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从古传承至今。现代人有不祭祀祖先的吗? 祭祀祖先是什么朝代开始的

作者&投稿:沈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祭拜祖先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祭祀不断,代表着家族传承不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喜欢生儿子,其实跟祭祀有关,男性是祭祀的主体,没有儿子就代表香火已断,祖先无人祭拜了。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的祭拜行为,祖先们是无法感知的,那祭祀岂不变成了装模作样?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图腾。在人类蒙昧时期,为了共同抵抗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袭,人类需要超自然的力量来给自己信心,也需要对人类弄不清楚的问题给一个解释,于是就创造了神。那大家想象的神不一样怎么办?于是氏族部落便有了自己统一的图腾,神是无形的,图腾是有形的。随着部落之间的兼并、战争,那整合的新部落就得商量出新的图腾,图腾成为部落的象征、标识,部落的凝聚力需要图腾的精神认同。民族不同于人种这种生物学上的概念,民族是一种精神概念,我们认同统一的文化,中华民族就是认同中华文化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神逐渐人化,最后神都是人封的。像伏羲、女娲在最早的传话中是半人半蛇的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他们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像人,属于远古超人。后来民间传说,姜子牙帮周武王伐纣后,创封神榜,神都是由人“晋升”的,人功德圆满,就变成了神。道家里的仙,也是人经过不断的修炼,最终得道升仙。不管神也好,还是仙也好,都是人“晋升”的,积善成德,功德圆满,才可以“晋升”。如果一个家族能修炼出一个“神仙”,那是一件很光荣的事,这种理想可以感召人们不断提升、修炼自己,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

像炎帝、黄帝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几千年来受到炎黄子孙的崇拜、祭拜,我们把对神的崇拜转向了对人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而不断,跟我们的祖先崇拜有很大关系,我们只认自己的祖先,不同于西方对神的崇拜,祖先是自己人,神是不是“自己人”不好说。纵观世界历史,一个民族只有独立自强,才会和平昌盛,我们不能指望指望别的民族别的“神”来帮助我们。祖先崇拜,崇拜的是祖先的精气神,以祖先为榜样,鼓励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祭拜祖先,那是崇拜祖先的一种表达方式。

中华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我们每个人有自己家族的祖先,祭拜家族的祖先,一方面是缅怀、感恩,寄托我们的情怀,另一方面是精神传承,谁家祖上出了大人物,那后代都会有一种自豪感,自觉传承祖先的精神,也会传承孝道精神,再一方面是勉励后人奋发图强,光宗耀祖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自驱力。

祭拜祖先,重要的是意义,而不是形式,父母带上小孩去祭拜祖先,最重要的的是告诉小孩祭拜的意义,增强小孩的民族认同感与内驱力。

不管什么时候,都有祭祀与不祭祀的人,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你不要指望每个人都会做同一件事!我们家乡还是每年都会去祭祀的,祭祀的人会觉得厚的人会赐予他们好运气,所以一般都会去祭祀。另外,祭祀是我们的传统,不应该抛弃。虽然祭祀方式都不同,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但是绝不应该不祭祀,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忘本!不过应该也有些人会不祭祀吧,当年这是少部分。

现代人不祭祀祖先的多了,因为他们比较开放,认为祭祀祖先是迷信,他们比较思想开放,所以有人是不祭祀祖先的。

有,极少数,多数人都祭祀祖先。

祭祀祖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从古传承至今。但是现代人对这方面已经淡薄了,也有人不再纪念祖先。

外国人没有清明节,他们是不用祭拜祖先的吗,,全世界只有中国人祭拜祖先吗?~

外国人不祭拜祖先。
法国有先贤祠, 伟大的法国人才能进去, 美国林肯纪念堂啊,外国死去后会有坟墓 ,后辈或朋友想念会去看看, 他们会把鲜花或者其他物品放在墓前表达思念之情。但主要是对去世者的怀念 ,也有人认为死去的人会在天堂保佑活着的人, 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仪式烧纸什么的应该是没有。

具体我不了解,祭祀这个活动老早就有了,一般是神鬼之类的,祭祀祖先的话,我知道周朝已经是发展祭祀很鼎盛的时候,不过略读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籍,通常祭祀还是对应神仙鬼怪,若是祖先的话,我个人认为,是将自己的家的族谱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而我看到很多时候追溯先人,都很少追溯三皇五帝的,毕竟我们只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根本不知道自己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呢,还是别的人物的直系后代,所以可以推断是春秋战国时期之后。
然后,我依稀记得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还是二十几来着?既然东汉末年都追溯了,那么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到东汉末年之间。
以上是我个人推断,毫无历史严格根据,很有可能误导提问者,只是我对问题感兴趣,所以一时兴起回答……

祭祀祖先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从古传承至今。现代人有不祭祀祖先的吗?
答:祭拜祖先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祭祀不断,代表着家族传承不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喜欢生儿子,其实跟祭祀有关,男性是祭祀的主体,没有儿子就代表香火已断,祖先无人祭拜了。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的祭拜行为,祖先们是无法感知的,那祭祀岂不变成了装模作样?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祭拜自己的祖先?

冬至传统习俗
答:祭祀祖先是我国许多节日里常有的习俗活动,冬至也是其中之一。《中华全国风俗志》里,就有“冬至节,祭扫坟墓,亦名“鬼节””之说。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祖先的灵魂对于家族的意义,与天地诸神对于国家的力量完全可以相提并论,不可马虎,不可怠慢。祭祀或者是在家庙,或者是在坟地,都是把好吃好喝的东西,尽可能地供...

祭祀祖先,清明节的来历是怎样的?
答: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叫寒食节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

中国古代祭拜祖宗的传统什么时候开始
答:从远古时期时候开始。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远古时期,古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过世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都排...

古代的祠堂是什么意思
答:古代的祠堂是什么意思,祠堂是每个家族祭拜各自祖先的地方,以此来获得祖先的庇佑,当家里有重大事件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到祠堂里去,但是如今有很多年轻人不明白祠堂的传统,下面就来古代的祠堂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祠堂是什么意思1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答:如此代代相传,遂成定习。 春秋时期,祭祖内涵发生了变化,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已转化为致意思慕之情的伦理观念。秦汉时期,在平民社会中,祭祖与社祭成为一般百姓生活中及心灵上的寄托,社祭扮演着凝聚社会功能的角色,而在各个家庭中,祭祖则成为全年中不可或缺的行为。魏晋后,佛教思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融入祭祖思想...

祖先崇拜是什么?
答:在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从文明的源头就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了解得很少,觉得自然物和自然力很神秘,对它们从敬畏、依赖到顶礼膜拜,出现了天象崇拜、山川地石崇拜、火崇拜、动植物崇拜等。此外人们感到自身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非常神秘,于是又产生了灵魂观念...

祭祀的传统是从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答:祭祖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慈恩天下》传承孝道文化,号召人们尽孝道,祭先祖。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根本,犹如河流有源头,而树木有根系,根深则叶茂,源远...

清明祭祀祖先,旺祖增运。
答:4月4日就是我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逝去亲人的一种活动。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国人看来,祭祖是和孝道捆绑一起的。如果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本的人。清明节通过祭拜祖先的形式,以表达后人对于先人的思念之情,也是儒家孝道的一种体现。同时期望通过这种形式...

古代人祭奠祖先是什么方式?
答:除夕祭祖,是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