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她为何令众人感动?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为何感人?

作者&投稿:车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1年前,这样一张照片让我们认识了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她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她让这张照片变得立体,变得让人们可感受和可触摸,照片中,一位年轻女性背着一人高的行囊,同时手里还抱着一个憨憨入睡的婴孩,巴木玉布木像每一个春运回家的人一样,身子佝偻,风尘仆仆,一人高的行李让她稍显狼狈,但是她怀中的婴孩却整洁且被温暖包围。相信这一幕会让很多人泪目,这张照片中的母亲形象,无不让我们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柔弱而强大,不论身处何时何地,母性的光辉总是难以掩藏的。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巴木玉布母木向我们深刻诠释了这一内柔外刚的女性形象,之所以感动了中国,就是因为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母亲形象的真实写照,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我们会想到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关爱。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儿女,我们会想到,作为母亲始终牵挂子女的心情,这是一种内心舐犊情深的天然流露,母爱,自古至今被人谈论,但是这一话题永远不会因为任何东西而被遗弃,掩藏在女性身上的真实流露的母爱,是我们人类出生以来最为珍贵的东西,她不参杂任何利益或目的,母爱无私,她是一种细腻的、润物细无声的、不由自主的、本能的一种感情。所以,照片令人感动,而巴木玉布木也令人感动,更令人敬佩,她值得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的称赞。在2010年1月30日的春运大潮中,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这张照片到11年后周科终于和照片里的母亲见面了。2011年,这张《孩子,妈妈带你回家》为名的照片获得了年度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11年来,周科一直在寻找照片中的年轻母亲,随着日复一日的寻找与拼凑,终于找到了她,巴木玉布木是彝族人,32岁,与周科在火车站相遇是因为她正准备从打工地南昌回到家乡大凉山过年。她说:“那次的行程花了她三天两夜”。回忆起那次在火车站,她的行李中装了被子和衣服,手里还提了方便面、面包和尿不湿。时隔11年,巴木玉布木,已经由原来的建档立卡户脱贫,家里也在国家补贴之下建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房,三室一厅明亮整洁,巴木玉布木还受到了国家在教育和医疗方面的补助。不幸的是,照片中的婴儿,是巴木玉布木的二女儿,因病去世了。随后出生的三女儿也在出生后的十天里不幸离世。但是,巴木玉布木的家里受到国家精准扶贫的救助,现在已经种上了六亩烟田,也生了几个孩子,家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如今的巴木玉布木变得更加从容,生活也变得富足,我们看到了更好的她岁月静好。



因为她做的事是平常人不愿意去做的,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绝大部分人没有的,而且这样的行为能够触动到很多春节想回家的人们心中。

因为她数十年以来坚持做一件事情,无私奉献的帮助他人,还不留下自己名字。

十一年前,新华社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一张火遍全国的照片:年轻母亲被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该照片还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而如今,家住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她已成功脱贫,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那双明亮的眼睛,令无数人感动。

因为她背着巨大包袱的同时,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眼神坚定,这戳中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这位母亲为何感动众人?~

曾在11年前,这位春运母亲在肩上背着一个巨大行李袋,左手拿一个背包,右手抱着一个婴儿正在奋力走向火车站,她那一双充满神情地眼睛被众人所感动,她所肩负的家庭负担就犹如她背上的巨大行囊一样,深深地压弯了她的身躯,但她仍然坚定的往前走,没有被贫困的生活所打倒,辛苦工作只为自己的四个孩子能够读书,接受到教育,如今,11年后的今天,我们找到了那位春运母亲,而她的生活在国家脱贫战略的有效推进下,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一点更是激起人们心底最柔弱的声音。
一、火车站的感人一幕
11年前,这位春运母亲在南昌火车站的感人一幕被人们留存到现在,背上背着一个巨大行李袋,左手拿一个背包,右手抱着一个婴儿正在奋力走向火车站,眼神充满力量,目标坚定,走了三天两夜终于抵达目的地,这一伟大的春运母亲感动众人。

二、挑起养育四个孩子的负担
这位春运母亲用她看似柔弱、却十分强壮的身躯辛苦工作,挑起养育四个孩子的负担,只为他们能够读书,能够接受教育,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怎么会不让众人感动?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她仍然面带笑容,不向生活低头。

三、生活的改观
11年前,这位春运母亲的梦想是能够住进不漏水、大风吹不倒的房子里,如今,不仅实现了梦想而且收入可观,这正是国家脱贫攻坚的有效推动,才让那么多像春运母亲那样的贫困人口实现温饱梦,我们应为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自豪,向那位不断奋斗的春运母亲点赞,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携手共进,贫困人口会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裕,国家更加富强。

大家有被“春运母亲”感动到了吗?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哦。

因为她当时身上背着一个巨型包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充分地解释了为母则刚和母亲的伟大。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现状如何呢?
答:提到当时的那一段日子,她不免有些啜泣。那时候她住着土房,屋中四处透风,屋顶随时随地很有可能会塌,房间门由几片木工板拼出,床是木床,被子陈旧后缝了又缝,都没有电。“春运母亲“如今怎么样了当初,这幅照片刊登出去以后,就马上震撼人心了千万中国人,成千上万人感动不已。这幅照片,也在...

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那是一张怎样的照片?
答:这张照片是摄影师周科2010年春运第一天在南昌火车站广场拍摄,这张命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在当时感动了无数人,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2011年,这照片还获得了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照片中的这位年轻母亲,后背巨大的行囊将她身体压弯,一只手里提着是破旧的背包,而另...

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母亲和丈夫已经成功脱贫?
答:是的,11年前那位感动中国的母亲和丈夫已经成功脱贫。2010年1月30日,记者周科在南昌火车站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年轻母亲被巨大的行囊压弯了身躯,她手里的背包眼看拖地,但揽在右臂中的婴孩整洁而温暖11年来,在网民和关注者不断发来的相关信息里,周科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寻找。最近,周科终于与11年前...

11年前感动中国的“春运母亲”找到了,当年的那个孩子去哪儿了?
答:就是在那一天,这张名为《孩子,妈妈带你回家》的照片被新华社摄影部的编辑含泪编发,在当晚海量春运照片中直击人心,被数百家网站和报纸选用。2011年,该照片获得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奖和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张震撼人心却又让人深思的照片!”“肩上扛的是生活,怀里搂的是希望。”“当妈之后就看...

2021-11-22
答:不论怎么样,中国的传统文化,给父母养老送终做不到,最起码回家看一看吧。 07 在2020年下半年,此时刘玉红已经去世了。经过多方的打听和了解,我们得知,曹茜还活着,而且在德国已经成家,也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并是德国大学的终生教授。 有人找到了曹茜,质问她为何不去见父母最后一面,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冰冷地...

归途列车影评
答: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取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但是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留意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

纪录片《归途列车》观后感
答:《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是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于2009年在美国上映。《归途列车》是以在广州打工的农民工家庭为主题,跟拍这一家人假期回家过年赶春运的历程。外国人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

为什么中国有春运
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鼓励自主就业,并且人员的流动的限制也开始松动。因此有非常多的人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造成了人力的大量流动。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乡过年,即成为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此外,这段时间是高等院校放寒假时期,多数学校在春节前两到三周...

为什么今年说起“春运”,更多的是伤感
答:看到这些,让我深有感触,我们现在都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中成长,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从今后,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找爸爸妈妈,我也要慢慢学会克服困难,好好学习!新闻观后感 08年的2月6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之夜。每年这都是个团圆的日子,而今年被一场...

光与影的爱恋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答:小扁想到了她的叔叔,有时她会感到很恍惚,原来他的父亲还有兄弟。比起他的父亲,叔叔这几年却是混的风生水起。在他的哥哥飞黄腾达时,他是鸡犬升天,跟着欢腾。当他的哥哥败落下来后,他却凭着在哥哥车队里积累下的经验跑起了长途运输。春运是中国的特色之一,报纸上也说了,中国的春运等于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