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致敬80后:人到中年的80后,才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作者&投稿:巢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成年人的痛楚,不仅在于生活与事业的双重压力,更在于他们必须要将这份情绪隐匿于心,他们没有人可以诉说,因为每个成年人各有各的不易,也没有时间去抱怨,因为他们要为未来做打算,要在生活与理想上不断去权衡。

人到而立与不惑之年更是不易,上有年迈父母需要照顾,下有孩子学业需要负担,所以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跟时间赛跑,去承担家庭的重任。

现在 社会 到而立与不惑之年之间的,大多都是80后,他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 社会 ,理想早已在生活的打击与倾轧下磨灭于他们的脑海中了,所以他们每天只能三点一线的为着生活奔波忙碌,不会去很好的享受生活。就像白岩松所说: 非常同情80后,这一代过得非常拧巴和挣扎。

80后也和每一个人一样,曾经也年轻过,他们也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前途的信心,并且为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

当面对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一定不能像他这样的不分是非,并且想象着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个 社会 的一些现状,他们有美好的幻想,也在为这些理想而不断奋斗,用一腔热血来填补时间的空白。

他们生的时期,没赶上好的时代, 70后上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毕业后国家还分配工作,但到80后时,这些政策都取消了, 他们不得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找工作,虽然也会有抱怨,但是他们仍然相信以自己的能力寻找到的工作会更优异。

70后那时的大学生,数量上十分少,所以受到的待遇也非常的好,到了80后,考生人数直线上升,考大学的压力也相应变难,大学也因为人数变多,扩招了起来,这样一来大学生就变多了,所以辛辛苦苦读书考上了大学,也就没那么被重视。

他们也会有些失落,但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使不通过高考,自己的前途也会有无限希望。

另外,70后那时的房价十分低,几乎普通人只要一个月的工资就能在北京买一两平米,因为那时的需求量还不算高,所以价格就涨不起来。

但到了80后那一代,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和乡村的收入水平越拉差距越大,乡村人口开始往外流失,外出打工成了那个时期的热潮。

所以在城镇买房就变得十分普遍,对房子的需求量增高了, 房价也就会随之上 升,80后买房就加大了难度,但那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也不用考虑太早,所以对房价上涨也没有很在意。

所以80后是十分可怜的一代,他们没有享受到70后该享受的待遇,但年轻的时候,都怀着一腔热血,认为时代不能成为他们的局限,机会和未来掌握他们自己手中。

但是,人总不能沉浸在拯救世界的幻想中,他们最终还是要长大的。

因为80后所在的时期,各项教育都已经比较完善了,而且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独生子女也是在这一代也是非常的多, 他们不仅承担着对 社会 的责任,而且还带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从步入 社会 开始,才是真正地离开了父母的羽翼,他们带着对未来的向往,四处奔走只为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但发现很多比自己更优秀的人都和自己在应聘着同一个职位,结果也是毫无悬念的失败了。

他们无数次的给自己打气,也无数次的遭受着挫败感,因为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也造成了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状况。

在一次次碰壁后,他们内心失落并且伴着惶恐,因为心里的预期落空了,又加上父母在自己身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觉得愧疚,于是找工作就处在一种低不成、高不就的状况,这是之前的时代很少有发生的。

到80后才有了这么多的困扰,他们 不得不被时代的潮流推着往前进,于是各种压力、烦恼、紧张就随之而来,心里也就出现了问题。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开始想着要从基层做起,终有一日他们会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但是渐渐发现,这份工作并不是自己所喜爱的,每天枯燥的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磨灭了他们的生活热情,他们也企图放弃工作,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但是却发现家里无法给予自己支撑。

大多数的80后的父母都是50后或是60后,这些父母走过的日子遭受过艰难与贫困,大多都没有很多的存款,那时候的理想就只是能吃好穿暖就很幸福了,现代 社会 的变化也让他们难以料想,更无法给子女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所以 80后是只能靠自己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只能他们自己用肩膀扛起。

没有靠山和依托的80后,到了中年时期更为困苦,年轻时期吃了单纯的亏,一腔孤勇要闯未来,却发现未来还没来到,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社会 的一次次毒打也磨平了他们身上所有的棱角,所以中年时期的80后,变得麻木且越来越势力,他们越来越懂得金钱的重要性,知道权力的作用,开始将心中的理想所隐匿,顺从于这个时代,开始承认自己的平凡。

这一代的80后,正好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中年时期的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还有还不完的房贷和车贷,哪一种压力都可能将他们压得喘不过气。

而且在这个时代,教育和医疗不断完善的同时,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成本提高了消费也就随之提高,又加上现代的孩子,更注重多才多艺,所以报各种辅导班成为了热潮,自己若不给孩子报名,怕错过了孩子学习的最好时期,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和老人的医疗费用上,都是不小的开支。

他们没有富裕的家庭环境,只能自己一点点拼搏,别说享受生活了,就连歇着的时间都很少。

他们在不断与生活作斗争,拼尽全力不过是为了体面生存,那些要改变世界的理想,早已被伤害成了百孔千疮。所以80后的苦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80后是负重前行的一代,他们没有无忧无虑、幸福的童年,也没有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涯,没有国家给分配的体面工作,更没有父母给攒下的大量财富,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一双手,撑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们或许有个无数的崩溃的瞬间,但在情绪宣泄后,又努力与世界达成和解。

人生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时代与家庭都可能会决定着你未来的生活,但无论怎样,都应该带着希望去生活,就像现在的80后,虽时运不济,但仍然负重前行,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努力工作。



~

你如何看待80后?
答:在一场青年的交流会上,白岩松说:"我非常同情80后,80后的父母没有积累太多的财富。80后不仅承担着物质追求,还有精神享受等待着他们去发掘。对于80后来说,他们十分拧巴和挣扎。"白岩松向80后致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白岩松对80后的评价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开始反思:原来80后才是整个社会中...

“多灾多难”的80后,如何迎难而上“战斗”至今?
答:但是许多企业,商家至今没有恢复过来,有的甚至关门大吉。疫情仍在持续,我们80后人仍在继续前行。80后到如今已经人至中年,经历如此劫难的我们,仍然在人生取经之路上奋力前行,不知以后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但我们都要好好的,去奋斗,去拼搏,闯出属于我们的一片天!!!致敬每一位辛苦奋斗的80后!

人到了中年后为何越来越迷恋“白酒”了?
答:一、经济原因 年轻人不喜欢喝白酒,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啤酒。除了白酒的度数高口感烈,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价格。白酒质量越好,价格越高。酱香型白酒更贵。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的财富也逐渐增加,对饮酒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饮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也是优质生活的体现。二、身...

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这句话是谁说的
答:“有的人25岁就死了,只是到75岁才埋葬。”这句话因一则动画短片《坠楼》火了起来,那么,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了这句话的出处,以及这段励志视频,希望能帮到你!你是否觉得儿时时光充满了快乐新奇,而成年后的日子反而如白水般单调乏味?你是否觉得青春岁月充满美好了...

为什么有些中老年人做了半辈子的饭菜,做的东西还是难吃?
答:第三、 长期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在影响中老年人烧菜口味的因素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他们大多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食材(即使在年轻人心目中很便宜)他们认为很昂贵,即使知道烧出来的菜美味,他们也依旧不会选择。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条件不允许自己去“浪费”。这时候其实已经上升到了价值观层面...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影评
答:两人有一个特点容易让80后及70后观众产生共鸣,那就是怀旧,对于80年代的群众记忆,两人在《老男孩猛龙过江》的装扮,还有对于很多过去流行文化的致敬,以及流行音乐的记忆,都很容易引起中青年观众的共鸣。这一点,在他们的《老男孩》中就已经凸显,很庆幸他们这个情怀一向保留到了大电影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

白岩松致敬80后:人到中年的80后,才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答:所以 80后是只能靠自己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只能他们自己用肩膀扛起。没有靠山和依托的80后,到了中年时期更为困苦,年轻时期吃了单纯的亏,一腔孤勇要闯未来,却发现未来还没来到,自己已经坚持不下去了。社会 的一次次毒打也磨平了他们身上所有的棱角,所以中年时期的80后,变得麻木且越来越势力,他们...

儿童眼中的80后90后都是什么样的?
答:6月1日儿童节,一段“儿童节致敬大儿童:小学生怎么看80后90后”的儿童街采视频在网上走红。据说,看完他们的回答,80后会沉默,90后想打人…在很多小朋友眼里,80后、90后已经是“中年人”,甚至有小朋友说是“古代时期”出生的人。这三个女孩表示80后、90后是“青年人”,但是!最右戴黑框眼镜,留着...

白岩松致敬80后:人到中年的80后,才是最不容易的一代人
答:如今社会,大多处于而立与不惑之年的人是80后。他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理想早已在生活的打击与倾轧下磨灭。因此,他们每天只能三点一线地为生活奔波忙碌,无法好好享受生活。正如白岩松所说:非常同情80后,这一代过得非常拧巴和挣扎。80后也曾年轻过,他们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前途的信心,并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