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估算估大估小方法 五年级估算问题什么时候估大什么时候估小

作者&投稿:载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5页例8《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本题以“购物”为情境,提出了“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鸡蛋?”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前,还是先让孩子找出例题中的信息和问题。这道题的信息比较多,因此建议用表格的形式整理信息,这样才能更清楚地呈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在解决问题时,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会使用“精算”(用实际的数据进行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此题的数量关系不难分析,即2袋大米的价钱  +  0.8㎏肉的价钱  +  1盒鸡蛋的价钱 =总价,总价<100元,就是够了;总价>100元,就是不够。

精算之后,要继续追问:“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提示孩子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解决第一个问题“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可以用“估大”(又称“上舍入”即取比已知数大的且最接近已知数的整数)的方法:1袋米(30.6元)不到31元,2袋米不到62元;肉(1㎏26.5元)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

想:大米和肉的价格都估大了,鸡蛋价格没变,其总价99元肯定比实际价格高,99元足够了,而99<100,100元肯定够。注意:估算的时候,所有的数据要么都放大(或不变),要么都缩小(或不变),不能有的放大,有的缩小,这样就无法判断够不够了。

解决第二个问题“够买一盒20元的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孩子会根据第一问的结果算(假如买20元的鸡蛋:62+27+20=109>100),不够,所以将数据“估小”(又称“下舍入”即取比已知数小的且最接近已知数的整数)来进行比较:1袋米(30.6元)超过30元,2袋米超过60元;肉(1㎏26.5元)超过25元,0.8㎏也就超过25×0.8=20元;再买一盒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60+20+20=100(元)。

想:大米和肉的价格都估小了,鸡蛋价格没变,其总价100元肯定比实际价格低,由此判断,100元不够。

这里,一会“估大”,一会“估小”,孩子可能会糊涂,到底什么时候该“估大”,什么时候该“估小”呢?

拿上面例题来说,想要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10元的鸡蛋”够的话,就得把所有的数据估大或不变。因为买各种东西的钱都估大了,剩下的钱都足够;而实际用去的钱并没有估计的多,所以剩下的钱会更多点,当然就更加“足够”了。

想要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20元的鸡蛋”不够的话,就得把所有的数据估小或不变。前面说了,买20元的鸡蛋用估大的方法也试一下,会发现“不够”,但是不能因此就断定不够。因为估计的时候,把各种东西的价钱都“估大”了,而实际用去的钱数并没有那么大,所以“剩下的钱也应该比估计的情况要多”,因此判断剩下的钱“买一盒20元的鸡蛋不够”这个结论不严谨。

由此,就要用“估小”的方法来判断:把各种物品的价钱都估小了,所以剩下的钱应该比实际剩下钱的要多,这时买一盒20元的鸡蛋都不够,那实际上就更加不够了。



在五年级估算题目中规定什么时候用估大,什么时候用估小吗?~

大于或者等于0.5估大,小于0.5估小
比如 7.6估大等于8

三年级估算估大估小原则是什么?
答:3、去尾法 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也叫去尾原则。例:(3.25789)≈3 (π)≈3(3.999)≈3。去尾法的实际应用很多,如“裁布制衣”问题,在布料有多余时,通常舍去小数部分。4、数量...

三年级估算估大估小原则是什么?
答: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5、部分求整体,把一个...

数学估算的方法三年级
答:三年级数学估算的方法如下:1、取中间数和忽略小数点:对于一些数字较大或较小的计算,我们可以取这些数字的中间数作为估算值。例如,如果一组数字是10、30、50,我们可以取中间数30作为估算值。对于一些小数点后的数字,我们可以忽略它们进行估算。例如,如果一个数字是2.5,我们可以把它估算为2。2、...

三年级估算估大估小原则是什么?
答:1、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2、进一法 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三年级数学估一估题怎么做
答:1、估算方法:2、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3、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4、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

小学二年级数学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答:1、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因此,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2、进一...

小学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方法什么情况估大,什么情况估小
答:小学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方法大于5就估大,小于5就估小。也可以理解为四舍五 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例如:小明妈妈去商场买醋与酱油,醋的价格是17元,酱油的价格是12元,估算一下,小明妈妈需要带多少钱?这个就应该这样估算,17≈ 20,12 ≈ 10, 20 + 10 ...

三年级估算怎么算
答:以下是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1、近似估算:近似估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估算方法,通过将一个数近似化为另一个数来得出答案。例如,在计算23+36时,可以将23近似化为20,将36近似化为40,从而得出近似答案为60。2、口诀估算:口诀估算是一种利用乘法口诀来进行估算的方法。例如,在计算12×14时,可以将...

三年级估算怎么确定估大还是估小
答:小学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方法大于5就估大,小于5就估小。理解为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1、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二分之一假如0到9等...

三年级乘法估算的原则是什么?
答:估近似数,有三种方法:一、去尾法:把12估成10,把29估成20。12×29≈200。二、进一法:把12估成20,把29估成30。12×29≈600。三、四舍五入法:把12估成10,把29估成30。12×29≈300。实际生活中的估算应用,可以估大或者估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四舍五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