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难道说孩子多不好吗?

作者&投稿:慈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农村历来有一种说法,叫多子多福,什么意思呢?你的孩子多,将来你老了,福气就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有“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的说法呢?


一个人有九个儿子,十三个孙子,结果临终的时候,自己的尸体却被扔在了乱坟岗上,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普遍一个家庭都有四个孩子,最多的有七、八个。

当时的人们普遍心态就是,多生多子多福,这个不管我,总有一个会管我,替我养老送终的。结果就会出现如俗语中所说的那样,九个儿子,十三个孙子。对于现代城市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有些人生一个两个都嫌多,别说八、九个了。

这么多孩子,小时候在一起吃饭,那是挺热闹的,可是当孩子大了,自己老了,问题就来了。什么问题呢?老人谁来赡养呀?有人说不对呀,儿子八九个,怎么会没有人赡养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旧时农村老人是没有社保和医保的,所以丧失劳动能力以后,哪个儿子都不愿意养。

但是老人又必须去养,怎么办呢?在村委会的调解下,一个儿子养一个月。我原来住的那个村子,就真的碰到过这样的事情,老人四个儿子,个个都有钱,但是就是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相互推脱。


你村委会不是规定一个儿子养一个月吗?他们有办法应对,第一个月大儿子养了,到了第二个月,该二儿子养了。结果二儿子一家人算准时间,时间一到,一家人把门一锁,到外面旅游开心去了。老人敲不开门,只好又回大儿子家,大儿子却说,这个月该老二养,他不在,您应该去找他,不能回我这里呀。

结果可怜的老人就只能蹲在老二家房檐底下哭泣,村干部也没了辙。细究旧时农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儿女们认为老人已经没有了价值,从老人身上再也得不到一分钱的好处,所以不愿意再管老人的死活。

又因为老人子女多,你推我,我推你,推来推去老人变得没有人管了,以致于老人在临死前发出了“养这么多儿子,有什么用”的最后感慨。归宿好一点的,有一口薄棺材,归宿不好的,死在路边几天都没有人管,可悲可叹。

“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说来令人十分悲伤,老人辛苦一生,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临终得了这么一个结果。所以生多少孩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将他们培养成人。


旧时农村普遍不重视教育这个问题,认为养孩子还不简单,就如同养一头猪一样,定时喂饭就可以了。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人不同于动物,人要学法,懂理,感恩,而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就必须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

这一点,现在城市里年轻的父母们显然要比他们的父辈明白得多。



~

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说的是啥你知道吗?
答:这句俗语:第一句话九子十三孙,所指家庭人丁兴旺,男丁多;第二句表达出去世的时候,还是孤坟独茔而已。说白了就是,人生在世间所有的繁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最终不过一杯黄土罢了!两句话组合在一起: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放在现在来理解,就是通俗一句话:儿女都是宝,一样都重要。告诫人...

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说的是啥你知道吗?
答:很多人就会想那么都九子十三孙了,那么应该就不会出现“临终葬孤坟”的情况了,其实有时候人一多纷争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子女多的话就会相互推诿,不愿意去赡养老人,对于这样的情况在现在生活当中还是很常见的,因为每个子女的经济水平都不一样,而且在赡养老人这一问题上,有人觉得是理所当然...

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难道说孩子多不好吗?
答:中国农村历来有一种说法,叫多子多福,什么意思呢?你的孩子多,将来你老了,福气就大。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会有“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的说法呢?一个人有九个儿子,十三个孙子,结果临终的时候,自己的尸体却被扔在了乱坟岗上,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在...

“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这句俗语难道不矛盾吗?
答: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这句话是不矛盾。表面上看是一个人有九个儿子,十三个孙子,临到死了却孤苦伶仃,葬了一个孤坟里面,实际上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这句话深层含义是在提醒人们注重孝道,要孝顺父母,孝顺长辈,不要落的这个下场,这是老百姓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见识了太多儿孙不孝顺的情景...

农村老人常说的三句俗语,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
答:一、九子十三孙,临老葬孤坟 发生这种事情的家庭,门宗肯定都大,对于老人来说,那必定是子孙满堂,可是很多时候确是这种情况,就是:一母生仨儿,好养,仨儿养一母,难了!大家回顾自己所听说的不孝的事情,几乎都是孩子居多,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么不孝的概率很小,而农村家里几个儿子的很多,...

五句俗语有哪些
答:五句俗语有冷莫靠灯,穷莫走亲,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不算亲,九子十三孙,临了葬孤坟。具体介绍:人们经常说俗语是反映当地风俗和人文精神的一面镜子,从俗语产生到流传到现在。有些俗语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比较粗糙无味,可是蕴含的道理很质朴也更加接近生活,让人听起来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其中的意思...

为什么要说九子十三孙?
答:九子十三孙 解释:寓意多子多孙、多福多寿、吉利。十三孙的原因:元朝时威望极高的 赛典赤·瞻思丁,他们的后裔有赛、纳、哈、速、忽、马、撒、沙、保、丁、闪、穆、杨、郝等姓,传说子孙分为“十三姓”。赛典赤·赡思丁详细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zdklOnBKrnmk1zTdavG5nk...

有关宁波的歇后语和谚语
答:屙缸石子---臭犟硬 屋山尖头开门---断六亲 脚娘肚当米缸---做一日,吃一日 绍兴老酒---后醉 鞋里不紧袜里紧---紧错地方 猫(音:慢)派生肖---轮不着 大脚胖画老虎---吓吓脚娘肚 房笆开门——六亲不认 民谚:粒谷种九年,梅湖做秧田,九子廿三孙,独苗上孤坟。

九子十三孙老鼠挖眼睛是什么意思?
答:九子13岁的老鼠挖眼睛的意思就是老鼠养了这么多孩子实在没吃的了。恨不得把自己的身上的养肉挖下来给他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