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谁是唯心主义谁是唯物主义? 请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算客观唯心主义还是主观唯心主义?

作者&投稿:蠹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唯心和唯物这样的区分,在古希腊并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典哲学都是“唯心”的。亚里士多德要批评柏拉图的某些思想,也不是因为单纯的唯心、唯物的划分。而是因为柏拉图对话中苏格拉底的某些论断,被亚里士多德当成是柏拉图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有相当不符合实际的地方,这就触到了亚里斯多德的大忌。然而柏拉图对话中的各种观点,究竟是苏格拉底自己的,还是柏拉图杜撰的,本来就争议纷纷;更不要说,柏拉图写下的苏格拉底是否和柏拉图本人意见一致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格拉底问题”。至于亚里士多德,他似乎没有将这个柏拉图和作为角色的苏格拉底分开对待,因而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与其说是直接指向柏拉图的,还不如说是针对柏拉图所写的人物的观点。
回答lz的问题,关键在于,哲学论证并非唯物、唯心的二元对立,不是立场、而是思想深度决定了哲学探讨的意义所在。唯物和唯心的分离,本身就是由于出现了唯物主义之后才会有的区分,唯物主义排除了人的灵魂,而在此之前乃至唯物主义出现之后很久,西方哲学的主流依旧是主张灵魂高于物质(肉身)的。哲学的本源就是“爱智慧”,然而智慧这种东西,不存在于灵魂、不是唯心的,又怎么可能呢?
这个回答还是非常简略,提供参考而已。

苏格拉底是唯心主义
柏拉图哲学或柏拉图的哲学,尤指宣称理念形式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漫步主义”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唯物主义的,他是个伟大的哲学家,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现在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但有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

扩展资料:
当哲学在古希腊成为知识形式以后,由于所形成的对存在之为存在的形式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尽管柏拉图曾告诫应注意理念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还是主观的把存在归结于形式。
亚里士多德把物理学和哲学分开的方法,导致了形而上学与物理学脱离,也使形而上学不断接受来自于物理学的批判。
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已经是初步的唯物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