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中文科会考『化学』所有可能考的资料! 急!求高中化学文科会考可能会考到的所有关于共价键,离子键的资...

作者&投稿:全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抱歉,有点多!
化学药品性质

1. 硫酸:H2SO4-无色油状液体,比重15℃时1.837(1.84)。在30-40℃发烟;在290℃沸
腾。浓硫酸具有强烈地吸水性,因此它是优良的干燥剂。
2. 硝酸:HNO3-无色液体,比重15℃时1.526、沸点86℃。红色发烟硝酸是红褐色、苛性
极强的透明液体,在空气中猛烈发烟并吸收水份。
3. 盐酸:HCl-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在17℃时其比重为1.264(对空气而言)。沸点为-85
.2。极易溶于水。
4. 氯化金:红色晶体,易潮解。
5. 硝酸银:AgNO3-无色菱形片状结晶,比重4.3551,208.5℃时熔融、灼热时分解。如
没有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见光不起作用,否则变黑。易溶于水和甘油。能溶于酒精、甲
醇及异丙醇中。几乎不溶于硝酸中。有毒!
6. 过硫酸铵:(NH4)2S2O8-无色甩时略带浅绿色的薄片结晶,溶于水。
7. 氯化亚锡:SnCl2无色半透明的结晶物质(菱形晶系)比重3.95、241℃时熔融、603.2
5℃时沸腾。能溶于水、酒精、醚、丙酮、氮杂苯及醋酸乙酯中。在空气中相当稳定。
8. 重铬酸钾:K2Cr2O7-橙红色无水三斜晶系的针晶或片晶,比重2.7,能溶于水。
9. 王水:无色迅速变黄的液体,腐蚀性极强,有氯的气味。配制方法:3体积比重为1.1
9的盐酸与1体积比重为1.38-1.40的硝酸,加以混合而成。
10. 活性炭:黑色细致的小粒(块),其特点具有极多的孔洞。1克活性炭的表面积约在10或
1000平方米之间,这就决定了活性炭具有高度的吸附性。
11. 氯化钠:NaCl-白色正方形结晶或细小的结晶粉末,比重2. 1675,熔点800℃、沸点1
440℃。溶于水而不溶酒精。
12. 碳酸钠:Na2CO3·10H2O-无色透明的单斜晶系结晶,比重1.5;溶于水,在34℃时具
有最大的溶解度。
13. 氢氧化钠:NaOH-无色结晶物质,比重2.20,在空气中很快地吸收二氧化炭及水份.
潮解后变成碳酸钠。易溶于水。
14. 硫酸铜:CuSO4·5H2O-三斜晶系的蓝色结晶,比重2.29。高于100℃时即开始失去结
晶水。220℃时形成无水硫酸铜,它是白色粉末,比重3.606,极易吸水形成水化物。

15. 硼酸:H3BO3-是六角三斜晶白色小磷片而有珠光,比重为1.44。能溶于水、酒精(4%
)、甘油及醚中。
16. 氰化钾:KCN-无色结晶粉末:比重1.52,易溶于水中。有毒!
17. 高猛酸钾:KnMO4-易形成浅红紫色近黑色的菱形结晶,具有金属光泽,比重2.71。能
溶于水呈深紫色、十分强的氧化剂。
18. 过氧化氢:H2O2-无色稠液体,比重1.465(0℃时),具有弱的酸性反应。
19. 氯化钯:PdCl2·2H2O-红褐色的菱形结晶,易失水。
20. 氢氟酸:HF-易流动的、收湿性强的无色液体,比重在12.8℃时0.9879。在空气中发
烟。其蒸汽具有十公强烈的腐蚀性及毒性!
21. 碱式碳酸铜:CuC03·Cu(OH)2-浅绿色细小颗粒的无定形粉末,比重3.36-4.03。不
溶于水,而溶于酸。也能溶于氰化物、铵盐及碱金属碳酸盐的水溶液中而形成铜的络合物

22. 重铬酸铵:(NH4)Cr2O7-橙红色单斜晶系结晶。比重2.15。易溶于水及酒精。
23. 氨水:氨水是无色液体,比水轻具有氨的独特气味和强碱性反应。
24.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K4Fe(CN)6·3H2O-浅黄色的正方形小片或八面体结晶,比重1.
88。在空气中稳定。
25. 铁氰化钾(赤血盐):K3Fe(CN)6-深红色菱形结晶:比重1.845。能溶于水,水溶液
遇光逐渐分解而形成K4Fe(CN)6。在碱性介质中为强氧化
剂。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颜色的规律
(1)常见物质颜色
①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
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红色:Fe(OH)3固体、Fe(OH)3水溶胶体等。
② 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
黄色: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
溶于水的FeCl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
浅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黄磷、Na2O2、氟气。
棕黄色: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
③ 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
④ 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等
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
⑤ 以绿色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绿色:浓CuCl2溶液、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
深黑绿色:K2MnO4。
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⑥ 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K+离子的焰色等。
⑦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 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
浅黑色:铁粉。
棕黑色:二氧化锰。
⑧ 白色物质
★ 无色晶体的粉末或烟尘;
★ 与水强烈反应的P2O5;
★ 难溶于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 难溶于水的但易溶于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 微溶于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 与水反应的氧化物:完全反应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应的:MgO。
⑨ 灰色物质
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
(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① 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 呈黄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红色;
:苯酚与FeCl3的反应开成的紫色。
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
2.物质气味的规律(常见气体、挥发物气味)
① 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
② 有刺激性气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浓液)、乙醛(液)。
③ 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挥发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④ 稀有气味:C2H2。
⑤ 臭鸡蛋味:H2S。
⑥ 特殊气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

⑦ 特殊气味:乙醇(液)、低级酯。
⑧ 芳香(果香)气味:低级酯(液)。
⑨ 特殊难闻气味:不纯的C2H2(混有H2S,PH3等)。
3.熔点、沸点的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
(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Ⅲ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Ⅳ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①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
② 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ⅡB族Zn,Cd,Hg及ⅢA族中Al,Ge,Th;ⅣA族的Sn,Pb;Ⅴ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① 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
(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①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Be,Na<Mg<Al
②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③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4.物质溶解性规律
(1)气体的溶解性
① 常温极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气)] HCl(1:500)
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
② 常温溶于水的
CO2(1:1) Cl2(1:2)
H2S(1:2.6) SO2(1:40)
③ 微溶于水的
O2,O3,C2H2等
④ 难溶于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
(2)液体的溶解性
① 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
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② 微溶于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③ 难溶于水的
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
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于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
(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
(5)白磷、硫易溶于CS2
(6)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
(7)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
①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② 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5.常见的有毒物质
(1)剧毒物质
白磷、偏磷酸、氰化氢(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砒霜(As2O3)、硝基苯等。
CO(与血红蛋白结合),Cl2,Br2(气),F2(气),HF,氢氟酸等。
(2)毒性物质
NO(与血红蛋白结合),NO2,CH3OH,H2S。
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铬酸盐、汞盐、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铅盐、可溶性铜盐等。
这些物质的毒性,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其中常见的无机盐如:HgCl2,BaCl2,Pb(CHCOO)2;铜盐也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但毒性较小,此外铍化合物也有相当的毒性。
钦酒过多也有一定毒性。汞蒸气毒性严重。有些塑料如聚氯乙烯制品(含增塑剂)不宜盛放食品等。

常见化学药品的颜色

红色:Fe(SCN)2+(血红); Cu2O(砖红); Fe2O3(红棕); 红磷(红棕); 液溴(深红棕); Fe(OH)3(红褐); I2的CCl4溶液(紫红); MnO4-(紫红); Cu(紫红); 空气中久置的苯酚(粉红)
2.橙色:溴水; K2Cr2O7溶液:
3.黄色:AgI; FeS2; 久置浓HNO3(溶有NO2); 工业浓盐酸(含Fe3+); Fe3+水溶液; 久置的KI溶液(被氧化成I2); K2CrO4; AgBr(浅黄色); Na2O2(淡黄色); S(淡黄色);
4.绿色:Cu2(OH)CO3; Fe2+的水溶液; FeSO4•7H2O; Cl2(黄绿色); F2(淡黄绿色); Cr2O3
5.蓝色:Cu(OH)2; CuSO4•5H2O; Cu2+的水溶液; I2与淀粉的混合物:
6.紫色:KMnO4(紫黑); I2(紫黑); 石蕊(pH=8-10); Fe3+与苯酚的混合物:
7.黑色:FeO,Fe3O4,FeS,CuS,Cu2S,Ag2S,PbS,CuO,MnO2,C粉:
8.白色:Fe(OH)2,AgOH,无水CuSO4,Na2O,Na2CO3,NaHCO3,AgCl,BaSO4,CaCO3,CaSO3,Mg(OH)2,Al(OH)3,三溴苯酚,MgO,MgCO3,绝大部分金属等:
说明: ①许多物质晶状为无色,粉末状为白色,晶型不同可能有不同颜色;
②硫化物和过渡元素化合物颜色较丰富。
一、单质 绝大多数单质:银白色。
主要例外:Cu 紫红; O2 无 ;Au 黄; S 黄; B 黄或黑; F2 淡黄绿; C(石墨黑); Cl2 黄绿; C(金刚石) 无; Br2 红棕; Si 灰黑; I2 紫黑; H2 无; 稀有气体 无; P 白、黄、红棕。
二、氢化物:LiH等金属氢化物:白; NH3等非金属氢化物:无 。
三、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无 主要例外:NO2 棕红; N2O5和P2O5 白; N2O3 暗蓝;
大多数主族金属的氧化物:白 。
主要例外:Na2O2 浅黄; PbO 黄; K2O 黄; Pb3O4 红; K2O2 橙;
大多数过渡元素氧化物有颜色:MnO 绿; CuO 黑; MnO2黑; Ag2O 棕黑; FeO 黑; ZnO 白; Fe3O4 黑; Hg2O 黑; Fe2O3 红棕; HgO 红或黄; Cu2O 红; V2O5 橙。
四、氧化物的水化物 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其中酸:无色为主;碱:白色为主。主要例外:Fe(OH)3红褐; HNO2 溶液亮蓝; Cu(OH)2 蓝。
五、盐:大多数白色或无色。
主要例外:K2S 棕黄; CuFeS2黄; ZnS 白; Al2S3 黄; Ag2S 黑; MnS 浅红; CdS 黄; FeS 黑棕; FeS2 黄; Sb2S3 黑或橙红; HgS 红; PbS 黑; CuS、Cu2S 黑; FeCl3•6H2O 棕黄; Na3P 红; FeSO4•9H2O 蓝绿; Fe2(SO4)3•9H2O 棕黄; MnCl2 粉红; Fe3C 灰; MnSO4 淡红; FeCO3 灰; Ag2CO3 黄; Fe(SCN)3 暗红; Ag3PO4 黄; CuCl2 棕黄; AgF 黄; CuCl2•7H2O 蓝绿; AgCl 白; CuSO4 白; AgBr 黄; CuSO4•5H2O 蓝; AgI 黄; Cu2(OH)2CO3 暗绿。
盐溶液中离子特色:NO2- 浅黄; Cu2+或[Cu(H2O)4]2+ 蓝; MnO4- 紫红; MnO42- 绿; [Cu(NH3)4]2+ 深蓝; Cr2O72- 橙红; Fe2+ 浅绿; CrO42- 黄; Fe3+ 棕黄。
非金属互化物:PCl3 无; XeF6 无; PCl5 浅黄; 氯水 黄绿; CCl4 无; 溴水 黄~橙; CS2 无;碘水 黄褐; SiC 无或黑; 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 SiF4 无; I2的有机溶液 紫红。
六.其它: 甲基橙 橙; CxHy、CxHyOz 无(有些固体白色); 石蕊试液 紫; 大多数卤代烃 无(有些固体白色); 石蕊试纸 蓝或红; 果糖 无; 石蕊遇酸变红; 葡萄糖 白; 石蕊遇碱变蓝; 蔗糖 无; 酚酞 无; 麦芽糖 白; 酚酞遇碱红; 淀粉 白; 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 纤维素 白; I2遇淀粉变蓝; TNT 淡黄; Fe3+遇酚酞溶液 紫。
七. 焰色反应:Li紫红;Ca砖红;Na 黄;K浅紫(通过蓝色钴玻璃);Ba 黄绿; Rb 紫;Cu 绿。
八.稀有气体放电颜色:He 粉红; Ne 鲜红; Ar 紫。

我这里的资料太多了,发在这里很占位置。你能发个小纸条过来告诉我你的邮箱吗?我可以发给你。

求高中文科会考化学复习资料(人教)TXT格式~

希望能帮助到你。祝你成功,我是学理的,我也是去年会考完的,历史差点儿就没过。呵呵。你加油哦

共价键(covalent bonds)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所谓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由于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都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一般共价键结合的产物是分子,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晶体。
吉尔伯特·列维斯于1916年最先提出共价键。
在简单的原子轨道模型中进入共价键的原子互相提供单一的电子形成电子对,这些电子对围绕进入共价键的原子而属它们共有。
在量子力学中,最早的共价键形成的解释是由电子的复合而构成完整的轨道来解释的。第一个量子力学的共价键模型是1927年提出的,当时人们还只能计算最简单的共价键:氢气分子的共价键。今天的计算表明,当原子相互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时,它们的电子轨道会互相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整个分子共享的电子轨道。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共价键又称原子键。
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都不显电性,这种键称为非极性键。例如H2、Cl2、N2等,在化合物分子中,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由于不同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电负性大的原子就带部分负电荷,电负性小的原子就带部分正电荷,这样的键称为极性键。
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或不同种非金属原子之间成键时,一般都是共价键。在形成共价键时,当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相互接近时,两个核间电子云密度较大,即共用电子对属成键的两原子共有,围绕两个核运动,受两核吸引,在两核间电子云重叠。
要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必须尽可能使电子云重叠程度大一些,我们知道,除了s电子以外,其它电子云都是有空间取向的,在成键时,要尽可能沿着电子云密度最大的方向发生重叠。例如H2O中,氢原子的1s电子云沿着氧原子的2Px、2Py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向的重叠,才能达到电子云重叠程度最大,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因此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当一个原子的所有未成对电子和另一些原子中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后,就不再跟其它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例如H2O分子中,O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它只能跟两个H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共价键是化学键中重要的一类,包括: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单键、双键、叁键、σ键、π键等类别。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
共价键的断裂:共价键的断裂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团。这种断裂的方式称为均裂。均裂生成的带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成为自由基或游离基。通常用R·表示。自由基反应一般在光和热的作用下进行。
另一种方式是异裂,异裂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经过异裂生成离子的反应成为离子型反应。离子型反应一般在酸-碱或极性物质(包括极性溶剂)催化下进行。


离子键 (ionic bond)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要了解一点化学键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矿物的可浮性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因为后面要讲述矿物表面暴露的是什么键,它与矿物可浮性关系甚大。
研究认为,在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化学上把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间(有时原子得失电子转变成离子)的强烈作用力叫做化学键。键的实质是一种力。所以有的又叫键力,或就叫键。
矿物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它们之间是靠化学键联系着的。
化学键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一、离子键
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Na+、CL-;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SO4 2-,NO3-等。
离子键的作用力强,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形成的矿物总是以离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二、共价键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共价键的作用力很强,有饱和性与方向性。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锌提供,Z:+ ¨..S:=Z n→S
共价键可以形成两类晶体,即原子晶体共价键与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之间有共价键联系着。在分子晶体的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分子之间有分子间力作用着,在某些晶体中还存在着氢键。关于分子键精辟氢键后面要讲到。
三、金属键
由于金属晶体中存在着自由电子,整个金属晶体的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化学键。这种键可以看成由多个原子共用这些自由电子所组成,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改性的共价键。对于这种键还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好像把金属原子沉浸在自由电子的海洋中”。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和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一样,金属晶体中没独立存在的原子或分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也叫分子式)通常用化学符号来表示。
上述三种化学键是指分子或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作用力。但它没有包括所有其他可能的作用力。比如,氯气,氨气和二氧化碳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液化或凝固成液氯、液氨和干冰(二氧化碳的晶体)。说明在分子之间还有一种作用力存在着,这种作用力叫做分子间力(范德华力),有的叫分子键。分子间力的分子的极性有关。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其根据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是否重合,重合者为非极性分子,不重合者为极性分子。
分子间力包括三种作用力,即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1)当非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由于电子的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要使每一瞬间正、负电荷中心都重合是不可能的,在某一瞬间总会有一个偶极存在,这种偶极叫做瞬时偶极。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瞬时偶极之间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色散力。任何分子(不论极性或非极性)互相靠近时,都存在色散力。(2)当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靠近时,除了存在色散力作用外,由于非极性分子受极性分子电场的影响产生诱导偶极,这种诱导偶极和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叫做诱导力。同时诱导偶极又作用于极性分子,使其偶极长度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它们间的吸引。(3)当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色散力也起着作用。此外,由于它们之间固有偶极之间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个分子在空间就按异极相邻的状态取向,由于固有偶极之间的取向而引起的分子间力叫做取向力。由于取向力的存在,使极性分子更加靠近,在相邻分子的固有偶极作用下,使每个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更加分开,产生了诱导偶极,因此极性分子之间还存在着诱导力。总之,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着色散力,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务和诱导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的总和叫做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没有方向性与饱和性,键力较弱。
此外,还有氢键。氢键的形成是由于氢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X原子(如F、O、N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后,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X原子,使氢核几乎“裸露”出来。这种“裸露”的氢核由于体积很小,又不带内层电子,不易被其他原子的电子云所排斥,所以它还能吸引另一个电负性较大的Y原子(如F、O、N原子)中的独对电子云而形成氢键。
X—H··· Y
点线表示氢键。X、Y可以是同种元素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
除了HF、H2O、NH3等三种氢化物能够形成氢键之外,在无机含氧酸、羟酸、醇、胺以及和生命有关的蛋白质等许多类物质都存在氢键。在一些矿物晶格中,如高岭土等也局部存在氢键。
离子键一般情况下是金属与非金属所构成的化合物(铵根离子除外),其中,有一种元素完全失去电子形成相应的阳离子,同时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形成相应的阴离子。
共价键指的是由两种物质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求广东高二文科化学会考整理复习资料
答:(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

我文科生,会考化学咋办,有知识点复习的吗
答:展开全部 1、高效的复习,要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哪块内容掌握的不好就多花点时间,复习的时候要系统化,不要东一下西一下,最后啥都没复习好。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

高二文科会考化学题
答: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代表它含有醛基,甲经催化加氢还原为乙,1mol乙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22.4L(标准状况下)因为饱和一元醇与H2是1:2反应的,而现在是1:1,说明含有2个-OH 所以A,B首先被排除了,剩下了C,D 而D是不可以的,因为它若是D的话,它再脱氢,变成的就不是醛基了,而是...

高中文科会考各科范围
答:考最基础的东西。物理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磁。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曲线运动,机械能守恒和安培力,右螺旋定律等。大题都是受力分析和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化学选择题很简单,都是一些平时的定义积累,如各种俗称,加聚反应,离子式,共存问题等。最后一个选择题是计算题,比较难。填空有机化学和化学与...

高中文科会考考哪十科
答:高中文科会考的十科科目如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具体如下:(1)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10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

关于文科:请问高二文科的化学,物理和生物要学哪几本书?
答: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但现行的制度要求文理科在高二会考前仍进行九门科目。但目前这在很多学校只是象征性地保留,也更多只为了应付会考或上级的检查。高中文科学习:1、必修...

高中文科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
答:会考很简单的 很简单很简单的 只要填满都会给你及格的

高中文科会考
答:高中文科会考的十科科目如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具体如下:(1)会考的文化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等10科;实践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文化科目的会考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采用“3...

文科会考的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是考必修的系列吗?还是要加上别的选修...
答:哪要看你们那边的考纲啰,一般物理要考选修1系列的一本,化学会考选修1、2其中之一,而生物一般只考必修,不会加上选修

高中会考哪些科目
答:2. 理科与会考科目:针对理科方向的学科,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是重要内容。这三门科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界的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工程领域输送人才打下基础。3. 文科与会考科目:历史、地理和政治作为文科的核心课程,也是高中会考的常见科目。这些科目的考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