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备考》课外文言文答案 课外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仇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妙招背虚词 巧编段落练习

回顾历年考题 掌握考题规律

复习应考之前,我们必须回顾历年上海卷对于虚词的命题特点:

如:200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考加点字解释:已而道平生中“已而”的意思。考句子翻译:“盖将终焉,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中的虚词翻译点“盖”和“焉”的翻译。

2003年上海秋季卷考“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意思。

2004 年上海秋季卷考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考句子翻译:“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中虚词翻译的点“安”和句子翻译:“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中的虚词翻译点“与”。

2005年上海秋季卷考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学相乐之意;D.以威其德耳。

2006年上海秋季卷中虽然没有直接考虚词的点,但是在句子翻译中“吾于此人,不足久矣”中还有虚词“于”和“矣”,在整体翻译通顺得分中有很大的作用。

我们发现,近年高考虚词命题有一定特点:以考常见的虚词为主,以考虚词的含义为主,以考语境中的虚词为主,以考小分值为主,以考选择、填空和翻译题型为主。

熟练把握重点 愉快突破难点

回顾历年考题后,我们应该进行有效复习。

首先,对于历年考过的虚词“之、其、而、则、于、乃、者、也、以、哉、焉、矣、耳、为、诸、乎、盍、盖、是以、已而、乃尔”等我们需要再次重点落实。

其次,突出重点虚词“而、乃、其、且、若、为、焉、以、因、与、之”11个,对这些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条记忆,并熟练掌握。最后,对不常见的虚词可以简单复习,只要记住它们的含义就可以了。

在复习训练和运用时,我们可以把一个虚词的所有含义编写到自己熟知的一个段落中进行训练,愉快的突破难点。如在复习“其”字和“以”字时我们可以运用编写的以下段落进行训练:

语段①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语段②孙子以兵法见于吴王。吴王曰:“寡人无以战胜于天下,而观子之十三篇,左右皆以美于它法,可以小试勒兵乎? 可试以妇人乎?”曰:“可。”是以吴王许之,出宫中美女,孙子分二队以训之;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妇人不从命,遂以未时斩队长二人以徇。吴王曰:“日以尽矣,将军以下罢休就舍。”孙子曰:“可叹,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以”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这样,不但在自己的复习中掌握了虚词,而且运用了虚词,并在段落的语境中得到了愉快的体验,复习的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巧用记忆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我向大家提供两种较好的记忆虚词的方法,它们分别是位置法和词性法。

第一种“位置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第二种“词性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虚词中的代词有:之、其;

第三人称代词有:其、之、彼、厥;

近指代词有:是、斯、此、然、兹;

疑问代词有:何、曷、胡、奚、安、焉、孰;

副词表否定有:不、未、莫、无、勿、毋、弗、非、微、靡;

副词表时间有:将、行将、且;

副词表范围全部的有:皆、咸、悉、尽、毕、具;

副词表范围部分的有:但、徒、特、独、唯(惟)、止、直、第。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师旷问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1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2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问于师旷: 。
②安敢戏君乎: 。
③如日出之阳: 。
④臣闻之: 。
2、 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译句: 。
3、 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4、 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

5、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二)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1回:颜回,又称颜渊。2恸(tòng):哀痛之至。3门人益亲:学生更加亲近。4迁:转移。5贰:重复。
1、本文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用毕生精力写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鲁迅称它为“ ,
”。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发尽白,蚤死
(2) 今也则亡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门人益亲( )
(2)弟子孰为好学( )
(3)不贰过(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 根据积累,再举几个名人好学的实例。

(三)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1觇(chān):探看。2围:此处指蛇的身围。3殊:极、很,完全。4攧(diān):跌。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似有物捉制之
A、 辍耕之垄上 B、受任于败军之际 C、悍吏之来吾乡 D、环而攻之而不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 以剌刀攫其首 攫:
(2) 蛇竟死 竟:
3、翻译下面句子。
然审视殊无所见。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一项是( )
A、 螳螂最后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B、 蛇被小小的螳螂击杀的根本原因是以尾击树不重战术。
C、 姓张的是本文的线索人物,全文以他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D、 本文步步设疑,环环相扣,文虽短但情节却紧张曲折。
(四)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
(2)立有间( )
(3)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 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1费用:花费钱财。2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3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可办粗饭几日
(2) 何必图好吃好着
(3) 莫待无时思有时
2、 翻译: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4、 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六)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 一牛且数万斤。
(2) 募能出之者。
(3) 徐去其土。
(4)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2、 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 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925557.html?si=7

~

《升学备考》课外文言文答案
答:2003年上海秋季卷考“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意思。2004 年上海秋季卷考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是为何谷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考句子翻译:“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中虚词翻译的点“安”和句子翻译:“若有见...

中考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中考游记类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中考课外文言文五篇(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精选100题(附答案)(一)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1- 5题。 (连云港)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妆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答:(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是什么?
答:答案:1、C2、D3、多读古人的文章只是致力于读书.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至7题。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拓展阅读答案
答:1. BBS系列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答案1~20篇 老师点评的,打字太累,只发了这几篇,将就着抄吧~ 一.邯郸学步 1.c 2.不曾学得邯郸大概的步法。 3.会进入学习的误区,既学不好别人的东西,又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 二.路绩怀橘 1.A.(到)B.(端出)C.(离开)D.(十分,非常) 2.(B) 3.袁术对这个孩子...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答:(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 (2)椎鼓径进…… 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课外文言文阅读朱海峰答案
答:1. 《鲍君》的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鲍君 (温州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附答案和翻译)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

马上要中考了,大家给点课外文言文的翻译复习
答:附答案 2006年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答案 一、21. ⑴听到 ⑵从上往下看 ⑶ 终于 ⑷ 曾经 ⑸离开 22.⑴之①的 ②它,指蜘蛛 ⑵以①用 ②把 23.⑴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⑵蜘蛛仍然退回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2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答:1. 初二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 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 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 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 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