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

作者&投稿:扈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的历史渊源深厚,文化背景强大,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一大古国,文明史就有四千多年,在历经数千年岁月风霜的同时,中国的名号也在不断的变化着。除了历代统一王朝的国号以外,古今名号也不胜其数,域外对我国的称谓则更加繁杂。

我国曾经用过的名号就有:华夏、中华、神舟等等,而域外对中国的称谓则包括:契丹、支那、桃花石等等,因为几乎都是音译过去的,所以若光从字意来看是很难与中国产生联系的。然而不管是我国历代自己给自己赋予的称号或者是域外给我们的称号,都是指的同一个人文地理实体,即中国。考虑到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国家的一些自称,而对域外所赋予的称谓较为陌生,因而接下来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个称谓——赛里斯。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要想知道为何域外会称我们中国为赛里斯,首先就要了解一下这个称谓起源的时间,以及它所富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赛里斯”是通过“Serice”音译过来的,只不过它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的范围没有支那那样广。

关于“赛里斯”这一称谓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具说服力的是以下几种。

首先就是梵文China说,在此说法中认为赛里斯这一称谓与支那的称谓密切相关,其认为赛里斯是梵文中“China”名号的意译,而众所周知China的原意是丝国,我国自古就因为丝绸之路而闻名中外,因而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初始印象都是“丝”,这么一分析,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会称中国为赛里斯了。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第二种是“疏勒说”在钱伯泉《Seres考》中认为,赛里斯其实代指的是中国的新疆地区,或是疏勒的译名,因为罗马和希腊与中国的距离较远,才会错误的将“疏勒”当成“丝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不论哪一种其实多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多数的学者还是认为赛里斯的意思就是丝国,因为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因为向国外运输丝绸而得名,所以这种说法的依据较为可靠。

这一称谓起源的时代又在何时,接下来还需要详细了解一下。

纵观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即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语言中对“丝”的读法都基本相似,似乎来源于同一个地方一样。而经过学者们的考察后得知,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在各种关于“丝”的词汇中,我们都会惊讶的发现,它们的首个音节皆与一语中的丝类似,所以它们对丝国的读音源头也都是中国。因而在世界各国看来中国和丝的关系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首先中国是最早开始养蚕缫丝的国家,在考古研究中就已经发现出土的七千多年前的文物中就有过形态逼真的蚕形刻纹。而在这一考古成果被发现之前的1958年,考古学家们还发现过由蚕丝织成的绢片、丝带、丝绳,经过详细的探索最终发发现这些文物的年代距今也有近5000年。

除此以外,在公元六世纪以前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会饲养家蚕并缫丝织帛的国家,在此以后这项技术才在国外流传开来,并从此揭开了国外养蚕的历史序幕。而且,中国在很早以前丝织技术就已经非常高超了,据种种出土的文物都可以加以证明。例如:长沙出土的马王堆素纱禅衣,不仅手感丝滑,还非常的轻盈,经过研究得知它产出的年代在汉代,可想而知中国早在汉朝时期就能制造出水平超高的丝织品。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更重要的是在研究中国对外销售丝织品的历史上,也发现这段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运输的线路是由最早期的西北游牧民族发起的,丝织品在他们的辗转下慢慢进入欧亚草原各地。后来的运输便慢慢依靠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又被具体划分为草原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不论是哪一种,都使得中世纪以后,中西方的交流逐渐以丝绸为基础,变得日益密切。

综合上述关于中国与丝的关系,就可知道海外各地之所以能与中国结缘,都托了“丝”的福。而中国的丝织品和丝一词,也正是借助上文提及的丝绸之路,才得以传遍欧亚非各个国家。在丝没有传到国外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世界上竟有如此精美的织物,而后为了纪念丝的产地,遂将中国称为了丝国。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就像我们对这一称谓的探索历程一样,西方人对于丝国的寻找过程也同样十分漫长、坎坷。丝绸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极尽奢华的衣料,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因而在当时实力雄厚的罗马帝国,不少贵族们为了获得这种丝绸而不惜一切手段。

而当时因为安息人将通往丝国的商路垄断了,为了能够穿上丝绸,罗马人只得向安息人高价购买。长此以往,造成了罗马国库的空虚,区区一种衣料竟然如此值钱,以至于能让国库都空虚,这一现象使得罗马的商人与冒险家们逐渐开始对东方产生兴趣,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开始了一场寻找赛里斯国的探险。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后来通过种种尝试,探险家们由陆地上的尝试慢慢拓展到海上,许多的地理发现也是在这一时期被揭开的。罗马人对于通往中国的海上道路的认识,让他们的兴致得到了极大的鼓舞,甚至可以说两国贸易的兴起就源于这条海路。再后来,东西方通过陆路与海路同时进行,渐渐将笼罩在中国身上的那层神秘的薄纱揭开,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实际面目,看到了那个让他们疯狂追捧的丝绸的产源地。也正是因为丝而结下了寻找东方中国的奇妙缘分,使得在西方很多国家中都将中国称作赛里斯(丝国)。

总而言之以古希腊人为代表,将起源于中国的丝绸称作“Ser”,中国自然而然就称作Serice,即赛里斯。自古希腊以后,在古代欧洲罗马等国家皆以类似的称谓来称中国。因而作为中国的一种代称,赛里斯使用的时间也有上千年之久了。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通过中国的丝绸之路,中国赛里斯的称谓以及与其相关的内容传遍了世界各国。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和丝绸的推广有关联吗

通过以上的种种叙述,相信在大家的心目中都能够相应的了解“赛里斯”这一称谓。总体上来说之所以会将中国称作赛里斯,就是因为丝绸的传播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中国特有的丝织产品得以传遍欧亚非各个国家,丝绸也就此成为中国的名片,中国的代名词。

就像人们提到新西兰就会想到奶牛一样,一提到“丝”就会让人联想到中国,所以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方国家一开始并不知道中国是什么,只知道“丝”,在“丝”的驱使下,才引发了他们对中国探索的兴趣,才能使得中西方得以展开密切的交流。因而用“赛里斯”(丝国)这一称谓来称呼中国是十分贴切的。

参考资料:

《中国国号故事》

《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

《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



~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
答:首先就是梵文China说,在此说法中认为赛里斯这一称谓与支那的称谓密切相关,其认为赛里斯是梵文中“China”名号的意译,而众所周知China的原意是丝国,我国自古就因为丝绸之路而闻名中外,因而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初始印象都是“丝”,这么一分析,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何会称中国为赛里斯了。...

中国古代,为何域外皆称我国为“赛里斯”?
答:西方开始将中国称为“赛里斯”,以示对其丝绸产地的尊敬。5. “赛里斯”称谓的深远影响 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国的“赛里斯”称谓在古希腊以后,成为古代欧洲罗马等国家对中国的一种常见称谓。这个称谓不仅反映了中国的丝绸产业,也象征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文化和商品得以传播到世界...

中国古称九洲 请问九州具体指什么地方
答:“九州”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即九州方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记...

中国画又称什么
答: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

中国被称为九州,是哪九州?
答:那时域外文化知识,仍解不明白。文中共有三个“中国”字样,第一个中国系指齐国。齐脐 古今字。齐以泰山故,谓其国处大地脐上,故齐训为中。孟子对齐宣王说:“然则王之大欲 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注疏家皆以为系临莅之莅。窃以为 不然,齐既训中,则宣王原...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为何我们现在称自己为“汉人”而非“秦人...
答: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我们现在称自己为“汉人”而非“秦人”主要是因为秦朝的时间太短,不过15年,而汉朝(两汉)存在400多年。

明代历史上三教皆通的姚广孝为何会被世人称为“黑袍妖僧”?
答:时至今日,许多日本人还在为日本南北朝时究竟何为正统、现今作为北朝后裔的天皇究竟是否属篡逆而争论不休,这也可以为此一话题的魅力做一域外的注脚吧。不过,抛开所有这些或严肃或戏谑的主题,姚广孝的身后却有一项真正值得后人不断叩问的珍贵遗产,那便是由他主持编修的《永乐大典》。这部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将是...

鲁迅当时的时代背景
答:,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此后日本开始侵华计划。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

湖南有哪些风俗?
答:9、湖南祁剧:祁剧是湖南省汉族地方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拥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名词解释《域外小说集》
答:《域外小说集》 - 广告《神州日报》在表示“志谢”的第二日,又刊登了鲁迅自拟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广告,他当时推广介绍的努力并不止于赠书。这则广告又曾刊登在《时报》上,时间比《神州日报》还早一天:“是集所录,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竞先选译,裴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