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老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作者&投稿:仁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从育人的角度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当然也包括心理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不是义务,而是看作责任之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老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老师有哪些问题要注意的?

一、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

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学生的交往过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

通过注意孩子的压力,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心情状态,家庭环境,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二、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

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通过对话的形式以最直接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作为老师,不一定总是要保持严肃的状态,私下里其实可以尝试着跟学生做朋友,以平和亲切的方式让学生多说、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

三、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疏导

老师在发现孩子们的状态或者是情况异常的时候,也应该积极地去了解情况,了解孩子的压力来源,切忌随意给孩子直接贴上“不健康”或者“异常”等标签,应该从多方面多维度地引导孩子、疏通孩子内心的难题。

四、开设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课程

老师可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活动,但要注意的是主题明确且有意义,而且要贴合学生们当前年龄段的心理发展需求。



老师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而且也要学习一些抑郁方面的心理学,多开导学生,一定要及时的疏导学生,而且对待学生一定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对待学生一定要宽容,一定要理解,不要让孩子紧张,一定要让学生有安全感,不要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给孩子建立一下心理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关注,而且一定要多跟学生沟通交流,教学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教学。

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老师不应该说一些侮辱性的字眼,应该好好的引导孩子,多和孩子沟通,知道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应该和学生当朋友,可以帮学生调整一下学生的心理。

要注意孩子的心情,看下孩子在学校里面与其他朋友的相处方式,看下孩子的开朗程度,看一下孩子是否愿意交流。

~

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心理健康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究竟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到现在为止,对这些问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第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根据...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应注意什么?
答: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

怎样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答:做好学生心理 健康 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学校心理 健康 教育宣传工作,比如,做宣传图版,集中培训等等,让学生信任学校的心理 健康 教师。其次要与学生处理好关系,建立和学生信任关系,平等与学生交往。再次要注意倾听学生即来访者的问题,深入学生内心,寻找学生自身能力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最后要用心理学知...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从事班主任期间,我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

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答:(2)“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原则,即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同时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有差异的人,而且他们的差异表现有多个方面,既有智力差异,又有心理品质的差异。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差异,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

教师怎样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答: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很好地实现目标,首先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此开展了“中学生心理行为情况调查”。从学习、与人相处、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看待家长、老师的批评,与异性交往持何观点...

进行小学生心理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四、教师本身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

班主任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答:一、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是一个协调内外统一并使之适应和发展的过程。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向教师个体的适应与发展的,涉及教师认知、情绪、自我等方面。

简述小学教师怎样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答:简述小学教师怎样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

在健康课上应该注重教育什么?
答:二、课上要求1、一个核心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如和学生心理相容的亲和力;有和学生相近的语言;有较机敏的洞察力和深刻的问题剖析能力;有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有学校心理辅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