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次念经,有许多问题.

作者&投稿:申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您的那个念经的注意事项,看来不是正信佛教的知识,它误导了您。

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再来,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关于念经方面的法语:

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能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印祖又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奉劝世人,当远罪求益,离苦得乐也。」

关于眼花缭乱的知识(节选自蔡礼旭老师的弟子规讲座http://www.dizigui.net/clxjz/rlrf.htm):

这一个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思想没几年就增加一倍,思想的累积量没几年就增加一倍,所以当我们不会判断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时候,你接触的讯息愈多,知识量愈多,有可能会把你的脑袋弄得愈混乱。所以现代这些心理学的书、理论,它都只是某一个人跟某一些人的想法,而这一些想法有没有经过历史的考验?甚至于他的想法,摆在英国的时候可以被接受,摆在中国的时候可能就不能被接受,所以他这些思想观念都还没有经过时间跟空间的印证说它是真理,这时候你不可以随便就去相信,甚至于就以他这些理论当作自己做人处事的原理原则,这个做法我们应该深深的去思考。现在的人我们可以看到,假如他的朋友,甲朋友说了一套,他会觉得这个讲得有道理;另外过两天,乙朋友又跟他讲另外一套,他也会觉得好像也有道理,所有人生心中都没有一把尺,没有一把做人分寸的尺、做人做事的尺。

我们中国老祖宗承传的圣贤智慧已经四千多年,将近五千年,把整个做人处事的智慧早就已经列在经典当中,让我们不需要花人生几十年去摸索,所以有一句俗话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我们在深圳上课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已经差不多四十岁了,在社会当中也算是颇有成就,他来听了第一节课之后讲了一句话,他说「我十多年的社会摸索所累积的经验,居然只是《弟子规》里面的一两句话而已」,而这一两句话他摸索了多久才累积出来的经验?十多年。诸位同修,幸好还摸对了这些正确的做人做事道理,很多人十多年、二十多年,到最后人生的方向是愈走愈偏。

念经的确要回向,没有回向功德是你自己受益而已,如人赚钱不化钱。回向则如把赚的钱用掉。如你回向给你父母,则你父母得益,如你回向给冤亲债主,则你的冤亲债主得益。念经的确也会把孤魂野鬼引来,不过孤魂野鬼不能也不会随便侵犯人的。念经之所以把孤魂野鬼吸引过来是因为当你专心念经、持咒、念佛号之时,你周围会产生一种光明,这种光明来自佛菩萨的加持力、来自你本身专一念咒念佛之定力。鄙人有很多朋友专心持咒念佛时,别人无意中给他们照相,还会照到各种不同的光明呢,有旋涡形,有云雾形,波浪形,有水晶形等等,各种都有。

一个家庭如果供有佛菩萨像、高真上仙像,孤魂野鬼即使想侵犯也不敢,因为你家有佛菩萨的灵光在。就算是一般家庭,家里没有供有佛菩萨像,孤魂野鬼也不是想进你家就随便进你家的,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土地公、地基主,他们是守护著你家门的,闲杂幽灵众要进来也得通过他们这一关。除了每户家庭有神灵以外,天地之间还有功曹神在俯视著众生,如果一个幽灵没有与你有因果关系上的牵连,他是不会让幽灵乱来的。

我一般是先念香赞、开经偈,再念经文,最后回向。
〖 香赞 〗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

〖 开经偈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皆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谁得功德都是得,能来的都是你的冤亲债主。如果要有这么多的分别心,诵经将毫无功德可言,拿什么去回向给他们。
心诚,无杂念,清净心才是功德。

如果你有诚心的话,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念,如果你专注的是形式的话,那我就不好怎么说了。

我念经总是有杂念,而且不理解经文,还会有怀疑之心,每个字念的别扭,就像一年级学生一样费劲的很。请问~

个人看法,就是因为你不理解经文,读来诘屈聱牙,不能连贯。
首先,经文都是翻译为文言文形式的,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
其次,这和佛经本身从梵文翻译过来也有关系,佛经最早口传相授,为了便于记忆和唱诵,分为有长行(类似于描述故事),有偈颂(类似于诗句),往往一段长行描述一段故事或议论,再用偈颂的方式重申一遍主旨。
如果能习惯这一点,你可以不看偈颂,先看长行部分,了解经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佛经中也有很多专用的名词,这个需要你多查查资料。

其实如果你能顺畅的读佛经,你就会发现其实佛经中是有很严谨的逻辑的,有很多叙述也非常感人的。

信佛和念经是心灵上的升华,
和你的身体关系不大,
因为你要是饭都不想吃,不锻炼身体的,做不好这点小事,
佛哪有时间来管你

师兄 请教个问题 我现在一念地藏经就感觉气不顺 感觉有点上气不接下气...
答:念地藏经是消业很快的,很多人在初念此经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的感应,比如身体疼痛,头晕目眩等等等等的问题,这是正常的,要坚持念,时间长了就好了。因为你念经,业力就在消,而累世的冤亲债主不愿意看到你消业,就要来障碍你,给你制造麻烦。可以按照楼下木绎师兄的方法去做。第一:读诵的时候...

佛问题,念佛经问题,请教大师指点,谢谢(请学佛的师兄回复,不是学佛者不...
答:1.念诵佛经前,心生恭敬就可以了。有条件洗手焚香最好。2直接照经文读诵就很好,不需要说请观音菩萨来。3.心念一动,观世音菩萨都知道,读经观世音菩萨更加知道。4我们做任何事一切佛都知道。《金刚经》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参考资料:《金刚经》...

念经初期感觉好可怕的感觉,请教佛友一些问题
答:坚持下去!这是业障!要相信!佛菩萨不是吃干饭的!你念经的时候佛菩萨都会前来放光加持!你看不到,是因为你业障深厚!如果实在没办法,或许可以试试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南【na】无【mo】阿【a】弥【mi】陀【tuo】佛【fo】经云: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

我念经总是有杂念,而且不理解经文,还会有怀疑之心,每个字念的别扭,就...
答:要没有一点杂念就不需念经了.寻经解字诸佛蒙冤.我对我们讲的就如同人对蚂蚁讲人间任高楼.生汽车飞机轮船.粮食堆成山.蚂蚁也难信…佛教讲都是真的.天人以上都是化身.佛三身之一报身高240万亿公里两眠如四大海…宇宙是无限的.有带拼音的经咒.也不要杂修.就念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一切经.咒.佛菩萨...

念经念咒的疑问
答:可以不出声念,不出声光嘴动叫金刚持。关于不知念多少次的问题,可以请一条念珠,或者计时念(每次念20分或者30分)。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好!想请教几个关于念经的问题:
答:1、念经洗漱干净就好 一般都是清晨念诵 2、可以不用上香 念经的目的是修心 求他佛 不求自佛 是违背佛的本意的 3、不妨碍 哪里都可以念经 入得闹事 好安禅 念咒 与 地藏经 不必一定供佛像 根据个人情况环境而定 没有佛像 一样无碍念 4、求子 最好念有相似发愿佛与菩萨 比如药师佛的十二...

初学佛的一些问题,请大师们开示
答:心不清净,则无功德可言,只是有福德。就好像梁武帝问达摩大师:“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大师对答:“无功德。”是一样的道理,用心不一样,所以无功德,而只有福德。还有一种就是“功德本无相”所以说无功德。当然这不是用在梁武帝。自己念经又没有其他人听见,又没有利益其他人为什么能产生很...

我念地藏经,杂念很多,听说,拜地藏经有效,请指教,谢谢
答:念经有杂念很正常,因为我们从无始劫来,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妄念的,只是以前没有诵经念佛,没有收摄过身心,现在想静下心来诵经、念佛,才发现自己不能够静下心来。不过不要着急,您一直就这样念下去,不过要记住,不要去管妄念,只是管自己所念的经文,句子要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要把句子念...

关于学佛入门的一些疑问,望不吝赐教!
答:第八 佛从没有说过神的问题 心地澄净的人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东西 这是因为你的业障少 而天人有天人的果报 有和没有 本是相对 这一刻有下一刻就不一定有了 真的是恒常有么? 神 有无的问题 等你修到那个程度自己就明了了现在说这么多 也是枉然 佛学 是最科学的 并不是迷信 你去烧个香拜个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