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

作者&投稿:淡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在七个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彻底底的酒鬼,工作于莫斯科的Mariinsky穷人医院。父亲工作的医院地处莫斯科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便是仅有地标式建筑。这些景象给年纪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刺痛着他的心灵。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喜欢去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 坊间流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对待孩子很粗暴,比如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上班回来打盹时轮流替他驱赶苍蝇,而且必须保持绝对安静。然而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传记的作家Joseph Frank却认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父亲的原型并非作者本人的父亲。父子间的信件包括他们自己的言论都指向父子间的关系十分不错。 1837年他妈妈死于肺结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1839年在莫斯科当医生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因为他醉后对农奴发脾气,农奴被激怒将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认为是自然死亡,而临近的地主为了把土地轻易拿到手而编了这个故事。或许这个专治的父亲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邪恶而感情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9岁首次发病,之后间或发作伴其一生。《白痴》中,梅什金公爵也患有癫痫,不得不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有意为之。 在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习他于之不屑的数学。与此同时,他还涉猎了莎士比亚、帕斯卡尔、维克多·雨果、的文学作品。在数学上涉猎颇广的他考试成绩优秀,于1841接受委任。那年,他已完成了两部浪漫主义剧作,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席勒的剧作《玛丽·斯图亚特》、《鲍里斯·戈东诺夫》影响,但均失散。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自称“做梦人”的青年人,却对席勒的这两部作品颇有取笑之意。 创作起点 184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结识了涅克拉索夫,在他的鼓励下,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穷人》。据说涅克拉索夫看完之后万分激动,直奔别林斯基住宅,别林斯基看过后流泪拥抱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其为“俄罗斯文学的天才”。1846年1月《穷人》发表。但是不久之后由于文学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决裂。 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为中尉,并在一年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1843年,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耶妮·葛郎台》译成俄文,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于是在1844年他退伍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并在一年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穷人》连载于期刊en:The Contemporary (Sovremennik)上,广获好评。杂志主编涅克拉索夫在读完小说后兴奋地冲进俄罗斯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办公室,大叫:“又一个果戈里出现了!”。别林斯基和他的追随者看后都有一样的感觉。《穷人》的单行本在一年后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岁时成为了文学界的名人。 思想转折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空想社会主义感兴趣,参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同年果戈理发表《与友人书信选》别林斯基撰写《给果戈理的一封信》对其观点给予驳斥。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欢别林斯基这篇文章,并寻找到手抄本在小组上朗读。1849年4月23日他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16日执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变,同时癫痫症发作的也愈发频繁。1854年他被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1858年他升为少尉,从此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也正是在在西伯利亚,他遇到了今后的妻子-玛丽亚·伊萨耶夫。 后期创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 。这段时间他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却连遭打击。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 出版商答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没有时间再写一部,但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可视作近代世界推理小说鼻祖;事实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许多世界文学杰作都是先发表于报章文艺副刊,受到俄国人普遍欢迎欲罢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受欢迎程度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说话方式,同时说不同三篇小说故事给三位秘书写,堪称文学特技。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 ,在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弥留前妻子为他朗诵圣经。葬于圣彼得堡。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特点?~

他的现实主义写作特点很为后人称赞:心理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有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现实是不可能的,人是按照自然在人思想里的反映,通过他的感情来理解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不仅是真实地来描写社会,真实的描写人的活动,更重要的是揭示人的心里世界。
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复调小说,与一般的独白小说不同,是由各种不同的独立意识和声音组成的,小说主人公和作者是相互独立的,各有其独立意识,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他的小说中还有双重人格和病态人物的塑造,都是他的特色所在。

全民阅读时代,一起看书,共同成长。

怎样理解陀思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答:以我个人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中的“多声部”可以分为剧情的“多声部”和人物世界观的“多声部”两种。先说第一种。我们一般熟悉的古典小说写法是故事围绕着单一主人公展开,举个例子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单一主人翁的视角去开展小说,小说里面...

外国文学史的重点
答: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2)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他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

怎样理解托斯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答: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理论。

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
答: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心理剖析,揭示了这位阴谋家的真实面目,批判了"虚无主义",即对革命、社会主义和无神论的质疑。彼得·韦尔霍文斯基的形象并非虚构,他与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角色承载了作者对极端思想的批判和对道德责任的...

涅恰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原型
答:涅恰耶夫在小说中的形象是极具冲击力的,他的行为和手段与彼得的邪恶勾画出一幅残酷而真实的历史画卷。这位人物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也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彼得与涅恰耶夫的关联,探讨了权力、理想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使读者对革命与个人野心的...

什么是复调艺术?
答: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托斯托耶夫斯基一生创作总结性的作品是
答:《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一生创作总结的作品。

...什么意思?还有,尼采和妥斯陀耶夫斯基算不算存在主义者?
答:个体的独异和重要,谁就可以发言;谁能积极的实践,谁就可以保持个性的健全,也就可以独造一个思想的世界.关于第二个问题来说,他们两个并不算是真正的存在主义者,但是许多国家的人把尼采当作是他们本身存在主义的导师.

陀斯妥耶夫基是()国著名作家
答: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求陀思孚耶夫斯基写《白痴》时候俄国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
答:确实,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为思想者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思想小说”类型,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孕育和生长的过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的、注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深受果戈理风格的影响,并承继了他对小人物的...