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有哪些用法 汉语“了”的用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佘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de

结构助词,多用在定语或形容词的后面,表修饰,一般说明某物与某人的关联:

  • 用在定语的后面。
    (1)领属性定语:兔子~尾巴;学校~礼堂;老张~脾气。
    (2)限制性定语:纯金~项链;郊区~房子;三天~假期。
    (3)描绘性定语:蔚蓝~天空;绿油油~庄稼;愁眉苦脸~样子。

  • 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 用在主谓短语中间,使之成为偏正短语。
    他~死亡‖狐狸~狡猾‖您老~光临。

  •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或短语的后面,构成“的”字短语。
    我们~‖国家~‖买~卖~‖最优秀~‖唱~唱~,跳~跳,自豪的。

  • 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1)代替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3)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儿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
    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4)“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
    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 用在动宾短语或离合词中间,表示该行为发生在过去。
    回来时乘~飞机‖在哪儿理~发?‖在火车上吃~饭。

  • 用在句末,表示确定的语气。
    这是不可能~‖是小张告诉我~。

  • 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
    这件事儿我知道~,一定的。

  •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 用在列举项的后面。
    也就是这家店,针头线脑~还能买到‖工具箱里,钳子、锤子~,什么都有。

  • 〈口语〉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计共十五平方米。
    (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形容词]确实;实在:~确‖~当(—dàng,恰当)‖~证(确凿的证据)。

    1、[名词]箭靶的中心:目~‖有~放矢◇一语中~。

    2、用于译音:波罗~海。

    [名词]的士:小型载客出租汽车,[英taxi]打~‖面~。



“了”的用法
1.名词(名词短语)/数量短语
+了

冬天了,要注意别感冒。

三年了,你一点也没变。
2.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了

现在的房价便宜了。

“形容词+了+数量+了”:晴了一个星期了。

“形容词+了+数量”:

上个月一直下雨,只晴了三天。

这块布短了两公分。
3.动词+了

“事情有了变化”
:这个问题我懂了。

“事情即将有变化”
:飞机快起飞了。

“动作已经完成(事态也有了变化)”


他把自行车卖了。

“动词+了”这个结构后面跟着别的动词短语(或小句)时,表示第一个动作完成之后(将来完成、假设完成都可以)出现另一个动作或状态。:

你作业做了再出去玩,好吗?
4.动词+了+宾语/时量

我昨天买了一辆自行车。

这本书



一个星期。

这些汉字



五遍。

注意:上面说到的情况,都没有“动作本身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意思。

“动词1+了+宾语/时量,动词2+……(+宾语2)”


你走了不到十分钟他就开始玩游戏。

做完了作业,你就可以看电视。
5.动词+宾语+了:

我有二十天没见到你了。
6.动词+了+宾语/时量+了:

我们到了汉城了。

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

这篇课文我已经读了三遍了。

汉语“的”常见用法:
的——定语的标记,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结构形式,一般为:形容词、名词(代词)+的+名词。如: ①颐和园(名词)的湖光山色(主语)美不胜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

状语有哪几种?
答:状语的作用:状语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语等。状语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和分词短语、名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担当。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补语和状语用法的区别:1、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

提示语在前中后的标点符号口诀
答:1、提示语在说话的内容前面,提示语后面接冒号和前引号,说话的内容说完要加表示结束的标点和后引号。例: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2、提示语在说话的内容后面,提示语后面是句号。例:“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3、提示语在说话的内容中间,提示语后面是逗号和前引号。

在古代用语中而的用法是什么怎样判断?
答:如果能且不影响句意,则一定是表并列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表并列关系的“而”一般不需译出,有时也可译为“并且”。如: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二、表递进关系 表递进关系是指,“而”连接的后项在语意上比前项更进一层。在译文时,“而”可译为...

平时说话不多的成语是什么言什么语
答:少言寡语 [ shǎo yán guǎ yǔ ]【解释】:指平时说话不多。【出自】: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二章:“在苗文珍的眼里,潘翠枝的少言寡语,温柔娴静,是内心里安宁的反映。”【示例】:林雨《你喜欢谁》:“想不到少言寡语的青年司机,说起他的老赵叔来,竟这般滔滔不绝。”【语法】:作...

现代汉语的语法功能有哪些
答: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指有词汇意义相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只是不同类的词会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例如:名词主要作主语、宾语(包括中心语),也可以作定语,但不能作补语,一般也不充当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包括动语和中心语),多数能带...

词语的用法指的是什么
答:一 词语的用法 1. 偏误 2. 辨异 1、偏误(1)偏误的原因母语的影响 两种语言中意义上有对应关系的词语,用法不同,或者意义上有交叉。往往简单 地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理解和使用目的语的词,把母语中词的用法加在汉语的词 上。 母语词语搭配范围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把母语的搭配规则带到目的语中去,如果 母语词比...

定语从句中who,whom,whose的用法有什么区别
答:我给的那本书非常有趣。 ③The company whose products are popular is very successful. 产品受欢迎的那家公司非常成功。 区别三:正式和非正式的区别 在口语或非正式的书面语中,whom往往被who取代。而whose无论在正式或非正式的语境中都可以使用。 例句: ①The man whom I saw was very tall. 我看到的那个...

夏虫不可语冰 井蛙不可语海是什么意思?
答:庄子秋水 【这句话的出处是】这句话出自于《庄子·秋水》【这句话的原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原文的译文是】表面意思并不难理解,井底之蛙连井都没有出来过,怎么能跟它谈论大海的宽广;夏天的小虫到...

“语言”用英文怎么写
答:某种语言的全部词汇”。2、 language还作“表达方式”解,可指用各种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或传达信息。有时还可表示“亵渎的言语”,是不可数名词。language有时还可引申表示“观点,立场”。3、the spoken language和the written language分别表示“口语”“书面语”,前面均应有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