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什么组成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_____、_____和_...

作者&投稿:闫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它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大量的日常观察表明,儿童早期就具有这种好奇的心理倾向和探索周围环境和事物的行为,它最初没有特定的方向和稳定的内容,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或是一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
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不在于给学生以外部奖励,而在于唤起和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关键点:内部动机,例如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等。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它与认知内驱力的区别在于,认知内驱力指向知识内容本身,它以获得知识和理解事物为满足;自我提高内驱力指向一定的社会地位,它以赢得一定的地位为满足。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的作用时间往往比认知内驱力还要长久。认知内驱力往往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学习的内容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时,认知内驱力就要下降或转移方向。所以,认知内驱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或大多数学科来说,很难起到持久的激励作用。而自我提高内驱力一旦指向远大的理想或与长期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就会成为鞭策学生努力学习、持续奋斗的长久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是激发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点:外部动机,例如追求较高的排列名次或优秀的学习成绩等。
3.附属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附属内驱力与自我提高内驱力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两者追求的目的不同。自我提高内驱力追求的是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附属的内驱力追求的是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2)自我提高内驱力以自我能力的提高和学业成就的提高为中介,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满足;而附属内驱力以满足或达到长者或权威的要求为中介,以得到长者或权威人物的认可和赞许为满足。(3)自我提高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是在客观社会的影响下内化成的个人确立的目标;而附属内驱力所对应的奋斗目标则是由长者或权威人物给确定的。
附属内驱力有比较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关键点:外部动机,例如老师、父母、亲戚的赞许等。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

正确答案:A,C,E
解析:ACE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构成。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
答:ACE 【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它们是( )
答: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认知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 )三种类别。
答: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什么组成
答: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促进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源于学习者自身需要的内部动机。它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动机中附属内驱力的是( )。
答: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其中,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A项中,某学生为了让老师喜欢自己,从而更积极地学习,即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而努力学习,属于附属内驱力。...

简述奥苏伯尔的学习动机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联系和区别。_百度...
答:【答案】: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即一个人为了...

在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构成中,儿童早期突出表现为附属内驱力,是否正确...
答:【正确】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

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答:【答案】: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

简述奥苏贝尔的三种内驱力。
答: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一种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

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认知内驱力什么和附属内驱力...
答:奥苏伯尔把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归结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一、认知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属于内部动机。做题的关键词为:好奇心、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