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高于苏格拉底吗? 和老子、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他们为什么关...

作者&投稿:芝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老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进行比较,可以说,老子哲学有更高的水平。

一,提高自身修养方面的差异

苏格拉底认为,磨难和逆境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提倡经受磨难来提高自身。这与儒家思想相似,属于中高层次的思想观念。

思想的发展是物极必反的。更高层次的智者并不提倡用吃苦去锻炼自己,而是轻松地做事。

老子主张不争、尚柔,主张不与人相争,做事要柔和。这样的做法是不吃苦的。这是比苏格拉底更高层次的做法。

老子

二,教育理论的比较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他认为,培养人应该先培养他的美德,其次是让他拥有广博的知识。他的这个教育理论相当于中国儒家孔子的层次。

老子《道德经》认为,高智慧者实行“不言之教”。因为高智慧者已经看到世间的道理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以没有必要再用语言去教导别人,可以让别人顺其自然地发展。

“不言之教”是教育方法中的最高理论。

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时,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用引导的方法,向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明白过来。这属于中高层次的教育理论,与老子的“不言之教”理论还差一个层次。

三,追求知识

苏格拉底说,要有淹在水里奋力求生的强烈欲望,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

老子《道德经》认为,“求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在求学的阶段知识是越来越增加的。但求知的过程是物极必反的,当知识达到相当高度后,就进入求“道”阶段。在求“道”阶段,求知的欲望会越来越少。到后来达到没有求知的欲望,就进入了“无为”的境界。

“无为”的境界是因为已经把一切道理都悟透了,所以才不继续追求知识和道理。

苏格拉底说的获取渊博的知识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处在老子说的“为学”阶段。老子讲的,“为道”阶段求知欲望越来越少,后来会达到“无为”的境界,苏格拉底并没有想到。

苏格拉底的求知理念,比老子相差很大一个层次。

四,成功思想上的层次差距

苏格拉底讲: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这反应出苏格拉底为了事业刻苦努力的思想。这相当于中国儒家孔子的思想层次。

人思想的发展也是物极必反的。初期时感觉做事不用什么努力。中期时感觉应该努力地做事。到高级阶段又会感觉应该轻松地做事,这样做水平更高。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能简单轻松地完成工作,才是真正会干的。

老子则更进一步,认为最高智慧者是没有作为的。这就是老子说的,高智慧者无为而无不为。他没有作为,却什么都能做成。

老子“无为”的成功思想,比苏格拉底积极努力的成功思想,高出一个层次。

苏格拉底雕像

五,治国理念的差距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认为应该由受过训练、有知识的人管理国家。

老子认为高智慧者管理国家采用“无为”的方法。就是国家管理者没有作为,把权力完全下放给下属和人民,让下属和人民自主决定怎样生活和发展。

“无为”治国是最高的国家治理理论。只有在将来人类社会达到高度文明,人民具有高度自觉能力时,管理者才会不用作为。

苏格拉底的专家治国理念,与老子的“无为”治国理念相比,相差很多。

六,思想全面性的差距

老子《道德经》对修身、养生、做事、用兵、治国等问题的阐述,已经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人生和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比较全面的阐述。

苏格拉底在现有古籍中的理论,对养生和用兵方面很少论述,对人生和社会理论阐述的全面性,比老子相差很多。

七,人生结局的差距

苏格拉底说,他是神派给雅典的一只牛氓。他要紧紧盯住雅典,唤醒雅典,使雅典能从愚昧中清醒过来,快速地前进。但他对雅典的讽刺和批评过于激烈,引起雅典人的极大反感。雅典法院的法官以苏格拉底褒度神,惑乱青年思想为罪名,判处他饮毒酒自杀。由500名普通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也表决同意了法官的判决。

老子的人生结局则是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不同的人生结局是他们的不同做法和思想造成的。

道德经

虽然苏格拉底是为了唤醒雅典的愚昧促进雅典进步,而批评雅典的传统宗教和思想。但他的行为过激得达到被法院处死的程度,这与中国的老子得以善终相比,他的行为和思想水平还差了许多。

综合以上七点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所具有的哲学思想水平,和对人生和社会各方面理论的深度和全面性,比老子相差许多。



孔子与苏格拉底没有可比性,一个是教育家兼任思想家,一个是哲学家,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领域。孔子是直来直去的说教;苏格拉底是绕来绕去的引导。 另外很关键的一点,孔子与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层次范围的人,当然不能直接比。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老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所以说他既是教育家,当然也兼任思想家。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但事实上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在教育方面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观苏格拉底,他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苏格拉底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要研究苏格拉底的哲学信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由于他完全没有留下半点自己的著作,我们只能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中加以探索,所以很难!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与此同时,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 

总而言之,两个人之间肯定是有差异和相似点的,但如果非要在两个人之间有下高低的话,那谁是第一第二的这个评判标准。我是不能得出来的的!



没有可比性,这样的比较无非想说中国文明更高级点,没意义的,老子是说教,苏格拉底是讲逻辑,一个是教育家兼思想家,另一个是纯粹的哲学家,老子就哲学意义上讲不会比苏格拉底更高,同样在思想性上苏格拉底也没有老子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李白和杜甫写的诗谁更高,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答案只有一个,在各自领域里都是顶峰翘楚,没法比也无须比。

我觉得并不高于,他应该是比不上苏格拉底的,他比较弱。

是的,老子的哲学思想更高深一些,而且比苏格拉底更早。

老子和苏格拉底谁在哲学里更有影响~

都是大腕,不好说。他们的影响是在不同的圈子,苏格拉底是在拉丁语世界,是整个西方哲学源头,,,老子在汉语世界,也是古汉语哲学的大咖,,,另外,老子《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之外,历史上被印刷次数最多的书籍,《道德经》也是世界奇书呀

刚好找到这个答案。中、西文化根基不同,思想意识的发展轨迹也不同。
西方社会,以“神”(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看到的“型”,作为桥梁;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实践活动。
比如,大国沙文主义、纳粹主义、宗族主义等等,无一不是人在“神”之下的、人群的意愿本性之行为。最终走向“少数服从多数、普适价值”的道路。

则华夏文化,是在“形而上”基础之上;以主观唯物意识作为桥梁;认知事、物的客观规律。
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实践,莫过于“位置道德”反复实践的“周期律”。天子“替天行道”,于是金口御言治理、管制社会上的人。必将沿着物极必反的道路,反复历经周期律。直至被动接受、走向“少数服从多数”;以“广泛认同”为原则的道路。

此两者,殊途同归。人类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有什么意义?
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虽然在当时不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道德哲学的追随者多,但100多年后伊壁鸠鲁在其受人欢迎的哲学中引用原子论而使之流传下来;2000多年后,由于道尔顿的《化学理论的新体系》(1808年)使化学变成原子学说的化学,使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获得新生。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答: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著名的思想家,但来自不同国家,那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比较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与 教育 家。但很少有人会把他们两人之间的联系或者差异进行一定的比较。两位古代...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异同点
答:1、哲学与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有两层俗话说钱是自然的天,如其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孔子还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中就论述了“行”、“生”与“逝”的辩证关系。但“天”在孔子的...

比较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的思想
答: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 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 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 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

苏格拉底的哲学和孔子的哲学有什么大的相同点吗??
答:其实,苏格拉底是西方哲人中唯一的一位东方式智者,他的思想更像是东方式的,而不是西方式的。西方哲学有一个显著的倾向,是向人心之外去寻求真理,而苏格拉底试图对西方哲学的这一错误倾向进行矫正,使之关注人心内在的智慧与道德,这更像是东方哲学的路数。当然,他的努力最后还是失败了。如果你去看他...

苏格拉底是什么时期的人 和孔子是同一时期的吗
答:苏格拉底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说的认识你自己,主要是从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上来说,带有一种哲学的真的求索。而孔子及后来的儒家学说,认识人的价值,主要是要从自身的反思做起,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理念的范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学者飞铲重视人的反思精神。曾子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点?
答: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2、教育思想不同 孔子: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

孔子和苏格拉底:中西两大圣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孔子和苏格拉底:中西两大圣人有哪些相似之处? 孔子,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圣人。苏格拉底,西方历史上一位大哲学家,也是一位文化圣人。两人的思想各自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比如孔子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中国汉民族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家庭、教育、艺术等领域,均产生深远影...

为什么会在同一时期,出现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大哲学家?
答:有所不同的是孔子有弟子3000人,他们有的在传弟子还继续整理着孔子的言论。而苏格拉底他的言论主要是由他的徒弟柏拉图整理的。他们自身并没有写下什么著作,但是他们的思想源远流长的影响了后世。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同一时间出现了这两位大哲学家,可能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吧。虽然孔子和苏格拉底之间差了...

苏格拉底和孔子惊人的相似?哪里相似?
答: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一、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 孔子也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