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物理竞赛题?

作者&投稿:宜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题共七大题,满分160分)
  一、(20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 的光滑平板PQ固定在轻质弹簧上端,弹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平板被限制在两条竖直光滑的平行导轨之间(图中未画出竖直导轨),从而只能地竖直方向运动。平板与弹簧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 。一小球B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台面的右侧边缘正好在平板P端的正上方,到P端的距离为 。平板静止在其平衡位置。水球B与平板PQ的质量相等。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 ,使它从水平台面抛出。已知小球B与平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要使小球与平板PQ发生一次碰撞而且只发生一次碰撞, 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

  二、(25分)图中所示为用三角形刚性细杆AB、BC、CD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AB 和CD杆可分别绕过A、D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A、D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BC杆的两端分别与AB杆和CD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类似铰链)。当AB杆绕A轴以恒定的角速度 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杆处于竖直位置。BC杆与CD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已知AB杆的长度为 ,BC杆和CD杆的长度由图给定。求此时C点加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用与CD杆之间的夹角表示)

三、(20分)如图所示,一容器左侧装有活门 ,右侧装有活塞B,一厚度可以忽略的隔板M将容器隔成a、b两室,M上装有活门 。容器、隔板、活塞及活门都是绝热的。隔板和活塞可用销钉固定,拔掉销钉即可在容器内左右平移,移动时不受摩擦作用且不漏气。整个容器置于压强为P0、温度为T0的大气中。初始时将活塞B用销钉固定在图示的位置,隔板M固定在容器PQ处,使a、b两室体积都等于V0; 、 关闭。此时,b室真空,a室装有一定量的空气(容器内外气体种类相同,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其压强为4P0/5,温度为T0。已知1mol空气温度升高1K时内能的增量为CV,普适气体常量为R。

  1.现在打开 ,待容器内外压强相等时迅速关闭 (假定此过程中处在容器内的气体与处在容器外的气体之间无热量交换),求达到平衡时,a室中气体的温度。
  2.接着打开 ,待a、b两室中气体达到平衡后,关闭 。拔掉所有销钉,缓慢推动活塞B直至到过容器的PQ位置。求在推动活塞过程中,隔板对a室气体所作的功。已知在推动活塞过程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之间的关系为 =恒量。

  四、(25分)图中oxy是位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的直角坐标系,在 的一侧,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oxy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 的一侧,一边长分别为 和 的刚性矩形超导线框位于桌面上,框内无电流,框的一对边与x轴平行。线框的质量为m,自感为L。现让超导线框沿x轴方向以初速度 进入磁场区域,试定量地讨论线框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及与初速度 大小的关系。(假定线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超导状态)

  五、(25分)地球赤道表面附近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方向沿经线向北。赤道上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 成反比(r为考察点到地心的距离),方向与赤道附近的磁场方向平行。假设在赤道上空离地心的距离 ( 为地球半径)处,存在厚度为10km的由等数量的质子和电子的等离子层(层内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每种粒子的数密度非常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已知电子的质量 ,质子的质量 ,电子电荷量为 ,地球的半径 。
  1.所考察的等离子层中的电子和质子一方面作无规则运动,另一方面因受地球引力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会形成位于赤道平面内的绕地心的环行电流,试求此环行电流的电流密度。
  2.现设想等离子层中所有电子和质子,它们初速度的方向都指向地心,电子初速度的大小 ,质子初速度的大小 。试通过计算说明这些电子和质子都不可能到到达地球表面。
  六、(25分)图1所示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取纸面为yz平面。y、z轴的方向如图所示。线光源S通过z轴,双缝S1、S2对称分布在z轴两侧,它们以及屏P都垂直于纸面。双缝间的距离为d,光源S到双缝的距离为l,双缝到屏的距离为D, , 。
  1.从z轴上的线光源S出发经S1、S2不同路径到P0点的光程差为零,相干的结果产生一亮纹,称为零级亮纹。为了研究有一定宽度的扩展光源对于干涉条纹清晰度的影响,我们先研究位于轴外的线光源S′形成的另一套干涉条纹,S′位于垂直于z轴的方向上且与S平行,两者相距 ,则由线光源S′出发分别经S1、S2产生的零级亮纹 , 与P0的距离
  2.当光源宽度为 的扩展光源时,可将扩展光源看作由一系列连续的、彼此独立的、非相干的线光源组成。这样,各线光源对应的干涉条纹将彼此错开,在屏上看到的将是这些干涉条纹的光强相加的结果,干涉条纹图像将趋于模糊,条纹的清晰度下降。假设扩展光源各处发出的光强相同、波长皆为 。当 增大导致零级亮纹的亮暗将完全不可分辨,则此时光源的宽度
  3.在天文观测中,可用上述干涉原理来测量星体的微小角直径。遥远星体上每一点发出的光到达地球处都可视为平行光,从星体相对的两边缘点发来的两组平行光之间的夹角 就是星体的角直径。遥远星体的角直径很小,为测量如些微小的角直径,迈克尔逊设计了测量干涉仪,其装置简化为图2所示。M1、M2、M3、M4是四个平面反射镜,它们两两平行,对称放置,与入射光(a、 a′)方向成45°角。S1和S2是一对小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d。M1和M2可以同步对称调节来改变其中心间的距离h。双孔屏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是D。a、 a′和b、 b′分别是从星体上相对着的两边缘点发来的平行光束。设光线a、 a′垂直双孔屏和像屏,星光的波长是 ,试导出星体上角直径 的计算式。
注:将星体作圆形扩展光源处理时,研究扩展光源的线度对于干涉条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会遇到数学困难,为简化讨论,本题拟将扩展光源作宽度为 的矩形光源处理。

图1

图2
  七、(20分)今年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的王淦昌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王先生早在1941年就发表论文,提出了一种探测中微子的方案: 原子核可以俘获原子的K层电子而成为 的激发态 ,并放出中微子(当时写作η)

  而 又可以放出光子 而回到基态

  由于中微子本身很难直接观测,能过对上述过程相关物理量的测量,就可以确定中微子的存在,1942年起,美国物理学家艾伦(R.Davis)等人根据王淦昌方案先后进行了实验,初步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953年美国人莱因斯(F.Reines)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中微子,莱因斯与发现轻子的美国物理学家佩尔(M.L.Perl)分享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用王淦昌的方案来估算中微子的质量和动量。若实验中测得锂核( )反冲能量(即 的动能)的最大值 , 光子的能量 。已知有关原子核和电子静止能量的数据为 ; ; 。设在第一个过程中, 核是静止的,K层电子的动能也可忽略不计。试由以上数据,算出的中微子的动能 和静止质量 各为多少?



百度文库有呀

网上找啊,很多的

谁有全国物理竞赛题拜托了各位 谢谢~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训练题 一、选择: 1、 一个水池中盛有半池水,调节水龙头使流出的水成细流状后,把乒乓球放在靠近水流处的水面上,松开手后发现 A、 乒乓球不动; B、乒乓球绕水柱做圆周运动; C、乒乓球会移动到水流的下方; D、乒乓球会远离水流,移向池边。 2、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3、安装或维修电脑时,技术人员一般用手摸一下暖气管道或自来水管道,这样做的目的是 A、降低一下手的温度,可能他手的温度太高容易损坏电子元件; B、可能他手上有汗水,防止汗水腐蚀电子元件; C、中和身体上的静电,防止静电损坏电子元件; D、都不是,另有原因 4、该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手表指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1点20分 ; B、7点50分 ; C、4点35分 ; 答案:409029890

在对卫星的运行轨道实施变轨控制时,一般选择在近地点和远地点完成,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卫星上所携带的燃料。
但是是选择在近地点变轨还是在远地点变轨,要看卫星变轨后的轨道来确定。
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只有在远地点变轨才能抬高近地点的轨道高度。
同样的道理,要改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实施变轨。
我们要使卫星逃逸地球,那么就是说远地点要越来越高,直到逃逸,那么我们只能是在近地点变轨。
还有要注意,近地点是相对的,第一次变轨在近地点,那么第二次变轨是在原先轨道的远地点一边,因为相对第二次变轨的轨道,变轨点依然是近地点。
∆v是指速度大小变化,方向是该点在圆形或椭圆的切线方向

一道高中物理竞赛题
答:解:人一次弹跳的动能有 E(k)= mgh 由GM(地球)m/R(地球)²=mg 得出:GM(地球)/R(地球)² =g 密度相同:故M(地球)/R(地球)³=M/R³小行星的半径是R。那么人受到小行星的吸引力是 F=GMm/L² 【L是人到小行星球心的距离】那么人要跳跃脱离小...

关于初二物理竞赛的选择题(含答案) 不要太简单
答:11.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

物理竞赛中的一道题(关于牛二的)
答:分析:1、这道题只是复杂,如果运动情况清晰,那么剩下就是计算问题。一开始,M m两个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M-m)g/(M+m)=1/3g 三秒后触底,刚触底的时候M m的共同速度V1=3*1/3g=g,此时 小物体m做竖直上抛运动,回到原来位置的时候速度V2=V1=g,并且立刻与M碰撞,产生共同的速度...

一道物理竞赛题
答:该力平衡万有引力。设飞船质量为m.则有 2GMmc=PR²注意到S=P/4πd²代入。同时由地球公转 GM/d²=4π²*d/T² T为地球公转周期 最后得 8πdmc=SR²T²检验量纲,无误。所以本题还需知道d.故该飞船质量,半径需满足以上关系。(PS:本物理团刚...

26届全国物理竞赛预赛题和答案
答: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图中a、b和c、d分别是两个平...

物理竞赛试题
答: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

高中物理竞赛题
答:有E=BLV I=E/R F=BIL 得F=B²L²V/R 设为 F=KV F/m=a=dv/dt 则 kv/m=dv/dt 设为 nv=dv/dt 则 dv/v=ndt 积分得出关系式 nt+x=ln|v| 其中n.x是常数 根基条件:ab的速度大小从v0降到v0/10的时间为1s 定积分得得n= In(1/10)当v<0.0001m/...

物理竞赛题
答:1、由电源引到某工地的一只“220V、100W”的灯泡亮度较暗,测得该灯泡的实际功率只有81瓦,而电源的电压却为220V,输电导线一消耗的功北约有多大?你在计算中用到了什么近似?解法:解:正常工作电流I为:Io=Po/Uo=100W/220V=0.45A 用输电线接此电灯时电流为I,根据P=IaR,设R不变有Ia/Io=P/...

给3套初中物理奥赛题
答: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12)---电功率 电功与电功率计算的有关公式:1、电功:W=Pt;W=UIt;2、通用的电功率:P=W/t;P=UI;对于只用来发热的电热器(纯电阻)可用:P=U2/R;P=I2R 3、专用的发热功率:P=I2R 4、利用功率求电阻:R=U2/P 几个相关的物理概念:1、额定电压(U额):...

物理竞赛的题目
答:初二就有物理竞赛了,可怜的孩子还要上百度来,要题做~~我觉得初中就把那点知识学好就行了,等到了大学你就知道你现在学的全都是特例。会什么竞赛题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自己去用你所学的知识研究研究你身边的世界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苍贞郗水蓉 2012-0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