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时如何辨别阴阳

作者&投稿:彩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色泽:鲜明为阳、晦暗为阴;声息:声高多言为阳,声低少言为阴;脉象:浮、大、洪、滑等为阳,沉、小、细、涩等为阴。

病在上为阳,在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再怎么说也说不详细的,你其实应该把握阴阳的本质,从而引伸出去。

这个情况太多了 你想从哪方面看

中医中的阴阳有什么区别?~

中医中的阴阳说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等同于中医辨症。这对于严谨的中医医家来说,可以是很深的学问。甚至于医者也会错辨阴阳。对于像我这样的槛外人,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是没有资格,恐防误导其他人。不过,既然立了心志要做火神派的知识普及,那自然要硬着头皮上了。火神派传人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中的一句话曾令我迷惑了很久。他引用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说明疾病的辩症。经过反复思量,我认为倒过来理解,就可以推出火神派的核心理论了。疾病的表现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打开西医书,你会看到许多的病名,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医者和患者都陷入了恐慌,认为人类面临着不断增加的疾病困扰。这是因为他们抓住的是疾病外在的繁荣万物 表现,没有能抓住疾病内在原因的一。自然界里 的万物,种类繁多。但是万物归结起来,自然界里的一切就是个阴阳二字。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昼属阳,夜属阴;雄性属阳,雌性属阴;左属阳,右 属阴;东方属阳,西方属阴;动属阳,静属阴。。。。。。所有的东西都辩证统一,存在于这个宇宙空间里。内经认为病因只分为两种,阴病和阳病,而此两种的 病,有多种多样的疾病表征。阴阳不调和,疾病丛生。注意是调 和,不是平衡。阴阳二气,主导的是阳气,阳气充沛,阴才能成形肉眼能见到的形态。先有阳才有阴形,就像因先有了太阳,月亮才会发光,也就有了昼夜之分 了。就先后和重要性来说,月亮(阴)不可能与太阳(阳)平起平坐的。皆因一路以来,滋阴派的阴阳见解沿袭,更令市井只重养阴,忽视养阳。生人死人都可以有 阴形躯体,但得阳气者生,失阳气者死,阳气尽失后,连阴形也不得保。重阴轻阳,只因大家肉眼只见阴有形,而阳无形可究也。五色令人目盲老子说。五彩缤纷的有形事物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反而让我们错失和忽视了,对无形事物认知。大象无形 老子说。大到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东西,我们虽与它靠得很近,却不能看清它的全部,似乎它真的是无形的,甚至不存在的。阴阳不调和,产生疾病。一般认为原因有,阳虚和阴虚:阳虚,阴盛阳衰,阳<阴,阳气不足,谓之阳虚,一般治法,补阳;阴虚,阳盛阴衰,阳>阴,阴气不足,谓之阴虚,一般治法,补阴。而根据某日本学生跟师卢崇汉,记录的门诊病人,无论阴虚阳虚,卢皆能用回阳救逆的附子取得良好的疗效。此日本学生因为语言不通,不能领会到卢的解释。但在书中,卢崇汉也未明讲,遮遮掩掩地留下了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让读者自己参详。我自悟,这阴阳二气产生的疾病,都能用扶阳法治之。正不就是说明,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阳气不足吗?即是卢崇汉所引述的一了。这样一来,阴阳难辨的迷雾就散开了。一切疾病的最终指向是阳气。这又令我 不禁怀疑,所谓阳盛阴衰的阴虚,是否真的存在了。尽管从古到今的医书都是有阴虚的说法。大家还记得我在上一篇博客里摘录的医家对阴虚阳虚数量多少对比的 吧。在临床诊治中,真正的阴虚是不多见的。我甚至想到,被辨作阴虚的,里面会有多少误诊呢?有多少人真的能够有禀受到上天赋予的,多到满泻的阳寿?有的 话,人岂不是能与天地同寿?我看那只有神仙的份儿了,做人的话,还是要老老实实养护阳气。怪不得说宁事温补,勿事寒凉好像是郑钦安说的。嘻~~我 也是学医不精啊。卢崇汉不 挑明这层纸,估计怕引火烧身,惹起对方阵营的指责,自找麻烦,满嘴说不清。我也是想过这点,不过我始终是槛外人,槛内人也懒得降低身份与我计较吧。最多我 就自认个无知妇孺罢了。好了,瞎掰了半天,还是看看《中医火神派探讨》中介绍的,火神派鼻祖郑钦安的辨别阴阳的实据,其总结的阴阳辨诀如下: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阴虚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多痰,饮水不休,六脉长大有力。从上面看来,似乎阴阳一辨就明了。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病例都绝对符合上述,郑钦安和许多火神派的医家都在临床中遇到过许多假象,完全相反的假象。真热有假寒,真寒有假热。比如,阳 虚,也会有面赤唇红、头痛如劈、目痛目肿、耳痒、腮肿、喉痛、牙齿肿痛、口疮舌烂、流鼻血、口鼻燥热、口臭等头面诸症,这是阳气将从上浮越,出现的假热症 状,还有脉象和舌象都有假象,二便也会出现闭结,口渴饮冷不止等等阴盛格阳症状。若是误辨误投滋阴降火,就如雪上加霜,害人不浅。我有多年 的慢性咽炎,十多年来都是效法滋阴降火治疗。但是,屡医屡发,搞得我不敢沾半点上火的食品。按理说忌口了,咽炎应该会好的。可还是常年病发。直到我的火神 派医生,辨出我是阳虚假火,还是四逆辈汤药让我的慢性咽炎好了。现在就算吃热气的,温补的,都能耐受了。之前,是虚不受补啊,害得我连月子里都不敢进补, 落下了一身病。还有好多人,因为受不了常年咽炎,割了扁桃体,斩脚趾避沙虫而已。所以,卢 崇汉从治病的层面上说,凉药治疗真气上浮或虚阳外越导致的假热,可能有一时的疗效。其实是用凉药硬性地把假热制服,阳寒非但未解,阳气更加受到戕害,用不 了多久,又复发了,反复误治,不断加重,久治不愈,小病终成疑难杂症了。医家要从降低复发率的远期效果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病症。读到这 里,大家会糊涂了,说来说去,还是阴阳难辨啊。对,从疾病外在表现的末梢去辨症,当然会被搞得昏头转向。依愚之见,但见一切无神,疲倦少言懒语,下肢冰 冷,虽发热但覆被畏寒者,皆是阳虚。其他假象虽有,也不要被迷惑。皆宜用四逆汤。况且,阴虚者,我认为是比阳虚更严重的阳气不足,而不是阳气过盛,更需要 补阳。当然这是吾之愚见,不同意者,不必义愤填膺。申明一句:一切最好找个擅辨阴阳的医生去为你诊断开方,不要自己乱来啊。我在这里胡诌,只是为方便些大众了解火神派,平衡一下滋阴派一派独大的现状。最后,告诉大家:火神派的医家大多都是长寿者,经常服用四逆汤之类调养。能医不自医、英年早逝者,应该是未得道之人。我就见过一位中医祖传世家、专治儿科咳嗽的医生,每次都见其边为小儿看病,边往痰盂里咳痰。

如何辨别阴阳两虚证?
答:阴虚者,常口渴咽干而欲饮;阳虚者,多水湿不化而恶饮。阴阳两虚者,时常想喝水,但每次又不能多喝。③精力 阴主静,阳主动;阴虚者易亢奋,阳虚者易萎靡。阴阳两虚者,常想睡却又睡不着,或者睡不安神。有时,精力似乎旺盛,但不持久,容易疲惫,耐力差。④舌象、脉象 舌象、脉象出现反差,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阴阳的格拒以及互损
答:2012年临床执业医师诊断学辅导:阴阳的格拒和互损 一、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表现:如极度...

五脏六腑怎么分阴阳
答:脏属阴,腑属阳。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一脏一腑通过经脉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决定了其生理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它们是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构成脏腑相合的功能单位。五脏介绍: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

具体如何确定是否是阴阳人呢??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答:所谓的阴阳人,是指身体内部有两套生殖系统,一套裸露在体外,一套隐藏在体内。而且在人体外表上看既有男性性特征,又有女性性特征,这种人就叫两性人,俗称阴阳人。只要到医院去检查染色体有无异常,在一般情况下,是能够检查出来的。这种病的发生率在万分之三,在确诊之后,要尽快手术,以免造成心理上...

中医中的阴阳是什么意思
答: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一、阴...

如何分辨阴阳体质?
答:阴阳体质其实不只分为两类,而是三类,一类体质是偏阴的,一类是偏阳的,还有一类既不偏阴也不偏阳,那就是阴阳平和体质。一个人到底是偏阳还是偏阴,最关键是要看这个人的体质特征是偏热还是偏寒,要是偏热肯定是偏阳体质的,偏寒肯定是偏阴体质的。中医认为,阴阳体质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基本,《...

医学中的阴性和阳性是什么意思?与中医阴阳有什么区别?
答:你是说西医中的阴阳与中医中的阴阳区分吧?中医中的阴阳是抽象的一对代表,在病变中,中医的阳性的多以急症,阴性的久病;或者阳病在俯,阴病在藏,阳为上升,阴为肃降、、、而西医中的阴阳喝中医的为上升,阴为肃降差不多,阳是过激或者炎变,阴是好转或者变异、、、祝你健康快乐 ...

中医阴阳的基本概念
答:3、阴阳相生相克:阴阳之间相生相克是相互依存的表现。相生是指阴阳之间互为根源,相互促成生长发展。相克是指阴阳之间互相抑制、相互制约,防止神经和身体偏向任何一个方面而失去平衡。以上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它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阴阳学说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医生通常要通过了...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精讲:八纲辨证
答:八纲辨证的概念 八纲辨证是指根据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基本病性进行分类和诊断的方法。其中,表里辨证用于区分疾病发生的部位是浅在还是深在;寒热辨证用于判断疾病的性质是寒还是热;虚实辨证用于判断邪正双方的盛衰情况;阴阳辨证则用于将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八纲辨证的源流 1、《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答: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方法论,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是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用药。兹分述如下: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一切组织结构既彼此相互联系,密切合作,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