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旧唐书》阅读训练

作者&投稿:资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张公谨,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为王世充洧州长史。武德元年,与王世充所署洧州刺史崔枢以州城归国,授邹州别驾,累除右武候长史。初未知名,李勣尉迟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时太宗为隐太子建成、巢王元吉所忌,因召公谨,问以自安之策,对甚合旨,渐见亲遇。及太宗将讨建成、元吉,遣卜者灼龟占之,公谨自外来见,遽投于地而进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不可已。愿大王思之。”太宗深然其言。

  六月四日,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封定远郡公,赐实封一千户。

  贞观元年,拜代州都督,上表请置屯田以省转运,又前后言时政得失十余事,并见纳用。后遣李靖经略突厥,以公谨为副,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曰:“颉利纵欲肆情,穷凶极暴,诛害良善,昵近小人,此主昏于上,其可取一也。又其别部同罗、仆骨、回纥、延陀之类,并自立君长,将图反噬,此则众叛于下,其可取二也。突厥被疑,轻骑自免;拓设出讨,匹马不归;欲谷丧师,立足无地,此则兵挫将败,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粮糇乏绝,其可取四也。颉利疏其突厥,亲委诸胡,胡人翻覆,是其常性,大军一临,内必生变,其可取五也。华人入北,其类实多,比闻自相啸聚,保据山险,师出塞垣,自然有应,其可取六也。”太宗深纳之。破定襄,败颉利,玺书慰劳,进封邹国公。

  转襄州都督,甚有惠政。卒官,年三十九。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日子在辰,不可哭泣,又为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遂哭之。赠左骁卫大将军,谥曰襄。十三年,追思旧功,改封郯国公。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右武候长史 除:授职

  B.太宗深然其言 然:认为……对的

  C.后遣李靖经略突厥 经略:筹划、谋划

  D.亲委诸胡,胡人翻覆 翻覆:倾覆、颠覆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功累授左武候将军 越国以鄙远

  B.公谨因言突厥可取之状曰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又为流俗所忌 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图形于凌烟阁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公瑾原先在王世充属下任职,后来与崔枢一起归顺唐朝。初归唐朝时,名声并不大,后经李勣、尉迟敬德的推荐,才进入幕府。

  B.张公瑾在玄武门之变前劝止了唐太宗的占卜,坚定了唐太宗讨伐李建成、李元吉的信心;玄武门之变时又以勇力建立战功,后被封为定远郡公。

  C.张公瑾任襄州都督时,很有德政,多次进言,都被采纳,特别是向唐太宗进言请求开始对突厥的反击,并列举了六个原因,深得太宗的认可。

  D.张公瑾因平定颉利有功,进封邹国公。后来逝于任上,年仅三十九岁,唐太宗及其哀痛,追赠其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为襄;多年后,又追思其旧功,改封他为郯国公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定犹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5分)

  (2)“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衷,安避辰日?”遂哭之。(5分)

   参考答案

  5.B

  (A介词,凭借/介词,把;B副词,于是;C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介词,给;D介词,在/介词,对于)

  6.C (进言反击突厥一事时,张公瑾在代州都督任上。)

  7、(1)凡是占卜,都是为了解决疑惑难辨的问题,决定犹疑不决的事情。现在事情已经没有疑惑了,有什么可占卜的呢?(以,1分;既,1分;犹豫,1分;何卜之有,1分;语句通顺1分。)

  (2)“君臣之间的情谊如同父子间的情感,情感发自内心,哪里需要回避辰日呢?”于是(唐太宗)为之痛哭。(义,1分;衷,1分;安,1分;省略主语,1分;语句通顺1分。)



~

文言文《旧唐书于休烈传》
答:1. 翻译文言文《旧唐书 于休烈传》 《旧唐书·于休烈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于休烈,河南人也。至性贞悫,机鉴敏悟。自幼好学,善属文。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

杜景俭文言文
答:6. 请求翻译《旧唐书·马周》文言文,是《旧唐书》里的“马周”一文 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 他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 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事情治理得不好。 刺史达奚恕...

关于柳宗元的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答:——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译文: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 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精心削减,缜密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 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 贞元十九年(803)...

李揆文言文阅读
答:2. 文言文《旧唐书.李揆传》翻译 《旧唐书·李揆传》“李揆字端卿”原文及翻译【原文】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补陈留尉,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

二篇古文加题目
答: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 文言文难度较大,尤其是14、15题。今年文言文有两个变化,一个是人物形象有所变化,是发展的,而非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二是文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这两种变化给所有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富于变化。

阅读文言文 《旧唐书·窦威传》,有删改
答:抱歉,网上没有阅读题。我从旧唐书里面找到了窦威传,手打翻译出来,希望能够有所参考。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

《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5)
答:同时,在肯定《新唐书》“增旧书处”时,也引用赵翼在另一处所说:五代纷乱之时,《旧唐书》援据较少,至宋仁宗时,太平已久,旧时记载多出于世,故《新唐书》采取转多。请注意赵翼下面的这一说法:“今第观《新书·艺文志》所载,如吴兢《唐书备阙记》、王彦威《唐典》、蒋乂《大唐宰辅录》、《凌烟功臣、秦府...

朱筠文言文阅读
答:1. 高崇文文言文阅读翻译 《旧唐书·高崇文传》原文及翻译【原文】高崇文,其先渤海人。 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 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佛堂原,大破之,死者过半。韩全义入觐,崇文掌行营节度留务,迁兼御史中丞。 十四年,为长武城使,积...

旧唐书太宗本纪文言文
答:3. 《旧唐书 太宗本纪》翻译 旧唐书太宗本纪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名讳世民,是高祖的第二个儿子,她的母亲是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高祖守太原时,太宗十八岁。当时隋朝的气数已尽,太宗暗中谋划起义。 经常纡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来给养门客,(因此)无论是盗贼还是侠士,没有不愿意为他效死力的。等到起义时,太宗就...

段达武威姑臧人文言文
答:1. 《旧唐书》李轨传的文言文翻译 翻译:李轨字处则,是凉州姑臧县人。 略知书籍,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喜好周济别人,受到乡人称赞。 隋大业年间,补任鹰扬府司兵。薛举作乱于金城郡时,李轨与同郡人曹珍、关谨、梁硕、李斌贝、安仁等人商议说:“薛举残暴凶悍,其兵必来侵扰。 郡吏软弱胆怯,不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