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0条在建地铁正全速推进

作者&投稿:始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岛10条在建地铁正全速推进    

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紧张忙碌施工……初夏时节,漫步街头,墨绿色的地铁施工围挡不时映入眼帘。目前,青岛地铁在建线路达到10条、188公里,线网触角从主城区向西海岸、即墨、胶州等地延伸辐射。远离车水马龙的地面喧嚣,1.6万名地铁建设者昼夜奋战在僻静的地下,为“轨道上的青岛”筑梦蓄势。

当前,青岛正处于城区“扩容”的重要发展期,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还在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体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城市绿色出行水平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实现“双碳”目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举措。今年是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持续推进地铁线路建设既是民生诉求,更是城市发展所需。

记者从市地铁建设及沿线开发建设指挥部获悉,目前,10条在建线路正全速推进:6号线一期向着年底空载试运行、2024年通车目标全力冲刺。2号线西延段、8号线南段加快土建施工。其中,2号线西延段计划年底实现洞通,2024年通车。三期7条线(5号线、8号线支线、9号线一期、15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7号线二期)全力推进“三迁一改”工作,197个工点已进场(共210个工点),进场率达到近94%。其中,65个车站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占总数的64%,首批TBM、盾构已进场掘进。

6号线一期:

全力冲刺空载试运行

6号线一期工程是山东省2023年重大实施类项目,是贯穿西海岸新区中心城区的大运量骨干线路,于2019年12月开工。一期工程西起辛屯路站,北至生态园站,全长30.8公里。

3月初全线洞通、3月底首列“蓝海豚”电客车到达抓马山车辆基地、5月6日顺利完成试车线热滑,TACS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进入列车动调阶段……今年以来,6号线一期工程接连创下了地铁建设的“青岛速度”。目前,工程正在加紧开展轨道铺设、机电工程安装等施工,计划7月轨通、8月电通,年底实现空载试运行,2024年通车。

与其他线路相比,6号线的列车最具特色。从外观看,车辆将优雅灵动的蓝色作为主题色,再加上“高智能”的特性,被亲切地称为“蓝海豚”。从技术等级看,它既是青岛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也是全国首条GOA4级TACS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应用示范线。列车上,取消传统的司机室,司机室与客室连为一体;运行中“智商”超群,能根据环境自主决定是快是慢、是进是退。线路开通运行后,拥有自己“大脑”和“千里眼”的“智慧列车”将给乘客带来全新的出行体验。

从交通意义看,6号线途经大型社区、大专院校、知名医疗机构,开通后将极大提高沿线居民出行效率,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从整个线网看,这条线路既是连通西海岸各个主要功能区的动脉工程,也是我市轨道交通胶州湾环线网络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地铁集团西海岸建设分公司总经理刘泉维说,线路连接了西海岸交通商务区、海洋高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开发区及国际经济合作区,串联了西海岸新区各重要功能组团并覆盖了主要客流走廊,通过一次换乘可实现西岸城区与东岸城区、北岸城区的快速连通,促进青岛“三城联动”空间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更好支撑西海岸新区发展能级的进一步提升。

三期线路:

主体结构建设全面起势

就像建高楼要先打牢地基一样,底板施工质量对车站意义重大。只有先打牢底板,后续的主体结构施工才会更有“底气”。4月25日,青岛地铁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组织参建单位来到2号线合川路站施工现场,开展2号线二期首座明挖车站首段底板质量观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数十名工人一字排开,正在开展底板钢筋绑扎作业,一搭、一勾、一扭……动作流畅且迅速;侧墙施工开启脚手架搭设,车站主体结构已进入全面大干阶段。目前,合川路站土石方开挖已完成80%。

合川路站是2号线二期工程的第三个车站,位于合川路和金水路交叉路口东侧,为地下两层岛式明挖车站,总长211米。为加快推进合川路站施工进度,实现主体结构不渗不漏目标,在青岛地铁集团牵头下,项目部联合中国铁建青岛地铁2号线项目总部、山东大学等成立科研小组,深入研究混凝土配合比、模板材料、脱模剂等工艺和材料,确定了包裹性更好、流动状态提升、和易性更强的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同时还引入一款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模板。“我们创新性地将塑料模板和不锈钢覆膜组合,相当于对传统的塑料模板进行了改造升级,起到了1+1>2的效果。与传统木模板和不锈钢模板相比,高分子复合材料模板周转次数最高可达100次,成本却能降低一半。”合川路站混凝土班组长郭友乾介绍道。

通过创新施工工艺,2号线二期工程全力推进建设提速。而5号线和8号线支线,则依托机械化装备实现了掘进提速。4月24日,“先锋号”双护盾TBM和“胶州湾1号”盾构机分别从5号线、8号线支线顺利始发,标志着地铁三期工程进入机械掘进新阶段。TBM、盾构机的使用是青岛地铁建设机械化的重要体现,相对传统掘进工法效率提升10倍。青岛地铁三期7条线路机械掘进率超过95%,位于全国前列,其中5号线机械掘进率97.1%,8号线支线机械掘进率96.4%。

8号线支线是连接胶州和青岛市区的轨道交通线路,起于8号线大涧站,终于胶州火车站,途经城阳区、胶州市。在8号线支线工程大涧站施工现场,长约90米的盾构机“一航11号”正在加紧施工。龙门吊、汽车吊、盾构机等设备和现场施工人员共同勾勒出一幅繁忙的建设图景。中午12点,施工人员手捧盒饭,蹲坐在盾构始发井一角吃起了午饭。“为了节省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午饭都是送到井下吃,吃完了继续干。”中交一航局大涧站生产经理郝金星告诉记者,近期,车站完成了盾构机组装调试和始发,增加了近10名管理人员、30余名工人,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施工,争取早日完成隧道贯通目标。

9号线一期项目起于海西村站,止于前金社区站,全长16.6公里,设站13座,主要服务于城阳核心区,串联棘洪滩街道、城阳街道、惜福镇街道。5月6日,9号线一期工程海西村站顺利通过基坑开挖条件验收,成为全线首个通过开挖条件验收的站点,为后续结构施工和盾构始发奠定了基础。此前,9号线正阳中路首幅地下连续墙顺利吊装完成,车站正式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正阳中路站共四层,地下连续墙平均深度约36.5米,是青岛地铁建设以来最大深度的地连墙。 

创新引领:

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抓手”

去年,青岛地铁发布了《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体系(建设篇)》,确定了“以创新为引领”,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地铁工程的“1+6”目标体系。经过1年的落地实践,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深入人心,为三期线路高效安全推进奠定了基础。今年,青岛地铁将用好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体系和班组建设两个抓手,加快推进地铁工程高质量发展。

“一流地铁体系突出创新的重要性,用创新思路解决问题,用创新办法提升效能。”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说,以三期线路全面开工为契机,青岛地铁将系统推进高性能混凝土、预制装配建造、大跨隧道预应力主动支护、无柱车站等建造技术。三期线路还将采用集成设备、直膨式蒸发冷凝系统等多项综合技术,加大智慧工地、智慧运维、飞轮储能、永磁电机、新型能管、TACS等先进技术研究应用,提升青岛地铁的绿色智慧发展水平。

班组是施工生产的基本单位,是项目管理的直接落实者。在工程建设板块,青岛地铁将全面推行以“小立法+二次分配”为主要内容、以“两进三环四管五保”为工作主线的班组建设,在施工一线实行参与式民主管理,打通工程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掌子面”上,进一步夯实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根基,激发一线建设者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持续提升线路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通过开展班组建设,实现了项目由管理人员管作业人员到全体人员齐抓共管的转变,有效促进了施工生产安全、优质、高效的进一步提升。”中国铁建青岛地铁总部副总经理张爱军深有感触。



~

成都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预计将于第四季度开通运营
答:10条在建线路94座车站已封顶 记者从会上获悉,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被列为成都市2023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当前,8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和30号线一期等成都第四期建设规划及轨道交通资阳线(S3线)、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S5线)10条线路、274公里在建里程正全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

绍兴地铁2号线越西路站镜湖路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贯通
答:此次贯通为镜后区间右线之后的第二条隧道,标志绍兴地铁2号线两个区间均完成单线贯通。越西路站~镜湖路站区间左线长1763米,是绍兴地铁2号线全线最长的盾构区间。盾构始发场地位于在建地铁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多家单位同期施工,相互交叉作业影响严重。盾构始发井距掌子面40m,盾构需空推后始发,...

绍兴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捷报频传
答:铺轨等工程加快推进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其他标段工程树立了样板。截至目前,2号线一期工程实现6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6个区间实现双线贯通,剩余2个区间正加快盾构掘进施工。下一步,市轨道交通集团将再接再厉、科学谋划,狠抓工程安全质量,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后续施工节点目标。

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答:…10月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成都轨道建设3万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57台盾构机全速推进,5个暗挖隧道快速施工。截至目前,54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累计已有65座车站封顶,30座车站进入机电施工阶段,9条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进度条”不断刷新。“进度条”更新,已有...

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新进展
答: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北段工程现阶段正处于施工加速期,在东上泽站~东洋站区间隧道建设全速推进的同时,其余建设也正开足马力。东上泽站~东洋站区间风井正在进行浅基坑施作、土钉支护、喷锚等施工。东洋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土方开挖累计完成总量的79%,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底板、中板、侧墙混凝土浇筑...

雄安六周年承接疏解取得标志性突破轨道交通将24小时运营
答:就在不远处,雄安新区R1线一标段四分部项目现场正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形成一条最高时速200公里、24小时全天候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联通雄安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中的“一纵”。雄安新区设立六周年,承接北京...

成都轨道交通多个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答:截至目前,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路各工点全面复工,3600余名建设人员已复工复产,3台盾构正在吊装下井,4台盾构全速推进,4处铺轨基地快速运转,6座车站正进行土方开挖及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将实现21座车站全部封顶。在轨道建设团队的奋力攻坚下,当前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项目及轨道交通资阳...

深圳地铁四期工程首个装配式车站预制构件投产成功
答:截至目前,该基地已完成装配式车站生产区的建设。自动化流水生产线、门桥机、140吨翻片机、蒸汽锅炉、全自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等均已安装就位,正全速推进模具组拼施工进度。此外,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则是该产业基地的另一大技术创新亮点。据介绍,中国电建将在基地建设一体化智造...

北京地铁17号线昌平段预计明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答:近日,记者从区回天专班获悉,北京地铁17号线昌平段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明年年底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北京地铁17号线是回天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的交通项目之一。其中,昌平段包括未来科学城南区站、未来科学城北区站、天通苑东站3座车站。全线开通后,将在天通苑区域东侧形成南北向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通过与...

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最新进展9条在建线路中57座车站已封顶
答:据了解,为确保各线路施工进度,成都轨道建设者们坚守一线,目前在建9条线路累计114台盾构下井,104台完成始发,盾构施工正全速推进,约60个盾构区间完成贯通,57座车站封顶,59座车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轨道交通资阳线上跨既有18号线首片盖梁顺利浇筑完成 为保证施工进度和建设者的施工安全,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