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答案

作者&投稿:大季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年级语文试题——(上册)五、六单元
[标签:试卷 五年级 语文]奥数精华资讯 免费订阅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卷面占3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33分)

  1、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在有趣的汉字王国遨游,了解到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传说是 创造了文字。汉字延用至今,在诸多书法家的笔下熠熠生辉,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如 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的《       》等。 (5分)

  2、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上横线(6分)

  埋(mái mán)怨 谨慎(shèn shèng) 歧(qí qǐ )途

  腼腆(tiǎn diǎn)拖沓 (tā tà) 龟(jūn guī)裂

  3、填空。 (9+4=13分)

  破烂不( ) 一如( )往 失( )落( )

  ( )( )不休 ( )( )不安 ( )耳( )聋

  无( )无( ) ( )然起敬 雪上加( )

  孝在于( ),不在于( )。

  爱亲者,不感( )( )人,敬亲者,不感( )( )人

  4、填歇后语(6分)

  小葱拌豆腐------- 马上听戏--------

  隔着门缝吹喇叭-------- 老鼠跳到钢琴上---------

  猪八戒照镜子--------- 千里送鹅毛--------

  5、猜字谜。(3分)

  (1)美好的开端 ( )(姜)

  (2)千字头,木字腰 ,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 )(香)

  (3)花下放着半包米。( )(菊)

  二、阅读感悟(34分)

  (一) (6分)

  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了父母之爱的宽广与深沉,请试着根据课文的内容,品析、体会下列句子表达思想感情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从这段外貌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选自《地震中的父与子》)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这段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选自《慈母情深》)

  (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选(12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把标点补充完整。(4分)

  2、最后一句话中破折号表示什么作用(1分)

  3、文中的“两股风”是指( )( )(4分)

  4、说说你对划“--”句子的理解。(3分)

  。

  (三)童 年 的 馒 头(16分)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我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故技重演”是什么意思?(2分)

  ----------------------------------------------------------------

  2、把“{ }”中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3分)

  --------------------------------

  3、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来,在这个句子中,把( )比作( ) (4分)

  4、我吃着娘蒸的大馒头,为什么哇一声哭了?(2分)

  。

  5、读画”--“的句子,我明明把学校发的馒头吃了,娘却煞有介事地对二丫他妈说了这番话,不但说拿回来了,还说老师奖励了两个。你如何看待这件事,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 (30分)

  读了《童年的馒头》,你是否也想起你的父母,想起曾经不理解父母的事情,请选择感人的一件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

饿

虽然我知道,但得靠自己完成啊!抄的永远不属于你,你空着都要比抄答案好得多呀,毕竟你是诚实的嘛,回忆一下这个单元,自己完成这张试卷,我相信你,渐渐你的成绩会有所提高。加油,我相信你的能力!

要自己加油,不能靠答案,这是作弊!

记不得 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试卷及答案?~

这个上哪知道啊不都得你自己答么

一、积累运用。34分

1、拼音广角------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5+2分

shōu liǎn wú gū hé ǎi yān hóu líng chén

( ) ( ) ( ) ( ) ( )

gài 灌( ) 梗( ) juān 杜( ) ( )秀

2、如果你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那么一竖行便是一条成语;而填入的横行又是一句劝诫的话。试试看!3分

( )( )( )( )( )( )

恶 精 图 来 璧 竹

多 于 索 运 归 在

端 勤 骥 转 赵 胸

3、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舍生取义(形容英雄人物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顷刻间(形容时间短的3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这段话,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2分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

汇成了一条( )的小溪。我们喝着( )的泉水,听着( )的

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5、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4分

例: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

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成语。4分

(1)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仿照例句写句子,赞美一位你所敬爱的人。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之所以我喜欢朗读《三亚落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3)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传真。7分

(1)《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2)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3)“卢沟桥事变”又称“ ”发生的时间是____年7月7日,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半截蜡烛》也是发生在第 次世界大战时期 国居民伯诺德夫人一家抗击 国法西斯的故事。

(4)“ , 。”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人生观真实写照。

(5)写两个名著含有“三”的故事名称: 、

二、阅读欣赏。33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15分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4分

2、解释词语。4分

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_____之情。2分

4、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6、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_________海。1分

(二)孩 子无 罪 18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尝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观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 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2、 改正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和词。(各1个)2分

3、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 ( )

4、“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理解短文,回答问题。9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答:4.对。在渑池会上,文有蔺相如,使秦王讨不到便宜,武有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七、1.(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 长时间地站着。 2.艰辛 感恩 3.亲人之间的理解和真爱 4.拮据 沉重 5.苍老 缓慢 不堪重负 6.提示:从珍惜与感恩等方面作答。 八、略 看了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答: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答:故意 —— 欣然 —— 佩服 ——4、给文章起个题目写在横线上。5、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八、写作。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与实践,自己创编一首诗,写在下面。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一、杨柳 锦官城 丰年 绿水 流星 灿烂 富足 启迪 兴趣 二、 田径 沙土 朝霞 乌鸦 残酷 白银 参加 淡...

六年级上册语文江苏密卷 第六单元练习B卷 的答案! 怎么写啊,快点告诉...
答:早上,寒冷的北风裹着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我穿好了雨衣正要出门去,爷爷拿过一把雨伞,硬要送我一起去学校。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原来,汇聚到河里的水,把河道都挤满了。我望着那急流的河水,呆愣了好一会儿,正要弯腰脱鞋,准备趟水,却见爷爷早已将鞋脱下,高...

课时达标检测语文七年级上册六单元试卷
答:第六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我给你几套哦,一定要选我啊!一、基本积累与运用1.据拼音写汉字。bì( )下 赏cì( ) pìn( )请 头xián( )2.填空。①《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__,诗人借助___和___将远远的街灯看作___,又将天上的明星看作___。表达了诗人___。②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__。③《七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考试卷三套
答: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juǎn 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guī jūn)裂的手指数。 2.既然我是母亲,就应(yìng yīng)及早教(jiāo jiào)会他看(kàn kān)病。 3.妹妹见了生人有点腼腆(tiǎn diǎn)。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破烂不堪...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急用
答:参考答案 一、睫毛 枕头 朦胧 潇洒 徜徉 鸣蝉 茅店 飞鸿 二、qián lù huà zhàn 三、亭亭 姗姗 皑皑 频频 五、野径 霏霏 依依 流苏 徜徉 七、1、知乃潜细微小 2、诗经 春冬 依依 霏霏 3、曲牌名 题目 4、五言律诗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5、矣思 八、×√√√ 九...

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第6单元试卷题目
答:终于完成了这张试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骄傲,仔细检查哟!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0分)冻僵 荆棘 勉强 竣工 叶公好龙 警惕 铿锵 愚蠢 胆怯 油光满面 二、(4分)近义词:耸立 无边无际 保卫 羞涩 反义词: 短暂 徒有虚名 陡峭 勤快 三、(6分)郑重其事 面...

急需!!!初一年级上册一单元和六单元的语文测试题以及答案
答:参考答案 一、1.B 2.D 3.A 4.B 5.D 6.C 7.(1)强:通僵,僵硬 (2)愠:生气、发怒 (3)齐:相同 (4)竦:高 8.(1)虫蚁 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怡然自得 (2)不亦乐乎 (3)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 (5)归雁洛阳边 9.B 10.(1)D (2...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有答案
答: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4.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 题目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来劝他:“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