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殖青蛙 青蛙的稻田养殖技术

作者&投稿:歹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养蛙田工程要求
  1.有充足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
  2.将稻田分隔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
  3.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接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
  4.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4-0.5m、面宽0.3--0.5m。
  5.防逃设施。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0.8-1m,埋入土中10cm。
  6.对角开挖进出水缺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7.遮荫棚。在每条蛙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荫,宽1.5-2m,长与蛙沟相同。
  8.蛙田外围开挖排洪沟,防止洪水入蛙田。
  二、种苗露寅与放养
  1.自繁种苗。每亩购种蛙10组(雌雄1:1)、放入种蛙田内精养,采取自然产卵成人工催产。
  2.提前清整蛙沟,插好网箱,待蛙卵产出后,及时移入网箱孵化。出苗后4—5天开始投喂蛋黄,每万尾蝌蚪喂鸭蛋黄-个,每隔5天增加一个。
  3.蝌蚪饲养15—20天后,放入蛙沟继续培育,但蛙沟不与蛀田相通,以免蝌蚪进入田。每平方米放50—100尾。每亩约2—4万尾。
  4.或采取直接放养幼蛙方法进行,即在插秧后,每平方来投放经驯食好的幼蛙10-30只。
  三、饲养管理
  1.蝌蚪放入蛙沟后,每天上午10—11点、下午4—5点在蛙沟各泼豆浆一次。每万尾每次用黄豆2kg,每隔10天增0.5—1kg。
  2.或投喂自己配制的蝌蚪料(配方:进口鱼粉60%、米糠25%、麦皮15%)。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准。
  3.蝌蚪的前肢长出较长时,在蛙沟内先放食料台,开始投料诱食。食料台用3x5平方米的方条木做框架,再用网目3mm的纱窗布绷紧钉于框架底部,长、宽、高为2(m)x1(m)x5(cn)或1.5(m)xO.8(m)x5(cm)。每块蛙田分放食料台4-6个。
  4.诱食驯食。蝌蚪已变态或幼蛙放入蛙田后,及时采用活饵带动法和直接驯食法,投喂适口饵科诱导其形成定时、定位吃食习惯等措施诱食驯食。如用灯光诱虫、放小鱼虾、蚯蚓、粪虫等,掺入蛙类专用料,通过鱼虾、粪虫、蚯蚓活动和幼蛙采食、活动等,带动水的波动,使浮于水面的配合饵料产生动感,让幼蛙误认为活饵从而吞食。
  5.分级分养。随个体的增大,经常筛选,将其大、中、小分成多个级别,归类分放蛙田饲养,防止大蛙残食小蛙。同时投喂相应规格的蛙料。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以2小时吃完为宜。
  四、日常管理
  1.坚持早晚巡田,检查围栏有无漏洞,美蛙吃食、活动、外逃、有无病害等。
  2.采用放鼠夹、投鼠药,在蛙田四周挂刺网,晚间捕捉等办法,坚持长年捕杀鼠、鸟、蛙、野蛙等敌害。
  3.注意防逃、防偷。
  4.蝌蚪、幼、中成蛙等养殖、均要经常加注清水,改善水质,一般3-4天冲水一次,高温季节1-2天加水一次。
  5.冬季加满田水、田内多放些稻草,不乱惊扰,让其它全越冬。
  6.处理稻蛙关系
  (1)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多施基肥,少施追肥。放蛙前多用,反之少用。将多数碳铵安排在插秧第一次除草时用完。追肥时不让蛙沟与蛙田相通。
  (2)改用尿素、复合肥等,蛙沟内不施肥。
  (3)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不用除草刑、五氯酚钠、呋喃丹,使用益舒宝防治稻瘿蚊,宜在秧地用药或放浅田水,让蝌蚪进入蛙沟后再堵上缺口,然后在蛙田施药。
  (4)已放蝌蚪或幼蛙的田,应加满田水,宜在禾叶上露水干后喷施剧毒农药。

人工养殖的蛙类异军突起,已逐渐替代天然蛙类而走上餐桌。蛙类系稻田中害虫的天敌,而害虫为蛙类的天然饵料,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性循环。按下法在稻田养殖青蛙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取喜人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一、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在稻田中央挖出1个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池塘面积80平方米-120平方米。如果稻田太大,中间可设若干个小池塘,水深为40厘米。从田埂架设木板桥到小池塘岸边,以便投饵和日常管理。小池塘上空设有直径0.5厘米的水管。
  二、蝌蚪放养
  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深40厘米,加入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5天后蟒蚌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饵料投喂:以多次少量为宜。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至变态。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
  四、幼蛙摄食训养
  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则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公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五、饲养管理
  幼蛙入田后,首先要保持田间水质清爽,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和田埂的保水性能,防止旱、涝。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再次是预防疾病。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其四,投饵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其五,按蛙体大小及时分开。每个月筛选1次,把大的青蛙选出,放于备用池中,加大饲养强度,择价出售。在选择当中不能用手抓、网兜,只能用软质布兜,以防病菌感染和机械损伤。经试验证明,用手抓的青蛙成活率低于50%。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真心真意帮助你,或许对你有些帮助,望采纳谢谢



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蛙沟与蛙田交接处筑一条高、宽各o.3m的小田埂。给好评哦

美蛙养殖。销售渠道。。。。

怎么养殖青蛙?一亩田能养多少?~



人工养殖的蛙类异军突起,已逐渐替代天然蛙类而走上餐桌。蛙类系稻田中害虫的天敌,而害虫为蛙类的天然饵料,形成天然食物链的良性循环。按下法在稻田养殖青蛙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获取喜人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一、稻田改造
  选择地域宽阔,通讯、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稻田,四周用1.8米高的密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在稻田中央挖出1个占稻田面积1/5的小池塘并用网片围起,池塘面积80平方米-120平方米。如果稻田太大,中间可设若干个小池塘,水深为40厘米。从田埂架设木板桥到小池塘岸边,以便投饵和日常管理。小池塘上空设有直径0.5厘米的水管。
  二、蝌蚪放养
  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深40厘米,加入发酵过的有机肥150公斤。5天后蟒蚌入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整齐的越冬蝌蚪,经消毒,每亩稻田放养5000尾。
  三、蝌蚪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爽。池塘在保持微流水的同时,保证水质不恶化。
  2、饵料投喂:以多次少量为宜。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至变态。
  3、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勤于巡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保证水质肥爽,饵料合理配制,蛙体大小均匀。
  四、幼蛙摄食训养
  幼蛙变态收尾后开始摄食。在小池塘中央设置底为铁丝网,框为光滑半圆木的饵料台,每天投喂活饵(如小鱼、蚯蚓)及浮性颗料饲料。投喂时从饵料台上空水管中进水,引动浮性颗粒饲料。则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饵料必须新鲜,每隔一定时间投喂药饵料。此时幼蛙体重已经有0.1公斤以上,并产生了定点摄食习惯,可以把小池塘周边的围网打开,让蛙进入稻田。
  五、饲养管理
  幼蛙入田后,首先要保持田间水质清爽,经常检查进出水口和田埂的保水性能,防止旱、涝。其次是防止鸟虫害,防蚌类逃跑。再次是预防疾病。蛙类发病主要源于外伤感染,要以预防为主,在小池塘中定时挂袋消毒,遇有病时应及时分离,并加大药量进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其四,投饵时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其五,按蛙体大小及时分开。每个月筛选1次,把大的青蛙选出,放于备用池中,加大饲养强度,择价出售。在选择当中不能用手抓、网兜,只能用软质布兜,以防病菌感染和机械损伤。经试验证明,用手抓的青蛙成活率低于50%。
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真心真意帮助你,或许对你有些帮助,望采纳谢谢

禾牧黑斑蛙稻田养殖技术!
答:我们所选择的当天,首先是地势比较低洼然后排灌比较方便的,并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会干涸,这样的话青蛙才会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四周用围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青蛙外逃。加固加高田埂。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

青蛙是农田卫士,养殖青蛙需要哪些手续?
答:所以青蛙对农业是非常有益的,国家也提倡保护青蛙。虽然青蛙对农田非常有益,但是因为青蛙的味道非常可口,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去吃青蛙,但野生的青蛙已经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不能随意猎杀,于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口欲,就想到了养殖青蛙。但是养殖青蛙不是随便就能养,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养殖青蛙需要办理《...

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答:一、生活与生殖习性 青蛙喜栖息在水稻田、溪边、池塘边,尤其沼泽水域浅水区,性喜温湿有遮阳的水草或水草丛生的环境生活,捉昆虫飞蛾能力特别强。青蛙属变温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当温度低于12℃时就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至16℃结束冬眠。青蛙一般1龄可达到性成熟,产卵季节为5月~...

青蛙养殖方法?
答:2、养殖池建设青蛙养殖池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常见的有两种类型:(1)稻田养蛙: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

养殖一亩地青蛙的年利润是多少
答:人工养殖的黑斑蛙,6个月就能长到50-100克。 000斤,每斤黑斑蛙的综本在6元左右,每亩纯利润轻松过万。如果上市时机把握得好,或者周边养殖户少,单价到30元以上,每亩赚上七八万也有可能。而且黑斑蛙很好养,只要掌握了技术,比养鸡、养鸭、养猪更简单。1个劳动力可以看管5亩蛙池,一家人可以养20亩...

如何饲养青蛙?
答: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习性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

有人说农村养殖青蛙,虽然市场好,但是会影响环境,你怎么看?
答:假如真的是养殖青蛙的,人就会了解养殖青蛙并不会对环境导致多大的危害。只要我们如今饲养的小青蛙基本上都是在温室大棚里边饲养的,假如逃走出来的小青蛙,可能是遇到水灾的过程中发生逃走,这么别的的状况,只需搞好充足的安全防护是跑不掉的。因为可以立即用来灌溉它的栽种商品,这个呢是含肥量特别大的...

青蛙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答:青蛙养殖的几个重要环节。首先,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建池,因为养的青蛙主要是供给人们食用的,所以一定要保证无毒无污染的水源和环境,池周围供青蛙栖息的灌木以及蔬菜之类的植物一定不能喷洒农药。其次,是蛙卵的处理,由于蛙卵直接关系到青蛙的数量,所以一定要及时打捞落入池底的卵块,以防缺氧...

一亩地能放多少青蛙苗?
答:销售时间可持续至青蛙冬眠,由于春节前后青蛙价格很高,有的养殖户采用人工的方法,在冬天挖掘冬眠的青蛙上市销售,可延长青蛙的销售时间。言归正传,养殖青蛙,一亩田到底要投多少钱呢?请看小白板。一、场地建设费用。1、田租 700元 2、挖池子 700元 3、水管电线 300元 4、围网 600元 5、短桩长...

一亩地能放多少青蛙苗?
答:40万只左右。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