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题!!化学高手来 悬赏20分!

作者&投稿:璩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氧化物质量减去金属质量得到m(O2)=0.64,计算物质的量n(O2)=0.02mol
再计算金属的物质的量n(金属)=1.68g/56g/mol=0.03mol
n(金属):n(O)=3:4
所以化学式应该是:金属4O3
(根据式量很容易判断出金属是Fe,如果是填空题的话,可以不需要计算根据你学过的直接写上金属2O3,但是在解答题的过程中是不能这样做的,一定要根据原理推算,而且不能出现Fe,因为题干中的金属是未知金属。)

2.首先根据你学过的化合物例如氯酸钾KClO3,因为Cl与I是同簇的,所以碘酸根与氯酸根的结构一样:IO3- 在碘酸根(IO3-)中O显-2价,I显+5价。所以根据另外的I显+3价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化学式应该是:I(IO3)3

3.这个我不知道你是要问R是什么元素还是R的式量还是什么的

4.因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所以钠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分数式78%,
无论在Na2S、Na2SO3还是Na2SO4中,Na与S的物质的量的比都是2:1,换成质量比就是23:16。所以,无论3种化合物按什么比例混合,Na与S的质量比都是23:16。所以S的质量分数是78%*16/39=32%

要QQ的话发条信息给我吧

1.金属是铁,n(Fe)=0.03mol
m(O)=2.32g-1.68g=0.64g n(O)=0.04mol
所以是Fe3O4
2.根据同族卤素,氯酸钾KClO3 ,碘酸钾KIO3
碘酸碘I(IO3)3
3.需要讨论一下R为1,2,3......
4.吧这三种化合物看成Na2S(O)x
因为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2%,所以Na2S 质量分数为78%
w(s)=(32/78)*78%=32%
我高一,高二时也是化学竞赛的,现在高三了。

因为该金属的式量为56,所以该金属为铁.设该氧化物为 FexOy
FexOy+yH2=xFe+yH2O
56x+16y 56x
2.32g 1.68g
4x=3y
所以该金属氧化物为Fe3O4
2.碘酸根的化学是为IO3-,I的化合价为+5,又因为另一碘的化合价为+3,所以其化学式为I(IO3)3
3.也是觉得不大对啊
4.有题可知,钠与硫原子的个数比为2:1,,所以钠与硫的质量比为23:16,所以S的质量分数为32%

1,相对分子质量为56,就是铁,2.32g该氧化物中有1.68g的Fe,即0.03MOL,那么氧就是0.64g,就是0.04MOL,所以化学式是Fe3O4.
2. I(IO3)3

后面2个太麻烦啦,要草稿纸的,现在就帮不了你咯~(PS:我是学物理的)

我就只回答第3问吧,其他的和他们的一样
3.假如R的化合价是奇数那么可以假设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和氯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R2Ox<2和x为脚标,不好打,就这样吧〉和RClx设R的摩尔质量为
t g/mol则有:
2t+32X=M..............1式
t+35.5X=N.............2式、
解吧,把M,N看做已知量就可以 了
同理:假如R的化合价是偶数......则Rx/2O〈R的脚标为x/2〉和RClx
X/2*t+32=M.......3式
t+35.5X=N........4式
我现在化学不会有进步了,因为 我学的不是化学专业。
如果要 QQ发一条消息过来

化学竞赛的题目~

解答:(1)20.00% (2分)

解析:由题意,尽管有CO2的介入,但CO2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NaHCO3、Na2CO3)再与足量的HCl反应最终产物为NaCl,所以可以看作是NaOH溶液与盐酸直接反应。

设: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χ

NaOH + HCl = NaCl + H2O

40 36.5

50.00gχ 50gX18.25%

40 : 36.5 = 50.00gχ :50.0gX18.25% 解得:χ =0.20=20.00%

(2)m(Na2CO3)=6.63 g (2分) m(NaHCO3)=10.49 g (2分)

解析:由于题中CO2的量不确定,结合图形中初始阶段没有气体生成,因此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1)NaOH(过量)、Na2CO3; (2)Na2CO3; (3)Na2CO3、NaHCO3

其中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此阶段不产生CO2,当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后,再继续逐滴滴入盐酸时就会有CO2生成,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两个过程所消耗的盐酸质量比为1:1。

根据图像知反应共消耗盐酸50g,若为(2)的情况,则逐滴滴入盐酸至刚好产生气体时所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为25g(即等于所加入酸的一半); 若为(1)的情况,由于NaOH也要消耗盐酸(且该过程没有气体放出),则逐滴滴入盐酸至刚好产生气体时所消耗的盐酸的质量肯定要大于25g(即超过所加入酸的一半)。

但由图像知,此时仅12.5g,所以可排除(1)、(2)两种情况。即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3),含Na2CO3、NaHCO3。

由图可以看出Na2CO3与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12.5g×2=25.0g

NaHCO3与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50.0g-25.0g=25.0g

设:所得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χ,NaHCO3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χ 25.0g×18.25%

106 : 73 = χ : 25.0g×18.25%

解得; χ =6.625g(6.63g)

NaHCO3+ HCl=NaCl+H2O+CO2↑

84 36.5

Y 25.0g×18.25%

84 : 36.5 = y : 25.0g×18.25%

解得:Y=10.50g

答:略。

法二.守恒方法的应用

NaOH与CO2反应分别生成了Na2CO3和NaHCO3,则其中生成Na2CO3质量为6.625g,其中变化关系是: 2NaOH~Na2CO3

80 106

即生成6.625gNa2CO3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6.625g×80/106=5g;

又NaOH共10g,则还有5g转化成了NaHCO3,

关系式是NaOH~NaHCO3

40 84

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是5g ×84/40=10.50g。

参考以下信息,尤其是解释
路易斯酸性相比
前三个三卤化硼(BX3,X = F、Cl、Br)都可与常见路易斯碱形成加合物,根据反应放热程度可大概推知它们路易斯酸性的强弱。结果为:

BF3< BCl3< BBr3(最强)
这个顺序表明了三卤化硼从平面大π键变为四面体结构的难易程度,[4]即BBr3最易,而BF3最难。

但其中的大π键强度并不容易衡量。[1]有一个解释是,氟原子最小,因此Pz轨道中的孤对电子很容易与硼的空Pz轨道重叠。也因此BF3中的反馈作用比BI3更强。另一个解释认为,BF3路易斯酸性较弱是因为加合物中F3B-L键能低。
氯化铝常温下没有派键,并且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氯原子间斥力貌似较小,至于具体络合物的稳定性,还要综合考虑酸碱的软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