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的风格是怎样的? 江南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作者&投稿:德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以“黑”、“白”、“灰”为主色,崇尚“淡雅”力避“艳俗”。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意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

这些淡雅的园林都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我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用苏东坡的诗来形容江南私家园林的色彩风格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代、清初的私家园林为两宋的一脉相承,更广泛地普及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的程度参差不一,私家园林在数量上有多寡之分,在艺术上也有高下之别。

江南地区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因此江南地区的园林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居于全国首位。大部分私家园林集中在南方,是因为南方地区具有造园的自然、经济、与人文之诸多方面的条件。

江南江流纵横,河网密布,水源十分丰富。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大,适宜生长常青树木。植物花卉品种多。

另外江苏,浙江一带多产石料,南京、宜兴、昆山、杭州、湖州等地多产黄石,苏州自古出湖石,湖石采自江湖水涯,经过长年流水冲刷,石色有深浅变化,表面纹理纵横,形态多玲珑剔透,历来为堆山之上品用料,也宜罗列庭前成为可欣赏之景观。

因此,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他们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江浙一带是鱼米之乡,手工业发达。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得以繁荣。经济发达为造园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遍游名山名园,江南掀起造园热潮。

另外,江南自古文风盛行,南宋时盛行文人画与山水诗,随着宋朝廷的南迁临安,大批官吏、富商云集苏杭,造园盛极一时。明清两朝以科举取士,江南中举进京为仕者为数不少,这批文人告老返回故里后多购置田地,建造园林。

尤其在清朝后期,由于北方战乱,官僚商贾纷纷南迁,在江浙一带购地造园,这批人懂书画好风雅,不但精心经营自己的宅邸,还亲自参与设计,这个时期在造园的数量与质量上都达到一个高峰,使江南一带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区。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把文化与意境融合在了其中,意境是我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

以我国古代绘画而论,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不仅是有形的物境,而且还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去表现一种思想、一种情感,这就是无形的意境。园林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我国自然山水园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不可分离,所以意境也成了古代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各种建筑和他们所组成的空间,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还应该是一个具有意念的环境。

他们在追求这一点时运用了象征与比拟、建筑形式与布局、引用各地名胜古迹、应用诗情画意等多方面的手段。

从我国古代早期的神话、宗教中可以发现人们很早就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与愿望。孔子就以山水比拟人格,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喜好自然山水,乃至在园林中堆山开池不仅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喜爱,而且还带有仁智者的神圣色彩。

并且南方气候极宜培植花木。江南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扬州历来以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我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是: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

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而且,南方园林中也常常运用荷花或岁寒三友等植物来比拟一种人的品格情操,还以它们所具有的人文象征内容去陶冶人们的精神。例如扬州个园,园主爱竹并且是一个商人,于是将自己的园林取名“个园”。

私家园林中的建筑与布局也是特别追求意境美的。例如金陵名园煦园,煦园的园林构筑以水为主体,水体呈南北走向,在建园手法上,平面如长形花瓶,使中部形成较开阔的水面,南航北阁遥相呼应,东讲西楼隔岸相望。

有分有聚,虽分实聚,景致自然和谐。将众多建筑在布局上符合我国传统当中的呼应对称性,为园林更加增添了和谐的美感。

江南园林湖边建筑



江南园林的风格是什么样的?~

江南园林无论是建筑的构造还是外观的粉饰,都体现着儒家的中庸思想,显得不躁不火,自然淡雅。由于湿润的自然环境及江南文人儒雅风格的影响,形成了江南私家园林清新淡雅的风格。我国建筑学家刘敦桢在《苏州古园林》一书中说:"园林建筑的色彩,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成的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园林里很少见色彩强烈的色调,金碧辉煌的色彩不合乎我国文人素淡空灵的审美追求。

这些淡雅的园林都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我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用苏东坡的诗来形容江南私家园林的色彩风格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南园林的风格是怎样的?
答: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这些淡雅的园林都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我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

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
答::①北方园林规模宏大,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表达了皇权或权力的尊荣富贵的意境;南方园林规模小,布局小巧精致,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表达了园主追求恬静的心理需求;北方园林建筑风格与北方平坦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相辉映,南方园林建筑风格规模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

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特征
答: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清新洒脱,小巧细腻,幽雅美丽。小阁临流,冷色多,像山水画。青瓦素墙,褐色门窗,官僚政治意识淡薄,书卷气深浓。 南方园林以江南园林为代表。江南园林主要指以苏州、杭州、无锡、扬州、南京、上海、常熟等城市为主的私家园林。江南园林属于文人写意派山水园,文人画家参与...

中国古典园林分为南北风格吗?
答:2、从颜色和视觉冲击上 北方园林较富丽,江南园林较淡雅。南方园林白粉墙在园林中虽很突出,但本身却很高洁,可以借对比而破除沉闷感。北方园林多为红墙黄瓦,色彩鲜明。3、空间处理上的差异 江南园林比较开敝、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北方园林则比较封闭,内、外空间...

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
答:①北方园林的建筑风格宏伟壮观,色彩鲜明且浓重,主要使用红黄色调,这反映了皇权或权力的尊贵与富贵。相比之下,南方园林规模相对较小,布局精致细腻,色彩较为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园主追求恬静的心理需求。这种差异部分源于北方平坦的地形和较多的蓝天白云天气,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而南方园林则...

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区别,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区别
答:而一般来说,由于建筑风格与特点的不同,我国的园林根据地域,一般可以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造成南北园林差异的原因有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历史的遗迹、以及气候的影响等等的原因。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代表,一般以帝王宫苑为典型,也可被称作皇家园林,而南方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又称私家园林。一、南北...

岭南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答:1、岭南庭院布局大致有下面四种:建筑绕庭;前庭后院;书斋侧庭;前宅后庭。2、园林选址: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

江南园林的特点
答: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

中国园林分南方园林和北方园林。?
答:中国园林一般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者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以帝王宫苑为代表,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别具风格。南方园林又称私家园林,以江南宅园为代表。 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面积较小,但布局灵活紧凑,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南北园林的共性和特点拜托各位大神
答:quot;人间天堂"的美称。可惜被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化为灰烬。 南方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风格迥然不同,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面积较小,但布局灵活紧凑,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游览者不管站在何处,看到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建筑精巧秀丽,色调素雅,一般是灰色屋瓦,白色墙壁,褐色的门窗,不施彩绘,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