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总结陈词有哪些?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主要写些什么

作者&投稿:后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方四辩总结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坚决认为赏识教育比惩戒教育更有效!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用马卡连柯的二句话来总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你对某个学生用尽方法时,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爱,当发现爱也不行时,那就是爱的不真,爱的不够。确实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学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青少年正是由于是非观念不是很强,所以容易犯错误,此时他们也处于情绪波动期,所以不能用惩戒教育,应该用爱的雨露去滋润他们,平息他们的情绪,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呢?首先做为一位教育者,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还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他,采用一种不打骂的方式,或者用行为去感化,对于顽固不化的学生,不接受教育的人,我们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从他们的优点,挑起他们的兴趣,只要有爱心,天下没有顽固不化的人。

赏识教育是学生普遍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老师有爱心,才会有效施教,捧一颗爱心,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才会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蓬勃向上。

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被爱感化,静下心来,冷静分析,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立即改正,并且更加努力,奋发向上,这才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并且这种教育是无痕的,不会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打击,受到伤害,也能使学生刻骨铭心,更加体会到老师对他的爱,以后也不会再犯错误了。赏识教育才是真正的艺术。

但是还是有几点要稍微注意一下,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说服教育,教师用行动去教育,不也是一种关爱的体现吗?当然,第一:赏识教育并不排斥适度的体力磨练,给学生一些锻炼,这难道不是一种关爱学生的表现吗?

第二:赏识教育并不是对孩子的错误不在乎、放纵,任他随意去做,赏识教育它是一种管教,但是它是用爱去感化学生,以关爱的形式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刚才还有对方辩友说到,惩戒教育具有唤醒、警示作用,我想说的是,难道爱就没有唤醒、警示的作用了吗?大家想一想,惩罚会让学生付出代价,而赏识教育却不需要,不留下痕迹,而达到教育目的,那么我们为何不选择后者呢?

并且惩罚不小心会伤害学生自尊心,会使犯错的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打击学生积极进取的志气,使同学牌一种厌学心理,如今,因惩罚造成孩子丧失信心,成绩急剧下降的事例,比比皆是,难道还不说明惩戒教育的不足吗?

第四:惩罚只是一时的,今天惩罚了,明天就可能忘记了,而赏识教育则是刻骨铭心的,永远不会忘记的。

最后,我还想突出一下赏识教育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爱,像神奇的魔方,有时会改变人的一生。让我们都住泰戈尔的这句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并且爱可以创造新生命,爱可以创造新的奇迹,爱可以创造教育的辉煌!

所以赏识教育比惩戒教育更有效!

韩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可以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实施体罚。但是,体罚有严格的执行程序,学生可以申请用为学校做好事的方式来代替体罚、弥补过错。虽然世界上反对的声音不少,但是韩国依然根据自己民族的特点确定了体罚在教育中的地位,我觉得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适度的惩罚,包括适度的体罚,对未成年人而言,有一个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价值:树立他们的规则意识。

我们知道,人的本性中有恶的一面,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抑恶扬善,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且,让他们知道,做了不该做的要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惩罚的诫惧效应,使得当事者明白了这个社会有一种规则必须遵守,否则就要付出代价。这种规则意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使社会受益。我想,韩国教育体罚的积极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就像教育小孩子时,家长告诫孩子的叨唠是最不受孩子欢迎的。我想,不妨让他吃点小亏,比叨唠有效得多。当我们告诉孩子烛火烫人时,他常常是要试一试的,我们不是厉声斥责,就是赶紧将他拉走。可是,常常在我们不在场、不注意时,孩子被烫伤了,可能是很严重的烫伤。于是,我想,不如在他试图摸烛火时,先告诉他烫人,摸不得,如果他非要摸,就让他试一下,当然,家长的责任是注意尽量减少伤害。这一次疼痛的经历一定会让他铭记终身的,一同铭记的还有一个观念——不听父母的告诫是要吃亏的!初看起来,父母好像是狠心的,可是这个狠心是为了孩子有正确处世观念,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老师的惩罚,包括体罚,就像烛火,只不过尽量减少伤害的责任要由老师来把握。而我们的现实是,法律的一概禁止使得老师没有了烛火,因而只能变家长的叨唠为教师的叨唠。因而有人戏称,老师要具有《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说功,要能说得学生五体投地、不得不服!玩笑中自有苦涩的味道。

这年头一个比一个叛逆心强,你所谓的“赏识教育”很可以被他们理解成大话西游里的那个唐僧婆婆妈妈嬷嬷唧唧。

我们东北有句俗话“小树不修不直流,人不修理根啾啾”也就是这个道理了,俗语往往比名言更能反映问题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那属于政治范畴.他在教育上的准则是有教无类而非赏识教育.同为儒家的荀子有这样的著名言论,即人之初性本恶.不错,赏识教育的确可以使人由恶转为善,但与体罚相比其效果显然是略逊一筹的.
也许有人会说,体罚有可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反叛心理,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们走向更恶的一面.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掌握适度原则.
CCTV曾经播过一期节目,说的是一个工作室通过一系列活动教育某些网瘾少年.在那里定期举行远足等活动----这可不是春游那种不疼不痒的远足,而是十足的急行军式的风格.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适度体罚.中途休息时记者对一些参与者进行了采访,从采访中我没有看到他们丝毫的叛逆情绪,我看到的只有服从和坚持.另外说明一点,那些学生都是家长和老师劝说无效后才被送到工作室接受教育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体罚比赏识教育更有效.

四辩总结陈词~

一、总结陈词的意义。

一场辩论赛,特别是在双方实力相当时,一份出色的总结陈词往往能奠定最后的胜利。如果总结陈词只是在机械复述己方观点,则会给评委很不好的印象。一般情况下,四辩本身的自由辩论发言机会就不太多,只有把总结陈词做得灵活,才能充分表现个人能力,不会给人造成团队能力不均的印象。

二、总结陈词的目的。

首先,总结陈词的时间是在辩论赛的尾声,所以必须概括,不需要套话、废话连篇,这样只会让人想睡觉。总结陈词应该直入主题,将自己方的观点概括阐述,最好再加上幽默的方式。同时,总结比赛中敌我双方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概括来说,目的就是要为自己方打圆场,然后让对方下不了台。

三、总结陈词的结构。
1-阐述观点。(事先定稿)

这个部分,主要是重申己方观点与定义。注意的是,总结时不用太深入,但要求尽量全面。要把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理由一一列出,但是语气上最好采用与前面的发言部分不同的方式,这里给简单举例一下,切记不要生搬硬套,应该根据自己方的论点灵活运用。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许多失学的儿童等待着人们的救助,有些人在今天还不识字。能够坐在教室里的人是幸福的,但是这等同于读书是唯一出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一部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力,欲抑先扬),根据我方之前的论述,我们知道,知识的积累有三个方式——实践、创新与学习。很明显,读书只是学习中的一小部分,即使因为客观因素或者主观因素有些人不能或不愿读书,也不代表他们没有了出路。毕竟汲取知识的方法是无限的,读书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这一部分,展开自己方的论点)对方辩友口口声声喊着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却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读书的必要性。把重要性和必要性混为一谈,是对方辩友犯的一个严重错误。(这一部分,抨击对方的论点)

即使是事先准备的部分,也要根据赛况酌情更改,要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不知所云,便会被认为稿子也是抄来的了……

2-解围部分

辩论是即时性的战斗,自然容易出现漏洞,如果自由辩论或之前陈述观点环节中被对方问得哑口无言,在总结陈词中可以加以补救,因为这时已经没人有机会反驳你了,所以,即使补救的水平低了点,也是可以的。

举个例子,比如你方在某自由辩论环节中出现以下情况:
A:比尔?盖茨中途辍学,不还是成为了一度的世界首富吗?
B:正是因为比尔?盖茨之前读过了书,使他有了出路,如果他没读过书,那么可能连电脑是什么都不知道,谈何成为世界首富呢?你敢说比尔?盖茨在成为世界首富的道路中,一点在学校中得到的知识都没用过吗?
A:……

总结陈词中可以这样补救:对方说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过程中读书的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对方忽略了一点,比尔?盖茨不正是因为意识到读书不是唯一出路,才会离开学校的啊,如果他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还会中途辍学,还能成为世界首富吗?(有些偷换问题重心的感觉,可是作为结尾补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没人反驳了)

3-拆对方台

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赛中得出,但是也可以实现准备些套路,让对方对号入座。

例子:

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对方将XX概念偷换成XX了,没有把握住本场比赛的重心……

对方对我方某问题的回答极为牵强,试问……

对方以偏概全,用XX例子来论证读书是唯一出路,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没有看到还有……

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但是确实是四辩的王道。

以上就是四辩总结陈词方法,我是不会给完整的陈词的,因为陈词并不代表陈词滥调,而应该灵活变通运用。固定的部分需要与己方资料有机结合,非固定的部分要靠临场纪录,不是事先就能“总结”的

结辩陈词需要根据整场比赛来写,一般来说,结辩陈词是在比赛之前写一个框架,然后在比赛的时候再依据正常辩论来写结辩陈词。
我以前参加辩论是四辩,有些地方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
1,礼貌上,结辩时,先要谢谢主席,谢谢评委,谢谢对方辩友
2,结辩前,先要对辩题做名词解释,或者对辩题的词句做一定的分析,然后点明己方论点,结辩时的论点最好清晰简单
3,结辩不仅要再次提出己方观点,更要点出整场辩论时对方的漏洞,以1点,2点的形式例出来,更要进行反驳。
4,在结辩尾声的时候,要将己方辩题的优势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再讲一次,有例子也可以。
5,最后,谢谢。

辩论的时候,无论是几辩,都要注意言辞和手势...
可能我讲得比较简单,LZ可以根据这种样式来做

辩论会四辩总结陈词怎么写
答: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格式范文如下。1、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我不敢说对方辩友顽固,但是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的几个错误。2、第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到过一段时间,城市化就不再城市化了。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上海南京城市化了是不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比我们低了呢。3、第二,刚才岁...

辩论总结陈词
答:辩论总结陈词范文一 刚才针对“叙课是否是高效课程”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接下来我将代表我方做出最后的年过节陈词:1、 我方从儿童发展、教师成长和资源整合,做出了充分的阐述,体现出新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完整幼儿”的教育目标,真正做到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辩论赛总结陈词模板
答:那对不起了对方辩友,我买得起一公斤的碳,可惜我连一克拉的钻石也买不起呀!第二,错误理解“拘”字定义。刚才我方二辩已经提出,”拘小节”的“拘”的意思是“拘泥”,很明显拘并不等于重视。“拘”是被动词,而重视是主动词。对方辩友把主动词和被动词混为一谈,看来对方辩友显然是对“拘”...

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四辩的陈词
答:四辩总结陈词 第一,回顾历史,我们知道,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 明 ,厥有国语;在国外,释迦牟尼、耶稣等,都是在深刻的苦难中磨炼出坚强的 意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见,相对于顺境,逆境更能够锻炼人,使 人坚强。第二,正视现实,我们应该看到,人本身都有好逸恶...

辩论赛总结陈词 四辩
答:综上我方所说,人间处处有真情。也正因为这样,在雪灾、汶川大地震、周曲泥石流、旱灾等灾害发生时,灾区人民有了强有力的后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随时感受到父母之爱,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让我们每人都献出一点爱,人间处处都有真情在。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答: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 篇1 主席、评委、大家下午好。对方同学的种种问题我都会一一指出,大家不要着急。 第一、对方辩友从一辩到四辩都告诉我们说:求己是内因,求人是外因,而外因要通过内因才可以起作用,因此求人不如求己。但是非常可惜,对方同学竟然连,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都没有搞清楚,内因是指,事物内部矛...

反方怎么总结陈词
答:反方总结陈词黄执中:大家好,对方辩友刚刚最后一句话是“衣食足而知荣辱”,可是我们要想想看,如果我们从小到大,衣食总是足的,我们怎么知道,荣辱这种事情会在衣食不足的时候消失呢?我们是不是就因为我们历经过战乱,饱尝过饥饿,看到道德往往要借由物质的一些基础上才会出现,所以我们清醒到了,哦,原来不足的时候,可能...

总结陈词有哪些?
答:总结陈词模版如下:一、刚才对方辩友说到过一段时间,城市化就不再城市化了。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要告诉我,上海南京城市化了是不是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比我们低了呢?二、刚才岁方辩友说我们的城市化是一个静态过程 ,殊不知城市化是一个 发先问题并不断改善的过程啊!第三,刚才对方辩友说农村变成城市...

四辩怎么总结陈词
答:1、 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家长也常常以此古训来教育我们,但我却对此提出了质疑。近朱者真的赤,近墨者真的黑吗?这或许只代表了一种人,那就是自控能力特别差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我真为他感到悲哀,因为他做人太失败...

辩论赛主持词结束语四篇
答:【 #主持词# 导语】主持词的写作特点就是自由随性。不同主持词内容适应不同的节目,一个好的活动开展,不可或缺的是主持人富有魅力的主持。 为大家整理了《辩论赛主持词结束语四篇》,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到您! 【篇一】辩论赛主持词结束语 请反方一辩总结陈词。时间为4分钟,有请反方一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