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与骨头的分类 肌肉分为哪三大类?

作者&投稿:厍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依照肌肉组织的形态和分布地方可分为三种:
  横纹肌组织
  平滑肌组织
  心肌组织
  横纹肌看起来象是由一束发状腺组成的,每条肌纤维均有横纹。它又称为随意肌或骨骼肌。但这些名称并不是很恰当,因为有些横纹肌如口轮匝肌和眼轮匝肌就不是附着在骨骼上;而喉部和食道上部的横纹肌在收缩时,并不需要意志的控制和指挥。成人身上真正的横纹肌约占人体总重量的40%。
  平滑肌不能由意志控制,所以又称为不随意肌。它是由细长的细胞或肌纤维构成的,没有横纹,主要分布在体内中空器官的周壁上。内脏、呼吸道和尿道的平滑肌共占人体体重的5%-10%。
  心肌是人体最重要的肌肉,是由肌纤维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交织而成的,构成了心壁。
  横纹肌、平滑肌核心肌组织不仅形态不同,就连其运作情形也互异。平滑肌收缩速度很慢,但确是永不倦怠的;而横纹肌收缩速度非常快,但容易产生倦怠感。至于心肌不但可快速收缩,而且又永不倦怠,是一种极为强健的肌肉,因此能使心脏不断地搏动,直到生命结束为止。
  我们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有肌肉。肌肉有三种:
  心脏的肌肉叫心肌,由于它的收缩与舒张,才保证了心脏的不断跳动。
  在血管、胃肠、膀胱、子宫、支气管、瞳孔周围以及毛发根等地方的肌肉叫平滑肌。平滑肌有较大的伸展性,它能够拉长,扩大,收缩起来缓慢而持久。
  骨肉紧相连,骨肉常并称。因为肌肉附着在骨骼上面,所以称之为骨骼肌。骨骼肌的肌肉纤维有许多明亮和暗淡的横纹,所以过去又叫做横纹肌。不过,面部的一些肌肉并不附着在骨头上,而是附在皮肤上的。这些肌肉可以用来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故而又叫表情肌。但由于它们也是有横纹的肌肉,所以仍归类于骨骼肌。心肌也有横纹,但心肌是种特殊的肌肉结构,与骨骼肌不一样。
  科学工作者研究后认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平滑肌出现得较早,而骨骼肌出现得最迟。
  骨骼肌是通过肌腱固定在骨骼上的,它带动骨和关节,使我们做出各式各样的姿势和动作。当我们把一块糖放进嘴里时,就得让手臂上的肱二头肌和其它肌肉协同才能完成。
  我们可以命令手指翻书,也可以命令双脚走路,但我们无法叫胃肠不运动。所以能够根据人的意志随意运动的骨骼肌又叫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不受自我意志的控制,故而又叫不随意肌。平时所说的肌肉,都指骨骼肌。
  人体有639块骨骼肌,总重量随年龄而有所不同:新生儿还不到体重的1/4;成年后一般约占人体体重的40%;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比较发达,可以占到体重的一半左右;到了老年肌肉萎缩,水分减少,肌肉重量就可能减少到体重的25%。肌肉重量的增减,并不是数量上有了变化,而是肌肉纤维粗细不同的缘故。
  1996年,美国两名科学家宣称,他们在头部发现了一块新的肌肉,其作用是帮助咀嚼食物。如果这样,那么,骨骼肌总数也就增加到640块了。
  肌肉在拉丁文里是由"小老鼠"演变而来的。在希腊文里,"肌肉"和"老鼠"的意思完全一样。不过,同是肌肉,它们的模样却有很大差别:有的细长,有的粗短,有的呈三角形,但多数肌肉为梭子状,中间宽大,两头尖细。
  肌肉的大小也不一样。例如,成年人大腿上的股四头肌常有2千克重,而耳朵里的镫骨肌长不足0.2厘米,轻得可怜,然而,它却有调节音响的作用。
  每块肌肉都由许许多多的肌纤维组成,它们很结实,但长短悬殊。短的只有0.1厘米,长的可以超过33厘米。

  肌肉分类:
  1、骨骼肌
  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当健身者通过锻炼增加肌肉力量时,锻炼的就是骨骼肌。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且成对出现:一块肌肉朝一个方向移动骨头,另外一块朝相反方向移动骨头。这些肌肉通常随意志收缩,意味着想要收缩它们时,神经系统会指示它们这样做。骨骼肌可以做短暂单次收缩(颤搐)或长期持续收缩(破伤风)。
  2、平滑肌
  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和女性的子宫中。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例如,胃和肠中的肌肉每天都在执行任务,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察觉到。
  3、心肌
  只存在于心脏,它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坚固。它可以像平滑肌那样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样的力量来收缩。它只是一种颤搐肌肉并且不随意志收缩。

  按骨的形态,可分4类:
  1.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髓,容纳骨髓。体表面有 l~2个血管出入的孔,称滋养孔。两端膨大称骺,有一光滑的关节面,与相邻关节面构成关节。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于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既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骺线。
  2.短骨,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腕骨和附骨。
  3.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如颅盖骨和肋骨。
  4.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些不规则骨内有腔洞,称含气骨,如上颌骨。
  骨根据发生,可分为膜化骨和软骨化骨。有的骨由膜化骨和软骨化骨组成,则称复合骨,如枕骨。发生在某些肌键内的扁圆形小骨,称籽骨,如滚骨和第一跖骨头下的籽骨。

肌肉:

人体有十三种肌肉,健康男女老幼人体全身的肌肉共有639块。 

     (一)胸大肌   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胸上肌和胸大肌两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内、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内旋转。可通过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飞鸟;双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撑;重锤双臂侧下拉来训练。 

  (二)肱二头肌   位于上臂前面皮下。其功能是弯屈肘部;掌心向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弯起至肩部。训练方法是各种方式的弯举;划船动作。 

  (三)胸锁乳突肌  这是位于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头和颈向侧曲;头和颈部旋转,颈向前或后弯屈。可通过戴练颈帽动作;摔角的角力桥;助力和自我抗力动作来锻炼。  

 (四)前臂屈指肌   位于前臂前面的内侧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采用正缠重锤和正握负重腕屈伸等练习可发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举和放下肩带;移动肩胛骨;头部倒向后和侧面。可通过耸肩,力量上举,颈后推举,侧平举,划船动作来训练。

  (六)三角肌  位于肩部皮下。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纤维呈多羽状,这种结构肌肉体积小而具有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举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别向前、中、后举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过各种哑铃和杠铃推举、卧推(前束),哑铃上举到前、后和背后;引体向上来训练。  (七)肱三头肌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其功能是使手臂伸直和拉向后方。可通过臂屈伸,屈臂下拉,窄握仰推,各种手臂屈伸动作,划船来训练。 

 (八)肱桡肌  位于前臂肌的最外侧皮下,呈长扁形。近固点时,可使前臂屈。远固点时,可使上臂向前靠拢。采用负重弯举和引体向上等练习可发展该肌肉的力量。

  (九)肱肌  位于肱二头肌下半部的深面。起于肱骨体下半部前面,止于尺骨粗隆。作用是为屈肘。训练方法同肱二头肌。 

  (十)背阔肌   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其功能是使手臂拉向下和后;肩带下压;躯干侧向一边。训练动作是各种方式的引体向上重锤下拉;划船动作;仰卧上拉。

  (十一)上背肌群(大圆肌,小圆肌,冈下肌,菱形肌)  位于人体上背部。可使手臂向内和向外旋转;手臂向后划;肩胛上升,旋转,向下。训练动作有深蹲,硬拉,划船等。  

 (十二)前锯肌   位于胸廓的外侧皮下,上部为胸大肌和胸小肌所遮盖,是块扁肌。其功能是使肩胛下转;使肩胛拉向一侧;帮助扩展胸部;帮助两臂举过头部。训练动作为仰卧上拉和站立推举。 

  (十三)腹直肌(上腹肌+下腹肌)   由上腹肌和下腹肌两部分组成。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其功能是使脊柱向前弯屈;压缩腹部;压迫肋骨训练方法是各种仰卧起坐;直腿上举。


骨骼:

  1.  人体骨骼的形态分类  成年人的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头都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形态和功能是相互制约的,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形态: 

  2.  <1> 长骨  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挠骨、指骨等。  <2> 短骨  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的复杂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脚腕的跗骨等。 

  3.  <3> 扁骨  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如颅骨部位的顶骨、枕骨和胸部的肋骨等。 

  4.  <4> 不规则骨  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的骨骼。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2. 人体骨骼各部位的名称和数量  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1> 颅骨  共29 块,除下颌骨和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依据功能和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① 脑颅: 共 14 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和保护脑子的作用。  额骨1 — 位于颅的上前方,由额部和眼眶上部构成。  顶骨2 —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和枕骨之间。  枕骨1 — 位于颅骨的后下部,形成颅后和颅底的一部分。  蝶骨1 —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  颞骨2 —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和颅腔侧壁的构成。  筛骨1 —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  听小骨 6 —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  ② 面颅: 共 15 块,位于颅骨的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构成鼻腔和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上颌骨 2 —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2 —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  下鼻甲 2 — 位于鼻腔的外侧壁,为一对卷曲的薄骨片。  泪骨2 — 位于两眼眶内侧壁的前部,为一对薄而不规则的小骨片。  颧骨2 — 位于上颌骨的外上方,构成面颊及眼眶底和外侧壁的一部分。  腭骨2 — 位于上颌骨的后方。  犁骨1 — 位于鼻腔内及颅下部,为一斜方形骨板,构成鼻中隔的后下部。  下颌骨 1 — 位于面颅的前下部、上颌骨的下方。  舌骨1 — 位于下颌骨和喉之间,借助肌肉和韧带悬于颈的前正中。   <2> 躯干骨  共51 块,构成躯干支柱和胸腔,有以下几类骨骼:  椎骨26 — 计有颈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骨 1 、尾椎 1 。  肋骨24 — 是细而长呈弓形的扁骨,分别与胸椎和胸骨相关节,构成胸腔。  胸骨1 — 位于胸前部正中,是一浅居皮下的扁骨。   <3> 上肢骨  共64 块,有以下几类骨骼:  锁骨2 — 位于胸廓前上方的颈椎两侧。  肩胛骨 2 — 位于背部上外方的第 2 — 7 肋骨之间,为三角形扁骨。  肱骨2 — 位于臂部。  尺骨2 — 位于前臂内侧(手臂下垂、掌心向外的姿态时)。  桡骨2 — 位于前臂外侧。  手骨54 — 由腕骨 8 2 、掌骨 5 2 、指骨 14 2 构成。   <4> 下肢骨  共62 块,有以下几类骨骼:  髋骨2 — 位于臀部,属不规则骨,幼年时髋骨分为三部分,即髂骨、坐骨、耻骨; 15 至 16 岁时合而为一。  股骨2 — 位于大腿部,是人体中最大和最长的长骨。  髌骨2 — 位于股骨下端髌面上,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  胫骨2 — 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主要的负重骨。  腓骨2 — 位于小腿外侧,细而长,不直接负重。  足骨52 — 由跗骨 7 2 、跖骨 5 2 、趾骨 14 2 构成。




《哑铃肌肉和骨骼》
(李君辉/微博:阴山游牧李-君-辉)
#记忆力# #提高记忆力#
哑铃,杠铃,沙袋,
石锁,石担,被子,
矿泉水瓶,木条,泥土。
弯举,上举,旋转,
手臂弯曲,四肢运动,运动身体,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伸屈指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胫骨直肌,三角肌、臀大肌,胸肌、腹肌、阔背肌、斜方肌。
弯举、臂屈伸、卷绳,上举侧举、深蹲,杠铃卧推、卷腹、引体向上、耸肩。
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手骨、脚骨、胫骨、腓骨、股骨,肩胛骨、锁骨、髋骨,脊柱、胸骨、肋骨。

全说你能记住吗?人全身肌肉共有639块 成人骨头有206块
如果你想知道这些肌肉能干什么 你自己动动你的关节 不就知道?
比如你吃饭时 拿筷子 需要什么? 需要三角肌肉 与肘关节还有手腕 和手指
比如你走路时 需要运动股四头肌 股二头肌 排肠肌 比目鱼肌 和腿肘关节 还有脚与脚趾 你懂了没?

我没有胡闹 我说的不对吗?

人的骨头与肌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
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
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百分之35--45。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众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
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尾骨有4~5块,长大事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
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实际上应是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多达305块。

肌肉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平滑肌、心脏肌和骨骼肌。

(1)平滑肌。
平滑肌存在于消化系统、血管、膀胱、呼吸道中。平滑肌能够长时间拉紧和维持张力。这种肌肉不随意志收缩,意味着神经系统会自动控制它们,而无需人去考虑。例如,胃和肠中的肌肉每天都在执行任务,但人们一般都不会察觉到。
(2)心脏肌。
心脏肌只存在于心脏,它最大的特征是耐力和坚固,可以像平滑肌那样有限地伸展,也可以用像骨骼肌那样的力量来收缩。它只是一种颤搐肌肉并且不随意志收缩。心肌有固定的收缩规律从而产生心跳。正常人的起搏细胞正常,心肌收缩规律一定,起搏细胞出现异常,心肌收缩规律会发生改变。
(3)骨骼肌。
骨骼肌是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肌肉类型,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红肌纤维依靠血红蛋白持续供氧运动,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和拉伸,从而使身体进行日常行为活动。而白肌纤维则(多在紧急情况下)依靠内部快速化学反应迅速伸缩,其特点是持续、反应时间短,其反应时间是红肌纤维的四分之一。

猪排骨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与作用
答:1、排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为人类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2、人到中老年,微循环发生障碍,排骨中的胶原蛋白等可疏通微循环,从而改善老化症状,起到抗衰老作用。3、排骨和其他动物肉一样,含有较多的钙、镁、磷、钠、钾、氯等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磷是生长骨骼的...

猪骨头和猪肉哪个密度大
答:猪骨头的密度大。骨头,相当于我们说的萝卜一样,里面糠了,这个骨头本来的韧性比较差和脆性比较大,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骨密度低于正常值,这个糠就更多,骨密度差,一掰就断。猪骨头密度 骨头的密度是1.21克每立方厘米,肉的密度是1.02克每立方厘米。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里脊肉到底是什么肉?
答:里脊肉,指脊椎骨内侧的条状嫩肉。一般咱们说的里脊肉其实都是以猪肉为主,猪里脊。但是除此之外,也有鸡里脊、羊里脊和牛里脊等。而且里脊肉还可以分为大里脊肉和小里脊肉。小里脊肉就是猪、羊、牛、鸡脊椎骨内侧一条肌肉,通常这条肌肉的肉会比较少,肉质很嫩,很适合做汤。而大里脊就是大排骨...

买羊肉哪个部位最好
答:羊肋酥香,羊腿肉汁丰富,羊背兼而有之。2.羊里脊肉,也叫做羊菲力,卖的比较贵。羊里脊肉很细长,肌肉纤维很丰富,而且肉质细嫩多汁,可以说是羊身上最鲜嫩的瘦肉了。3.羊蝎子,这个地方的肉,其实肉并不是很多,却是补钙的好东西,只是啃的感觉很好,就比如很多人喜欢啃大骨头,或者是啃鸡爪,差不多的感觉,啃的时候...

拆骨肉是什么肉
答:拆骨肉,顾名思义,就是从肉骨头上拆下来的肉。用的骨头不是肉多多的仔排,而是猪的大腿骨。也叫筒骨,好像也有其他叫法比如棒骨或者直接叫腿骨的,熬骨头汤的那种骨头就是。骨头上的肉肥瘦都有,并且口感也不会很柴,还会带点儿骨头的香味。无论是酱卤还是直接抓在手上啃,又或者拆下来作为配菜...

煲骨头汤选什么骨头好?
答:话说“骨头的精华在汤里”。生活中,大棒骨汤、排骨汤、鸭架子汤等各种骨头汤也的确随处可见。 “骨头炖汤肯定比纯肉有营养,也更利于吸收。”猪骨头的分类,怎么挑选猪骨头,猪骨哪个部分做汤最好喝。猪骨头的分类:龙骨、大棒骨汤、排骨汤、脚骨,头骨,腰骨,关节骨,尾龙骨,做猪骨汤都有配料:白...

猪肉的前腿肉和后腿肉怎么分
答:只是简单的烹饪下的话,就可以选择前腿肉,吃起来的口感会更好,而后腿肉的筋膜比较少,吃起来也不会那么细腻。3、 烹饪方面。要是会区分前后腿肉的朋友相信都知道,因为后腿肉看上去比较方正的,而且后腿肉煎一下就出油,和前腿肉完全不一样,肉的部位不同,做出来的口感也有很大的区别。

仔骨肉是什么肉
答:仔骨肉的真面目 对于喜爱啃骨头的吃货们来说,仔骨肉绝对是心头宝。这道美味佳肴,不仅肉质鲜嫩多汁,骨髓更是醇香浓郁,让人欲罢不能。仔骨肉究竟是什么肉呢?猪肋骨上的精华 仔骨肉,正如其名,取自于猪的肋骨。猪肋骨分为两部分:胸肋和腰肋。仔骨肉就是取自于胸肋的部分,也就是靠近脊椎的那...

肉和骨头哪个重?
答:带点骨头的肉好吃,因为这里靠近脊骨肋骨的肉跟骨头连在一起,其实这些部位的肉的特点是水分足,肉质嫩,肌肉纤维细小,所以好吃.

带肉的骨头和带骨头的肉有什么区别?
答:没有区别之分两者一样的 举个例子:如果是新鲜的,是骨头。 如果是不新鲜的,也是骨头。 新鲜的骨头,里面还有水分,骨髓这些东西,所以综合重量来看是骨头要重一些 至于说不新鲜,原因更简单了。肉放久了就腐烂没了。而骨头只是会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