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重犯都被发往宁古塔,清朝覆灭后,宁古塔的犯人如何安置?

作者&投稿:浑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清宫剧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幕,大臣犯了法,或者是惹怒了皇帝,皇帝常会下旨将罪臣以及他的家属发配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通常大臣一听到这话,就会吓得面色惨白,而大臣的家属们更是宁愿死也不愿被流放至宁古塔。

宁古塔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能让人闻之色变?

宁古塔不是塔

宁古二字在满人的发音中意思为“六”,而塔则是“个”的意思,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曾祖父所生的六个儿子曾经在此居住过,所以为了纪念,就改名叫“宁古塔”。

现在该地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范围,听起来似乎还不错,辽阔的东北平原,富饶的黑土地,冬天身穿貂皮,砸冰取鱼,狗拉雪橇,生活似乎很惬意啊。

但是清朝时期并且犯人被流放过去,可不是让你像电视剧里那样坐着牢车过去,而是带着枷锁,自己步行。这么遥远的距离,光是一路的颠簸,就够人受得,更别说一路上的野兽袭击、突发疾病以及押解他们的士兵的鞭打等意外因素了。大多数人都没能活到成功到达宁古塔的时候,而是死在了路上。,宁古塔可不是现在的风景区,当地环境恶劣,是极苦寒之地,冬天温度零下40度左右,并且遍地积雪,无处觅食。

即使你幸运地到了宁古塔,那你将要面临的也是水土不服、吃不饱、穿不暖的折磨,而且既然是流放,那就还要“劳改”,无休止的劳作,让人饱受身体与心灵的伤害。

宁古塔的条件变化

其实随着一代一代的犯人的到来,因为他们无休止的劳动改造,开荒种地、修桥铺路,宁古塔的环境也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变化,越到后来,宁古塔的环境就越适合人的居住,虽然比不上中原一带,但是绝对不在适合犯人流放了。毕竟流放过来是为了劳作,改变环境,犒劳军队的。

所以到了晚清,基本上流放犯人也不往宁古塔流放了,而是向着新疆、甘肃、云南这些贫瘠的地方流放,改造当地的环境。

这样看来,当时的流放制度,也可以说是建设了中国的贫困地区。而清朝一开始选择将大量的犯人流放宁古塔也是为了建设好自己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算是一种变相的建设家乡了吧。

流放宁古塔的犯人服刑期满后怎么样了呢?

流放边疆的犯人一般不会是无期徒刑,那他们服刑期满后又去了哪呢?

大部分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都会在流放的路途中死亡,能平安到达的犯人们,也难以熬过重体力的劳动,以及寒冷的冬天。

当然也有部分身体素质过硬的,忍受住了环境和体力、心理的多重考验而坚强地到了期满。有的人选择了回归故土,陪在妻儿身边。

也有一些无依无靠的人,选择了留在当地,毕竟在这个地方服役了几十年,已经无法再回到权力的中心了,便也不再想离开了。

在宁古塔生活了这么久,索性就在这里居住了。

尽管宁古塔的经过上百年建设,生活环境已经得到在重大改善,但是恶劣的环境,还是会有让当政者将犯罪的人流放至此。



有一种说法是袁世凯不让宁古塔的犯人出来,把他们关到里面,随他们自生自灭,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清朝覆灭后,宁古塔的犯人,有的逃回家,有的就留在当地了

清朝覆灭以后,宁古塔的犯人大多就地娶妻生子,改造宁古塔,留守在宁古塔生活,渐渐使宁古塔成为了一个城市。

清朝覆灭后,这些被流放之人大多都娶妻生子,留守在了宁古塔,也有有少数要叶落归根的也被亲人接回了家乡。

~

清朝灭亡后那些被关在宁古塔的重犯,都去了哪里?
答:这是乾隆初年的清律规定,由此可以看得出来,通常是重刑犯人才会被发配宁古塔。据历史资料来看,去往宁古塔的犯人也不是都回不来,通常十年是一个周期,如果在这十年时间里,犯人改造态度好,又还有回归原籍的愿望,且还活着的话,政府会考虑将其发回原籍的。当然,被皇上判定了永世不得回京的人除外...

清朝灭亡后,发配至宁古塔的犯人都去了哪里?
答:宁古塔听到过世人的浅酌轻歌与悲痛呻吟,也见证了雁飞长空与硕米肥鱼。清朝的灭亡,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时代也随之结束,一个民主共和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奴隶制度被废除,宁古塔里的披甲奴们得以脱离奴籍,成为自由人。不过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一段军阀混战的岁月,许多人都被迫参军或是死在了混战之中...

清廷犯人常常被发配宁古塔,宁古塔究竟是啥地方,有何可怕之处?_百度知 ...
答:清廷犯人常常被发配宁古塔,宁古塔究竟是啥地方,有何可怕之处?清宫剧中,经常会有些罪犯犯了很严重的罪,但是因为达不到犯死罪的条件,所以只能采取流放的手段,在清朝之前,例如宋代,许多官员都会被发往岭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广东,但是清朝时广东已经是繁华都市,发配广东已经不是受苦,而是享福。

清朝为什么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犯人一听要流放到那,就吓得不行?_百度...
答:随着清朝中后期俄国的疯狂扩张,让犯人们戍守边疆,防范沙俄的侵扰,也成了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平时享受惯了的贵族而言,被流放到宁古塔等于被判了死刑,被冻死,饿死或者折磨死。更重要的是,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要指望喊冤诉苦,那都是徒劳,不管你曾经是王子还是少爷,带上镣铐,走进宁古塔,就是等于...

清王朝被推翻后,流放宁古塔的重刑罪犯都去哪里了?
答:但我们在电视上看过清宫剧,如果在朝为官人员触犯了法律,皇帝会将这些罪犯发放宁古塔,那么清朝灭亡后,这些曾经被流放宁古塔的犯人解放出来了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其中隐藏的奥秘。我们先来了解下宁古塔名字的来源和地理位置。之所以被称为“宁古塔”,是因为当年努尔哈赤的六个儿子都在这里住...

清朝灭亡之后,宁古塔的犯人去哪了呢?
答:一部分犯人仍留在宁古塔附近的地区继续生活,还有一部分趁乱返回家乡。

“人间地狱”宁古塔,这个地方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答:吃住的条件都很差,宁古塔地方没有现成的房子可以居住,犯人只能想办法自己用石头和木头搭建个窝棚凑合。多数人因为住在阴冷潮湿的窝棚里感染伤寒和瘟疫,流放到这里往往不到一年就死掉了。清朝初年被流放到此二十三年的诗人吴兆骞遣返原籍后曾经记述过宁古塔的流放生涯:“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

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被流放的人结局如何呢?
答:,所以他们把这块地分给了一些原住民和野人,这些人也被组织成八旗,被称为 "甲士"。因此,清代戏剧中常说 "发配宁古塔,受盔甲奴役"。不要看不起这种惩罚,更不要说把你放在一个 "穿盔甲的人 "手里,也撑不了几天,大多数人都会死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就像他们写的那种可怕的旅程。

清朝罪犯为何最怕被流放“宁古塔”?
答:《盛京通志》中记载:“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有树林,名为觉罗,被视为努尔哈赤祖龙兴之地。”从顺治十二年陈嘉猷被发往宁古塔开始,这里便成为清初流放重犯之地。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丁酉科场案。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满语数之六为宁古,个为塔,相传清皇族先祖兄弟6人曾居此地...

为什么清朝总是将重犯发往宁古塔
答:转发 正康三年 兄的答案:1、因为宁古塔在东北边陲,常年冰封,环境严酷,人迹罕至,同时它也是满人发源的地方,清廷重兵驻扎于此,流放者作为有罪之人,自然要去如此环境艰苦的地方。现在是黑龙江省宁安县。2、宁古塔(满语:ningguta)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