王文有以下几个论点: 1、诸葛亮的学养,并非前人所说的“内儒外法”,而是“法道合抱”。理由有三:一、诸葛亮教子“淡泊足...

你是咋看待诸葛亮的?
答:自古大奸似忠,大伪似真!诸葛亮固然才智双全,在后世人眼中是千古忠臣,大智慧的象征。可是在我看来,诸葛亮和曹操司马懿没有什么区别!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对汉室来说,曹操是尽忠。可是曹操居丞相之位,视天子与玩物,被后世之人说是篡逆。这几年虽然有为曹操平反的势头,但是很多人还是说曹操是...

你是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的
答:。你好! 我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想结合现实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诸葛亮是“个人英雄”的典型代表 首先,我认为诸葛亮虽然聪明,但自恃才高,这是我认为不可取之一。大家都知道蜀国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而诸葛亮自以为是,而不广招贤才加以用之,想凭个人力量统一中原,所以到死未完成使命,...

你们如何评价诸葛亮?
答: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百姓私自在道旁祭祀他,最后朝廷看着没法子了,立起庙来,于是香烟鼎盛,真是有十里长街祭丞相的意思。诸葛亮殁后数十年,西川人民都在念叨诸葛亮好,仿佛西周人民歌颂周公召公一样,把他当圣人看待。当然啦,罗贯中也不会提及的其他事实:——虽然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会背,但大家很少意识到,他给...

如何客观的看待诸葛亮的功过
答:诸葛亮是位优秀杰出的政治家,多次留守成都,治理周到,有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诸葛亮为官清廉,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自己的部下一样要求严格。诸葛亮在战略战术上,却有极大的错误。诸葛亮多次北伐,多次失败。在第一次北伐即将占据陇西的时候,错用马谡来镇守防御要地街亭,结果成就张_一世英名,使...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答:希望对你有帮助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

怎样评价诸葛亮
答: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

本人急需一篇关于对诸葛亮评价与看法的短文.最少要300字 也不要太多...
答:再说了,如果诸葛亮不给他实习机会和表现机会怎么能让他锻炼啊??所以这个说法行不通。那么看看打击诸葛亮的说法,他们说诸葛亮简直就是个奸臣,管制住后主,对他像小孩一样。这种说法同样我不赞同,因为他无视后主的话就没必要在北伐失利时上书后主自贬了,因为这样做的话,后主可以抓主把柄趁机废了诸葛亮。那么应该...

蜀汉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怎样看待孔明呢?
答:蜀汉的建立,诸葛亮功不可没,有他在,虽蜀汉贫弊,但仍能安稳存在。他活活累死之后,再无人能顶起蜀汉一片天,慢慢地国家走向了衰亡。诸葛亮的事迹被一部《三国演义》渲染得有些夸大,像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骂死王朗等等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但说到蜀汉的灭亡与诸葛...

你对诸葛亮如何评价?
答: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 诸葛亮可以说是封建社会里边的一个完人。从当时一直到后来,从来没有人对诸葛亮有贬辞的。从陈寿写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的《评》以及他《进〈诸葛亮集〉》的表,都对诸葛亮非常的推崇。在《评》上说诸葛亮的治蜀是“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