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40字

作者&投稿:左丘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
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完璧归赵,读音wán bì guī zhào。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扁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器;赵:赵国。完璧归赵出处《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二十一,是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扩展资料完璧归赵,指物归原主。
近义词:物归原主、物归旧主。反义词:久假不归、巧取豪夺、横征暴敛。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蔺相如,今保定市曲阳县相如村人,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完璧归赵。

~

完璧归赵故事简介50字左右
答: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廉颇...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
答: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 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成语】: 完璧归赵 【拼音】: 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

缩写完璧归赵成50字
答: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40字
答: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完璧归赵或草船借箭的缩写,最少240字,不要多于280字,急急急!!!
答:蔺相如到了秦国,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喜爱.秦王从没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后来,蔺相如 以和氏有一点小毛病从秦王中骗过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以摔璧威胁。草船借箭: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并说不要推却。诸葛亮说,...

成语完璧归赵完璧归赵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答: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现河北省城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

与完璧归赵有关的故事100字
答:1.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100 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回"秦国强大,赵国弱答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短概括
答:完璧归赵的故事简短概括:蔺相如护送和氏璧的故事。赵国有一块美玉,叫“和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

完璧归赵的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故事梗概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

完璧归赵的故事
答:完璧归赵的故事1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官至上卿,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的政治家。 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地归还本人。 典故: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邯郸城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邯郸城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